珠算文化進小學,你怎麼看?

2021-02-07 傳統文化教育培訓中心

教育部網站發布《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200號(教育類016號)提案答覆的函》,披露教育部答覆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關於推動珠算文化進入小學數學課堂的提案》的具體內容。



《答覆》稱,珠算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珠算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是否有必要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珠算學習要求,從『看到算盤』『知道算盤』到會簡單的珠算口訣,撥珠運算,我們將把這一問題提交給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組認真研究。」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院研究院研究院劉尚希曾在全國兩會時提出建議,讓珠算、珠心算進入小學課程。劉尚希表示,推行珠算教育,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對兒童的注意力、想像力,尤其是空間思維能力進行提升。但也有業內人士擔憂,珠算教育作為「另一類知識」,與現行教育體制下的數學教育不能很好地銜接,比如,其進位與十進位完全不同。


中科院腦科學博士、網名「大陸老師」的陸宇斐也曾多次在網際網路上發文反對珠心算。她表示,珠算和珠心算是要區分開的。珠算是一種表徵的形式,好比古人結繩記事的方法。而珠心算的學習則是一種模式化、機械化的技巧訓練,壓縮甚至直接忽略了思考過程,不利於邏輯思維訓練。


來源:教育部


對此你怎麼看?



終於等到你!河北省翼晨杯「冀之聲」主持人大賽啟幕

重磅:不得組織任何考試!《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布

公安部門已介入調查通知!事關教師!薪酬、編制都有大變化




投稿地址:hbsjyxw@163.com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將研究珠算文化進小學 業界爭論仍未休止
    央廣網北京9月9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報導,9月7日,教育部網站發布《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200號(教育類016號)提案答覆的函》(以下簡稱《答覆》),披露教育部答覆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關於推動珠算文化進入小學數學課堂的提案》的具體內容。《答覆》稱,珠算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珠算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 教育部將研究珠算文化進小學,業界爭論仍未休止
    9月7日,教育部網站發布《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200號(教育類016號)提案答覆的函》,披露教育部答覆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關於推動珠算文化進入小學數學課堂的提案》的具體內容。《答覆》稱,珠算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珠算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 珠算文化進小學到底有無必要?業界專家各抒己見
    近日,教育部網站發布《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200號(教育類016號)提案答覆的函》,披露教育部答覆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關於推動珠算文化進入小學數學課堂的提案》的具體內容。《答覆》稱,珠算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珠算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 珠算與珠算文化不能一概而論 想要走進課堂路還很
    珠算與珠算文化不能一概而論其實,這不是教育部第一次就珠算進校園相關提案作出回復。;鼓勵學校開發有關校本課程,滿足部分有興趣的學生進一步學習珠算的需要。」今年兩會期間,民盟重慶市委會專職副主委黃燕蘋委員再次呼籲,在新一輪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修訂中,讓珠算重新進入小學數學課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同樣是「珠算進小學課堂」的堅定支持者。今年兩會他也提了相關提案,認為推行珠算教育,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教育部對兩會提案的答覆中提到的是珠算,強調的是珠算文化價值。
  • 珠算入非遺 特級教師:不建議珠算進教材
    新華社發  前晚,珠算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審議,正式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一消息在社會上引起了一股懷舊熱潮,昨天,許多網友爭相曬自己的珠算記憶和「技藝」,對自己能夠掌握一項「非遺」很自豪。不過,記者採訪部分學校後發現,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的算盤一時半會兒還難回小學課堂。
  • 珠算是一種傳統文化
    9月11日《北京青年報》發表評論《珠算是否進小學?讓科學討論「多飛一會兒」》,讀後很有感觸。說來湊巧,前不久我剛和幾個同事談論了有關珠算的事。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在一所財經類大學念本科,專業是經濟信息管理,主要課程是計算機。可就是這樣的專業,我有一門必修科——珠算,學時一學期,必須達到普通六級以上才合格。
  • 珠算是否進小學?讓科學討論「多飛一會兒」
    對於如今40歲以上的人來說,由於過去在學校接受過珠算教育,對珠算應該還有印象,但恐怕不少人已經忘了珠算口訣。現在,恐怕沒有人再使用算盤了,因為使用計算器計算很方便、很高效、很準確。儘管珠算少有人使用,但仍有全國政協委員建議把珠算納入義務教育體系,建議者也有自己的理由。今年全國「兩會」上,來自重慶的全國政協委員黃燕蘋提出《關於推動將珠算文化進入小學數學課堂》的建議。
  • 珠算文化≠敲算盤 想要走進課堂路還很長
    珠算與珠算文化不能一概而論其實,這不是教育部第一次就珠算進校園相關提案作出回復。;鼓勵學校開發有關校本課程,滿足部分有興趣的學生進一步學習珠算的需要。」今年兩會期間,民盟重慶市委會專職副主委黃燕蘋委員再次呼籲,在新一輪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修訂中,讓珠算重新進入小學數學課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同樣是「珠算進小學課堂」的堅定支持者。今年兩會他也提了相關提案,認為推行珠算教育,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教育部對兩會提案的答覆中提到的是珠算,強調的是珠算文化價值。
  • 珠算擬進入小學數學課堂,引爭議的背後……
    2013年,中國珠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時就有專家提議讓珠算重回小學課本。在2020年全國政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的提案之一是「關於珠心算教育如何納入國民基礎教育,即進入小學課堂。
  • 「珠算進課堂」要充分徵求民意
    來源:南方日報全國兩會期間,有政協委員提議推動珠算文化進入小學數學課堂。教育部最近給出答覆:「是否有必要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珠算學習要求,從『看到算盤』『知道算盤』到會簡單的珠算口訣,撥珠運算,我們將把這一問題提交給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組認真研究。」對珠算要不要進課堂的討論,可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 2021屆高考作文模擬題及範文:珠算要不要進課堂
    隨著珠算的計算功能被計算器代替,珠算也逐漸遠離小學課堂。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有政協委員提議推動珠算文化進入小學數學課堂。對此,教育部最近給出答覆:「是否有必要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珠算學習要求,從『看到算盤』『知道算盤』到會簡單的珠算口訣,撥珠運算,我們將把這一問題提交給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組認真研究。」對於「珠算要不要進課堂」,班級擬舉辦一場辯論賽,請你任選一方寫一篇辯論稿。
  • 珠算入選非遺 珠算課「闊別」小學已十年
    前天晚上,在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審議後,珠算正式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我國第30項被列為非遺的項目。  在中國生存了幾千年的算盤,如今慢慢淡出了中國人的視野。您會打算盤嗎?學校還教打算盤嗎?昨天,記者為此採訪了路人、學校及部分學生。
  • 評論:珠算不僅是運算技能,也是一種文化傳承
    前幾天,看新聞說珠算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賀女士想起自己的算盤,找了半天才從一個抽屜的一堆白紙下翻出來,由於長時間沒用,珠子已經少了光澤。「現在算盤都是老古董了,不知道還有沒有人使用。申遺了,這個珠算文化應該不會消失吧。」  12月4日,珠算正式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珠算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不僅引起不少人對算盤的回憶,還有專家呼籲珠算重回小學課堂。
  • 眾說紛紜珠算申遺:被只剩下文化遺產的空殼
    但是,珠算等古老的計算技術則不一樣,這些技術的掌握,都需要人們花費大量時間去背誦口訣,去練習,離不開「熟能生巧」四個字。現代技術的發展就是為了使很多複雜的事情變得更加簡單,珠算的計算優勢已經在現代社會逐漸喪失。有了計算器還要硬著頭皮去推珠算,無異於讓現代人再把辮子留起來。  隨著歷史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很多東西必然會被慢慢淘汰掉,運氣不好的會銷聲匿跡,運氣不錯的則進了博物館。
  • 珠算是怎麼發明的?
    朱鏈說:「定盤珠是你撥它也不動,算盤珠是不撥不動,一撥就動。衛生部的工作很繁重,但有些工作顯得很被動。」毛主席笑了,他用右手比劃著算盤的樣子說:「對了,衛生部工作有些被動,他們連除四害也信心不足……算盤珠不撥不動,一撥就動。很好,我們大家都來撥。」
  • 交流珠算教學,弘揚珠算文化
    為了促進珠心算教育的發展,弘揚珠算文化,2018年10月29日下午,南通市小海小學和無錫市珠心算教育實驗工作專家組成員的交流研討活動在小海小學舉行。 活動中,小海小學的王玉蓉老師為大家執教了《認識11~20》一課。王玉蓉老師將蘇教版一年級教材與珠心算教學進行了有效融合,用吸引孩子們眼球的動畫人物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 珠算——另世界驚嘆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清朝算盤(文物)說到珠算,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很熟悉,因為在我國珠算這一古老的運算之法是編在九年義務教育裡的,雖然小學的珠算教育可能也只是體驗課程,但珠算的基本之法也得以傳承。那麼,珠算是誰發明的呢?發明珠算的人叫劉洪,是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他不僅發明了珠算,而且發現了月球的不規則運動!
  • 小學要不要學珠算,對數學學習有幫助嗎?答案來了
    說起珠算已經流行了很多年,但也引起了廣泛的爭議,有的家長認為珠算有利於幫助培養孩子的計算能力,幫助孩子提升數學升級,也有的家長認為這只是一些&34;沒有用,所以很多家長就發出疑惑:小學該不該讓孩子學習珠算呢?真的有用嗎?
  • 珠算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多數小學生沒見過算盤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2月4日正式將中國珠算項目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珠算被列入備選目錄起,漸行漸遠的算盤就再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一下五去四,三下五去二,一去九進一……」許多市民或許都還留有小時候學習打算盤的深刻記憶。12月3日,記者對城區目前的算盤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後發現,如今算盤蹤影難覓,一些孩子只聽說過它的名字。
  • 珠算到底該不該進入課堂?珠心算又是什麼?一起來看
    話題背景:全國兩會期間,有政協委員提議推動珠算文化進入小學數學課堂。 教育部最近給出答覆:「是否有必要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珠算學習要 求,從『看到算盤』『知道算盤』到會簡單的珠算口訣,撥珠運算, 我們將把這一問題提交給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組認真研究。」「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