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明教教主,能力欠缺的張無忌是否稱職?明教最偉大的教主之一

2021-02-23 卓爾不群黃老邪

在《倚天屠龍記》後記中,作者金庸先生說道:張無忌一生只重視別人的好處,寬恕別人的缺點,甚至是根本忘記。像張無忌這樣的人,縱使武功再高,終究做不了政治上的領袖。當然,張無忌也不想做,就算勉強做了,最後也必定失敗。

金庸先生還說道:中國政治史上,成功的政治領袖,都具備這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忍」,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對付敵人之忍。第二個條件是「決斷明快」。第三個條件是極強的權力欲望。而張無忌,半個條件也不具備。

因為小說歷史背景和主角張無忌的性格原因,他最終並沒有成為皇帝,甚至卸下了明教教主之位,成為了一個普通人。

張無忌性格軟弱,做事優柔寡斷,比較被動,沒有主見,他不是一個好的政治領袖,更像是一個普通人。

身為明教教主,張無忌的能力的確有點欠缺,但他其實很稱職,成就和功績都不錯,在明教歷代教主中,無人能比。

明教源于波斯,也叫「摩尼教」,因為歷來反抗朝廷,因此也被稱之為「魔教」。實際上,明教的教義是行善去惡,眾生平等,追求光明,他們在一起,是為了抱團取暖,反抗剝削。

明教教主是否稱職,不能以成功政治領袖的標準去評判,因為這是一個教派,不是政治勢力,他們的領袖,應該是宗教精神領袖,而不是成功的政治領袖。

明教與明教義軍,雖然是上下級,但他們之間其實互不統屬,而且註定是要分道揚鑣,最終可能成為敵人。

在《倚天屠龍記》中,楊逍便曾說過:不管兵革戰陣,明教光明乾淨!

這句話的意思是,明教義軍在各地起義,殺官造反,戰陣有敗有成,他們不向總壇稟報,總壇也管不著他們,他們不受明教教規約束,只能任其自然,但絕不能任由他們來爭奪教主之位,進而掌控明教。

明教教規規定,凡是明教教徒,不得當官,更不能做皇帝,因為身居高位,就無法體會底層平民的疾苦,無法為民請命,光明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凡是明教教徒,功成之後,必須急流勇退,回歸平民,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民請命。

朱元璋等義軍首領,其實後來都退出了明教,而且他當上皇帝後,為了防止明教造反,還大肆屠殺明教教徒。

所以,一位合格的明教教主,應該只是宗教精神領袖,而不是政治領袖,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明教永遠光明乾淨。

再說張無忌,他擔任明教教主期間,是明教最強盛的時期,這與當時的天下局勢有關,但也離不開他的努力。

張無忌這人,武功高強,寬厚仁慈,不貪權,對手下之人非常信任,知人善任,而且他識大體,知道什麼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明教能推翻元廷,他功不可沒。

在張無忌擔任明教教主之前,明教因為群龍無首,四分五裂,而且一直在內鬥。張無忌的出現,拯救了明教,也團結了明教兄弟。

明教中能人眾多,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人物,張無忌知道自己年輕,能力有限,因此他反而放開了權力,寬厚待人,給予手下人絕對的信任,讓他們都能發光發熱。

從張無忌擔任教主,到最後卸下重任,期間的大事雖然都是他決斷的,但很多主意都是手底下的人出的,一些繁瑣之事,也是手底下的人處理。張無忌的任務,就是引領明教群雄走上正道,限制他們作惡,以大局為重。

在楊逍、範遙、殷天正、韋一笑、五散人、五行旗掌旗使等人的幫助下,張無忌這個教主做得既輕鬆又稱職。

在張無忌的帶領下,明教不僅走向了興盛,還融入了中原武林,與六大派等傳統江湖勢力和解,而且還與波斯總教緩解了關係,迎回了「聖火令」,最後還推翻了元廷。

其實明教群雄都很擁戴張無忌,因為他是純粹的宗教精神領袖,沒有政治領袖的權謀之術和勾心鬥角,更沒有政治領袖的權力欲望,他始終初心不改,只要他還在,明教就永遠光明乾淨。

朱元璋曾多次逼宮張無忌,想要當明教教主,但明教群雄都不幹,因為一個政治領袖,會玷汙明教,這是他們這些忠實教徒所不願看到的。

明教群雄以大局為重,不會傷害義軍首領,但他們也不會任由義軍首領來爭奪教主之位,掌控明教。因此最後楊逍、範遙、韋一笑、五散人、五行旗掌旗使等人一致決定,不管義軍如何,只保總壇光明乾淨,大事一成就功成身退。

張無忌肯定不是一位成功的政治領袖,甚至都算不上是政治領袖,但他無疑是一位合格的宗教精神領袖。

身為明教教主,張無忌是非常稱職的,不論是功績還是成就,他都可以算是明教史上最偉大的教主之一。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是黃老邪,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張無忌是明教教主,那你知道明教其他教主是誰嗎?第一位很熟悉
    張無忌是明教教主,那你知道明教其他教主是誰嗎?
  • 【考證】原來,張無忌一出生就是明教教主了
    謝遜二十三歲闖蕩西域,加入明教,二十七歲生了謝無忌(次年被殺),加上其人金髮碧眼(「滿頭金髮,散披肩頭,眼睛碧油油地發光」),很可能本身就是中亞移民後裔,故而,他對magos的傳統,應該是再了解不過的了。如此,身為明教護教法王的謝遜把自己兒子取名為「無忌」,即穆護,即守護者、火祭司,實在是深諳教理。
  • 張無忌出任明教教主,有兩人不服,一人被打服,另一人一直不服
    ,在明教眾人絕望之際,張無忌出現了,張無忌又以一人之力挑戰六大派,讓各派逐一退出這場鬥爭,救下明教諸人。於是張無忌被大家推選為明教教主,一是因為他學會了乾坤大挪移,這是歷代明教教主所修煉的,二是因為他拯救了明教,是明教眾人的救命恩人,由他出任明教教主是再合適不過了,雖然他開始不願意擔任此位,但盛情難卻,半推半就的坐上了教主之位
  • 會乾坤大挪移就是明教教主,楊逍會兩層,為啥與教主之位無緣?
    張無忌強出頭,以乾坤大挪移阻擋了六大門派對光明頂的進攻,之後張無忌在明教眾人的擁戴下,勉為其難成為了明教新一任教主。明教眾教徒的理由很充分,你都會我們家的乾坤大挪移了,你還不做我們教主,這件事說不通。這種捆綁式的請求,其實是一種強求,讓張無忌騎虎難下,難以推辭。張無忌就這樣,稀裡糊塗成為了繼陽頂天之後的明教教主。令人不解的是,楊逍同樣會乾坤大挪移,他為何就與教主之位無緣呢?有人說了,雖然楊逍會乾坤大挪移,不過他才練到了第二層境界。說白了,只懂乾坤大挪移皮毛的楊逍,根本就沒資格做明教教主。
  • 張無忌是明教第34任教主,那前33任都是誰?全是名人,可能你耳熟
    二人在島上結為夫妻,生了一個兒子,即張無忌。身為書中主角,張無忌自然是有些男主氣概,幾次死裡逃生,還學到了四大蓋世武功。不單是當世無敵,張無忌也很善良,常常是平平安安的不殺生。20歲時,六大門派決戰光明頂,夾在中間的他卻陷入了困境。白眉鷹王是明教的外公,武當派的叔父,峨眉派的青梅竹馬。兩個人互相殘殺,為了保護明教中人,他挺身而出。
  • 王哈桑前半生也是個傳奇人物,身為學者知識淵博,還是明教教主
    王哈桑前半生也是個傳奇人物,身為學者知識淵博,還是明教教主。大家好~這裡是你的靈子呀~在fate動漫的設定中,王哈桑即為山中老人,是開創了阿薩辛派的第一任哈桑。他的首次登場是在FGO第六章神聖圓桌領域的劇情中,咒腕哈桑以自己的性命作為代價,想要召喚出王哈桑來幫忙。
  • 為啥他能當上明教教主並振興明教
    陽頂天是張無忌的前任,也是個傳奇人物,他在短短幾年間將衰敗多年的明教再次振興,給明教培養出像謝遜楊逍範遙韋一笑等新鮮血液,又在一夜之間暴斃,明教從此四分五裂
  • 白眉鷹王殷天正為何沒當上明教教主?主要有四個原因
    在陽頂天時代,明教高層呈現一個年輕化趨勢,除了殷天正和陽頂天是同個年齡段的人,截止陽頂天去世那年,謝遜才28歲,楊逍也差不多年紀,範遙、韋一笑、黛綺絲年紀更小,但陽頂天把乾坤大挪移傳授給了楊逍,把教主之位留給了謝遜,黛綺絲更是被他收為乾女兒,卻對殷天正這位老幹部並不怎麼看重;而作為資歷最老的他,不但左右二使、五行旗使不服他當教主,連兩個結義老弟都與他鬧翻,最後只能自創天鷹教
  •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有八大武功高手,張無忌上榜,楊逍僅排第四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是一個非常獨特的門派,在金庸的其他武俠作品中都沒有出現過。明教崛起於《倚天屠龍記》,也湮沒於《倚天屠龍記》。明教高手如雲,而且呈現出典型的金字塔結構。明教的最強高手,當屬掌握乾坤大挪移心法的教主。教主之下有兩位光明使者,其實力都超過了峨眉、崑崙等名門大派的掌門。
  •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開啟張無忌黑化之路,細思極恐的人物
    王晶導演是否可以再續經典,將黑化的路線貫徹到底,我們拭目以待。回顧93版《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王晶導演對小說人物的塑造可謂「亙古未有」,在整部電影中很難找出幾位表裡如一、心存善念之人,完全顛覆了武俠世界的正面形象,更將名門正派貶到一文不值。從影片入手我們來看看王導是如何「修理」小說人物的。
  •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播出二十多年了,趙敏還能等到張無忌麼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是金庸同名小說的翻拍。《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從這一部開始,金庸開始描繪更廣闊的江湖,一幅門派眾多的江湖浮世繪。話說元朝末年,社會動蕩不安,到處爭鬥不斷,江湖中更是一片腥風血雨。
  • 倚天屠龍記:明教教主陽頂天,武功大概在什麼水平?
    金庸先生描寫人物的能力真的讓人佩服,別說他筆下的主角,就是很多未出場的人,也在金庸先生三言兩語之下,變得活靈活現,讓讀者很喜歡。比如獨孤求敗、黃裳、段思平等等,這些人物都沒有正式出場,但是依然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倚天屠龍記中,明教教主陽頂天也是一位未正式出場的人物,但是根據書中描寫,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霸氣豪情的人物,陽頂天的武功也經常引起讀者討論,那麼在倚天中,陽頂天的武功大概在什麼水平呢?
  • 倚天屠龍記綠柳山莊事件,明教高手都中了劇毒,為何張無忌卻沒事
    過程正好被路過的張無忌、楊逍、韋一笑等明教眾人看見,明教眾人認為趙敏是個英雄,想給對方交個朋友,不料對方跑的太快,瞬間走遠了,臨走時明教眾人發現女扮男裝的趙敏佩戴著倚天劍。過了幾天,明教眾人趕路途中,遇見兩名汝陽王府的人,帶著趙敏的口諭請明教眾位英雄前去綠柳山莊做客。明教眾高手認為趙敏殺元兵,應該是位英雄,想結交一番。
  • 日月神教和明教是不是一回事?金庸老爺子是這麼說的
    一個是《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總部在光明頂。兩個教的令牌也不一樣,日月神教是黑木令,明教的是聖火令。那麼,這兩個教派,是不是就是簡單的日月合成一個字成了「明」字了呢?坊間有一種說法是,朱元璋藉助明教當上了皇帝,就下令禁絕明教,教中的兄弟們慘遭殺害。
  •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四大法王分別是誰 各有何武功絕學
    明教四大法王乃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人物,是明教護教法王,地位僅在教主之下,和光明使者不相上下,四大法王包括紫衫龍王·黛綺絲,白眉鷹王·殷天正,金毛獅王·謝遜,青翼蝠王·韋一笑,又稱「紫白金青」。龍王擅水性,鷹王擅鷹爪功,獅王擅獅吼功,蝠王擅輕功,武功皆練到登峰造極,獨門絕技更是各有所長,均是金庸筆下武功極強的高手。
  • 金庸:中興明教,留下一絕技,成就笑傲江湖一霸主
    倚天屠龍記中的謝遜,是一個武功高強而又多才多藝的人,此人能力也很強,他早年跟隨混元霹靂手成昆一起學武。後來謝遜又加入了明教,他跟隨明教教主陽頂天一起出生入死,短短幾年之後,謝遜就為明教立下了赫赫戰功。當時,明教教主陽頂天對謝遜很是賞識,他直接就把謝遜提拔為護教法王,由於謝遜有一頭金色的頭髮,因此他便得了一個外號,那便是金毛獅王。論武功,謝遜在倚天屠龍記中的排名,也是靠前的,論才華,謝遜自幼就飽讀詩書。
  • 「日月」為「明」,原來金庸筆下的日月神教和明教關係是這樣的
    金庸先生筆下的明教出自倚天屠龍記,歷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北宋方臘年間,修訂版的倚天屠龍記中說道朱元璋獲得明教實際軍事大權後建立明朝,後來為了鞏固明朝通知,又大肆屠戮明教教眾,想必明教於明朝初年應該已經滅亡了。
  • 日月為明,明教和日月神教有什麼瓜葛呢?
    2、按照小說中的記載,明教的總部光明頂應當是在崑崙山或火焰山一帶。而日月神教的總部黑木崖則是在河北省平定州一帶了。3、明教已經傳承了三十多任了,而日月神教才傳到第三任教主,雖然二者都有光明左右使,但是日月神教沒有四大法王五散人只有十長老,而且日月神教是黑木令,明教的是聖火令。
  • 明教左右使者,四大法王,五散人,五行旗掌旗使的武功如何排名?
    他們利用其神話色彩,塑造了一部又一部的小說,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名家金庸筆下的小說《倚天屠龍記》,其中的張無忌就是明教的第三十四代教主,他的威力也在小說中被人們所熟知。當然,伴隨著這部小說的出名,如今很多人都對這個教別的各個職位比較感興趣。
  • 謝遜資歷淺薄,為何陽頂天卻執意傳教主於他,卻不傳楊逍等人?
    當時張無忌曾被困於密室,在這裡,他發現了威震天下的武功絕學:乾坤大挪移,也發現了前任明教教主陽頂天所留下的遺書。遺書中,陽頂天白字黑字地寫著:由金毛獅王謝遜接任明教教主之位。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都是一頭霧水。我們都知道,金毛獅王早年曾拜成昆為師,雖有潛力,但在當時的四大法王中,武藝其實並不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