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無法獨立自主,可能是父母的錯誤教導,3個方法培養獨立

2020-09-04 七七媽育兒感悟

導語:孩子逐漸長大,有些孩子成熟的快,有些孩子成熟的慢,但總要推他出去,讓他邁出人生的第一步,那就是&39;。而往往在進行第一步的道路上並不是那麼好走的,我們會會遇見諸多的阻力,使我們無法繼續前進,只有當&39;這個阻力才可以勇往無前。那麼阻擋了孩子獨立的腳步究竟是什麼呢,又是什麼使這樣無奈,又不知所措呢?

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都需要有我們親人的支持和幫助,但有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自己一下,需不需要適當的放手,留給孩子一個獨立發展的空間。我們的緊緊不放真的能夠幫助孩子成長嗎?我們需要適當的推他出去培養他的獨立性,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的獨立性培養的不成功呢?

第一個原因:家裡的溺愛。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想毀掉一個孩子,那就瘋狂的滿足他的願望」。這不正是溺愛的表現嗎,我們每個人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愛需要適當。寵愛和溺愛是有區別的,愛不是放肆的他讓他想做什麼都可以,我們需要適當地管束

經常看到許多小孩子因為想要某個玩具,家長不給買就躺在地上哭鬧,或者因為家長沒有滿足孩子的某種願望孩子就在一旁大聲哭泣,家長沒有辦法或者因為心疼孩子從而妥協,這樣事情不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會使孩子知道自己一哭願望就會得到滿足,從而變本加厲。

第二個原因:長輩對教育的幹涉。

我想年輕的家長們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怎麼才能讓孩子獨立睡覺,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困難的是,家裡長輩會幹涉我們的教育,使我們所做的前功盡棄。就拿我朋友的例子來說,他家的寶寶到了應該獨自睡覺的年紀,開始和家裡的老人約定好不要再去陪孩子睡覺了,他們也一口答應。

可是到了晚上,竟然偷偷過去陪孩子,理由是孩子年紀還小,晚上自己睡覺萬一遇上妖魔鬼怪怎麼辦,孩子會害怕的。

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需要我們的協助,讓他們儘快成為適應這個世界的小大人,我們家長就需要在生活的小事裡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但這是一個困難的過程,我們身為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不如試試這三個方法。

首先,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我們生活的世界要求我們擁有責任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讓他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有些家長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第一時間站出來承認錯誤,這樣的行為不但沒有幫助到孩子反而讓他處在一個錯誤的認知當中,之後孩子每次犯錯誤都會認為沒關係反正家長會幫我解決。

其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長大以後可以放手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一些小事都可以讓孩子嘗試自己去做,有些家長擔心孩子他能完成嗎,或者有的看孩子做的慢,家長直接自己動手去給孩子做這做那,這都不是培養孩子獨立的好方式。


最後,給孩子布置工作任務。

如果孩子能夠完成自己的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了,我們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教育形式,讓孩子幫自己做家務。這樣不僅可以讓自己輕鬆一些,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性,並且在孩子完成一個任務之後,孩子會非常有成就感。

總結: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和他的成長道路都是坎坷的,家長們應該讓孩子更早的認識這個世界,孩子也能更早的作準備提高自己的能力來面對。培養孩子獨立的行為和處事的態度,這樣他們就不會措手不及,如果是你,會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相關焦點

  • 孩子遇事慌神缺乏主見,父母學會這3個策略,讓孩子自主獨立
    、拖拉,常常需要父母的督促,一遇到事情的時候就會慌神,直接選擇求助父母,不自己思考,這樣的現象,歸根結底,就是孩子缺乏了獨立自主的能力。、不拖拉為什麼大家都想讓自己的孩子獨立呢,因為不管如何,孩子最終都要長大,脫離父母的庇護,自己面對所有的事情,所以父母就必須讓孩子長大以後擁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就要從小培養這個孩子的獨立性,這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發展。
  • 避免成為直升機式父母,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家長要怎麼做?
    學習上小勇媽媽問我說要不要給孩子報個興趣班,其實孩子的作業已經很多了,除了寫作業,孩子也需要休息的時間,沒必要把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況且孩子也可能不想學呢?如果孩子自己想學,那就支持孩子,如果家長覺得學什麼有前途就給孩子報什麼班,孩子不想學呢?
  • 孩子自主能力差,多半是父母的過度管教,4個方法培養他們獨立
    造成孩子無法自己獨立,生活不能自理,很多都是家長教育問題。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呢?可以試試這4個方法。沒有那麼難,其實很容易,這樣孩子面對獨立也能勇敢的嘗試。第二個方法: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自行處理。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掌心裡的寶,有些父母生怕孩受一點苦或委屈,事事為孩子操辦,久而久之,孩子喪失了獨自生活的能力,以至於有些些孩子上了高中、大學還不會自己洗衣服。而有些父母則從小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後普遍有很強的獨立自主能力,不僅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還能把他人照 顧得很好。
  • 獨立自主意識強的孩子思想也很獨立難能可貴,家長應該如何培養?
    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相信很多家長都很重視。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因為擔心孩子受傷或覺得他們做不好,而選擇越俎代庖。看來對於孩子的教育和培養,知道和做到是兩回事情。今天和家長們聊一聊,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能力的培養建立在意識的基礎上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想法,孩子還小沒有必要那麼看重自主能力的培養。因為大了他們自然都會做,尤其對於老年人,這種想法更為明顯。
  • 娃獨立思考能力欠缺?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
    21世紀的孩子們可以說是非常幸福的,沒有什麼壓力,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導致許多孩子依賴性很強,什麼都依靠父母包辦,獨立生活能力非常弱。而追究其原因,導致孩子獨立性差的罪魁禍首還是來自於父母的錯誤教育方式,過度的溺愛孩子,孩子也認為理所當然。娃獨立思考能力欠缺?
  • 孩子總丟三落四怎麼辦?父母用3個方法,培養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尤其這樣的習慣延續到上學期間的話,就會對孩子的學習產生負面的影響,孩子會因為外界的幹擾而無法專心好好學習,也會因為自己丟三落四的習慣導致題目沒有完全理解從而解答錯誤,失去分數。這是所有家長都不願意看到的場景。孩子丟三落四的原因有哪些呢?
  • 不要喊媽家規走紅,培養孩子獨立自主,不要凡事都喊媽
    過度依賴家長、沒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的孩子,在面對困難時往往就會不戰而敗,是無法得到成長的。如果等到孩子應該獨立的年紀才跟TA們強調所謂的「獨立」,豈不是為時已晚?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呢?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習慣就好比教孩子學騎自行車。當孩子對自行車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以後,父母在身後幫孩子扶著車的手要適時學會放開,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學會騎車。
  • 「不要喊媽」家規走紅,培養孩子獨立自主,不要凡事都喊媽
    雖然如今的教育鼓勵孩子們不懂就問,但是有一些能夠通過自己的摸索而知道答案的問題,家長們更傾向於孩子獨立思考。「不要喊媽」家規走紅,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現在很多孩子在家的地位猶如眾星捧月一般,這也導致了孩子遇到一點問題就缺乏了獨立解決的習慣。
  • 孩子過於依賴父母,長大很難有出息,不要犯這三種錯誤
    ,不能讓孩子這麼喜歡依賴父母,不然孩子今後很多事情都無法自己獨立完成。為什麼孩子會過度依賴父母呢?換個角度來看,是家長剝奪孩子獨立的機會。實際上,孩子從學會走路就開始渴望獨立,對世界充滿著好奇,希望獨自探索世界的奧秘。可是家長總是不放心、不放手,大包大攬,捆住了孩子的手腳,綁住了孩子的思想。
  • 被溺愛孩子的3個常見表現,父母教育孩子有方法,讓孩子健康成長
    被溺愛孩子的3個常見表現,父母教育孩子有方法,讓孩子健康成長一貫的驕縱孩子,溺愛孩子是不能夠讓他健康成長的,一個合格的家長,不僅要學會愛孩子,更要懂得愛孩子而不失分寸。長期過分寵愛自己的孩子終究並不是真正對孩子的教養。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自立自強好少年,家庭教育第一要務
    父母可以陪孩子走一程,卻無法伴孩子度一生。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讓孩子從小做一個自立自強好少年,這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要務。有時,太多的關愛(幫助),反而成了傷害(失去)。在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特別的深,生怕孩子受一點傷害。
  • 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培養孩子獨立的十點建議
    因為獨立自主性的培養,需要以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為基礎。只有當孩子相信,在他遇到困難時一定會得到幫助,他才有可能放心大膽地去探索外界和嘗試活動。因此,在孩子活動時,家長應該陪伴在身邊,給予鼓勵。讓孩子獨立去處理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為他們的行為後果負責。有關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決定。3、培養孩子獨立意識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讓孩子多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孩子的事情儘量讓孩子自己去做。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讓孩子單獨吃飯、睡覺、洗自己的小手帕,幫助父母擺碗筷,收拾家務。
  • 委員建議:設0-3歲託兒所 培養幼兒獨立自主能力
    委員建議:設0-3歲託兒所 培養幼兒獨立自主能力發布時間:2018-02-06 14:30:33 Tue  來源:杭州網  對此,今年兩會期間,杭州市政協委員、上城區商務局副局長賈元元帶來了一份《關於加強學齡前兒童獨立自主能力教育的建議》,提出鼓勵發展0-3歲幼兒入託教育,有計劃地逐步推進公立幼兒園開辦託班教育或新設託兒所,鼓勵引導民辦幼兒園開設託班或新設獨立的託兒所。現代家庭父母工作繁忙、壓力大,無法獨自照管孩子,絕大多數的家庭都會依賴家中長輩承擔起子女日常照管的責任。
  • 完美男孩養成攻略:如何培養獨立自主男孩,長大後超越90%的人
    作家安娜·昆德蘭說:父母最成功的愛,不是把孩子留在身邊,而是培養孩子獨立,對孩子放手。無論什麼樣的家庭條件,父母都無法保護孩子一生,無法代替孩子成長。因此,教會孩子獨立自主,才是一個孩子受益終生的軟實力。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呢?
  • 決定孩子人生高度的10個習慣須從小培養
    習慣是人生的主宰,父母應當努力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教育其實是一種從早年就開始的習慣。好習慣需要一個長時間的過程才能培養出來,而且還要長期自律才能保持。而壞習慣是無須任何努力就能形成的,也許用不了二十一天就能形成,甚至一次偶然的經歷就有可能成為終身惡習。父母如果能從小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孩子必有機會在人生道路上大放異彩。
  • 孩子對父母依賴成習慣,處理好「適度依賴」,讓孩子走向獨立自主
    連學校老師都說,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已經成習慣了。如果你家孩子也跟老李家的孩子有同樣的情況,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處理孩子對父母的&39;&39;適度依賴&39;,只要處理好這點,孩子走向獨立自主不是夢。這種適度依賴可以讓孩子有主見,有想法,但在某個特定的時候,如果他們需要父母的幫助,也會向父母求助。處於適度依賴這一中間地帶的孩子,他們會比其他處於過度依賴和疏離依賴的孩子更加獨立自信。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允許孩子適度依賴,因為這有利於孩子以後形成健全的人格。
  •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培養獨立的能力?
    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儘早具備獨立的能力,有人甚至提出要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就把他送到寄宿制的學校,並且認為,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的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獨立的定義。
  • 獨立——讓你的孩子更優秀
    放手——啟動培養孩子獨立的程序現在有很多家長一到暑假就想著給孩子報一個夏令營,目的是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也許當時不覺得這對孩子有什麼影響,但到了團隊生活中卻是間接拉大孩子與別人的差距,容易降低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所以我們可以理解從小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重要性。更具體的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明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
  • 離開父母的孩子成巨嬰,缺乏自理能力,六個方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
    在小強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對孩子太過嬌慣,所有的事情都要親力親為,沒有給小強一個鍛鍊的機會,以至於形成現在這種情況。一、為什麼部分孩子生活無法自理1.父母對孩子太過於寵溺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處於一種非常典型的養老家庭中:一個孩子,兩個父母,4位老人的家庭模式。孩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家長害怕孩子受一點委屈,生怕孩子難過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