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注意,這段時間農村很多人養的母雞都不下蛋,啥原因

2020-12-14 農村一山貨

我養過雞,不過不是建養殖場養的,而是自家養的吃的,數量比較少,每年大約養上十隻,在房子旁邊建了個雞籠,每天早上把它們從雞籠裡放出來,先撒一把玉米給它們吃,等它們吃完了再把它們趕到野外,到了傍晚的時候,它們會陸續的回來在院子裡溜達,等著你餵它們,吃完餵的玉米之後,我再把它們關在雞籠裡過夜,第二天早上再把它們放出來,每天如此。

每年一開春,天氣漸暖的時候,雞就會陸續的開始下蛋,不過這時候下的少,有時是兩天一個,有時是幾天一個,隨著氣溫的升高,雞下蛋也勤了起來,特別是到了夏季,是雞的產蛋高峰,每隻雞每天可以保證下一個蛋。

夏季不僅是雞的產蛋高峰期,也是雞的繁殖期,在這一時期,有的老母雞有強烈的繁殖欲望,表現異常,上竄下跳的想要抱窩孵雞蛋,這時候你就得在雞窩裡給它準備好一窩雞,約摸上十個就可以了。

雞蛋準備好之後,母雞就會自動的去孵雞蛋,在此期間它很少吃喝,即便出去找吃的,時間也很短,不等窩裡的雞蛋變涼,它就會自主返回繼續孵雞蛋,很稱職也很辛苦,21天過後,小雞會破殼而出,它就可以當雞媽媽了,會帶著一群自己孵出來的小雞到處找吃的。

夏季過後秋季來臨,氣溫會逐漸下降,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冷,雞的活動能力也會下降,蛋也下得不勤了,由一天一個逐漸的到幾天一個,直至冬季來臨歇窩完全不下蛋了。

影響雞下蛋的因素主要是氣候變化,在春、夏兩季,氣溫高、光照足,野外的食物來源豐富,雞的能量、營養都補充得上,因此,生長快,過剩的營養會轉化為雞蛋,所以產蛋率高。

到了秋、冬兩季,氣溫低、光照時間短,野外能獲取的食物又少,雞還要消耗體內的熱量來抵禦嚴寒,實在是沒有多餘的能量來下蛋,就是想下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所在秋、冬兩季,雞的產蛋率低。

春、夏兩季,雞的產蛋率高,秋、冬兩季產蛋率低,是自然的規律。除了大型養殖場,在秋、冬兩季,會下成本採取措施,來提高雞的產蛋率外,像是農戶,基本不會採取啥措施,下不下蛋都能接受,說實在的雞不下蛋你著急也沒用,不如順其自然。

相關焦點

  • 這段時間農村很多人養的母雞都不下蛋,是什麼原因?
    農村人自己家養的母雞到了冬天,按道理來說是很少下蛋了,不過母雞下不下蛋,也不是一概而論,這就要看你家每天給母雞投放的食量多不多來決定的。到了冬天母雞為什麼都很少下蛋了呢?這就要以下兩個主要原因來決定了。
  • 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也可以下蛋,這是什麼原因?雞蛋有什麼不同
    文/玉濁清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也可以下蛋,這是什麼原因?雞蛋有什麼不同很多人都覺得農村的生活非常的無聊,因為沒有過多的娛樂方式,也沒有娛樂場所。甚至覺得農村人是比較乏味的,其實這只是城市人對農村的錯誤認知,畢竟每個人群都有一定的休閒方式,只不過方式不同而已,並不能說一個地方沒有娛樂!其實在農村人們過的非常的充實,而且也非常的快樂,他們生活在這個慢節奏,生活壓力又比較小的地方,而且還擁有著大自然的風光。還能夠欣賞到美好的環境,同時隨時隨地都洗滌心靈,這無疑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也是讓城市人望塵莫及的事情!
  • 農村人說「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啥意思?有道理嗎?
    這讓我印象頗為深刻。比如前段時間,就聽到農村老人們說了一句俗語「公雞不蹄母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而現在想來還是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後來詢問了幾位老者後,他們也給出我答案,那麼今天咱們大家就來粗略的討論下這句俗語的意思。
  • 養殖小知識:雞是白天下蛋,為何鴨是晚上下蛋?鵝啥時候下蛋?
    養殖小知識:雞是白天下蛋,為何鴨是晚上下蛋?鵝啥時候下蛋?文/農夫也瘋狂雞、鴨和鵝,這是在農村十分常見的動物了,很人家中都會養殖。尤其是養雞的,那家家戶戶都會養上幾隻。由於鴨子喜歡在有水的地方,如果附近沒有水源,那鴨子就容易生病,所以一般只有靠近水源的農戶人家才會養鴨子。而鵝雖然比較漂亮,但是具有攻擊性,老輩人還說「與人不和,勸人養鵝」。而且鵝一年產蛋量非常少,所以農村裡養鵝的很少,近兩年已經看不到有人養鵝了。很多人都明白公雞是半夜打鳴,而母雞則是在白天下蛋。那為何鴨是晚上下蛋?鵝又是在什麼時候下蛋呢?
  • 母雞下蛋後發出鳴叫要注意!可能不只是因為疼痛
    雞相較於其他家禽來說,具有投入較少、流轉較快等優點,也不需要特別複雜嚴格的飼養環境,所以有很多農村家庭都在院子中養雞。母雞價值更高,不僅可以以雞肉形式賣出,也可以將它下的蛋出售,所以養一隻母雞就有著雙重回報。
  • 在農村如果母雞發出公雞的聲音,要被殺掉,這有什麼依據?
    當您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相信大家應該都算是農村人吧,就算不是農村人,相信老家也應該是農村的,大家應該也明白,在農村總會出現一些比較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動物有點反常,我們知道在農村有一些動物反常叫聲都是有一些說法,比如貓頭鷹笑聲,還有狗哭聲,還有公雞半夜打鳴。
  • 如果沒有公雞,母雞下的蛋是沒有「靈魂」的,孵不出小雞來
    之前一直覺得母雞下蛋就是生小雞,一直覺得很奇怪,不是需要公母一起結合才能生出寶寶來嗎?可是有時候沒有養公雞,母雞自己就能下蛋了。在農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幾隻土雞,因為地方大,養的母雞會下蛋,肉質又比飼料飼養的雞要鮮美,營養價值高。
  • 家裡餵的母雞,在冬天不下蛋了,怎麼回事?看完就明白了
    家裡餵的母雞,冬天不下蛋了,怎麼回事?看完就明白了在農村裡,很多農民經常會遇到這一情況,在秋天的時候的母雞還正常的下蛋,但是進入冬季以後,家裡養的母雞就不下蛋了,進入了「歇窩」的狀態。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蛋雞養殖戶餵養的蛋雞在冬天仍舊下蛋,而農民們餵養的母雞在冬天就不下蛋了呢?李子來回答。李子認為,影響母雞冬季產蛋的要素有多方面的,比如光照,母雞的糧食缺乏,維生素缺乏,溫度,品種等,這些都是母雞冬季不下蛋的原因。
  • 母雞下蛋後咯咯咯地叫是什麼意思
    有一天,朋友突然問我:母雞在下完蛋之後總會發出咯咯咯的叫聲,這是為什麼?看似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卻把我給攔住了。這種現象不僅在農村經常見到,即使對很多城裡人來說也並不陌生。但是問到母雞下蛋後為什麼會發出咯咯咯地叫聲,無論是城市人還是農村人,很多人就不知道如何作答了,只知道這是一種常態,是母雞下完蛋以後的正常反應,具體道理說不上來。其實,母雞下完蛋以後為什麼會咯咯咯地叫,一般人還真說不準,因為我們不是母雞,也不懂它們的語言,只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憑空猜測了。我覺得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笫一、是一種興奮的表現。
  • 農村偏愛母雞,公雞不受歡迎,養大了不吃,閹了公雞有什麼好處?
    在農村很多人喜歡養雞,一般都是養母雞的多,公雞的少,鄉居小菜的媽媽以前也養有公雞,後面有人到村裡來閹雞,家裡的那隻公雞也就閹了,說到公雞被閹之後的好處,鄉居小菜還是知道一些的:平時在農村集市上買小雞的時候人們也是根據經驗來買的,想著都挑選母雞
  • 母雞為啥不下蛋!
    ,其原因除了一些疾病導致的生理缺陷外,大多數都是氣溫,光照以及飲食營養的差異造成的。   今天要說的是母雞下蛋的事,按常理說母雞到了下蛋的年齡,就應該安心產蛋才行,可是有的母雞就是幹不好自己的本份事兒,光吃飼料不產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說起農村的俗語俗話,可能有些朋友會略知一二,因為這些俗語俗話,都是經歷了幾千年而流傳下來的。雖然有一些沒有科學考證,聽起來也像無稽之談,但有一些老話,卻也是非常有道理的,都是經過生活經驗的總結,從而得出的。那麼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可能第一次聽,不知道其說的是什麼,但去細細深究的話,到也能感嘆出老人們的智慧。像有句俗語叫做,「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
  • 母雞下蛋咯咯叫,為什麼會這樣叫喚?不叫就下不了蛋了嗎?
    文濤聲依舊母雞下蛋咯咯叫,為什麼會這樣叫喚?不叫就下不了蛋了嗎?相信很多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們一定見過母雞下蛋了,以前老母雞下蛋可是一件十分令人高興的事情,因為代表著又有新鮮的雞蛋可以吃了,其實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老母雞下單的時候會咯咯咯叫,這讓人有些好奇,為什麼會叫呢?不叫就生不了蛋嗎?其實這都是有原因的,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母雞下蛋後「咯咯」大叫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民間傳說?
    如果是在農村,大家應該會發現,農家院子裡的母雞下蛋後就會大聲地叫,很有節奏。這樣農民就知道母雞已經下蛋,所以在母雞走後他們就可以去撿蛋了。而且有意思的是母雞下蛋後會大叫。這也是過去農民可能無法解釋的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而且正因為如此,人們對這方面還有了一些民間傳說。
  • 母雞不用交配,天天在下蛋,那公雞存在有啥用?
    我國現在已經成為了禽蛋消費量第一大國,每年至少要吃掉4000億枚雞蛋,相當於兩千多萬噸,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這也意味著每時每刻養殖場的母雞都閒不下來,都需要加緊製造雞蛋。
  • 農村老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啥意思,為啥這樣說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啥意思,為啥這樣說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大自然的規律下,每天按部就班的。村民們每天都在忙碌著同一件事情,如果碰上一些比較反常的現象,村民們都認為那是一種不吉利的表現。就像我們覺得在農村,男女之間就應該分工明細,要按照規矩來參考。
  • 母雞能夠自己下蛋,那麼公雞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當然是需要的!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會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母雞其實靠著自己也能生蛋。於是就有人產生了問題,他們迷惑,既然母雞自己能生蛋,那還要公雞幹啥?公雞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看到這類問題,黑嫂愣了好一陣,然後被逗笑了。
  • 為什麼母雞有沒有公雞都能下蛋,難道是雌雄同體嗎?怎樣區分?
    這個問題也成為了一個千古難題,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不過也是一個奇葩的問題,但是細心的朋友們又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那麼母雞為什麼沒有公雞也能夠下蛋呢?難道是雌雄同體嗎?其實在我們所認知的範圍內,是需要雌性和雄性交配以後,才能夠受精從而產生卵,然後才會有結晶,可是有些母雞根本就不需要公雞也能夠下蛋,這不禁讓人感到驚訝,也讓人感到好奇。
  • 「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啥意思?三年老母雞咋就不受待見
    現在養雞很多是圈養了,就是養在院子裡,院子空間大小看自家規模了,所以現在的農家雞也變得「宅」了,這也是為了農村環境變得乾淨,農民生活幸福感增強的一個表現。「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這句話是啥意思呢?這句話從字面上可以這樣理解:家裡的雞是養千日的大蟲,過了千日再養的話,會越來越窮。
  • 農村養雞:為何養一隻大公雞之後,母雞就不容易走丟了呢?
    農村的人們特別喜歡養一些牲畜,雞鴨鵝也是在農村比較常見的一種禽類,怎麼養這些東西,不僅是為了下蛋,也為了自己食用這些肉類的時候比較方便,特別是家裡來親戚的時候,順手宰一隻吃起來那可是既美味又安全!而人們養的最多的可能就要數雞了,雞在農村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禽類,如果觀察的話,就會發現一個比較有趣的問題,在農村養一群母雞之後,如果能夠養一隻大公雞跟隨著他們的話,母雞就不容易走丟了,很多人都比較好奇,這究竟是什麼原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