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餘額超500億元!東莞為高新科技企業送金融「大禮包」

2020-12-23 瀟湘晨報

專利權質押融資每年最高可獲50萬元的貸款貼息;企業上市最高獎勵700萬元;對科技企業孵化器企業信用首貸損失給予風險補償……近日,市科技局、市金融局、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出臺《東莞市深入推進科技金融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為企業送去科技金融「大禮包」。

這是我市首個系統性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的科技金融政策,將對企業的發展形成連貫性的扶持。根據《實施意見》,到2022年,東莞高新技術企業上市數量增加超過15家,高新科技企業貸款餘額超過500億元。

發揮兩大金融集團引領作用

參考深圳的科技創新成長曆程,活躍的風險投資是必不可少的血液。《實施意見》對我市科技金融發展提出明確目標,到2022年,東莞高新技術企業上市數量增加超過15家,高新科技企業貸款餘額超過500億元,科技金融創新水平和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一方面是被東莞松山湖的創新環境所吸引,另一方面是初期了解東莞民間資本充裕,希望得到風險投資。落地後發現,並不是這樣的,東莞的資金還是比較保守。」日前,松山湖一家初創型生物醫藥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而他的觀點也反映東莞的科技與金融兩者的現實關係。

東莞的科技和金融如何創新協同效應?《實施意見》希望構建一個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資體系。分別按照企業的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三個不同階段的融資需求和特點,出臺針對性的扶持政策,制定精準服務企業的措施。

作為市屬重點國有企業, 科創金融集團、金控集團科技在促進我市科技、金融、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為發揮兩大金融集團引領作用,《實施意見》支持科創金融集團探索設立市天使投資母基金,對市內種子期科技企業項目進行直接投資,推動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支持金控集團牽頭管理好市產業投資母基金,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形成與東莞產業發展需求相匹配的母子基金群。

質押融資最高可獲70%貼息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中小微企業普遍面臨的難題,尤其是輕資產、高投入、高風險的科技型小微企業,「等米下鍋」的現象更為突出。《實施意見》將專利質押、商標權質押納入「三融合」貼息範圍,最高可獲 70%的貸款貼息,同一企業每年獲貼息額度最高不超過50萬元。

「2019年,我市專利權質押融資登記項目共73項,金額超30億元,位居全省第三。」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建設具有東莞特色的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工作體系,穩步推進金融服務。此次將專利質押、商標權質押納入「三融合」貼息範圍,更將減輕企業的融資成本。

「東莞對專利權質押融資政策的宣傳力度大,質押融資產品種類多、門檻低,大大緩解了企業的融資難題。」公司智慧財產權部負責人劉丹介紹,早在2016年,凱格精密通過專利權質押貸款1000萬元,2017年、2018年分別進行了續貸。「最高70%的貸款貼息,將極大地緩解融資貴問題。」劉丹說。

此外,《實施意見》還支持科技融資擔保。鼓勵企業運用融資擔保公司擔保融資,對企業的保費給予50%的補貼,對擔保公司為科技企業提供信用擔保發生的代償給予一定比例的風險補償。

企業上市最高獎勵700萬元

東莞市高企數量眾多,2019年增長至6217家,居全省地級市首位。與東莞龐大的企業數、雄厚的經濟體量、經濟蓬勃發展的形勢相比,東莞的上市企業確實不多。截至目前,東莞在境內外上市的企業共52家,其中32家為A股上市企業。

推動企業上市做大做強、培育發展更多的獨角獸企業和瞪羚企業,是東莞近年來重中之重的工作。分布於機器人和自動化裝備、新材料、新能源以及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的這些高新企業,是充足的上市後備企業資源,是未來數年東莞板塊再度激增的支撐體系。

《實施意見》明確,在政策、土地、資本、人才等要素方面對後備上市科技企業給予支持,推動符合條件的科技企業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以及境外上市,對企業上市最高獎勵700萬元。

我市積極引導科技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融資。《實施意見》規定,對成功發行直接債務融資工具的非上市科技企業,每家企業累計最高貼息50萬元;對成功掛牌全國股轉系統的科技企業,通過直接融資方式在資本市場實現融資的,按其首次融資額的1%給予獎勵,每家企業最高獎勵100萬元。

【來源:東莞時間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貸款餘額超500億元!東莞為高企送科技金融「大禮包」
    專利權質押融資每年最高可獲50萬元的貸款貼息;企業上市最高獎勵700萬元;對科技企業孵化器企業信用首貸損失給予風險補償……近日,市科技局、市金融局、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出臺《東莞市深入推進科技金融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為企業送去科技金融「大禮包」。
  • 東莞日均超三千萬「三融合」貸款流向企業
    趙玉貴所說的貸款屬於東莞推動金融機構發放的科技、金融、產業「三融合」貸款。據東莞市科技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16家合作銀行發放「三融合」貸款722筆,貸款總額29.72億元,相當於每天有3000萬元「三融合」貸款流向企業。  記者了解到,除發放「三融合」貸款外,東莞還通過建設科技金融工作站、發展專利質押融資等多個舉措推動金融支持企業科技創新。
  • 東莞工行持續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 普惠貸款淨增超百億
    記者從東莞工行獲悉,該行積極踐行國有大行的使命擔當,緊緊圍繞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結合東莞區域經濟特點和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持續加大普惠領域信貸投放力度,截至2020年11月末,該行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超270億元,其中銀保監普惠口徑貸款增量突破百億,較年初實現翻番增長。
  • 建行上海分行普惠金融貸款餘額突破500億元大關
    新華財經上海12月14日電(記者 王淑娟)日前,記者從建行上海市分行獲悉,該行的普惠金融貸款餘額已突破500億元大關,受益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近4萬家,其中首貸客戶超過3000戶。具體來看,僅2020年當年,該行已累計投放普惠貸款逾900億元,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加速實體經濟復甦注入了強大的金融源動力。
  • 集齊港澳臺金融力量,東莞正構建多元化金融服務體系丨「東莞金融80...
    今年6月28日,東莞銀行濱海灣新區支行喬遷開業,作為首家籤約入駐灣區1號金融街的金融機構,將進一步發揮本土金融機構優勢,深化灣區合作,助力灣區建設,為濱海灣新區提供金融服務。  東莞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東莞銀行濱海灣新區支行已成功為濱海灣新區灣區1號項目、粵港澳文化街等項目提供了項目貸款支持,為紫光、正中、德思勤等進駐新區的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 2020東莞市民喜愛品牌|中國工商銀行東莞分行:為實體經濟注入金融...
    長期以來,中國工商銀行東莞分行(以下簡稱「東莞工行」)始終堅持企業持續發展與踐行社會責任的良性循環,嚴守風險底線和安全防線,加大金融改革和創新力度,在服務實體經濟的進程中追求經濟、環境、社會的綜合價值最大化。
  • 84億元!羅湖讓企業戰疫更有底氣,這波金融「輸血」給力!
    羅湖區金融服務署金融促進部部長皮俊透露——2020年1-6月銀行業,羅湖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餘額2.53萬億元,佔全市35.84%,同比增長14.14%;貸款餘額2.29萬億元,佔全市34.49%,同比增長16.50%,高於全市平均水平。
  • 東莞銀行七度榮膺東莞年度最具核心競爭力銀行稱號
    敢擔當:普惠金融貸款戶數超2萬戶  20多年來,東莞銀行不斷強化服務優勢,建立了覆蓋廣泛的金融服務網絡,總資產和存貸款規模持續擴大。目前該行下轄總行營業部、12家分行、香港代表處、58家一級支行、75家二級支行、13家社區支行、4家小微支行,發起設立6家村鎮銀行,參股邢臺銀行。
  • 【雙周發布】84億元!羅湖讓企業戰疫更有底氣,這波金融「輸血」給力!
    此外,羅湖區金融業實施多個「率先」助力經濟復甦同時,切實解決企業融資難題讓企業戰疫更有底氣迄今為止,羅湖區已開展16場「惠易羅湖」銀企對接貸款金額超84億元更多金融禮包兩周內為龍騰捷旅公司貸款500萬元龍騰捷旅為國內最大B2B酒店供應商。疫情防控期間為全體員工提供基本保障,是羅湖區人行「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重點幫扶單位。中國銀行深圳分行在區政府指引下,積極響應人行下沉社區的紓困工作,短短兩周內完成了從收集資料到審批放款的全流程,提供500萬元貸款支持其業務發展。
  • 工行「融e借」貸款餘額超500億 與分期樂等合作助貸
    截至目前,「融e借」交易額一年的信用貸款交易額已經超過1000億,交易總額超過2000億,貸款餘額已經超過500億元。  為什麼這麼大上億的白名單,餘額只有500億元?沈衛裕指出,國有銀行考核很重要的指標是增收,故而工商銀行把很大的信貸規模放在了分期上,「所以分期加上信用貸款整個加起來都有6500億。」
  • 國家開發銀行:上半年超2700億元貸款支持製造業升級
    記者今天(20日)從國家開發銀行了解到,截至6月末,國開行今年已發放製造業貸款2777億元,同比增長45%,貸款餘額8648億元,有力支持了製造業轉型升級。據了解,今年以來國開行將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支持的重點領域,加強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部委協調配合,設立2500億元製造業專項貸款,制訂500億元製造業紓困流動資金貸款發放計劃,為產業鏈骨幹企業、供應鏈重點中小企業提供高效、低成本金融支持,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 興業銀行東莞分行:獲評東莞年度最佳民營製造企業金融服務銀行
    經過一個多月的申報、評審,由信息時報社獨家重磅推出的「金獅獎——2019第八屆珠三角金融行業風雲榜東莞區域榜」獲獎榜單正式揭曉,興業銀行東莞分行獲評東莞年度最佳民營製造企業金融服務銀行。主辦方介紹,興業銀行東莞分行今年迎來分行14周年,分行下設12家綜合性支行、2家零售支行、一支普惠金融專營團隊,11家社區支行,營業網點遍布東莞多個鎮街。2019年,全行上下要緊跟國家支持民營企業的戰略導向,將本行服務民營企業的專業能力、風控能力、營銷能力進一步提升到新的高度,從根本上建立民營經濟「敢貸、願貸、能貸」的長效機制。
  • 河源銀行業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向防疫企業發放貸款5.53億元
    截至2月27日,轄區銀行業累計向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發放貸款1.61億元,為受疫情影響小微企業發放貸款3.92億元,前兩項合計5.53億元;為584戶企業的11.29億元貸款延長期限。
  • 「實」「績」行動助力實體經濟,佛山建行新增貸款67億元
    據統計,截至10月末,佛山建行各項貸款餘額達到1235億元,比年初新增195億元,新增額較2019年全年新增額超67億元。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創新金融產品,降低信貸門檻,佛山建行用實際行動為佛山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 21金融研究:增加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誰跑在前面?
    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在8月25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到7月末,5家大型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是3.57萬億,較上年末增加9651億元,增速37.1%,按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5家大銀行今年增速要在40%以上,我們認為完全有信心來超額完成這個任務。」值得一提的是,農業銀行在上半年已經完成了「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於40%」的任務。
  • 前11月江西金融機構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7.09%
    本報南昌訊 王樊、信息日報/信息日報客戶端記者左陽天報導:12月14日,記者從人民銀行南昌中支獲悉,截至2020年11月末,江西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為41496.85億元,同比增長17.09%,較去年同期高0.4個百分點。當年本外幣各項貸款增加5800億元,同比多增1023.75億元。
  • 南昌臨空經濟區為企業送「大禮包」
    32條政策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南昌臨空經濟區為企業送「大禮包」記者7日從南昌臨空經濟區獲悉,該區日前印發《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區內凡獲得中央預算內投資的重大產業項目或省市資金扶持的省市重大產業項目,且按計劃進度實施的,根據上級部門實際到位資金分階段給予相應的資金配套資助,其中國家級項目資金配套比例為30%,省級項目為20%,市級項目為10%,且同一項目不重複享受政策,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300萬元。鼓勵區內企業「靠大聯強」。
  • 全面打造綠色銀行 工行廣東分行綠色經濟領域貸款超800億元
    工行廣東分行獲悉項目籌建情況後,立即積極主動與企業溝通聯繫,根據項目建設特點、周期及資金需求情況,為企業量身定製了與項目建設資金需求及經營現金流相匹配的融資方案,包括建設期間向企業提供期限為15年、金額達7.6億元的項目融資;在項目正式運營後,進一步提供流動資金貸款以滿足企業經營資金需求。
  • 截至6月末光大銀行普惠貸款餘額1788億元 較年初增加15.08%
    截至6月末,光大銀行普惠貸款餘額1788.30億元,較年初增加234.34億元,增速15.08%,高於各項貸款增速7.47個百分點;客戶數38.49萬戶,較年初增加1.23萬戶;新投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99%,較去年下降87個BP;不良率0.92%。給予小微企業(含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臨時性延期還本99.34億元,臨時性延期付息6.08億元。
  • 中信銀行堅持回本源服務實體 2019年普惠金融貸款餘額增幅超50%
    報告期內,中信銀行集團實現歸屬於本行股東淨利潤480.15億元,較上年增長7.87%。實現營業淨收入1,875.84億元,較上年增長13.79%。不良貸款率1.65%,較上年末下降0.12個百分點;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175.25%,較上年末上升17.27個百分點;總資產達67,50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6,837億元,增幅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