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詩是中國傳統詩歌體裁之一 ,是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詩規範的詩歌,屬於近體詩範疇。起源於南朝,發展於初唐,成熟於盛唐。其詩格律嚴密,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由八句組成,每句七個字,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小編今天就是想要推薦幾首七言律詩的詩篇,而現在就讓我們來看一下那些七言八句的詩吧。
一、《黃鶴樓》
唐代: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唐人七言律詩,當以此詩為第一。曾有李白登黃鶴樓想賦詩,見崔顥詩而驚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李白盛讚如此,可見一斑。
二、《送魏萬之京》
唐代:李頎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裡聽,雲山況是客中過。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此篇起語平平,,接句便新,初聯優柔,次聯奇拔,結蘊可興,含蓄不露,最為佳作。
三、《錦瑟》
唐代: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此詩意致迷離,在可解不可解之間,於初唐諸家中得未曾有,三楚精神,筆端獨得。
四、《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此詩一汽如注,並異日歸程一齊算出,神理如生,古今絕唱也。
五、《長安春望》
唐代:盧綸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閒。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川原繚繞浮雲外,宮闕參差落照間。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
此詩中間兩聯常為後世評價稱道,頷聯情妙,情深至極,頸聯悲壯,愈壯愈悲,何如此二句有言不盡意之巧。
六、《無題》
唐代: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此詩深情麗藻,千古無雙,讀之但覺魂搖心死,亦不能明言其所以佳也。
七、《登樓》
唐代:杜甫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此詩氣象雄偉,籠蓋宇宙,此為杜詩最上者。
八、《登高》
唐代: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此詩高混一氣,古今獨步,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
九、《蜀相 》
唐代: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此詩為七言律詩正宗,牢壯渾勁,僅以四語括盡,一生功業心事,可見杜工部之功力。
十、《積雨輞川莊作》
唐代:王維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此詩淡雅水墨,禪意入畫,意境悠閒,讓人嚮往田園之風光,淡泊之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