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量子」?

2021-02-25 中科院物理所


什麼是「量子」?它和「原子」、「電子」、「中子」這些客觀存在的粒子一樣也是某一種物質實體嗎?答案是否定的。「量子」不是一種粒子,在物理學中提到「量子」時,我們實際上指的是微觀世界的一種行為傾向:物質或者說粒子的能量和其他一些性質(統稱為可觀測物理量)都傾向於不連續地變化。

例如,我們說一個「光量子」,是因為一個光量子的能量是光能量變化的最小單位,光的能量是以光量子的能量為單位一份一份地變化的。其他的粒子情況也是類似的,例如,在沒有被電離的原子中,繞核運動的電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也就是說電子的能量只能取特定的離散的值。只有這樣,原子才能穩定存在,我們才能解釋原子輻射的光譜。不僅能量,對於原子中的電子,角動量也不再是連續變化的。

量子物理學告訴我們,電子繞原子核運動時也只能處在一些特定的運動模式上,在這些模式上,電子的角動量分別具有特定的數值,介於這些模式之間的運動方式是極不穩定的。即使電子暫時以其他的方式繞核運動,很快就必須回到特定運動模式上來。實際上在量子物理學中,所有的物理量的值,都可能必須不連續地、離散地變化。這樣的觀點和經典物理學的觀點是截然不同的,在經典物理學裡所有的物理量都是連續變化的。

上世紀初,物理學家普朗克最早猜測到微觀粒子的能量可能是不連續的。但要堅持這個觀點,就意味著背叛經典物理學。保守的普朗克最終放棄了這個觀點,對於他個人這是一件極為遺憾的事。然而,大量的實驗事實迫使物理學界迅速地接受這樣的觀點,將其發展起來,並結合其他一些公設如「量子態疊加原理」、「概率性測量原理」等,建立了如今的量子物理科學。

量子糾纏是另一種違反經典世界常識的量子現象。考慮兩個粒子組成的量子體系,它的量子疊加態會有什麼特殊之處嗎?

量子力學預言說,可以製備一種兩粒子共同的量子態,其中每個粒子狀態之間的關聯關係不能被經典的解釋;這稱為量子關聯,這樣的態稱為兩粒子量子糾纏態。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指出:相互作用的傳播速度是有限的,不大於光速。可是,如果將處於糾纏態中的兩個粒子分開很遠,當我們完成對一個粒子的狀態進行測量時,任何相互作用都來不及傳遞到另一個粒子上。按道理講,另一個粒子因為沒有受到擾動,這時狀態不應該改變。但是這時另一個粒子的狀態受到關聯關係的制約,已經發生了變化。這一現象被愛因斯坦稱為「詭異的互動性」。它似乎違反了愛因斯坦的「定域因果論」,因此量子糾纏態的關聯被稱為非定域的量子關聯。

量子糾纏指的就是兩個或多個量子系統之間的非定域的量子關聯。量子糾纏的非定域、非經典性已由大量的實驗結果所證實。科學家認為,這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可成為具有超級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機和量子保密系統的基礎。實際上,科學家們發現量子糾纏還有很多奇妙的應用,可以在許多領域中突破傳統技術的極限。


這兩個量子骰子是互相糾纏的,當你把其中一個擲出六點時,另一個也必定是六點。

現在,量子技術已經成為一個新興的、快速發展中的技術領域。這其中,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成像、量子測度學和量子生物學是目前取得進展較大的幾個方向。



量子通信

廣義地說,量子通信是指把量子態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它的內容包含量子隱形傳態,量子糾纏交換和量子密鑰分配。狹義地說,我們談到量子通信時,實際上只是指量子密鑰分配或者基於量子密鑰分配的密碼通信。

量子態隱形傳輸一直是學術界和公眾的關注焦點。其基本思想是:將原物的信息分成經典信息和量子信息兩部分,它們分別經由經典通道和量子通道傳送給接收者。經典信息是發送者對原物進行某種測量而獲得的,量子信息是發送者在測量中未提取的其餘信息;而量子通道是指可以保持量子態的量子特性的傳輸通道。(比如說,保偏光纖對於光子的量子偏振態而言就是一種量子通道。但在量子態隱形傳輸態中,量子通道的角色是由雙方共享的量子糾纏態所擔任的。)接收者在獲得這兩種信息後,就可以製備出原物量子態的完全複製品。該過程中傳送的僅僅是原物的量子態,而不是原物本身。發送者甚至可以對這個量子態一無所知,而接收者是將別的粒子處於原物的量子態上。

當隱形傳輸的量子態是一個糾纏態的一部分時,隱形傳輸就變成了量子糾纏交換。利用糾纏交換,可以將兩個原本毫無聯繫的粒子糾纏起來,在它們之間建立量子關聯。

隱形傳態和糾纏交換可以把物體的量子信息在瞬間精確無誤地傳送到遙遠的地方,這看起來很像科幻電影中的瞬時傳送,或者電子遊戲中的傳送門之類的神奇功能。當然,在我們能夠把生命完全分解成量子信息和經典信息,並建立足夠多的糾纏資源之前,傳送門還只是個美好的幻想。不過,隱形傳態和糾纏交換並不僅僅是一個用來憧憬美好幻想的奇妙現象,利用它們可以實現超遠距離的量子密鑰分配,為全球範圍的通信加上一把安全的「量子鎖」。

現在,實用的量子通信技術都基於量子密鑰分配(Quantum Key Distribution),也就是說僅使用量子態產生經典密鑰,需要傳遞的經典信息則根據這個密鑰由經典的私鑰加密系統加密。量子通信的安全性保障了密鑰的安全性,從而保證加密後的信息是安全的。不用量子通信的方式傳遞全部經典信息的原因是:在目前和可以預見的未來,這樣做的成本都太昂貴,並且可能反而效率低下、不夠安全。因此,人們決定只利用量子通信來產生密鑰,以便提高效率。量子密鑰分配還有一個好處——不需要大面積地改造現有的通信設備和線路。量子密鑰分配突破了傳統加密方法的束縛,以不可複製的量子狀態作為密鑰,具有理論上的「無條件安全性」。任何截獲或測試量子密鑰的操作,都會改變量子狀態。這樣,截獲者得到的只是無意義的信息,而信息的合法接收者也可以從量子態的改變,知道密鑰曾被截取過。最重要的是,與經典的公鑰密碼體系不同,即使實用的量子計算機出現甚至得到普及,量子密鑰分配仍是安全的。

量子計算

量子計算是量子物理學向我們展示的又一種強大的能力。量子計算的概念最先由Richard Feynman提出,源自於對真實物理系統的模擬。模擬多粒子系統的行為時,描述系統的希爾伯特空間(Hilbert space)的維數會隨著粒子的數目成指數增長。而當需要模擬的粒子數目很多時,一個足夠精確的模擬所需的運算時間則變得相當可觀,甚至是不切實際的天文數字。例如,考慮模擬一個由40個自旋為1/2的粒子構成的量子系統,經典計算機至少需要內存為1000G比特,而計算時間演化則需要求一個維矩陣的指數,以目前的經典計算機水平將無法勝任此類任務。Feynman提出如果用量子系統所構成的計算機來模擬量子現象則運算時間可大幅度減少,從此量子計算機的概念誕生。

量子成像

量子成像是從利用量子糾纏成像開始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成像技術。量子成像利用光學成像和量子信息進行並行處理,與經典成像相比,兩者獲取物體信息的物理機制、理論模型、具體光學系統以及成像效果均不相同。量子成像增加了輻射場空間漲落這一獲取目標圖像及控制圖像質量的新的獨立信息通道。限制經典成像質量和精度的光場量子漲落這一因素,在量子成像中反而扮演著獲取目標圖像信息的重要角色。同時,量子成像在成像探測靈敏度、成像系統解析度、掃描成像速率等方面均可突破經典成像的極限。

量子成像中的一種比較奇妙的現象稱為鬼成像或者關聯成像、符合成像。與經典光學成像只能在同一光路得到該物體的像不同,鬼成像可以在另一條並未放置物體的光路上再現該物體的空間分布信息。將糾纏光子對的雙光子分別輸入兩個不同的線性光學系統中,在其中一個光學系統(取樣系統)放置待成像的物體,通過雙光子關聯測量,在另一個光學系統(參考系統)中再現物體的空間分布信息。其所表現出來的奇特性質已經成為近年來量子光學領域研究前沿的熱點問題之一。

量子測度學

一個物理量的測量準確度最終取決於其測量標準的準確度。時間頻率利用量子頻標作為測量標準,而量子頻標則是利用原子不同能級之間躍遷所發射或吸收的電磁波頻率來作為標準,由於微觀量子態的躍遷具有穩定不變的周期,從而使得時間頻率具有較高的準確度與穩定度。量子頻標或者叫原子鐘,是當代第一個基於微觀量子力學原理做成的計量標準。

自1955年世界上第一臺原子鐘誕生以來,其準確度和穩定度不斷提高。用於量子頻標的理想粒子,應該是完全孤立的、不受外界幹擾的、在自由空間靜止的粒子,但由於原子熱運動及相互間的作用引起的譜線增寬,若想獲得更準確的時鐘,必須使用光學頻率標準。

時間精確測量與國防、科技、民生等方面息息相關。將長度、溫度、電壓等物理量轉換成頻率量,即時間的倒數來進行測量,這樣就可以提高其它物理量的精確度。理論上所有物理量都能通過時間頻率來進行測量,所有計量單位都可以通過時間頻率來定義和導出,從而使所有物理量都統一於時間頻率,這會大大提高各種物理量的測量精確度。由於時間頻率基準具有最高的準確度,對基準影響因素的研究往往涉及物理學的前沿,因為測量精度的細微提高,常預示著新的物理發現,能推動整個物理學的前進,物理學史上有11個諾貝爾物理學獎都與建立時間頻率標準有關。時間頻率信號涉及國家安全命脈,可以利用局部停播、偽造誤碼和加載噪聲等手段迷惑與打擊敵人,實現戰略和戰術目標,還可以通過發播不同信息碼以限制民用用戶得到高精度的時間頻率信號。因此,精密的時間信號的使用絕不止是一般的計量問題,而是密切關係到國家機密、國防事務等方面。

從全球定位系統(GPS)到國際守時標準,以量子技術為基礎的光鍾對時間頻率的測量能力目前已初現端倪,至於其未來的全部應用也許目前我們還無法全部預計。但是科學的發展一再表明時間頻率測量精度每提高一個量級,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就深入一步。光鍾作為最新、最有力的時間頻率科學研究平臺,將更好地推動基礎科學的研究和發展。

量子生物學

量子生物學是利用量子力學的概念、原理及方法,從分子、原子及電子水平研究生命物質和生命過程的學科。量子力學的創立和發展,吸引著眾多物理學家和化學家,促使他們用量子力學的方法分析生物學意義上的電子結構,並把結果和生物學活性聯繫起來。例如,早在1938年,R.F.施密特就已開始對致癌芳香烴類化合物的研究,試圖說明致癌活性與分子的電子結構之間的關係,隨後經過普爾曼等人的工作,現已成為量子生物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939年,物理學家P.Jordan提出了「突變是一種量子過程」的觀點,薛丁格在《生命是什麼》一書中對這一觀點進行了詳盡的闡述,提出遺傳物質是一種有機分子,遺傳性狀以「密碼」形式通過染色體而傳遞等設想。這些設想由脫氧核糖核酸雙螺旋結構模型而得到極大的發展,從而奠定了分子生物學的基礎。分子的相互作用必然涉及其外圍電子的行為,而能夠精確描述電子行為的手段就是量子力學。因此量子生物學是分子生物學深入發展的必然趨勢,是量子力學與分子生物學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相互結合的產物。

量子生物學的研究方法基本上就是用量子力學的方法來處理一個微觀體系的全部計算過程,並利用由此得出的各種參量,說明所研究對象的結構、能量狀態及變化,進而解釋其生物學活性及生命過程。對一個具有生物學意義的體系,根據欲研究分子的結構,選定合適的波函數,代入波動方程中並求解,即將欲研究的生物學活性轉化為量子化的結構模型。計算結果可以得到兩類不同性質的指數:能量指數與結構指數。能量指數說明體系的能量狀態,例如總能量、躍遷能(不同狀態之間的能量差)、最高填滿分子軌道(即電離勢)與最低空分子軌道(即電子親合勢)等。結構指數說明分子的結構特徵,例如鍵級(雙鍵性的大小)、自由價(通過某一原子參與化學反應的能力)、電子電荷等。

只要生物分子本身的化學結構或各級結構已經清楚,就可以研究和這種分子相關聯的生物學活性的本質,或者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因此量子生物學所研究的問題實際上包含分子生物學的全部內容。例如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物理性質、各級結構與功能;酶的結構與催化機制;致癌物質的作用機制;藥物作用機制等。可以把量子生物學的內容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分子間相互作用力的研究、生物分子的電子結構與反應活性的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構象與功能的研究和特異作用與識別機制的研究。

量子生物學還是一門十分年輕的學科,國際量子生物學會(簡稱ISQB)於1970年成立。量子生物學的發展不僅需要計算方法的改進,還需要與實驗結果密切配合。到目前為止,量子生物學還只限於對較小分子的研究,特別是藥物的作用,對於複雜生物學問題的探討,還有待深入。

轉自中國科普博覽

安全通信的未來·量子通信專題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專題更多內容

近期熱門文章Top10

↓ 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

1. 獲自然科學一等獎的「多光子糾纏及幹涉度量」是什麼?(2016-01-08)

2. 三胖啊,核彈應該這麼玩…(2016-01-09)

3. 愛因斯坦與玻爾有關量子理論的曠世爭論宣告終結(2016-01-17)

4. 科學家或發現太陽系真正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已哭暈在廁所(2016-01-22)

5. 不看不知道,中科院竟然幫我們賺了這麼多錢(2016-01-16)

6. 這些是2015年的十大流言,2016不要再傳了!(2016-01-06)

7. 150年前的物理學妖精,首次出現在了實驗室裡(2016-01-10)

8. 星球大戰裡的「雷射劍」?你誤會了!(2016-01-12)

9. 理工科女博士真的是一種如「滅絕師太」一樣的存在形式麼?(2016-01-29)

10. 現代宇宙學簡史(2016-01-13)

點擊公眾號內菜單欄「Top10」可查看過往每月熱門文章Top10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量子力學?什麼是量子糾纏?為什麼說量子力學很詭異?
    隨著科技的發展,量子學的出現,以前我們認為構成物質最小的單位是分子原子,但沒有包括無形的意識,那靈魂和意識又是什麼呢,有形的物質無形的意識包括靈魂和能量,都是有量子構成一團震動的能量,這乃是裡程碑似的結論,它統一了有形的物質世界和無形虛擬世界。
  • 但什麼是量子計算原型機——《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
    id=17467起床後日常刷USTC主頁時看到這個消息,心裡其實沒有太多波動,畢竟有這個成果雖然算是好事,但也不會引起什麼太大的變化,之後看到這個消息上了熱搜還有點意外。一上知乎,看到一群人在尬吹,什麼幼兒教育、少兒編程、心理學優秀答主也來湊熱鬧順便打廣告,我就不是很爽,寫了一小段回答潑了點溫水,雖然也是一貫地沒人看……應該說這個成果算是量子技術的進步,但對我們未來真正造出有意義的通用量子計算機幫助不大,畢竟離子阱和超導體系才是被普遍認為(俺也一樣)有較大潛力的候選者,而基於光量子的體系一般認為主要在量子信息處理、量子通信這些領域比較擅長。
  • 「量子」是什麼
    不論你是量子方向的研究者,還是媒體報導中的普通讀者,對於這個領域,你的第一個問題可能就是:量子是什麼。在物理學家的眼裡,量子也許是滿足量子效應的一類object,如微觀世界中的光子;量子也可能是宏觀的,比如基於超導實現的量子計算機(D-wave和IBM的量子計算機等)就告訴我們,作為宏觀物體的超導器件也會顯現出量子效應。
  • 量子?糾纏?量子糾纏到底是什麼?
    量子糾纏很不同卻也難以理解,不過也有方法可以讓它很容易被理解。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艾瑪爾(Amar Vutha)的解釋如下:圖解:糾纏是粒子性質間的一種「量子糾正」。(示意圖如上)量子計算機、量子密碼學和與量子相關的東西都經常在新聞中被報導。關於他們的文章不可避免的都會提到糾纏,量子物理學的性質使得這些神奇的裝置成為現實。愛因斯坦將糾纏稱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這個名字逐漸被人們了解認識。遠遠超過建造量子計算機、在其他方面理解和利用糾纏也是非常有用的。
  • 什麼是「 量子優越性 」?
    量子計算機一旦實用化,將會在很多領域取得革命性的成果,正因此,近年來世界各國研究人員展開的研發競爭非常激烈。而追尋真正可以超越現有計算機速度的量子計算機,即所謂的「量子優越性」(又稱「量子霸權」),被認為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什麼是量子點?
    什麼是量子點當材料被縮小到納米尺度時(通常小於10 納米),電子或空穴在空間三個方向的運動都被限制住,於是得到具有零維結構的量子點,有時也被稱為人工原子。量子點通常是塊材半導體材料通過自下而上法製備而得。
  • 什麼是量子力學?愛因斯坦起到什麼作用,量子力學就在我們身邊
    一直存在爭議,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聽到關於量子力學的事,估計就是這一句梗了吧: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解釋不通,穿越時空從這一句話裡不難看出量子力學對於現在的我們是一個很高深,很難懂的學科。那麼量子力學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 什麼是量子點?淺談幾種量子點類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5/380477.htm  首先來介紹一下什麼是納米晶螢光材料:量子點,也稱為半導體納米晶,是少量原子組成的、三個維度尺寸通常是1~100nm的零維納米結構。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到底什麼是量子力學
    近年來,量子力學一直是科學界的一個火爆詞彙,「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成為了科普作品評論區幾乎必備的一句話,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量子力學,它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一、什麼是量子力學很多小夥伴第一次聽到這個詞,都會感覺太科幻了,簡直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代名詞。其實,量子力學在我們身邊是非常常見的。我們知道,物理學分為兩大部分。以牛頓、伽利略為代表的,我們已經研究透徹的經典物理。
  • 什麼是量子計算機?「九章」量子計算機又有多神?
    什麼是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是用量子力學原理製造的計算機,目前還處於很初步的階段。相應的,現有的我們在用的計算機被稱為經典計算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副研究員袁嵐峰一直致力於科普寫作,他告訴記者,兩者的計算形式不一樣,「電腦通過電路的開和關進行計算,而量子計算機則是以量子的狀態作為計算形式。」
  • 什麼是量子霸權?「九章」的優勢在哪?九問量子計算機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12月4日消息,中國科學家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根據現有理論,該量子計算系統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什麼是量子計算?「九章」有哪些優勢?
  • 什麼是量子力學?| 曹則賢
    本文將系統地解釋什麼是量子(quantum)、什麼是力學(mechanics),在對量子力學創建過程的回顧中講述構成量子力學的具體內容,然後會介紹幾例量子力學帶來的新技術。量子力學從來都不是什麼革命,它只是經典物理學自然的、邏輯的延續。量子力學一如物理學的其它分支,都是人類思想智慧的結晶。量子力學,還有相對論,這些百多年前的頭腦風暴,今天應該成為受教育者的知識標配。
  • 谷歌實現量子霸權是什麼意思?谷歌實現量子霸權意味著什麼?
    媒體:你有一臺量子計算機來完成一項非常狹窄、特殊的任務。要想更廣泛地展示量子優勢,需要什麼?皮查伊:你需要建造一臺有更多量子位的容錯量子計算機,這樣你就可以在更廣泛的範圍應用它,更長時間地執行計算任務,從而能夠運行更複雜的算法。但是你知道,如果你希望在任何領域有所突破,你就需要從某個地方開始。
  • 「量子」究竟是什麼?
    反直覺、反常識、怪異、難以置信等詞語,常常被用來形容量子現象和量子理論。說量子力學難以理解,沒人敢站出來反對。即使是科學家,也沒有人敢說他已經完全理解了量子力學。就連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面對「量子糾纏」這種奇異的量子效應的時候,也表示難以理解,甚至拒絕接受新量子論的「奇談怪論」。
  • 書單|量子科技火了,究竟什麼是量子?如何用量子理論重新定義世界?
    量子科技的基本原理也就是量子力學,從薛丁格的貓到去年風靡某教育機構的「量子波動速讀」,聽上去一套一套的,但是不理解真的很容易被人輕易收割一波智商稅。那什麼是量子?我們生活中的可以見到的、感知到的事物,包括光和能量的最小單位都能稱之為量子。簡單來說,就是我們遠處看魚群是烏央烏央的一大片,但放大了看就是一隻一隻的魚,這就可以說是魚群的量子。
  • 讓愛因斯坦困擾的,量子糾纏是什麼?
    量子糾纏是什麼?就像你和對象相隔千裡,一邊綠了另一邊的你也綠了你有沒有想過兩個物體相隔千裡也能存在一種微妙的聯繫,這絕不是科幻電影中的超能力,就連愛因斯坦也認為這是一種「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根本不存在。量子計算機基於超導量子位由開發IBM研量子糾纏有什麼作用:不可破解的代碼(量子通信)量子糾纏在量子計算和量子密碼學等新興技術中得到了應用
  • 打破谷歌量子霸權!一文看懂什麼是量子力學
    也對「電子計算機」跟「量子計算機」到底有什麼區別,不是很清楚。我比較善於寫能讓大家通俗易懂的文章,所以今天我會試著來跟大家科普一下,讓大家看完文章後可以明白下面這3個問題:1、什麼是量子力學。2、什麼是經典計算機。
  • 什麼是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物理學中與非常小的物理學分支。它產生了一些關於物質世界的非常奇怪的結論。在原子和電子的尺度上,許多經典力學方程,描述事物在日常大小和速度下移動的方式,不再有用。在經典力學中,對象存在於特定時間的特定位置。然而,在量子力學中,物體卻存在於概率的陰霾中;它們有一定的機會在A(愛麗絲)點,另一個機會是在B(鮑勃)點等等。
  • 拿什麼拯救你量子力學-淺談量子貝葉斯
    概率是什麼?概率可定義為對事物不確定性的描述。但在經典物理學框架中,不確定性是來自於我們知識的缺乏,是由於我們掌握的信息不夠,或者是沒有必要知道那麼多。比如說,當人向上丟出一枚硬幣,再用手接住時,硬幣的朝向似乎是隨機的,可能朝上,可能朝下。但按照經典力學的觀點,這種隨機性是因為硬幣運動不易控制,從而使我們不了解(或者不想了解)硬幣從手中飛出去時的詳細信息。
  • 量子霸權是什麼?為什麼中國科大潘建偉教授的量子研究很牛?
    對於過去的2019年科技盤點,關於谷歌宣布實現量子霸權上個多個國內外科技盤點榜以及排行榜,成為2019年的科技熱詞之一。什麼是量子霸權?量子計算機使用的基本單位是量子比特,量子比特可以比作是一個旋鈕式開關,它表現出的狀態可以是無窮個,因此使用特定的量子算法,可以做到傳統計算機做不到的某些計算工作。為什麼現在沒有量子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