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南京市教育局公布了2020年新認定的123家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這些幼兒園從今年春季或秋季開始執行普惠性民辦園收費標準。預計今年暑期,教育局還將再公布一批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名單。記者採訪發現,在政府不斷加大補貼力度的背景下,民辦幼兒園正加快向普惠優質轉型。
家門口的幼兒園 老百姓上得起
南京江北新區貝特幼兒園,是2020年新認定的123家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之一,從今年9月開始,幼兒園保育費從原來的2600元/每月降到1170元/每月,很多原計劃去小區外入園的家長又把孩子送了回來,目前招生已經飽和。
「之前想送孩子去沿江街道的一所公辦園,但畢竟距離遠接送不便。」家住威尼斯水城九街區的盧先生告訴記者,小區裡這所貝特幼兒園以前叫「威尼斯偉才國際幼兒園」,辦園質量還不錯,就是價格有點貴,今年改成普惠園後親民了很多。「辦園條件和收費都差不多,當然還是選家門口的方便。」
「在降低收費的同時,政府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據幼兒園園長梁齊鳳介紹,今年政府部門提供每生2200元以上生均補貼,減免了幼兒園120萬元的房租,甚至還給了裝修補貼。教育主管部門在教科研、幼兒園管理上也加大了指導力度。
江北新區貝特幼兒園是威尼斯水城第九街區的配套幼兒園,曾經是由開發商建設、社會力量運營的民辦幼兒園。記者了解到,南京各家民辦幼兒園成本構成不盡相同,但最主要不外乎房租或人員工資。以貝特幼兒園為例,最大支出是每年200萬元的房租,佔總支出50%以上,光靠市、區兩級2200多元的生均經費不足以彌補運營缺口,為此,江北新區出臺相關政策扶持民辦惠民園發展,給幼兒園每個班每年8萬元房租補貼。
目前江北新區已有16所民辦幼兒園轉成了民辦惠民園,另有6家民辦園已經遞交了轉民辦惠民園的申請。貝特幼兒園運營方貝特教育集團,今年就有3所幼兒園轉為惠民園。集團董事長張傳為說:「希望政府部門未來能給我們更多幫助,讓我們民辦惠民園發展得更好,儘快縮小和公辦園在辦園質量上的差距。」
民辦園收費降下來 質量提上去
民辦惠民園有了政府補貼,經費得到保障,提高質量辦名園成為首要任務。南京市海德幼兒園是2019年新開辦的一所民辦惠民園,不到一年時間,已創建成為南京市優質幼兒園,並計劃在2022年創建省優質園。
「收費雖然降低了,但是我們的教學質量要讓老百姓更滿意。」 幼兒園運營方負責人、江蘇德美教育董事長陳維亞介紹,海德幼兒園從建設之初就按省級優質幼兒園規劃,未來在保育服務、在教學質量上還要不斷創新,爭取辦成區域內的標杆園。
棲霞區行知幼兒園是2014年南京市首批認定的民辦惠民園,按照每三年認定一次的要求,今年它第三次出現在教育局公布的民辦惠民園名單中。這所老民辦園在2015年被評為省優質幼兒園,2017年被認定為江蘇省課程遊戲化項目建設園。
在當地居民看來,行知幼兒園每月1014元保教費"性價比"很高。住在附近小區的陳先生告訴記者,幼兒園的老師很「靠譜」,很多老師已經在這裡工作了十幾年,「她們很會帶孩子,孩子每天在這裡玩得很開心,我們家長也放心。」
教師隊伍的穩定,離不開教師待遇的穩步提高。幼兒園園長宋春梅介紹,2014年剛剛被認定為民辦惠民園時,幼兒園老師的月薪在三四千元,現在已經逐步提升到了五六千元;此外,成為惠民園後,老師們在專業發展上也得到了教育部門更多的指導和幫助。
「出去學習和交流的機會變多了,各類評比和競賽的平臺也更多了,這些年老師們的進步很明顯。」 宋春梅說。
目前,江蘇全省共有幼兒園7608所,在園幼兒253.9萬人,其中63%在公辦幼兒園就讀,78%在普惠性幼兒園就讀。到2020年底,全省公辦幼兒園比例要達到65%,普惠性幼兒園比例要超過85%,省市優質幼兒園佔比達到90%。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姚偉 史哲銘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