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4 月的一天,著名天使投資人薛蠻子發現,自己的微信帳號居然被黑了。
「黑客」還給他發了一條信息,聲稱自己其實是一名創業者,黑帳號只是為能夠與薛蠻子見上一面。
薛蠻子起初並不在意,或許,他並不認為這名創業者會做什麼出格的事。
這一次,他失策了。
不久,薛蠻子所有的微信好友都收到了一條以他本人名義發送的信息,大意是:薛蠻子強烈推薦一個名叫 4931 的遊戲交易平臺。
薛蠻子這下知道了,這人,他非見不可了。
「其實在見面的 15 分鐘時間,他就已經確定要投了,」蘑菇頭CEO朱潘這樣告訴騰訊創業。
朱潘,就是那位大膽的黑客,而 4931 則是蘑菇頭旗下專業從事網路遊戲裝備、帳號、金幣、點卡等虛擬物品交易的電子商務網站。 4931 在最近剛剛獲得了千萬級天使輪融資,投資人正是薛蠻子。
「老生意」如何吸引新錢?
說起來,點卡充值、買賣裝備、帳號已經是網遊圈的一門「老生意」了。
資深玩家大多都能報出自己所在服的知名「工作室」,這些工作室不光經營充值、買賣等業務,甚至還提供陪練、代打等專業服務,而從事這些生意的人則被稱為「遊戲商人」。
遊戲之外,也出現了5173、UU898、DD373 這樣的第三方交易平臺,這類平臺往往同時經營多款遊戲的帳號、金幣及裝備的交易。
但無論通過哪種渠道進行交易,玩家關心的無非是兩件事:價格及如何保障交易安全。
傳統平臺與工作室最常見的盈利手段就是收取手續費,而手續費其實也是玩家的一大痛點。
在朱潘看來,這已經是一種過時的盈利手段。「用薛老的話說,他們還是靠網際網路賺錢的傳統人。」朱潘如此評價。 4931 的一大賣點,正是免除交易手續費。
但這樣一來,平臺要靠什麼掙錢?朱潘告訴騰訊創業,傳統手續費往往是由賣家承擔,那麼這部分成本必然會隱含在商品價格中。而像5173、 4931 等平臺則通過售賣保險的方式,將這部分成本轉移給買家。
「當時薛老幫我們對接了眾安保險,」朱潘解釋道,「我們推出了一個模式:凡是購買後 15 天之內出現遊戲裝備被找回、帳號被封停的情況,我們將無條件賠償。」
這一方面是對買家利益的保障(有關保障,我們將在下文詳細討論),另一方面,由於買家也可以選擇不購買保險,這就在買家心理上達到了一種風險與價格的平衡,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保障了平臺的營收。
對於賠付率,朱潘表示據他了解,「 5173 一年的人保購買力是12. 76 億,它出險率(賠付)不到 3 萬塊錢」。(騰訊創業暫無法核實以上數據)除此之外,朱潘表示,未來平臺的營收還可能來自廣告、點卡充值、遊戲直播等等。
帳號賣得high,真的不怕被封停?
價格倒是便宜了,但買家依然有需要擔心的事,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賣家可能出現的失信行為,以及遊戲對交易帳號的處罰。例如有玩家剛剛從某工作室手中購買了一個非「三無(未綁定手機、郵箱和身份證)」帳號,幾天後卻發現帳號已被原帳號所有者通過申訴方式收回。
由於絕大多數遊戲都不鼓勵帳號買賣,因此交易獲得的帳號不會受到遊戲保護。
對此,許多工作室採取的措施是,邀請本服排名靠前的大V玩家提供擔保,但這種措施往往依賴工作室與大V的私交,很難複製。
朱潘選擇的解決辦法之一,就是上面所說的保險模式。不過,保險模式雖然為買家提供了一段時間的保障,但遊戲運營商可能採取的處罰措施,卻依然對線下交易構成潛在威脅。
「所有遊戲公司都不支持第三方線下交易,但同時,他們也是會選擇跟你(平臺)合作的。」朱潘表示,遊戲運營商擁有虛擬貨幣發行的資質,交易平臺則擁有虛擬貨幣交易的資質,遊戲運營商不會打壓平臺,平臺也不會傷害遊戲運營商。這是合作的前提。
而合作的方式,則是遊戲運營商從交易產生的營收中抽取分成,同時為平臺提供某種程度上的「綠色通道」,例如當玩家提供某第三方平臺交易憑證時,運營商就會解除對其帳號的封停。朱潘表示,他們事實上也已經在與遊戲運營商討論合作,有幾家已經表達了合作意向。
對於這種模式的前景,朱潘似乎很有信心:「如果像某些平臺沒有得到官方授權,玩家的裝備、帳號等一旦出現問題,官方是不會解凍或退還的,那麼玩家就知道這家平臺是官方不認可的,那麼它就會間接地將所有模式(交易)推到你這裡(4931)來。」
失去耐心的玩家和無奈的遊戲運營商
那麼問題來了,遊戲運營商與第三方交易平臺合作的動力在哪?
有一點不難理解,運營商本意上是不希望玩家進行帳號、裝備或金幣交易的,因為這樣一來,一個玩家的生命周期將大大縮短,遊戲內消費的機會也會大大減少。
但運營商也心知肚明,線下交易行為永遠不可能杜絕,反倒是由於第三方交易平臺魚龍混雜,玩家帳號安全往往得不到保障,而交易帶來的營收也白白拱手讓與他人。
在這件事上,運營商的心態是矛盾的。
舉個例子來說,網易很早以前就在端遊上推出了官方線下交易平臺「藏寶閣」,但有網易遊戲的資深玩家告訴騰訊創業,每次網易系遊戲搞線下活動,玩家提的最多的問題就是手遊版「藏寶閣」何時推出。
網易為什麼遲遲不推手遊版「藏寶閣」?這與端遊和手遊的營收方式差異不無關係。
交易平臺的出現固然會減少玩家在遊戲內的消費,但端遊還有一塊「雷打不動」的收益,即點卡充值,但手遊並沒有這塊消費。
此外,運營商推線下交易平臺也需要考慮成本,而我們知道手遊的生命周期普遍短於端遊,這也是為什麼手遊看起來市場大,爆發快,但過兩年可能就不火了,做線下交易平臺的性價比不高。
事實上,據朱潘透露, 4931 的主要業務也是來自端遊,手遊基本上只是充值和帳號交易。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也能看出,運營商自己做線下交易平臺,至少要有這樣一個前提:有持續穩定的遊戲收入,且線下交易平臺不會對其產生釜底抽薪式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做官方線下交易平臺的運營商,大多是像網易、暢遊、完美這樣的「大廠」。
那麼朱潘們的機會在哪裡呢?與大廠相比,小型遊戲運營商做線下交易的成本和收益並不匹配,但玩家對線下交易的需求依然存在。這部分長尾市場,正是第三方交易平臺所看中的。
「沒有買賣的遊戲不是好遊戲」,朱潘這樣說。
這句話在幾年前或許還有些不可思議,但隨著消費升級,玩家對遊戲的耐心也在降低,能夠買來現成的帳號、裝備痛快一把,就絕不埋頭苦「肝」,這成為很多人的遊戲理念。運營商的無奈終於也日漸放大,直至成全了第三方交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