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有關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日益重要。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華中師範大學新增"土地資源管理"本科專業。華中師範大學新增的"土地資源管理"有哪些特點?專業競爭力有哪些?未來將如何培養人才?"湖北之聲"《上課啦》欄目邀請華中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盧新海教授就"土地資源管理"的專業概念、開設背景、培養目標與就業發展前景等接受了採訪,現將採訪內容摘錄如下:
盧新海,華中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專業概念
土地資源管理的核心是地籍、地權、地用和地價等關鍵問題,也就是處理和解決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涉及到的土地信息獲取、處理與運用,土地權屬的確認、轉移與糾紛調處,土地有效開發利用的手段與技術,以及土地供給、需求與價格等市場管理問題。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目標是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法學、資源學和工程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接受土地管理基本技能的專門訓練,既具有現代經濟、管理與法學理論又具有土地科學與工程領域專業技術才能,能在國土、規劃、建設、房地產等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司法機關、房地產開發與經營企業、房地產金融機構及教學科研單位,從事行政管理、企業運作及科學研究的複合型專門人才。
從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可以看出,這個專業最大的特點是知識的複合性,因此培養的人才更能適應現代社會對知識複合型人才的要求。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學生既要懂經濟,更要懂管理;既要有理論,更需要技能;既要懂法規,也要會操作。這就為學生走向社會提供了更多的職業選擇機會,更寬廣的成才之路。
開設背景
華中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前身是成立於1993年9月的管理學院,因學科調整於2012年更名為公共管理學院。學院擁有"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公共管理博士後流動站,以及公共管理專業碩士MPA授予權,公共管理學科為湖北省重點一級學科,多次在全國學科評估中居於前列。學院在土地資源管理、行政管理、社會保障、教育經濟與管理四個專業招收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在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二個專業招收本科生,其中行政管理專業是國家第一批批准的一流本科專業。
目前學院已經制訂了力爭一流學科的建設方案,計劃將行政管理和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打造成為國內著名專業,通過"雙峰崛起"計劃帶動整個公共管理學科進入國內第一梯隊。同時,學校連續近二十年招收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已經向社會輸送了數百名土地管理領域的高層次人才,獲得了社會對華中師範大學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高度認可,也為土地資源管理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基礎。加上城市化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對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的不斷增長,學校順應社會需求,適時開辦土地資源管理本科專業,既能完善公共管理人才培養體系和專業結構,也能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土地管理專門業人才。
專業應用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知識的複合性,以及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學生接受土地調查、土地評價、國土空間規劃、國土整治、測繪遙感、計算機應用、地籍管理、不動產估價等專業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訓練,從而具備解決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涉及到土地資源各種問題的能力。
現實中需要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人才來解決的問題眾多,可以說涉及到社會、經濟、政治、法律的方方面面。運用土地資源管理知識,上可治國理政,下可發家致富。治國理政可以狹義地理解為治國土、理地政,為國家的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人民富足、生態文明保駕護航。土地管理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工具,從奴隸社會時期的土地井田制到今天的國有建設用地出讓制與農村集體土地承包製,都是社會治理的核心制度。歷史不斷證明,政權更迭、文化演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土地從來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管好土地、用好土地也從來都是治國安邦、發展經濟、富甲人民的理政之本。同時土地是一種生產要素,從普通社會生產單元企業和社會成員個體的角度來看,運用土地管理知識,經營好各項土地資產,實現土地資產的保值增值,是增加社會財富和家庭財產的重要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每一天都會面對與土地相關的問題。比如住的房子是城市裡面的商品房還是農村宅基地上的自建房?它們佔用的土地面積有多大、有什麼樣的土地權屬和權利?上大學後自己名下的承包經營地還能不能保留、怎樣才能合法轉讓?單位發展需要的土地如何獲取、又該是以什麼樣的合理價格獲取?城市發展規模到底多大合適、城市發展的合理邊界應該如何確定?某樓盤商品房的價格到底高不高、會漲還是會跌?等等。這些問題都可以運用土地資源管理的知識和技能來分析和解答。
核心課程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主要課程有:公共經濟學、公共管理學、公共政策學、土地資源學、土地經濟學、土地管理學、土地法學、土地行政學、土地資源調查與評價、測繪遙感與土地信息系統、地籍管理、土地利用學、國土空間規劃、不動產估價、土地金融學、房地產投資、房地產開發經營與管理、土地整治工程等。除了課堂學習外,還安排有地籍測量、國土空間規劃、不動產估價、土地信息系統應用等實踐環節或者集中實習,以培養和訓練同學們的實際操作能力。
此外還可以在課內課外和老師們一起探討國家土地制度改革、房地產調控、土地財政、房地產稅收、金融危機等學術前沿問題。
專業競爭力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開設土地資源管理本科專業的學校有一百二十多所,其中湖北就有近十所,包括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湖北科技學院、黃岡師範學院和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
華中師範大學的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和其他學校比,具有如下優勢:首先華中師範大學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師資力量非常雄厚,公共管理學院土地管理系目前有16位在職專業老師,全部都是博士畢業並且具有海外留學經歷,他們中間有全國一流的專家和學者,也有目前在土地管理研究領域最活躍、科研成果突出的一批青年教師,人才梯隊結構合理。其次華中師範大學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在全國排名前十五位,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並不是新辦,已經培養了數百名土地資源管理的博士與碩士研究生,這些使得土地資源管理本科專業一經開設就是在一個很高的平臺上,擁有很高的學科地位。最後華中師範大學的學科結構均衡,有首批列入國家"雙一流"的政治學科、全國知名的地理與資源環境學科、經濟學科、計算機學科等等,比起其他專業性很強的學校來說更能有力地支撐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發展。
專業素質
華中師範大學對學生的培養,既要掌握土地資源管理的基本理論,還要獲得解決土地資源管理具體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因此除了課程學習,還有很多需要團隊完成的實踐環節。有實驗室裡面的設備操作、計算機應用,還有室外的土地調查、測繪製圖、規劃設計。因此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協作並進的團隊精神、不怕困難的基本素質,另外還需要有較強的動手能力、表現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招生類別
華中師範大學的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在公共管理大類中招生,文理兼收。因此有志於就讀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考生,填報志願時需填報公共管理大類。
通常一年級以學習英語、數學等公共課和公共管理類的平臺課經濟學、管理學、公共政策學等為主,一年級結束前進行專業分流。專業分流的依據是同學們的志願,同時也適當考慮同學們高中的文理科背景和一年級基礎課的成績。由於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知識複合程度更高一些,在公共管理大類裡面更偏理工一些,需要有比較好的數學基礎;同時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測繪遙感、規劃設計、土地整治等課程的工程背景也要求同學們有比較強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
就業方向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就業形勢很好,這也是為什麼全國很多學校開設這個專業的原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社會對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還會不斷增長。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可從事土地資源調查與評價、地籍測量與地籍管理、國土空間規劃與國土整治、土地及房地產價格評估、土地信息系統開發與應用、以及房地產開發經營等方面的技術和管理工作。一部分畢業生可能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各級自然資源局、住房建設管理局、發展改革委等政府部門及其事業單位,一部分畢業生考取研究生或者出國深造,一部分畢業生則通過就業市場進入各類從事信貸業務的銀行等金融機構、各類房地產開發經營公司、各類資產評估和規劃設計公司,還有畢業生利用自己專業知識通過國家司法考試成為律師、法官、檢察官。
國家設置了一系列職業資格考試,其中與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相關的有註冊房地產估價師、註冊資產評估師、註冊城市規劃師、註冊諮詢工程師(投資)、土地登記代理人等。
升學深造
華中師範大學鼓勵同學們本科畢業後繼續深造,在國內外高水平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社會不僅對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人才需求量不斷增長,對人才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
公共管理學院2020年度本科畢業生的保研率為10.2%,由於全國研究生複試都還沒有舉行,今年的整體升學率目前還不能確定;2019年學院的保研率為13.4%,整體升學率為41.5%。學生主要選擇去清華大學、人民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南開大學等雙一流建設高校深造學習。也有部分同學選擇留在本校繼續深造。此外,還有部分同學申請到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大學讀研究生。
對於有志向繼續讀研深造的同學,建議大家從進校開始就做好準備。首先扎紮實實學好英語、政治理論等基礎課,這是考研的必考課程。在二三年級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必選修課學習中,加強和專業老師的交流,積極參與各類大學生科研活動,了解學科發展動態以及開設本專業的有關高校及其導師的基本情況,便於做出好的決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學院建立了本科生學業導師制度,每一位新生進校後就會安排一位專業老師擔任學業導師,有關學業方面的事情包括如何制定發展規劃,如何開展科學研究,如何備考研究生等等,都可以徵詢學業導師的意見並得到學業導師的指導。
延伸閱讀:
盧新海,教授、博士生導師,華中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華中科技大學國土資源與不動產研究中心主任,華中學者特聘教授。同濟大學管理工程博士,比利時魯汶大學(KUL)城市經濟學博士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高級研究學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等項目同行評議專家,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審專家。兼任中國土地學會、中國土地估價師協會、中國高校房地產學者聯誼會理事、中華建設管理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土地學會副理事長,英國皇家測量師學會(RICS)會員。中國註冊房地產估價師、土地估價師、資產評估師、造價工程師、諮詢工程師(投資)和土地登記代理人。中央黨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幹研修班結業。主要研究領域為土地管理和資源管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及省部級課題7項。曾獲湖北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和三等獎,武漢市人民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和三等獎。
素材來源:華中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