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國家都有著屬於自己本國思想最開始的一本書,在中國不用質疑《易經》必然是中國哲學思想中最古老的一本書,這本書雖然字數並不算多,但是卻凝聚著中國最古老的哲學智慧。
因為這本書是古人所寫,因此其中的一些古語較為難懂,但是當你仔細的品讀這本書時,你會發現他所描繪出的核心思想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天我們一起從易經中的幾句話,整體上體會一下《易經》的思想。
天自佑之,吉無不利
這句話大家讀完是否感覺到有些前言不搭後語,字面意思是上天自然會保佑,保佑之後便可以大吉大利。從字面上我們既看不出究竟是上天會保佑誰,並且因為什麼會保佑誰。孔子曾經對這句話進行過一番詳細的註解。
他認為按照易經的邏輯,講的是自然之道。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能夠順從自然之道,並且這個人做人又很忠厚為人講信用。
當時的社會也都崇尚這種積極正直的風氣,那麼自然會有人願意幫助他。這樣的人,自己的做法與時代也一致,那麼在他的身邊怎麼會有不利於他的事情呢。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這裡的窮並不單單是指的貧窮,也有事物發展到沒法繼續發展的盡頭。也就是說,如果一件事情在經過一番運作之後,已經被證實沒有任何辦法前進。
換句話說,也就是已經撞到了南牆上了,就要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思路,萬萬不可撞到了南牆還使勁的撞。
易經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你就要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思路和部署。只能自己及時做出改變,事情才會有新的轉機,出現了新的轉機後,你便可以繼續開始你的事情,如此循環必然會有所成功。
這句話其實並不難理解,就好比當今社會,科技不斷地在進步。如果你不能及時的跟上這個時代的步伐,而總是幻想著自己以前的那種模式,帶給自己的只能是被這個社會所淘汰。
所以在任何時候,都要及時的跟上時代的步伐,調整自己的思路,這樣自己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寬,越走越廣,人生所出現的轉機也會越來越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句話其實可以類比達爾文進化論的道理,在我們所生存的這個環境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樣的法則永遠適應。
在這樣的環境下,只有那些敢於接受生活的挑戰、堅強且勇敢,能夠在這個社會上不依賴他人,自力更生的人才能更好地存活下去。
自強不息的行為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長年累月的積累,沒有一絲一毫的鬆懈所取得的。一個人真真正正做到了自強不息,也必然會得到上天的眷顧。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這裡的善指的便是,善良的事情,跟佛家的思想有一些一致。一個人常懷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或者物,一切順從自然的本意,多做善事。
這樣的行為,會讓身邊的人感受到你的那份善心,因此他們也都會聚集在你的身旁,當你有困難的時候必然也會伸出援助之手。
一個內心善良的人,因為經常做善事,內心也不會覺得有什麼虧欠,一顆坦坦蕩蕩的心也有利於自己身心的健康。相反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一個人總是做壞事情,雖然看起來好像暫時佔了一些便宜,但是總是會得到報應的,即使自己僥倖地躲過了,但是也可能會報應到自己其他家人的身上。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它可以幫助我們預知規律,利用規律,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紅火。
職場中,學到易經智慧,升職加薪就更進一步了,生活中,學到易經智慧,可以讓家庭更加幸福美滿,日日子越過越紅火!
讀懂了《易經》,也就讀懂了最高級的為人處世:「其身內其言外者疏」,對朋友太客氣,反而會讓關係疏遠;「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以謙卑的姿態守住低處,才能沒有禍患……
但是很多人跟我說,這《易經》真的很難讀懂,尤其是剛入手的小白,根本看不懂,我都會推薦大家看一看《圖解易經》,將深奧的文言文用白話文的方式講給你,將深奧的智慧用圖解的方式畫給你。
一本《圖解易經》只需要48元錢,就是一頓飯錢,卻能讓自己受益終生,何樂而不為呢?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總結:
這短短的幾句話,其實我們便可以窺探到《易經》所表達的奧秘。做人做事首先要誠信,同時要尊重自然的規律,不可以違背規律做事情。
當一件事情走不下去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懂得調整自己的思路,知道及時的變通,萬萬不可撞到南牆還不回頭。做人一定要自強不息,不能依靠他人活在世上。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萬萬不可因為眼前小的利益便做有損他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