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問題的居民大多居住在集寧區瑞寧名苑小區。居民們說,幾年前,他們是在得知了當地政府要在該小區附近規劃建設一所小學和幼兒園的確切消息後,才決定在該小區買房的。當初在這裡買房,就是為了便於孩子將來上幼兒園和小學。如今,幼兒園和小學建到了別處,這裡已經變成了烏蘭察布市華錦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商品房項目建設工地。得知這一情況後,居民們都感覺被糊弄了。
3月28日,記者來到集寧區採訪時看到,居民們所說要建設幼兒園和小學的區域確實已經變成了一處商品房建設項目工地,不過工地正處於停工狀態。
當日,記者來到烏蘭察布市華錦房地產開發公司採訪時,董事長申利明說起這件事也是一肚子苦水。他說,早在2012年,該公司就依法取得這一地塊大部分區域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正準備開發一處高檔商品房住宅小區時,集寧區人民政府提出要與該公司置換一塊國有土地的使用權。雙方經過協商後,依法籤訂了置換協議。而集寧區人民政府置換給該公司的這塊土地,正是居民們口中將來要建設幼兒園和小學的地塊。該公司與集寧區人民政府完成了土地置換,並以公開合法的土地出讓方式取得了集寧區布拉格西街以北、正黃路以東、泰昌街以西、瑞寧名苑南區以南14924平方米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隨後,該公司又先後辦理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批准書》《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至此該公司已經獲取了該項目前期所必須齊備的所有建設手續。2018年9月18日,由該公司開發建設的錦繡公館商住小區項目正式開工建設。但剛開工沒幾天,瑞寧名苑居民便以該項目高層樓房遮光,且佔用幼兒園和小學用地為由向有關部門反映。2018年10月16日,烏蘭察布市規劃局所屬的規劃監察隊給該公司送達了一份要求暫時停工的書面函,函件中明確聲明之所以要求該項目暫時停工,就是因為眾多居民反映問題,至於具體復工時間則另行通知。合法手續不能開工建設,這令申利明苦不堪言。
烏蘭察布市規劃局針對這一情況於2018年12月25日下發文件:錦繡公館商住小區項目每層層高及建築總高度滿足《內蒙古自治區建設用地容積率計算規則》和《烏蘭察布市中心城區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相關要求。2013年後,烏蘭察布市華錦房地產開發公司陸續取得了土地出讓合同、用地規劃和工程規劃手續,程序合規。
申利明說:「看到這份紅頭文件後,我原本以為既然規劃局已經查明項目手續齊全,程序合規,既不遮光,也不佔用教育用地,總該可以繼續施工了吧?然而,今年3月16日,烏蘭察布市規劃局所屬的監察大隊卻又一次給該公司發來了一份停工通知,停工的理由競然還是『居民反映問題』」。申利明認為,這份通知既不合情也不合法,監察大隊並不具備下達這份停工通知的權力,但是,既然下發了,企業又不敢不去重視。就這樣,該公司雖然已經具備了該項目的所有前期建設的合法手續,卻一直開不了工。
3月29日,烏蘭察布市規劃局局長陳發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居民們反映的主要還是因為建設幼兒園和小學的問題。多年前,在集寧區現行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過程中,確實由集寧區人民政府牽頭,曾經討論過要在現烏蘭察布市華錦房地產開發公司所購買地塊建設一所小學和幼兒園。後來,經過反覆論證,最終根據集寧區教學資源配置要求,將小學建在了現濱湖小學所在位置。按照教學資源配置要求,僅隔一個街坊再建一所小學,從基礎設施投入、師資配置、生源等因素考慮,顯然不利於教育資源合理分配。
採訪中,陳發榮也坦言,居民們有反映的問題的權利,烏蘭察布市華錦房地產開發公司也已取得了所有合法手續卻遲遲不能開工建設也確實很冤枉,但當地政府部門取消原規劃地塊建設幼兒園和小學的決定也沒有問題。
當記者問及「既然處於糾紛中的各方面都沒有問題,那為啥就成了多年解不了的糾紛問題」時,陳發榮說,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當前正在積極協調,儘快妥善解決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