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一歲開始學習唐詩,中華傳統文化越早學習,越受益

2020-12-11 晶靈育兒說

身邊的很多寶爸寶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推薦我給孩子多學習英語,一歲多就推薦報各種英語班。早一點學英語有沒有好處?一定有,提前進入英語的語言環境,孩子就能像學習母語一樣學英語,將來學習一定不會很吃力。

只有學霸才具備雙母語能力?

通過正確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每個孩子都能具備雙母語能力。

學齡前輕鬆快樂學習就好,小學開啟雞血模式也不遲?

新語言學習的起跑點要選在大腦神經元爆發的起點!孩子越早學習,越能自然形成第二母語,孩子晚學習,則只會形成第二語言。

有了以上這些理論的支撐,很多寶爸寶媽開始「跟風」讓孩子學習英語,在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制定各種英語學習計劃,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學得越多,越有成就感。

現在小學三年級課本中已經開始有英語的學習,有的地區甚至改成在學校從一年級起就開始學習英語,孩子在學校英語學習的任務和難度越來越加深,這和我國走向國際化程度有關,一直以來都很重視學習英語。但近幾年來,在我國很多教育者也逐漸意識到漢語的重要性。

學習英語和漢語哪個更重要,成了我們該思考的話題。

去年,一位考入清華大學的高考狀元向大家傳授學習經驗的時候,提到在自己很小的時候剛剛開始張口說話奶奶就開始教唐詩,從小就積累了豐富的文學知識,長大後有深厚的文學素養。

我的兒子學習漢語早於學習英語,在孩子一歲之前經常聽玩具中學習唐詩的內容,一歲三個月的時候,我開始給他朗誦最簡單的唐詩,因為當時剛開始學會張口說話,所以一開始只能夠說出每一句詩的最後一個字。兒子在一歲七個月的時候,開始能夠背誦完整的古詩,接著,從唐詩到《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論語》等,每一篇都要學習一二,漸漸地孩子能背誦的越來越多。學習漢語更多的是率先懂得更多的做人道理,從小對孩子性格培養很有利。

近年來,高考的改革讓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懂得中華文化的重要性,在高考分數制上有所體現,漢語的重要性越來越大於英語

央視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節目《中華詩詞大會》的開播,讓很多父母意識到漢語越來越能展示一個人的文化內涵,就像董卿一樣,腹有詩書氣自華,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人如淡菊,談吐優雅。更多人開始明白,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該從娃娃抓起。這個節目中,有一位四歲的小男孩背誦580首古詩當時可謂紅遍全網,這個孩子就是王恆屹,不僅能背誦,還能靈活運用詩詞,在開始運用詩詞開口說話的時候,這位四歲的孩子就能口吐芬芳,令人敬佩不已。

兩歲多的時候,我才給孩子接觸到英語。筆者認為,這個時候開始進入英語環境一點都不晚,而且,在有一定漢語基礎的時候,孩子學習英語反而會更得心應手。

本文僅給寶爸寶媽們提一些建議,至於孩子先學習英語還是漢語,因人而異,畢竟,每個家庭文化存在差異,孩子的喜歡和接受程度也不盡相同。喜歡孩子將來詩意綿綿出口成章,還是喜歡孩子有著國際化的時尚,都應是對孩子的一種美好的期望。而我,更喜歡培養一個談吐文雅的孩子,不忘初心不忘本,甚至在心情低落的時候,也能用滿腹經綸排遣鬱悶,談吐間多少有些詩情。

教育孩子,不要急於求回報,播種和收穫不在一個季節,中間隔著一段時間,我們叫它為:堅持。

#十二月打卡挑戰賽#

相關焦點

  • 68位狀元高考真相曝光:讀書是學習唯一的捷徑
    調查發現,這些狀元,無一例外,都喜歡閱讀,並且大多有很獨立的思想以及愛好,養成了以及好的學習習慣。我們一直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現在變得更迫切了。其實不止是狀元——黃多多12歲翻譯3本英文童書、王詩齡9歲辦畫展,這些明星家的才女們,除了優渥的家庭條件,他們領先一步的,更是小小年紀就讀了足夠的書,見識了足夠的世界。無論是神童還是狀元,天才的家庭教育方式其實是一樣的:那就是多讀書!遷戶口、學區房、一年好幾萬的補習班,這些給孩子的投資都不如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才是真正給他受益一生的習慣。
  • 漢韻學堂 | 我們為什麼要讓孩子學習傳統文化?
    具體來說,孩子學習傳統文化還有以下好處:一、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經常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寶貴的教人怎樣做人做事的道理:「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二、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中華傳統美德的18個德目中,有三分之一是關於行為習慣的,如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勤勞節儉、誠實守信、謙虛禮貌等待等,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既要靠家長和老師的正面引導,也要靠國學知識的薰陶。
  • 0968 為什麼要學習中華傳統文化
    為什麼要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一、中華傳統文化屬於全人類  現在,國際間似乎形成了一股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潮。這個月中旬,劍橋大學耶穌學院的院長和牛津大學的副校長分別到香港來訪問我,所談的都是如何在大學裡推展中華傳統文化(漢學)。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西方人也開始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與推廣。事實上,中華傳統文化是人類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遺產,是屬於全人類共享的,不限於一國、一個民族所獨有。
  • 從高考狀元看高考改革,文理不分科後孩子學習重點在哪
    16歲男孩貓先生的媽媽,多年科技記者,醫學記者,科普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會員,《生命世界》等多本少兒科普雜誌撰稿人。著有少兒科普書《超級農業》、孕產期保健科普書《媽媽寶貝愛妻錄》、《盧良恕院士傳》等。高考成績才出,各省狀元的新聞很快霸佔了榜首。
  • 高考狀元傳授英語學習「獨門秘笈」
    或許你對高考認識不足,或許你在心理上有恐懼和恐慌,或許你在複習規劃上有迷茫,或許你在學習 上有不足從而造成自卑和信心不足,或許你對家長和老師的過於頻繁的說教有反感,或許各方面的壓力更造成你的心理緊張從而不能做到有效地複習,或許你存在著 偏科,比如說英語可能就不是你的強項。那麼,該如何緩解這些壓力呢?在此,將歷年高考狀元們的一些英語學習「獨門秘笈」與大家分享,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 全民學國學 | 《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電視訪談》首期來啦!
    本次訪談邀請的嘉賓是磁縣政協副主席、磁州鎮黨委書記申建友,磁縣教育體育局局長趙志強,磁縣婦聯主席張淑霞,嘉賓們共同圍繞「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一主題,暢談對學習傳統文化的理解、感悟和體會。訪談採取現場直播、一問一答的形式,主持人對磁縣開展以「五學、五進、六深化」為形式的「全民學國學」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現場提問,各位嘉賓逐一進行全面、細緻的闡述。
  • 宗教局深入學習習近平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論述
    宗教局深入學習習近平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論述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5-13 10:05 來源: 宗教局網站    2015年5月8日,宗教局黨組中心組舉行集體學習,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就宗教工作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學習交流。
  • 孩子越早開始學習外語越好嗎?
    關於孩子開始外語教學的最佳時間,眾說紛紜。 當然,學習第二語言的最佳方法是從出生開始就同時學習兩種語言。 但是,已經掌握了第一語言的幼兒應該何時開始第二語言學習呢?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越早開始學習第二種語言就越好(例如,Krashen,Long和Scarcella,1979年) 但是,至少在學校環境下學習外語,研究文獻不支持這一結論。
  • 6歲Japser當「翻譯官」 語言學習越早越好
    所有孩子只能向6歲的Japser求助:「麻煩幫我翻譯下~」  Jasper自信大方的,用英語幫助大家,跟外國人講解繪畫作品。  情商極高的楊冪,從不願在公眾場合曝光5歲的女兒小糯米。  但談到女兒的英語學習時,這位幼年成名至今仍紅的明星媽媽,滿臉驕傲,又認慫連呼:  「她英語太厲害了,她現在一開口就是英語,我說媽媽爭取陪你到5歲吧,5歲以後我都跟不上她了……」
  • 推進傳統文化進校園 讓孩子學習傳統文化很重要
    最近,央視大型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一經播出就好評如潮,被人們形容為傳統文化大餐,強勢刷屏!近日,就連教育部長也為這檔節目點了贊!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在兩會全國政協教育界別聯組會上,央視記者採訪了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一見面他就肯定了《經典詠流傳》節目在推廣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方面的積極意義。
  • 湖北高考狀元唐楚玥語文筆記曝光:學習優秀的孩子,都有一個共性
    高考分數出來後,湖北考生唐楚玥引起了極大的關注,不僅僅是她以總分725分拿下了湖北省理科高考狀元,更是因為語文146的高分,被網友稱為「十年難遇」。他說,一本書,第二遍再讀,總會發現讀第一遍時會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讀幾遍之後才發現。」
  • 看10歲中國小朋友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以前父母那一代開始學英文是為了,進外企、出國留學。而現在,更多的作用是文化輸出。就像一個網友在下面的評價深得我心:小朋友小小年紀,傳播中華傳統文化走紅海外,真棒!01學好英語 :從文化輸入到文化輸出以前小編也寫過類似學英語的文章,我自己是學英語的受益者,當然被網友們噴
  • 打算讓孩子3歲開始學英語?學習英語越早越好嗎?
    關注@每日口語秀,輕鬆學英語~朋友打來電話問小孩幾歲開始學英語?3歲的孩子開始學英語如何?會不會對之後的學習有影響?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我原來學英語的。語言,除母語之外的語言,在人生的任何時候學都可以,但是如果從小學起,會更容易。
  • 重慶726分高考狀元學習方法曝光:不上補習班,3年前就是中考狀元
    自從23號高考成績陸續出來之後,各地的高考狀元開始走進大眾的視野。好奇這些學霸的成績是怎麼考出來的,尤其是家裡有孩子的,都想取取經,借鑑他們的學習方法。重慶的高考狀元這位高考狀元謝欣穎同學,簡直就是考神附體,「三元及第」說的就是她,不光今年以高考總分726分,奪得重慶市理科高考狀元。
  • 學好古詩詞,安徽安徽道恩教育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為主流組成。弘揚中華傳統文不僅僅對國家精神文明建設,對社會良好環境的構建有著深刻的影響,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對個人思想境界的影響也大有裨益。
  • 湖北高考狀元唐楚玥語文筆記曝光:學習優秀的孩子,都會記筆記
    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對於分數決定論嗤之以鼻,但是高考狀元們身上依舊有很多羨慕和崇拜的目光,最近湖北高考狀元唐楚玥就引起了媒體和全國人民的興趣,因為唐楚玥與其他的高考狀元略有不同,她雖然是理科狀元,但是語文成績竟然能拿到驚人的146分。
  • 湖北高考狀元唐楚玥語文筆記曝光:學習優秀的孩子,都會記筆記
    ,最近湖北高考狀元唐楚玥就引起了媒體和全國人民的興趣,因為唐楚玥與其他的高考狀元略有不同,她雖然是理科狀元,但是語文成績竟然能拿到驚人的146分。一個13歲的小女孩,她自己手繪的筆記在網上很火,為了能夠加深自己的記憶,她學會了用圖像表達的方式分層的記錄,既能夠理順了知識,而且也會讓自己的記憶力增強,更加不容易忘記。
  • 725分高考狀元出爐:哪有什麼「天之驕子」,不過是提前適應
    2020年高考狀元陸續出爐,其中湖北省狀元唐楚玥脫穎而出,讓人眼前一亮。她不僅考出了總分725分的好成績,語文還拿到「十年難遇」的高分。但是,今年高考就釋放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大語文時代」已經到來,絕不是說說而已。去年秋季開始,小學古詩文篇目增加到128篇;中學階段的國學經典篇目入選67篇,佔據半壁江山;閱讀方面,從7000字的卷面增加到近萬字。
  • 46名高考狀元背後的共性:學霸養成,小學階段開始就在「拼父母」
    2020年高考過後,有人對46名高考狀元的成長軌跡做了分析,並從中找出了這些學生考上名校的關鍵因素。調查發現,這46位高考狀元之所以能成為超級學霸,除了自己自身努力外,他們的成長環境、家庭教育和父母觀念對他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 高考放榜,美育之下,現在的高考狀元有何不同?
    很多人只要一聽說「高考狀元」這四個字總以為各位學霸們只會潛心鑽研學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認定了其必定是書呆子、腦子裡都是試題、眼睛裡全是分數等固有印象。因此不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要求孩子每天除了學習,什麼都不做。凡是和學習無關的事,一律被看作是「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