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離天最近的地方逆風飛翔
——湖南第九批援藏工作隊進藏一周年感懷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一年前的今天,我們曾是一群分飛在三湘大地不同高山河畔的雄鷹,因為一個莊嚴神聖的召喚,匆匆別親棄友、跋山涉水、一路向西,來到了全世界離天最近的地方。一年來,為了共同的使命和目標,我們團結成一艘滿載湖湘精神的空中巨輪,在海拔近5000米雲霄之巔,乘風破浪,逆風翱翔。在走過的365個日夜,我們時刻不忘囑託,日夜踐行使命,盡情揮灑汗水,無私擔當奉獻,砥礪錘鍊自我,在與最強熱的日光對話中堅定信念,在與最凜冽的寒風交錯中一往直前。再狂的風吹雨打我們從未退縮,再難的艱險崎嶇我們不會停步,再強的考驗洗禮也改變不了我們前行的腳步和方向。一年來,我們眼中噙滿淚水,身體充滿傷痕。但是,走過的艱辛已紮根成我們心中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力量,重新整點行囊,我們依舊選擇逆風向前。
我們曾艱難調試。沒有預演,沒有作別,一紙通知,一夜穿雲,家便在身後,國便上了肩頭。不見了家鄉的青山綠水,沒有了江南的空氣溼潤,日日相對的是山南一望無邊的「裸露」和「坦蕩」。低壓缺氧不再是曾經的擔憂和叮囑,一次次更密更深的頭痛、氣喘、失眠,是高原向我們的真實宣戰。肆虐的風沙可以吹翻上下班的「小毛驢」、吹垮辦公樓的鋁合金窗;雨季的泥石流,可以將我們裸留在喜馬拉雅山任一個高寒夜晚;亞堆扎拉和雪布達拉山的積雪,可以封鎖半年出行的腳步;強過湖南40倍的紫外線,可以讓最親的人難以辨認那張曾最熟悉的臉。父母病了、老婆生了、孩子上學了,一幕幕愛莫能助的無奈讓我們愧疚加劇;語言不通、要求不同、辦法不同,一回回融入新環境的碰壁和尷尬,讓我們懷疑最初選擇。啟航前的調試,曾經那麼艱難。
我們曾望見遠方。365個日夜,總有個聲音指引我們,「治邊穩藏」光榮,「民族團結」幸福!在前線黨委的領導下,我們深信篤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我們通過「湘遇書吧」學原著,通過「七一」學「習」分享會深交流,通過主題教育解難題,通過甘巴拉英雄雷達站主題黨日活動強信仰。在維穩的主戰場,在反分裂鬥爭的最前沿,在邊境第一線,我們接受考驗,經歷磨練。一年來,我們學出了堅定信仰,學出了使命擔當,我們進一步強固國家安全觀,增強憂患意識。我們在深入的學習交流中做到學思用貫通,在不斷的實踐創新中踐行著知信行統一。我們在穿越喜馬拉雅時看見祖國的壯闊和博大;在跨經雅魯藏布江時感受到時代發展的奔騰和熱情;在玉麥鄉感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和力量。天空飄動的雲彩,演繹著這裡的祥和幸福;草原奔跑的牛羊,抒發著這裡的快樂愜意;湛藍深遠的羊卓雍措,蓄積著無限生機和希望;多情善變的拿日雍措,述說著同胞們的聰慧果敢。為了這片土地永遠鮮紅燦爛,為了藏族同胞永遠幸福和美,我們一直艱難無悔向前。
我們曾經歷風暴。因為低壓缺氧,去年進藏不久,敬業的眼科醫生、睿智的援藏律師、熱忱的進藏嘉賓,把鮮活的生命留給了這片高原。危險和挑戰無時不對我們虎視眈眈,家人朋友的揪心和牽掛無時不考驗著我們,但無悔的初心重若千金,我們在如履薄冰中堅守。新冠疫情突如其來,這裡天寒地凍、缺醫少藥,防控和治療條件滯後,牽掛著全國人民的心。「此時無我更待何時」,醫療隊5名醫務人員首先響應號召,元宵前夜趕赴山南,他們完全放棄了半年援藏後的首次骨肉團聚期,完全忘了新春佳節的濃濃氛圍還未褪去,完全不顧逆行途中交叉感染風險。在湖南疫情爆發最嚴重的時候,大家不顧個人安危、不分晝夜走企業找物資,為山南募集了25萬個口罩、8噸消毒液、2000份核酸檢測試劑、370套(個)防護服和測溫儀。望著一批批寫滿愛心的物資,山南的同事們留下感動的淚水:「湖南援藏隊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幫助和換取我們的生命啊!」與藏族同胞想在一起,幹在一起,不論身份,不論職業,不論生死,是我們共同許下的承諾和誓言。
我們曾滿獲扶助。一人援藏,全家參與。我們每個逆飛身影的背後,都有家人深情的凝視,遙遠的祝福,無私的奉獻。「你好吧,一定保重好自己!」「沒關係,家裡的事別操心」,這是「後方家屬保障團」不時傳送的寬慰和理解。援藏有難,後方保障。「支援和建設西藏,不是你個人的工作,而是我們單位和組織,是全國各地各族人民共同的神聖目標和任務」,這是派出單位提供的謀事、幹事、成事保障。一個目標,同幹到底。「我們是主席家鄉的援藏鐵軍」,我們堅持「一家人、一條心、一起幹」,我們懂團結、善團結、能團結,200多顆火熱真誠的心連著心,200多雙堅定有力的手挽著手,這是在前線黨委帶領下凝結的錚錚力量。
我們曾常見彩虹。風雨過後有彩虹。在艱辛的努力下,在忘我的付出中,在揮灑的汗水裡,一道道彩虹映照著我們的成功和喜悅。一年來,我們安排援藏資金1.3億元,深入實施「五個一批」惠民工程,對口支援四縣的安全飲水、生活垃圾清運、薄弱醫療環節、美麗鄉村示範、便民利民公共設施。我們創新思路引進高原蜂蜜、青稞產品、藏香黑豬、蔬菜大棚企業落地落戶山南,幫助藏族同胞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我們加大科技人才支持投入,「最美支邊人」伍國強和黑青稞種植技術每年幫助農民增收500萬元;我們突出重點力量抓招商、解思想、細調研、走企業、要政策,成立招商小分隊,一年來走訪企業上百餘家,儲備項目近30個。湖南建工集團、湖南鯤鵬集團、湖南中惠旅、蘇寧易購、愛敬堂藥業等40餘家企業進藏考察;隆子藏香豬標準化養殖,扎囊「戈壁田園」和「綠之源」農業,貢嘎「巔峰貢蜜」等特色種養加工項目落地開工,合計投資近7億元;湖南湘江集團打造劉瓊特色鄉村旅遊、湘韻味特色速熱食品加工、貢嘎空鐵物流園引進湖南普瑞康製藥、三一重能開發山南風電、愛爾眼科等10餘個總投資逾15億元的洽談項目蓄勢待發;幫扶「洛珠」「帕哲」本土眾創空間升級,協助「輝言氣體」二三期順利投產,指導「晏子青稞」「戈壁田園」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引導桑日葡萄基地新建酒莊實現高質量發展。全方位、多層次、多環節招商安商扶商,我們日夜奮戰在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的第一線。我們積極協調湖南省委組織部等單位,拿出「20+40」個的行政、事業工作崗位和78家企業愛心崗位2358個,定向為山南大中專畢業生解決就業;為了山南人民的健康,我們提出「一聯盟、兩基地、三提升」目標,探索「院包科」模式,著力建立醫藥專科聯盟,建設藏醫藥生產研發基地和康養基地,醫院管理水平、醫療技術能力和臨床科研實力明顯提升,湖南省人民醫院等三所重點醫院與山南藏醫院三科室精準結對幫扶。為了創新山南教育理念和成效,我們認真探索「全領域覆蓋、全過程培育、全方位結對」模式,實施「山南湖南學校聯盟、名師名家人才引領、愛國愛黨紅色傳承、提質提效內涵發展」四大工程,通過湖南一師西藏山南師範班、望城一中山南高中代培班、山南湖南學校共建共創多層次學生培育體系等舉措,在全國教育對口支援西藏視頻會作典型推介。幸福家園「小組團」極參與重要規劃、項目梳理謀劃,旅遊「小組團」「五實招」促進山南旅遊市場復工復產,住建「小組團」努力推進人才「傳幫帶」。我們時刻不忘交往交流,一年來,我們爭取湖南29個單位65名幹部人才17批次進藏指導,組織300多人次法紀、科技、旅遊、環保人員走進湖南培訓,我們積極倡導援藏隊員參與結對「一個藏族幹部、一個藏族家庭、一名藏族學生」,58名隊員牽手65名學生讓湘藏兩地的情誼歷久彌堅。一張張藍圖,一個個實招,我們共同描繪著山南人民美好生活的絢麗多彩。
我們曾遇見自己。一年來,我們在學習中淬鍊思想,在交流中提升品格,在磨礪中強健筋骨,在實踐中增長才幹,在創新中開拓視野。我們堅持「嚴管厚愛」,我們嚴格遵守「十條禁令」,積極靠近正向激勵「十條措施」,踴躍參與「創優爭先」。「牢記援藏使命、建功雅礱大地」主題創建活動中,「季度之星」在你我中層出不窮,「先進集體」「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你追我趕。在「培養一門藝術、學習一門技術、鑽研一門學術」的自我學習號召中,我們創建閱讀、書法、攝影等8個興趣小組,「湘遇山南」報導430篇,全方位記載我們一年來的風採。一年來,我們深刻體會到什麼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我們砥礪做到「缺氧不缺精神」「體弱意志更堅」,我們將「高反」活成「高興」,我們把「感動」轉換成「行動」。我們不怕經風雨,我們要在最強勁的風暴中實現「傷筋動骨—脫胎換骨—強筋健骨—銘心刻骨」的自我涅槃!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一天援藏人,終身山南人」,一年的深情投入和朝夕相伴,我們的身體和情感已經深深融入這片土地。在「援藏只剩兩年」的時不我待中,一幅幅火熱藍圖和項目建設的催人奮進中,為了山南人民更多更快的小康和富強,讓我們繼續鬥志昂揚地逆風飛翔!
[責編:戴蓉]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