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了!不盲目追求來華留學生的數量

2020-12-25 三木學長

近日,教育部下發通知。通知強調,各單位嚴格執行《學校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管理辦法》《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範(試行)》的各項要求,不盲目追求國際化指標和來華留學生規模。

此消息一出,引起網友一片讚譽!

留學生一定要招國外的精英,優中選優、寧缺毋濫,不要白眼狼,吃你的、喝你的,最後還抹黑你!

留學生最多的高校

1、北京語言大學

北京語言大學留學生人數為9886人,為我國留學生人數最多的高校。

北京語言大學是中國唯一一所以對來華留學生進行漢語、中華文化教育為主要任務的國際型大學,素有「小聯合國」之稱。

北京語言大學是中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創辦於1962年。

1964年定名為北京語言學院。

1974年毛澤東主席為學校題寫校名。

1996年更名為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2002年校名簡化為北京語言大學。

在北京語言大學「跨國戀」比較普遍,不少外國留學生選擇留在中國發展。

北京語言大學的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是國家重點學科(全國僅有2所學校,另一所是北京大學),北語的漢碩全國第一。法語也是北語的優勢學科,法盟就在北語。

2、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目前留學生為8434人,為我國來華留學生人數第二大高校!

北京大學創辦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

辛亥革命後,於1912年改為現名。

北大眾多學者夢想中的學府,北大很大,兼容並包,那自由的精神,浸潤著燕園的一草一木。

紅樓飛雪,一時英傑,先哲曾書寫,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憶昔長別,陽關千疊,狂歌曾競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約。

3、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留學生人數為:8387人。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首批「211 工程」和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坐落在首都北京朝陽區。素有「小北大"之稱。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國際貿易、國際商務專業在全國高校同領域中居於領先地位。

第四輪學科評估:

應用經濟學A、工商管理A、法學A-、外國語言文學A-、

統計學B+、理論經濟學B、政治學B、公共管理B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優勢專業大致集中在財經、外語、法學三個領域:

1、財經類:在北京素有「北清人貿,京城四少」一說。

2、外語類:北京外語界基本上是北大、北外、外經貿鐵定的前三。

3、法學類:法律界北京五強高校為「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對外經貿大學」。

4、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目前留學生人數為:6849人。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復旦大學始創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

1917年定名為復旦大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

2000年,復旦大學與上海醫科大學合併。

2017年,學校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是一所世界知名、國內頂尖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餘下高校分別是:

上海交通大學:6670人。

暨南大學:6157人。

浙江大學:6154人。

華東師範大學:6026人。

清華大學:5847人。

華僑大學:5557人。

相關焦點

  • 不崇洋媚外,也不盲目排外,對來華留學生還是應該Welcome!
    近日,來華留學生問題引起熱議,可以看得出,大家心中有抱怨,甚至有敵意。對來華留學生從最初的友好,到詬病,到憤怒,為什麼發生這種變化?高考的羹,憑什麼讓「假留學生」來分? 教育部回應輿論關切,處理這兩個問題還是很及時的。出臺的兩個舉措得到了網友肯定: 第一個舉措:明確不盲目追求國際化指標和來華留學生規模,推進中外學生管理趨同化。
  • 教育部發文涉及來華留學生,網友:早該如此
    近日,教育部下發通知,專門強調了各單位要嚴格執行《學校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的管理辦法》和《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範(試行)》的各項要求,不盲目追求國際化指標和來華留學生規模,在對留學生培養的同時加強對留學生的管理。
  • 控制來華留學生規模,把更多的教育資源留給我們國家的學生
    他們很自然的把這些留學生當做特權人士對待。北京師範大學新興市場研究院院長兼發展研究院院長胡必亮說: 「給非洲留學生一年也就10萬獎學金,其實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給留學生提供超國民待遇,當然也是那幫人所作所為。我們也很懷疑在這個審批過程中會不會出現利益輸送的操作。我們大批的孩子需要教育資源,可是我們還把的最好的教育資源低廉地送給了國外的留學生。這估計也是很多人想移民的原因之一,即便在國外上不了的好大學,可以回國輕鬆上清華。
  • 教育部關於印發《來華留學生醫學本科教育(英語授課)質量控制標準...
    ,開設了用英語全程授課的臨床醫學本科專業,得到了一些國家和來華留學生的歡迎。但是,在辦學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個別學校只關注接收留學生帶來的經濟效益,盲目追求擴大規模;一些學校用英語授課的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質量不高;少數高校降低入學門檻,僅憑高中畢業證錄取學生,生源質量得不到保證等,影響了我國高等教育的聲譽。
  • 留學生比例排行榜發布,留學生最多的985原來是這所!
    近日以來,有機構公布了中國各大高校留學生的佔比排名。藉此排行榜的發布,我們也大體了解了我國留學生的教育情況。今天筆者也藉此來談談我國的留學生教育。下面是該排行榜的部分截圖,顯示的是該排行榜的前二十名高校。
  • 給俞敏洪的建議點讚,在華留學生問題教育部重視起來了
    但是國外的留學生到中國來卻沒有那麼多的限制,他們可以更輕鬆的進入名牌高校,享受中國最好的教育資源。這種現象對於國內學生來說顯然不公平。這種現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校追求留學生數量以達成&34;的指標,除了在招生上會給留學生&34;以吸引更多留學生報考
  • 幾十萬來華留學生,到底來我國學習什麼?
    但估算不等於事實,而且2020年的新冠疫情對來華留學也是有影響的。儘管有報導說,2018年全球有10%的國際學生在中國留學,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留學目的地國。但從中國高校龐大的在校生數量相比,50萬算不了什麼,數量並不多,比例則更低。2019年,共有1169464名國際生在美國求學,我國的國際學生只是美國國家學生的42%。
  • 留學生被隔離索要礦泉水,對高質生活的盲目追求,毀了部分年輕人
    近日,一名從國外返回的留學生,在隔離期間嫌棄隔離酒店的水髒,要求工作人員提供礦泉水。如此理不直氣也壯的背後,是部分年輕人對高質量生活的追求盲目到不分場合、不分時間、不分狀況的地步了。"保命"礦泉水疫情之下,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倖免。由於對國外防疫措施的不信任,以及對獨守異鄉的恐懼,大量留學生開始陸續歸國。
  • 高招報告:出國留學增速明顯放緩,來華留學生人數穩定增長
    數據來源:教育部  近20年來,我國來華留學生數量穩步增長。其中,接受學歷教育的學生佔比逐年提升,2018年已超過了來華留學生總數的一半,達52.44%,共258,122人。  北大、清華作為我國頂尖的高等教育學府,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留學生。據統計,近些年來,兩所高校的國際留學生數量均有所增加。2018年,北京大學在校留學生人數為3773人,清華大學為3014人。  而且,來華留學生的學歷層次也在不斷提高。
  • 新時期來華留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策略研究
    在這樣的背景下,原先學成即回國的來華留學生就業政策,已明顯不適應國家和市場的需求。  2017年,隨著人社部、外交部、教育部聯合發文出臺新政,允許優秀外籍高校畢業生在華就業,來華留學畢業生除了離華就業外有了更多的選擇,部分高校隨之開始探索來華留學就業指導工作。
  • 福建擴招菲律賓來華留學生
    福建擴招菲律賓來華留學生 2019-09-02 21:41:3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禕   中新網福州9月2日電 (記者 林春茵)福建師範大學2日在福州舉行2019級菲律賓來華留學生開學典禮
  • 媒體:引進留學生要追求質量 避免"高衙內"渾水摸魚
    無獨有偶,山東大學留學生「學伴」項目也在近日引發輿論討論,質疑對留學生特殊對待。對此,山東大學回應稱:不存在一個留學生跟3名女生配比。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也越來越吸引外國留學生來華讀書。作為國際交流的橋梁,外國留學生本應扮演更重要的作用,但留學生隊伍過於龐雜,很難保證質量。同時國內一些高校區別對待留學生群體,也引發了一些不滿。
  • 堵住留學生待遇這個教育公平的「黑洞」,還需政府和高校共同努力
    長期以來,國內一些人士利用國際學生政策的漏洞搞「高考移民」,讓自己學習一般的孩子換個留學生身份就堂而皇之進入一流高校,引發社會強烈不滿,而國內一些高校過度優待留學生的做法也成為教育公平不能承受之重。自2019年以來,教育部已經數次針對國內高校留學生問題作出表態。
  • 留學生政策應與時俱進,適時取消外國留學生的特殊待遇
    我國長期以來一直給予外國留學生以超國民的特殊待遇,遭屢國人詬病,媒體也曾多見反對意見,但目前看來問題並未從根本上得以解決。對來華外國留學生的待遇問題,本質上是屬於國民待遇的範疇。我國由於長期堅持對外開放的需要,對來華留學生基本上是給予超國民待遇的,這些政策措施的實行對外國留學生也是有著極大的吸引力,使得來華留學生的數量逐年大幅增長。
  • 來華留學生廣西入鄉隨俗做花燈湯圓鬧元宵
    圖為留學生們在展示自己包的湯圓 林馨 攝中新網柳州2月11日電題:來華留學生廣西入鄉隨俗 做花燈湯圓鬧元宵作者林馨「第一次做花燈特別有思意,以前只見過沒有想過也能有機會親手製作一個。」為了讓來華留學生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春節,柳州城市職業學院的老師們組織來自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上百名留學生在學校學習製作花燈、包湯圓等中國傳統習俗,體驗中國「年味。」課堂上,黃福新選了一個魚模樣的花燈和同學們饒有興趣的製作起來。他細心聽老師講解後,和留學生們用材料按步驟製作好花燈的外觀,再接上電源讓花燈亮起來。
  • 留學生來華不只為學漢語
    國內有能力開出高層次專業全英文項目的大學寥寥無幾留學生來華不只為學漢語來源:文匯報 2010-09-02  這幾天,位於清華大學紫荊公寓22號樓2層的外國留學生工作辦公室格外熱鬧,一個個老外忙著在這裡諮詢、登記與註冊——他們是清華新來的研究生。
  • 來華留學擁有「平安」--中國平安為來華留學生提供綜合保險計劃
    協議規定,教育部將在未來5年每年為享受中國政府獎學金的來華留學生投保中國平安保險公司「來華留學生綜合保險(團體險)」,該保險包括留學生團體平安保險、留學生團體附加意外傷害醫療保險、留學生團體住院醫療保險和團體高額醫療費用保險等四個部分,最高賠付金額可達51萬元人民幣,屬於教育部和中國平安共同為來華留學生量身定做的保險項目,是中國政府面對來華留學生規模迅速擴大的良好勢頭推出的優化來華留學環境的重要舉措
  • 教育部:2017年有近50萬外國留學生來華學習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3月30日,記者從教育部獲悉,2017年共有48.92萬名外國留學生在我國高等院校學習,規模增速連續兩年保持在10%以上,其中學歷生24.15萬人,佔總數的49.38%,同比增幅15.04%。
  • 45所高校新學年將招3058名本科臨床醫學專業來華留學生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新聞記者4月22日晚從教育部獲悉,日前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公布2020—2021學年招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英語授課)來華留學生的高等學校名單及招生計劃的通知。根據通知,2020—2021學年全國45所高校將招收共計3058名本科臨床醫學專業來華留學生。 通知稱,2020—2021學年,教育部委託45所高校招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英語授課)來華留學生。本學年招生院校及名額分配根據往年招生情況及2019年來華留學生醫學教育專項調研和日常工作檢查情況確定。
  • 教育部:45所高校將招3058名本科臨床醫學專業來華留學生
    半島記者 劉金震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0—2021學年招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英語授課)來華留學生的高等學校名單及招生計劃。目前,教育部委託吉林大學等共45所高校負責相關招生工作,總體招生計劃為305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