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人世間最理想的婚姻》全文:你放心,有我吶!

2020-12-22 閩南網

楊絳《人世間最理想的婚姻》全文:你放心,有我吶!

01 我與鍾書

  我第一次和鍾書見面是在1932年3月,他身著青布大褂,戴一副老式眼鏡,眉宇間蔚然而深秀。見面時,他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沒有訂婚。」而我則緊張的回答:「我也沒有男朋友。」於是便開始鴻雁往來,越寫越勤,一天一封,以至於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難受了好多時。冷靜下來,覺得不好,這是fall in love了。

  1933年秋的一天,我給鍾書寄了一封信,不巧被其父錢老先生看到了,老先生招呼也不打就擅自拆閱。後來鍾書跟我說,老先生看到信後,對我大加讚賞。因為我在信中對老錢說:「現在吾兩人快樂無用,須兩家父親兄弟皆大歡喜,吾兩人之快樂乃徹始終不受障礙。」老先生邊看邊贊:「真是聰明人語。」

  1935年春,老錢獲公費留學資格,那時我還沒有畢業,但是考慮到老錢從小生活優裕,被嬌養慣了,除了讀書之外,其它生活瑣事一概不關心,尤其是不善於生活自理,處處得有人照顧。我就下定決心跟他完婚一起去英國。

  多年前,讀到英國傳記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我把它念給鍾書聽,他當即回說,「我和他一樣」,我說,「我也一樣。」

02 我的丈夫錢鍾書

  鍾書常自嘆「拙手笨腳」。我只知道他不會打蝴蝶結,分不清左腳右腳,拿筷子只會像小孩兒那樣一把抓。我並不知道其他方面他是怎樣的笨,怎樣的拙。

  1972年的早春,我們從幹校回北京不久,北京開始用煤氣罐代替蜂窩煤。早起,鍾書照常端上早飯,還有他愛吃的豬油年糕,滿面得色。我稱讚他能蒸年糕,他也不說什麼,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兒。我吃著吃著,忽然詫異說:「誰給你點的火呀?」(因為平時我晚上把煤爐封上,他早上打開火門,爐子就旺了,這一次不是)鍾書等著我問呢,他得意說:「我會劃火柴了」這是他生平第一次劃火柴,為的是做早飯。

  有位外國學者讀了鍾書的《圍城》後讚嘆不已,打電話說要見他。鍾書在電話裡說:「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很好,何必一定要去找下這個雞蛋的雞呢?」

  我們在清華養過一隻很聰明的貓。鍾書說它有靈性,特別寶貝。貓兒長大了,半夜和別的貓兒打架。鍾書特備長竹竿一枝,倚在門口,不管多冷的天,聽見貓兒叫鬧,就急忙從熱被窩裡出來,拿了竹竿,趕出去幫自己的貓兒打架。和我們家那貓兒爭風打架的情敵之一是近鄰林徽因的寶貝貓,她稱為她一家人的「愛的焦點」。我常怕鍾書為貓而傷了兩家和氣,引用他自己的話說:「打狗要看主人面,那麼,打貓要看主婦面了!」(《貓》的第一句),他笑說:「理論總是不實踐的人制定的。」

  在牛津,我懷上孩子了。鍾書諄諄囑咐我:「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 只要一個,像你的。」我對於「像我」並不滿意。我要一個像鍾書的女兒。女兒,又像鍾書,不知是何模樣,很費想像。我們的女兒確實像鍾書,不過,這是後話了。

  在我住院期間,鍾書只一個人過日子,每天到產院探望,常苦著臉說:「我做壞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我說,「不要緊,我會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然後他又做壞事了,把檯燈砸了。我問明是怎樣的燈,我說:「不要緊,我會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滿面愁慮,說是把門軸弄壞了,門軸兩頭的門球脫落了一個,門不能關了。我說,「不要緊,我會修。」他又放心回去。

  他感激之餘,對我說的「不要緊」深信不疑。我住產院時他做的種種「壞事」,我回寓後,真的全都修好。

  鍾書叫了汽車接妻女出院,回到寓所。他燉了雞湯,還剝了碧綠的嫩蠶豆瓣,煮在湯裡,盛在碗裡,端給我吃。錢家的人若知道他們的「大阿官」能這般伺候產婦,不知該多麼驚奇。

03 我們仨

  鍾書曾逗阿瑗玩,說《圍城》裡有個醜孩子,就是她。阿瑗信以為真,卻也並不計較。他寫了一個開頭的《百合心》裡,有個女孩子穿一件紫紅毛衣,鍾書告訴阿瑗那是個最討厭的孩子,也就是她。阿瑗大上心事,怕爸爸冤枉她,每天找他的稿子偷看,鍾書就把稿子每天換個地方藏起來。一個藏,一個找,成了捉迷藏式的遊戲。後來連我都不知道稿子藏到那裡去了。

  每天臨睡前鍾書都在阿瑗被窩裡埋置「地雷」,埋得一層深入一層,把大大小小的各種玩具、鏡子、刷子,甚至硯臺或大把的毛筆都埋進去,等女兒驚叫,他就得意大樂。女兒臨睡必定小心搜查一遍,把被裡的東西一一取出。鍾書恨不得把掃帚、畚箕都塞入女兒被窩,博取一遭意外的勝利。這種玩意兒天天玩也沒多大意思,可是鍾書百玩不厭。

鍾書曾經很認真地跟我說:「假如我們再生一個孩子,說不定比阿瑗好,我們就要喜歡那個孩子了,那我們怎麼對得起阿瑗呢。」提倡一對父母生一個孩子的理論,還從未講到父母為了用情專一而只生一個。

  我們在牛津時,鍾書午睡,我臨貼,可是一個人寫寫字困上來,便睡著了。他醒來見我睡了,就飽醮濃墨,想給我畫個花臉。可是他剛落筆我就醒了。他沒想到我的臉皮比宣紙還吃墨,洗淨墨痕,臉皮像紙一樣快洗破了,以後他不再惡作劇,只給我畫了一幅肖像,上面再添上眼鏡和鬍子,聊以過癮。回國後他暑假回上海,大熱天女兒熟睡(女兒還是娃娃呢),他在她肚子上畫一個大臉,挨他母親一頓訓斥,他不敢再畫。

  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一九九七年,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未,鍾書去世。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04 獨留人世間

  我是在父親的引導下開始迷戀讀書的,無論是中英文的都拿來啃,慢慢地讀書成了我最大的愛好。一次父親問我:「阿季,三天不讓你看書,你怎麼樣?」我說:「不好過。」「一星期不讓你看呢?」我答:「一星期都白活了。」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我早年翻譯英國詩人蘭德的詩句。

  鍾書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顧人,男不如女。我盡力保養自己,爭求「夫在先,妻在後」,錯了次序就糟糕了。

  鍾書走時,一眼未合好,我附到他耳邊說:「你放心,有我吶!」媒體說我內心沉穩和強大。其實,鍾書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裡去呢?我壓根兒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場,盡我應盡的責任。

相關焦點

  • 楊絳先生談教育,談婚姻,談自由,12句箴言,建議收藏
    在民國才女之列,她是最從容優雅的精神貴族,生於亂世,心中卻有一份與世無爭的寧靜。作為錢鍾書眼中「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楊絳先生已經跨越兩個世紀的人生起伏。當那些浮於人世的塵埃落定,她與生俱來的才華與魅力卻依舊閃光,在歲月的歷練下燁燁生輝。
  • 楊絳先生百歲談:婚姻、教育與自由
    可以說筆會提出的問題是不同的,但楊絳先生的每一個針對問題的回答,讀起來卻都包含著她一貫的自由思想。在這裡,我主要就楊絳先生對婚姻、教育的具體章節進行分享。關於婚姻的話題,筆會直接提問的問題是「從新女性到婚後錢家『不花錢的老媽子』,這種轉換的動力來自哪裡?對現代婚姻貢獻什麼良言?」,而實際上在第二部分關於錢鍾書的問題回答中,都暗含著楊絳先生的婚姻觀。
  • 楊絳:一記時代的回眸
    這個點評鞭辟入裡,簡直說到我的心坎上,我於是一下子記住了楊絳。關於《圍城》,她還有一段廣為人知的話:「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楊絳對婚姻和世事,有一顆玲瓏心。
  • 楊絳:錢鍾書心中「最賢的妻 最才的女」
    費孝通來清華大學找楊絳「吵架」。他認為自己更有資格做楊絳的男朋友,因為他們已做了多年的朋友。楊絳回應:「朋友,可以。但朋友是目的,不是過渡;換句話說,你不是我的男朋友,我不是你的女朋友。若要照你現在的說法,我們不妨絕交。」費孝通很失望,但也無可奈何,只得接受現實。
  • 百歲開一話楊絳:楊絳的美麗人生
    一次父親問她:「阿季,三天不讓你看書,你怎麼樣?」她說:「不好過。」「一星期不讓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1928年,楊絳17歲,她一心要報考清華大學外文系。清華招收女生,但南方沒有名額,楊絳只得轉投蘇州東吳大學。費孝通與楊絳在中學和大學都同班,有男生追求楊絳,費孝通便對他們說:「你們『追』她,得走我的門路。」
  • 錢鍾書生命中的楊絳
    從此兩人便開始鴻雁往來,「越寫越勤,一天一封」,直至楊絳覺出:「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難受了好多時。冷靜下來,覺得不好,這是fall in love(墜入愛河)了。」  費孝通來清華大學找楊絳「吵架」。他認為自己更有資格做楊絳的男朋友,因為他們已做了多年的朋友。楊絳回應:「朋友,可以。但朋友是目的,不是過渡;換句話說,你不是我的男朋友,我不是你的女朋友。
  • 錢鍾書與楊絳的愛情:互相珍惜,志同道合,懂得彼此
    錢鍾書與楊絳相識在美麗的清華園,兩人一見,相視一笑,錢鍾書說:「我沒訂婚」,楊絳說:「我還沒有男朋友」,一個才子,一個才女,自此攜手相扶,既定終生。為了陪伴錢鍾書,楊絳毅然終止自己清華研究生的學業,陪丈夫遠赴牛津留學,丈夫去上課,楊絳也不忘給自己充電,她最喜歡的地方是圖書館,幾乎將所有的業餘時間都放在了讀書上,閒暇時兩人一起讀書,一起背詩,生活過得好不愜意。
  • 楊絳送給年輕人的12句話,值得一讀再讀
    在民國才女之列,她是最從容優雅的精神貴族,生於亂世,心中卻有一份與世無爭的寧靜。作為錢鍾書眼中「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楊絳先生已經跨越兩個世紀的人生起伏。當那些浮於人世的塵埃落定,她與生俱來的才華與魅力卻依舊閃光,在歲月的歷練下燁燁生輝。
  • 楊絳:婚姻不僅需要浪漫的愛情,也需要對彼此的付出
    為你寫詩,這是錢鍾書給楊絳的浪漫。在見不到彼此的日子裡,錢鍾書嘗試過用不同的風格寫不同內容的情詩給楊絳。各種律詩,甚至於理學家的語句,也能被他引用在信中表達情意。每一個字,都文採斐然,每一個句子,都情意綿綿,那是一封封繾綣動人的情書,更是錢鍾書滾燙的愛意。大約沒有女人能抵擋得住這份情意,楊絳也深陷在這甜蜜的愛情漩渦裡。
  • 看楊絳先生《我們仨》:要是我丈夫這樣,病得再重也要爬起來離婚
    楊絳和錢鍾書的婚姻,楊絳把錢鍾書「寵」成孩子,一句「不要緊」和一句「有我呢」,變成讓人羨慕的婚姻。「因為愛,我一生最大的功勞,保住了錢鍾書的淘氣和那一團痴氣,讓錢鍾書的天性沒有受到壓迫,沒有受到損傷。」
  • 最美好的婚姻|我在鬧,你在笑,往後餘生皆是你
    在婚姻中每個人都應該是去掉了自己的一部分缺點和個性,而與另一半去進行磨合,組成那個完整的「1」。好的婚姻需要互相能包容對方所有的優點和缺點,並且心甘情願為對方作出一些改變。婚姻裡沒有什麼公平不公平,只有願意不願意。願意了,你怎麼鬧,我都會笑。不願意了,你的鬧就是厭惡的根源,是分手的理由。
  • 錢鍾書與楊絳的一字情書:一個「慫」,一個「您」,說盡最美情話
    他們門當戶對、志趣相投,在清華園裡一見鍾情,從此你的眼裡只有我,我的眼裡只有你,他們彼此欣賞、彼此成就,在塵世裡相伴終生,是真正靈魂契合的神仙眷侶。(錢鍾書與楊絳)「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 楊絳,這個時代最惦記的隱士
    「很快,從公安部下文到社科院,要求對我實行隔離審查。要把我的信公布,發動群眾批判我。」那時候,鄭土生的兒子鄭鵬剛剛出生,名字就是楊絳和錢鍾書取的。楊絳知道後,「立即對我說,你不用擔心鄭鵬,如果你有意外,我們會立刻託人把鄭鵬養起來。這是她第二次冒著風險來救我。」
  • 楊絳: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最隱的士
    楊絳趕來幫他合上眼睛,輕輕在他耳邊說:「你放心,有我吶!」    最才的女:錢鍾書稱其「無所不能,是最才的女」    楊絳致力於翻譯事業,早年便獲得業內讚譽。    由她翻譯的多部法國、西班牙等國文學著作,被作為國內翻譯界早年的範本。「先生的譯文像行雲、像流水,從容舒緩,有時還夾雜些方言,卻與自然流暢的譯文渾然一體。」
  • 楊絳:婚姻不僅需要浪漫的愛情,還需要付出彼此相愛
    楊絳沒有錢鍾書強嗎?一點也不。當時,楊絳,無論是去上課、去圖書館,還是和朋友們在校園散步,回到宿舍後,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錢鍾書發來的信。那些信,那些充滿深情的話語,也是她心中最懷念的。當然,她更關心寫作的人。不是她不愛,而是她很少用書信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情。
  • 初次見面,錢鍾書說:我沒有訂婚,楊絳回:我也沒有男朋友
    一些人從傳統的思想解放出來,他們深受西方思想的影響,對愛情、婚姻有著不一樣的認識,那時剛開始崇尚婚姻自由,但是很多人比較風流。風流文豪鬱達夫、郭沫若,有著好幾任的老婆,對自己的情史也是相當豐富;像徐志摩,與林徽因、陸小曼、凌叔華都有一定的關係。
  • 五月二十五日,懷念楊絳先生
    1932年,22歲的錢鍾書遇見了21歲的楊絳,他為她寫下了一首詩:「纈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靧【huì】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三年後,兩人在那年夏天最熱的日子裡走進了婚姻的殿堂,這一相伴,就是63年。當「清華第一才子」的妻子,沒那麼簡單。
  • 楊絳:什麼是好的教育,什麼是好的婚姻?
    您可有什麼良言貢獻給備受困擾的現代婚姻?楊絳:我由寬裕的娘家嫁到寒素的錢家做「媳婦」,從舊俗,行舊禮,一點沒有「下嫁」的感覺。叩拜不過跪一下,禮節而已,和鞠躬沒多大分別。如果男女雙方計較這類細節,那麼,趁早打聽清楚彼此的家庭狀況,不合適不要結婚。
  • 錢鍾書一生只在追求兩件事——學術和婚姻,與楊絳相伴64年
    在結束外國的學習後,錢鍾書回國然後在西南聯大進行教書,而他也是學校最年輕的教授,但是在一年後他就離開了。1947年,他的長篇小說《圍城》出版,33年後,《圍城》再版,之後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他也因此在國外更有名氣了。
  • 「老婆,你說得對」:好的婚姻,都是「讓」出來的
    讓我給他評理,我只能說:你們倆都沒錯,錯的是口紅......每個人的認知不同,看問題有偏差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女生看男生的球鞋也覺得都一樣呢。一句「老婆,你說得對」就能解決的事為什麼非要吵得不可開交呢。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