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文聯•「莘國文壇」史耀增 || 感恩母校

2020-08-26 中國基層建設

編委許衛彬

原創合陽文聯合陽文聯昨天

編者按:文脈綿延,薪火相傳。新時代、新起點、新徵程,合陽中學秉承「自強不息,止於至善」校訓,已成為一方傳播文化、培養英才的沃土,合中獨特的氣質與神韻,同嚴謹的校風、嚴肅的學風、高水準的教育質量,共同編織成一幅壯美的畫卷。

值此庚子高考之際,隆重編發並重溫該校最輝煌時刻——百年校慶部分校友優秀文鈔,預祝莘莘學子夢想樂事成,蟾宮喜折桂,以優異的成績報效祖國母親!

合陽中學是我的母校。儘管我在這裡只讀了一年書,便因種種原因離開了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回到鄉下當了一名農民,但這裡給我留下的卻是刻骨銘心的記憶。我捨不得離開這裡,以致在1962年後季開學那天,我一個人跑到村外的西溝裡,找了一個偏僻荒涼的角落,不吃不喝地悶坐了一天。

老話說十年寒窗,從初小到高中一年級,我整整讀了十年書。在合陽中學裡,我為自己的讀書生涯劃上了句號。從此之後,我不再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青澀學子,而要走上社會,去經歷人世間的風風雨雨,挑起家庭的生活重擔了。從母校合陽中學到廣闊天地,是我人生徵途的重要節點,而這個節點是在合陽中學實現的,我感恩母校這所合陽的最高學府。

我感恩母校,是母校合陽中學為我這個久居鄉下的農村娃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使我明白了「外面的世界更精彩」這個道理。高大的具有羅馬建築風格的老校門巍然聳立,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向人們訴說著這所陝西省第一所縣立中學悠久的歷史。上世紀八十年代,文化館文物幹部、著名書法家王德榮先生從文物舊藏中發現了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先生題寫的「郃陽中學校」手跡,同為合中學子的我們都無比激動,請來亦是合中學子的李雙乾先生拍了照片。後來,王德榮先生就當年屈巖如校長請于右任先生題寫校名一事的經過撰寫了文章,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讓更多的人了解了合陽中學創建的艱難歷程。

我感恩母校合陽中學,在這裡,我得以領略諸位名師的風採。帶我們64甲班代數的是喬樹楠老師,他以精湛的講授與曹學堅老師一起被尊為「喬代數,曹幾何」,同為數學組的領軍人物。喬老師以嚴謹的推理,清晰的邏輯帶領我們在數學的海洋裡遨遊,使我這個本來就喜歡代數的學生興趣更濃。帶平面幾何的王景文老師在三尺講臺上的那份瀟灑令人嘆服,至今記憶猶新。班主任宋石磊老師帶我們政治課,他知識淵博,幽默風趣,把本來有些枯燥的政治課講得多彩多姿,讓學生如痴如醉。記得1961年秋季開學不久,就是魯迅先生誕辰八十周年,學校在大禮堂裡組織報告會,由梁庭芝老師主講。梁老師顯然作了精心的準備,旁徵博引,條理清晰,加上聲如洪鐘,在沒有擴音設備的當年,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我沒有福氣,當梁老師為我們班帶二年級語文時,我卻退學了。

1976年我進了文化館,經常去合中向梁老師請教,順便帶過去一些新書,梁老師也喜歡為我們的《金水》小報寫些詩歌短文之類,師生來往頗為頻繁。梁老師對人說,「我沒教過耀增,但耀增對我執弟子禮甚恭。」我說,是梁老師淵博的知識、嚴謹的治學態度、正直無私的性格和誨人不倦的精神令人肅然起敬,梁老師是我永遠的老師。梁老師去世後,我送恩師的靈柩直到墓地,而且執鍁填土,獻上一名後學深深的敬意。還有楊生華老師,肖培文老師,肖省心老師等,雖然我無緣受業於其門下,但他們春蠶般傳道、授業、解惑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都為我樹立了做人做事的標杆,我永遠懷念他們。

感恩母校合陽中學讓我對古莘的歷史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母校是在原先的太清觀遺址上修建的。民諺雲,「先有太清觀,後有合陽縣」,可見其歷史的久遠。目前所能見到的時間最早的明嘉靖本《合陽縣誌》上載有披雲子寫太清觀的一首詩:「太清壯麗壓天涯,舊是玄元鼻祖家。紫氣有時橫碧落,青牛何處臥寒沙。壁殘畫老星辰古,簷拂虯松歲月賒。回首千齡幾興廢,虛皇壇落晚雲遮。」披雲子即那位曾經主持重建山西芮城永樂宮的著名道人宋德方,萊州掖城(今山東萊州市)人。他在元代中統年間曾居陝右,當時是主持太清觀,還是路過,今天的我們已經無從考察,但他這首詩卻為我們留下了一幅當時太清觀的真實圖景。在這壯麗壓天涯,紫氣橫碧落的太清觀裡,「壁殘畫老」的建築顯出道觀的滄桑,而虯枝拂簷的古松則是這座千齡道觀的歷史見證。清代著名布衣詩人康太乙(乃心)的孫子康之佗寫有一組《太清觀八景》詩,說明那時的太清觀昔日的壯麗依然存在,其第一首《古檜遊龍》歌頌的就是宋德方詩中的「古松」:「大地靈柯不可測,騰雲吐霧古為神。觀中仙樹知多作鱗。」到我們上學的時候,太清觀的遺物就剩下了檜樹。

當時東南院裡還有一棵,同樣地樹幹筆直,只是不如現存的這株高大,在「文革」那場中華民族的浩劫中被伐,用途我們且不去說它。無論是上學的時候,還是後來我進了文化館,常常喜歡在檜樹下轉悠,望著那如龍角般的虯枝,似雲朵樣的樹瘤,心想這棵仙樹聚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沒有人為它澆水施肥,它卻頑強地生長著,沒有絲毫的怨氣,顯示出一種正直不屈的品格,烏雲壓而不彎,冰雪凌而不凋,鐵幹銅枝,直插雲天。每到檜樹下,敬畏之情便油然而生,是啊,作人亦理當如此。我們曾在檜樹下留下一幅又一幅照片,定格一段又一段歲月,也是讓古檜作證,合中學子立志培養自己古檜一樣的品格,要有古檜一樣的風骨。我們和古檜同頂一片藍天,同樣從一塊黃土地上汲取營養,古檜賦予我們的是一種精神。從古太清觀走出的合中學子應該不辜負母校的培養,以德立身,努力前行,為家鄉更加美好的明天竭盡綿薄。

感恩虯枝凌空,宛若遊龍的千年古檜。

感恩我們的母校合陽中學。

【作者簡介】史耀增,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俗學會會員、中國儺戲學研究會會員、中國俗文化研究會會員;曾任陝西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渭南地區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合陽縣政協二至六屆委員。

相關焦點

  • 【五一合陽、韓城鄉村遊之一】莘國水城品美食,洽川溼地鑽蘆葦
    3/合陽洽川有座山,它也叫天柱山 在我國,叫天柱山的山還真不少,安徽有一座,福建有一座,在我們陝西合陽也有一座。不過陝西的天柱山名氣不大,人氣也不是很旺,據說每年前來參觀的遊客並不多。 我們於1號上午九點左右到達合陽境內,感覺時間還早,大家一致決定先登山做個熱身運動。
  • 合陽文史資料「布衣詩人康乃心」「合陽方言探析」首發式
    經過一年來的艱辛努力,元月二日,合陽文史資料第二十七輯《布衣詩人康乃心》和第二十八輯《合陽方言探析》成冊出版發行。這是合陽縣九屆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又一成果,也是合陽文化事業繁榮的一大盛事。按照文史徵編規劃,今年以來合陽政協文史委以文史委員和文史愛好者為主體,積極開展調查研究,考察考證,編輯出版合陽文史資料第二十七輯《布衣詩人康乃心》和第二十八輯《合陽方言探析》,發揮了文史資料「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獨特作用。
  • 2018 合陽大事出來了
    合陽體育場萬眾幸福苑幸福苑配套幼兒園打服務牌、走創新路、全力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完善「縣中心、鎮大廳、村代辦」服務體系,實現了縣鎮村三級互聯互通;深入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工作,實施「3560」改革,大力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在全市率先成立「智慧合陽」集成管理指揮中心,精簡辦事程序,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 黃河旅遊大會走進洽川景區 領略詩經合陽魅力(組圖)
    8月16日下午,2019中國黃河旅遊大會開幕後,與會人員走進合陽縣美麗的洽川國家風景名勝區,進行黃河溼地體驗遊,參觀莘國水城,在洽川景區農家樂吃過晚飯後,觀看清涼一夏抖音紅曲萬人大嗨唱,觀賞國內首部大型互動式愛情實景劇《關雎長歌》,領略「伊尹故裡·詩經合陽」的魅力。
  • 混在文壇(3)競選中學生文聯主席
    大約是在1989年10月底,我接到通知,說讓參加「大同市中學生文聯」的主席競選活動。那年我十八歲,在一所中學讀書。其實,大多數的時間是遊走在雁北文聯、大同文聯,以及報社的副刊部,讀專業書的時間少得可憐。大同市中學生文聯,當時在國內小有名氣,骨幹成員集體,曾受到時任團中央領導的接見。競選的那天,天色陰沉沉的,秋風在大街上呼嘯著逡巡。
  •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在合陽路井鎮開展實踐活動
    此次暑期社會實踐以「豫見洽川」為主題,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與民俗,對合陽的方志進行大量搜集整理,同時面向合陽當地大學生徵募有關家鄉的優秀攝影作品及文學作品,依託洽川地區詩經文化背景,從地方志、人文志、美食志、傳承志四個方面以微信推送的形式向外界介紹合陽,並在記錄整個活動的基礎上,製作了【豫見洽川】系列宣傳畫冊和洽川紀念版明信片,並向外國留學生介紹「關雎」背後的故事,感受悠悠莘國古城的神秘和傳奇,吸引更多外國朋友走進洽川,了解這片沃土別具一格的文化魅力。
  • 「榜樣」濰坊這所高中的畢業生這樣感恩母校
    母校是撫育學生成長的知識搖籃,母校是鞭策學生前進的動力源泉。8月26日,為感恩母校,寒亭一中2017級畢業生舉行了《蓬勃》勵志雕塑捐贈儀式。王夢舸代表2017級全體同學對母校寒亭一中的培養表示衷心的感謝,她祝福母校「蓬勃」向上,桃李滿天下
  • 探密「骷髏會」
    耶魯大學在剛剛過去4月,我重返校園,參加歷史上第一次耶魯亞裔校友聚會,重溫耶魯教育帶來的永生受益。骷髏會成員離開耶魯後,會進入美國最重要的政治、商業、法律等行業,他們的精英意識和才幹給美國的各大行業注入強力推動,大家所熟悉的美國前總統大小布希、副總統切尼、現任美國國務卿克裡等據說都是骷髏會成員。而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美國的教育理念之一——精英教育。
  • 感恩母校(張祁)
    感恩母校蘭陵縣實驗中學七年級二十五班張祁每次想起你,都會有莫名的興奮和欣慰。懷著激動的心情,邁著興奮的步伐,踏上無比熟悉的道路,我又回到了那個陪伴了我六年的地方——母校。小路兩旁的梧桐樹,操場旁邊的白果林,教學樓前的老柳樹……一切是那麼地熟悉,一切又似乎那麼地陌生。
  • 「感恩母校,銘記師恩」海棠花依舊 朵朵思一中
    感謝母校,感恩老師……海棠花依舊 朵朵思一中高2020屆10班 冷心月(文科實驗班 高考535分)夢圓一中,不負韶華,三年時間在我身上刻下了一中的影子,不論去向何處,不論年增幾許,我將永遠感恩母校,永遠銘記師恩。來源:樂山一中版權歸原創,版權及國外任教漢語和其他事宜,請關注私信。教育關乎國運,歡迎你的留言評論
  • 感恩母校今天我們畢業了
    在這燦爛的季節,畢業班的同學們即將告別母校,踏上新的學習徵程。六年來,在北關小學的校園裡,同學們享受著愛心的呵護,在美好中成長,也更願將自己從書中感受到的美好留下,給學弟學妹們送去一份厚禮,在心中留下美好的回憶。6月23日上午,北關小學畢業班舉行了「捐贈一本書,感恩母校情」捐書活動,為今年畢業生文明離校教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感恩媽媽的句子簡短」2020最新母親節送給母親一段感恩的話
    「感恩媽媽的句子簡短」2020最新母親節送給母親一段感恩的話由安徽人事考試網提供同步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更多關於母親節祝福語,母親節文案,母親節的內容,請關注安徽公務員考試網! 「感恩媽媽的句子簡短」2020最新母親節送給母親一段感恩的話   老舍先生說:「人,即使活到七八十歲,有母親在,多少還可以有點孩子氣。失去了慈母就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但卻失去了根。有母親,是幸福的。」 母親節到了,準備好給媽媽的禮物和話語了嗎?母親節感恩媽媽的話送給大家。
  • 合陽:一座城池背影裡的文化
    其實,我旅居的城市,與合陽不過百餘裡。但頭一回這麼近距離觀摩合陽,卻是在今年五月的中旬。那幾日,渭北高原的日頭格外毒辣,氣溫飆升到三十攝氏度以上。但在我的心裡,合陽永遠都是太陽熱烈,水波溫柔——在河之陽,關關洽川。合陽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 合陽成功創建中國黃河生態美食名城
    7月14日,進行了現場集中展示,經過與會專家的認真評審,上若御園的八景御宴、外婆家的伊尹家宴、小苗餐飲有限公司的合陽味道宴等3個團體宴,獲得了省餐飲商會頒發的特金獎;三合大酒店的龍騰盛世宴、四季大酒店的四季騰飛宴、水車頭的豆腐宴、紫荊商務酒店的龍鳳呈祥宴等4個團體宴,獲得了省餐飲商會頒發的金獎,引起全社會關注。
  • 賈連友新作《當代文壇名家紀實》李青石文學評論集《漢中文壇風景...
    漢中文化網 hzwhwang.com 訊 5月8日,漢中作家賈連友新作《當代文壇名家紀實》、漢中文藝評論家李青石文學評論集《漢中文壇風景》首發式在漢中城市書房舉行。首發式由漢中市文聯、陝西理工大學文學院主辦,漢中市作家協會、漢中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協辦。兩書均由西安出版社出版發行。副總編李宗保先生專程從西安趕赴漢中出席首發式。
  • 合陽名人黨憲宗——《武帝山碑記》
    合陽武帝山全貌武帝山,為梁山西峰也。奕奕梁山,維禹甸之,蜿蜒百裡,峰巒疊翠。首銜龍門,尾接黃陵,傍黃龍而呼風喚雨;極楚豫而吐聲走勢。叢山萬仞,接天連地,莽莽古莘,龍穴鳳巢。聳立合陽梁山之峰者為二十有四,其東為小飛峰,其西為仙龜峰。徐水源於東,金水源於西,猶兩乳育古城而自西北至東南,注之黃河,斷渾渾莘塬為三截也。
  • 青春留念,感恩母校!寶應官中九年級畢業感恩教育活動
    青春留念 感恩母校——官中九年級畢業感恩教育活動寶應縣小官莊鎮中心初級中學 陳啟雲三年的師生恩情如詩,七月的官中風景如畫。進一步激發學生感恩意識,展現學生青春風採,豐富校園文化內涵,小官莊鎮中心初級中學開展了"青春留念 感恩母校"為主題的系列感恩教育活動。開展一次"感謝師恩,述說心聲"主題班會。班主任、科任老師和學生們一起回憶初中生活的點滴,聆聽他們的心聲。老師們對即將畢業的學子給予了親切的期望和深深的祝福。
  • 感恩母校,我們畢業啦!!!
    感恩母校 憧憬未來」—— 臨汾市五一路學校2018屆畢業生離校課程六月的驕陽把汗水萃取成收穫的笑臉,三年的奮戰把青春鍛造成拼搏的足跡。又是一個離別的日子,又是一年收穫的季節。2018年6月23日,臨汾市五一路學校隆重地舉行了畢業離校課程。
  • 銘記師恩,感恩母校----清華新生向母校贈錦旗
    銘記師恩,感恩母校 ——濬縣王莊一中優秀畢業生劉寬的家長向母校贈送錦旗今朝畢業展宏圖,難忘母校培育恩。8月31日上午,劉寬的父親將一面寫有「搖籃鑄夢,師恩如山"的錦旗敬贈給母校王莊一中和恩師們,以此表達對王莊一中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