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齡化」成為另一個趨勢。「以往遊學團基本以中學生為主,如今我們還會看到很多小學生。」有過接待經歷的在美留學生徐同學告訴記者 ]
就如同瘋狂的奧數班讓暑假成為孩子們的「第三學期」一樣,雖然很多人明知不好卻依舊瘋狂,原因可能與背後潛藏的升學「潛規則」有關。而今,另一股狂熱正大有後來居上之勢,那就是「遊學團」。
「根據市場不完全統計,去年到美國遊學的中國學生大約有10萬人次,今年起碼有12萬~13萬人次,這還是截至目前的數據,等9月後最新數據出來,肯定還會超過這個數字,遊學團每年有20%~30%的增長率是很正常的。」在美國從事旅遊業已近10年的SCOTT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
但值得注意的是,與「80後」記憶中只有「三好學生」才能參加的夏令營性質相去千裡,如今的遊學團雖然價格是成人團的2~3倍,但大部分都是「遊而不學」,甚至淪為旅遊購物團,最終成為眾多教育機構掘金的工具。
「瘋狂」的價格
2012年的暑假即將結束,對於杭州的一名初中生琳琳來說,她的這個暑假有點忙,從7月就開始辦理各種手續,一直到8月與20多名同學一起赴美國暑期遊學2周,她直到現在才有時間來完成暑假作業。
不過,從琳琳的口中,記者聽到最多的卻是LV、PRADA、Hugo Boss、Burberry等奢侈品品牌名稱,對於「路過」的美國校園文化卻沒有記住多少。
「記得以前,暑期夏令營或者旅遊一般都是成績很好的三好學生才能參加,而且費用很低,也就交點基本夥食費,過程中老師都會安排很多相關教育項目。如今卻大不一樣了,現在暑期旅遊動輒就要孩子去海外,尤其是歐美國家,說是鍛鍊外語能力,學習海外學校的先進理念等,而價格更是貴到讓人想不通。」女兒即將上中學的吳女士不無焦慮地說,她女兒的中學或多或少有些海外遊學交流活動,參加費用驚人,從現在起,家裡已經要開始準備相關費用了。
吳女士反映的情況並不誇張,記者採訪獲悉,目前的遊學團一般有兩大組織途徑,一種是孩子所在學校推薦或組織,另一種是語言培訓教育機構組織,比如新東方等。但無論哪種,價格都不菲,費用通常是同樣路線成年人旅遊產品的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