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無論走到哪裡,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民族復興、增進人民福祉的高度,作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指引,開啟健康中國建設新局面,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不斷夯實健康之基。總書記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健康基礎。
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是立國之基,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加快發展,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公共衛生整體實力和疾病防控能力上了一個大臺階。近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全民醫保制度不斷健全。截至2019年底,87%以上的居民15分鐘內能夠到達最近的醫療點,基本醫保覆蓋13.5億人,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經過努力,我們不僅顯著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而且開闢了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極大改善,覆蓋城鄉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基本建成,各地鄉鎮衛生院帶給居民的「健康紅利」正在逐漸釋放。
今年以來,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習近平總書記一開始就鮮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要求不惜一切代價救治患者,救治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最大程度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深刻詮釋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抗疫鬥爭,強調加快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著力提高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夯實制度保障。現在疫情尚未平息,如何織牢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是中國抗疫的必答題,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切事。一次次考察、一個個會議、一項項決策,習近平總書記行程萬裡,人民的健康始終掛在心頭。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在浙江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戰略謀劃和前瞻布局,堅持平戰結合,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推動工作力量向一線下沉。
醫防結合、高效協同——在吉林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大公共衛生基礎設施投入,加強公共衛生隊伍建設,推動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服務高效協同。
完善機制、健全體系——在安徽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健康是貫穿人類發展進程中的共同願景,也是全人類的共同福祉。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我們黨對人民的鄭重承諾。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這項重大民心工程擺上重要日程,強化責任擔當,狠抓推動落實。人民健康是立國之基,我們要開啟健康中國建設新局面,健康助力小康,小康保障健康,合力共建健康中國,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不斷夯實健康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