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不陪孩子卻耽誤了孩子一生!

2020-11-13 淇銘愛教育



家長是什麼?一種稱呼?一種天生的權力?

是的,但......家長更是一種職業!

你以為在陪孩子,孩子卻發現手機搶了他們的爸爸媽媽!

別以為你一邊看手機,一邊坐在孩子邊上就是陪孩子了。

也不要以為你開著電腦玩著,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

陪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你卻耽誤了孩子一生。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於後天努力, 80%取決於父親教導。

作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樣一句肯定的話,如果由爸爸說出來,對孩子的影響力會是媽媽的50倍。

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是孩子能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而爸爸則是塑造孩子對人生的看法;關係到人格的形成。

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誰更重要? 答案是都很重要。一個人和母親的關係是否和諧,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婚姻是否幸福;和父親的關係是否和諧,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事業是否有成就。


每天給孩子15分鐘,你都做不到?

和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需要每天一點一滴的積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高品質關係的建立,需要每天專注的陪伴孩子15分鐘。

所謂高品質的陪伴,就是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父親或母親是全心全意的和孩子一起互動,心無旁騖沒有跑神,沒有想著工作,沒有想著壓力;固然這些都存在。


陪伴:尋找一起做的事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讀書講故事;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遊戲或打球;

可以是一起聽段音樂唱唱歌;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坐在沙灘上聽海浪的聲音,講解大自然的知識。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爬山、一起坐在地上研究自然,觀察小動物、小花兒、小草樹木。


陪伴:傾聽+身體接觸

接觸可以是不加評判、沒有指責、沒有輕視、 沒有打擊、沒有打斷。只是很單純、很欣賞、很專注、很幸福的,靜靜聆地聽孩子訴說。

在聆聽的過程中,父母可以有的是:嗯、哦、哇、是哦、然後呢?還有呢?接下來呢?等回應。在陪伴的過程中,儘可能多一些身體上的接觸: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頭,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手裡,擁抱孩子等等。

還有,很欣賞的眼神也很重要。方法還有很多,而最關鍵的就是:在那個片刻為人父母的你是否是——全身心的同在。

你只有一次機會

無論你是否相信,家長是最需要訓練卻最缺乏訓練。

家長這種「職業」的特點是:最需要訓練卻最缺乏訓練! 也許你事業有成,但事業的成功彌補不了家庭教育的失敗。無論兒女,孩子不是母親一個人的,孩子的成長教育,你只有一次機會,千萬不要錯過!

相關焦點

  • 陪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不陪孩子卻耽誤了孩子一生
    你以為在陪孩子,孩子卻發現手機搶了他們的爸爸媽媽!別以為你一邊看手機,一邊坐在孩子邊上就是陪孩子了。也不要以為你開著電腦玩著,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陪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你卻耽誤了孩子一生。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於後天努力, 80%取決於父親教導。
  • 陪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你卻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千萬不要因為你的一點娛樂時間而耽誤了孩子的一生!陪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你卻耽誤了孩子一生。手機可以50年如一日陪你,和孩子親暱時光卻會一去不復返。你會發現:在孩子身上,很多和你最親暱的時光,一旦錯過了,就再也不回來......
  • 怕陪孩子耽誤你的時間?你卻可能耽誤孩子的一生
    ,還在裡面看手機……」雖然電腦、手機帶給我們太多的資訊、信息,可是,孩子的成長畢竟只有一次,千萬不要因為你的一點娛樂時間而耽誤了孩子的一生!你以為在陪孩子,孩子卻發現手機搶了他們的爸爸媽媽!別以為你一邊看手機,一邊坐在孩子邊上就是陪孩子了。也不要以為你開著電腦玩著,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陪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你卻耽誤了孩子一生。
  • 白茶清歡:陪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你卻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不是給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你卻耽誤了孩子的一生,家長是什麼一種稱呼,一種天生的權利,是的,但家長更是一種職業,你以為在陪孩子,孩子卻發現手機搶了他們的爸爸媽媽,別以為你一邊看手機,一邊坐在孩子邊上就是陪孩子了,也不要以為你開著電腦玩著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陪孩子。
  • 陪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你卻耽誤了孩子的一生!(家長必看)
    ,還在裡面看手機……」雖然電腦、手機帶給我們太多的資訊、信息,可是,孩子的成長畢竟只有一次,千萬不要因為你的一點娛樂時間而耽誤了孩子的一生!你以為在陪孩子,孩子卻發現手機搶了他們的爸爸媽媽!別以為你一邊看手機,一邊坐在孩子邊上就是陪孩子了。也不要以為你開著電腦玩著,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
  • 無知的父母,耽誤了兩個孩子的一生
    無知父母耽誤了兩個孩子的一生,一個發生在身邊的故事,也是從小的玩伴,張建,1986年出生在河北的一個農村家庭,從小說話不清,舌頭不打彎,他父母以為是孩子小說話晚就這樣沒當回事,覺得孩子還小慢慢長大就可以把話說清楚了,我們經常在一起玩耍。
  • 《青春派》:不要因為你的錯誤,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可是唯一要說的就是我們的家長的做法,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讓他上各種的興趣班還有補習班,就是從一開始就開始就給他們安排好他們的人生。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那真的就是他們想要的人生嗎?這就是今天小編要說的電影青春派小編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因為他出來的時間已經是挺長的了而且那時候還是比較火的。
  • 你沒時間陪孩子長大,孩子便沒時間陪你終老....
    曾經有位年輕貌美的媽媽將女兒送到貴族學校寄養,對女兒說:為了將來送你去更好的學校,給你更好的生活,媽媽要去賺更多的錢,沒有時間陪你,你不要恨媽媽。女兒點頭:不恨媽媽,我長大以後,也會賺很多錢,送你去最好的養老院.這位媽媽聽後一陣心酸,不禁放聲痛哭。你沒時間陪孩子長大,孩子便沒時間陪你終老。
  • 如何陪孩子寫作業?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是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學習和管理的能力,絕對不應該局限和糾纏在某一個具體的題型、某一次孩子完成作業的態度、某一回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作業質量不高這件事上。孩子不好好寫作業都表現在那些方面?
  • 為啥花了時間陪孩子,孩子還不滿意?
    但不管是哪種,寶媽們都想著,要趁著這個假期好好的陪陪孩子。不過有些家長說起陪孩子這件事,就很鬱悶,明明花時間了,為啥孩子還不滿意呢?因為長時間沒陪孩子,孩子自然不願意搭理父母,久而久之親子關係會變得十分生疏。而更值得玩味的是,許多家長都會陷入一種「怪圈」。
  • 手機可以陪你一輩子,可你只能陪孩子三年!
    很多人會想說,孩子嘛,慢慢長大的,總歸會在身邊,我刷刷手機才幾分鐘,不會耽誤孩子的成長,等我刷完這條新聞,我還是可以陪玩陪他長大,但是少刷一條熱門消息,和朋友同事聊天就會少了很多談資呢其實,這只是一種藉口,這都是手機依賴症的症狀,還習慣給自己找藉口,忙工作忙了解社會時事,得了吧
  • 你還在浪費時間陪孩子嗎?
    為了解決孩子的問題,她曾休假三個月,專門在家陪孩子,但最後問題還是沒能解決。後來,他終於崩潰了,哭著說:「不可以這樣,不能倒,你不可以倒!」我和他說:「哎呀,它總是不受控制地倒,我們滿滿有些生氣吶。來,爸爸陪你一起想辦法讓它不倒,好嗎?」
  • 孩子的學習,父母的「陪」與「不陪」
    有的學生在教室睡覺還有害怕老師批評他,不敢很大方,可這個孩子不一樣。有次我就過去問他,我說你怎麼睡得這麼香,在家父母不讓你睡覺嗎?這個學生笑了笑說:「我一個人在家,我回家就根本睡不著」。「睡不著,為什麼?」我好奇得問。「家裡就我一個人,我爸爸媽媽過年才回來一次」,學生回答我。「那不是很好嗎?
  • 父母陪孩子遊戲,就是陪孩子一起成長
    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學習方式之一,愛玩遊戲是他們的天性,遊戲會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可以說,沒有遊戲就沒有孩子的發展。任何一個孩子都非常渴望和父母一起玩遊戲,這是他們成長過程中最開心、最難忘的時間。因此為人父母,無論多忙,都應該有一份「閒情逸緻」陪孩子玩玩遊戲,陪孩子走過成長中的每一個日子。
  • 孩子上課打瞌睡,原因不一定是你想像的那樣,小心耽誤了孩子
    孩子上課打瞌睡,原因不一定是你想像的那樣,小心耽誤了孩子
  • 這3個親子閱讀的誤區,已經耽誤了不少孩子
    你肯定記得陪孩子第一次讀書的情景。倘若一路堅持過來,幫孩子養成了閱讀習慣。你肯定會感覺自己當年的焦慮,真的充滿了可愛的意味。所幸,踏過了誤區,一路走到如今。當然,沒必要強迫孩子去看,哪怕小傢伙哭著喊著要掙脫,你也拽著他不放。那就是在讓他憎恨書本了。我們完全可以把書本當做一個「玩具」,找一個適當地時間,開心地把他放在孩子的面前。
  • 父母都是在用生命陪孩子寫作業
    以前總是在網上看到有些父母陪孩子寫作業被氣的生病住院,一直以為這些報導都有點誇張,感覺不是那麼的真實,現在終於在自己的身邊也發生了,終於對於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殘酷有了一個更深的了解。有段時間這個孩子還經常叫我家孩子去他家玩兒,後來去了兩次家長就不讓去了,原因是我家孩子去找這個孩子玩,耽誤了孩子的學習時間。而且這個孩子經常上午上課的時候都不敢坐在板凳上,我兒子問他怎麼了,他說又被他媽打屁股了,現在屁股疼坐不住。
  • 「媽媽,你為什麼忙得沒時間陪我?」你的回答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她的父母可能永遠也會不知道,這件貌似平常的小事,讓孩子默默記了二十年。其實,她在意的,早已不是玩具,而是童年時代那種「得不到」的焦慮感和無力感。這種感覺,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地鐵上,聽到有個女孩問媽媽:「隔壁媽媽不上班,每天都在家裡陪寶寶,你為什麼不能陪我?」她媽媽說:「人家有錢啊,你爸媽哪有能力不上班!」
  • 當孩子有這3個「請求」時,家長別輕易拒絕,容易耽誤孩子的成長
    3個「請求」時,父母別輕易拒絕,否則容易耽誤孩子的成長。,陪我講話,你不是也沒答應?但也有些孩子在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父母,希望從父母那裡獲得關心與陪伴。就算父母的陪伴不能解決孩子面對的困難,但這個陪伴也在無形之中給予了孩子鼓勵和肯定。
  • 洋教材「拿來主義」耽誤孩子一生,英語學習需因材施教
    不僅僅學校教育大多還是一鍋燴,而英語培訓領域更是這樣的重災區,大家都拿著國外的正版教材如獲至寶,卻絲毫不考慮國外孩子學母語英語的方式是不是適合中國孩子。洋教材的水土不服其實這個道理根本無需細說,英語母語國家的孩子學習英語,和中國孩子學習英語顯然是不應該用同樣的方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