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新中國最有影響的現代漢語字典《新華字典》(第12版)首發,主要修訂了8項內容, 正文每頁附二維碼,讀者掃碼即可看書寫筆畫、聽正確讀音,首次實現應用程式APP和紙質圖書同步發行。
《新華字典》先後由葉聖陶、魏建功、邵荃麟、陳原、王力、呂叔湘、周祖謨、曹先擢等學術大家參與編纂修訂,目前印行超過6億冊,創造了人類圖書出版史上的奇蹟。2016年4月,《新華字典》獲得兩項金氏世界紀錄:「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
《新華字典》(第12版)修訂團隊繼承了前輩字典人的原創精神,經過5年認真細緻的修訂,跟進升級50餘個專項,使字典內容更加符合社會需求。此次修訂主要有8項內容:一是根據國家規範和教學需求,增補字頭,第12版根據《通用規範漢字表》等規範標準,增、刪、改、調部分字頭;二是跟進時代,適量增補新詞,如「初心」「點讚」「二維碼」「截屏」等;三是貼近生活,增補新義新用法,如「萌」增加義項:「稚嫩而惹人喜愛的:賣萌」;四是與時俱進,完善字詞釋義;五是滿足需求,增補實用字音,如「『鰂(鰂)』zé 用於地名:~魚湧(chōng)(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醫學術語「卒中」怎樣讀呢?第12版在「卒cù」下增補複音詞[卒中];六是體現規範實用,完善《部首檢字表》;七是依據權威資料,更新附錄信息;八是正文每頁附二維碼,掃碼享有增值服務,可看書寫筆畫、聽正確讀音,實現了媒體融合的二次升級,讓文字有了聲音、讓筆畫有了動態,看聽結合,動靜相伴。
《新華字典》(第12版)首次使用冷雷射打碼技術,通過一書一碼,讓《新華字典》有了電子「身份證」,為讀者提供了防偽查詢、物流追溯、資源連結等增值服務。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