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9月份剛開學的這一段時間裡,幼兒園開學可謂是聽取「哇」聲一片。捨不得離開父母,對陌生環境感到害怕的孩子,總是「哇哇大哭」。即便是已經開學好幾天了,但每天早上的幼兒園門口,少不了要上演「哇聲大作」的場景。
為啥幼兒園孩子上學,總是哭個不停呢?
對於只有3、4歲孩子來說,與父母分離並獨自面對一個陌生的新環境,很容易就出現分離焦慮的情緒。
分離焦慮指的就是,幼兒和身邊的人建立起親密的關係後(一般多為爸爸媽媽),要與之分離時,內心會產生傷心、痛苦的情緒,並且嘗試以哭鬧耍賴等方式拒絕分離。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孩子上幼兒園都會哭鬧不止。有一位幼師直言:「不哭的孩子,多半出自3種家庭」。
出自3種家庭的孩子,多半不哭鬧:
①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家庭
很多父母從小就懂得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從小就讓孩子獨立吃飯、洗漱、上廁所、穿衣服等等。而這些小技能,剛好是上幼兒園後孩子所必須要具備的。而從小就獨立的孩子,獨立意識也很強,不會因為要離開父母上幼兒園而感到焦慮。
②氛圍和諧,給孩子安全感的家庭
有些剛上幼兒園的孩子認為,父母把自己送去幼兒園,就是不要自己了,這基本源於孩子內心的安全感不足。而家庭氛圍和諧,孩子安全感足,他即便是離開父母上幼兒園,也不會哭鬧。所以,父母平時要注意,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多給孩子愛和陪伴。而出自這類家庭的孩子,性格大多活潑陽光,更容易適應新環境。
③重視孩子社交能力的家庭
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初次上幼兒園,社交能力的高低,基本決定了孩子適應新生活的速度。如果一個孩子性格好,社交能力強。進入幼兒園以後,能快速融入集體,並且交到幾個好朋友,他們就不會因為和父母分離而感到不安。所以,父母平時注意對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多帶孩子出去玩,和別的小朋友接觸。
總而言之,性格好且獨立的孩子,更容易適應幼兒園生活。
如果父母苦於不懂怎麼培養孩子的性格、讓他們養成獨立的好習慣,那麼不妨看一下這一套《兒童情緒管理和性格培養》繪本。
它一共分為10冊,涵蓋了孩子成長過程中會出現的各種性格問題,比如膽小、沒有主見、不懂得獨立自主、自卑等等,再通過貼近生活的小故事、和可愛的小動物再現場景,幫助孩子一一糾正這些問題。
而貼近生活的小故事,和畫風可愛的小動物,能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即便是父母不催促,孩子也能讀得進去。
此外,《兒童情緒管理和性格培養》繪本還採用了中英雙語印刷,讓孩子在養成良好性格的同時,掌握一些簡單的英語單詞,對未來的英語學習有所幫助。
感興趣的爸爸媽媽們,【點擊文章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