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你們來到我的第二故鄉!」
「林市長,越來越像貴州人了!」
8月27日,寧波團市委常委、掛職興仁市委常委、副市長林體,在屯腳鎮紅心獼猴桃園區熱情地迎接他的老鄉們——浙江採訪團。
烈日當空,連片的獼猴桃枝葉上泛著油亮,枝葉下掛滿了果實。
「2018年,寧波投入250萬元對口幫扶資金,幫助企業擴種了500畝,現在已經發展到5300畝了。」林體帶著大家一邊往基地深處走,一邊激情飛揚地介紹:「看,這也是去年寧波投入300萬元幫扶資金建成的冷庫。」
路遇正在採摘獼猴桃的村民,記者們拿上設備,爬坡下坎,將鏡頭聚焦到脫貧攻堅第一線。
「大姐,你家的土地流轉給公司了嗎?在這裡幹活收入怎麼樣?」
「從2014年開始,我們就來這裡幹活了,綁枝、施肥、摘果、選果,樣樣都做,一天8個小時就有80元。家裡的5畝地也流轉給了公司,一畝1000元。」村民楊忠美樂呵呵地向大家講起了對口幫扶帶來的「紅利」。
據悉,通過產業帶動,園區提供固定就業崗位66個,累計帶動就業2.5萬餘人次,覆蓋農戶近700戶,戶均增收逾1萬元。
「當地產業發展抓得實,寧波幫扶落得實,我們媒體也要把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文章寫實,講好脫貧攻堅的奮鬥故事!」寧波廣電集團新聞綜合頻道記者何星燁雖然後背已經溼透,但還是不停地穿梭在地裡,不放過任何一個精彩鏡頭,不落下任何一個精彩細節。
「這兩年因為寧波市的大力支持,我們的獼猴桃產業發展進入了快車道。」興仁鴻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劉應文感激地說,真金白銀的支持可貴,春風化雨的指引無價。在我們這裡掛職的領導和專家,經常來基地指導,為我們出謀劃策。
攜手同心奪全勝,東西協作譜新篇。無論是在獼猴桃產業園,還是在隨後採訪的苗西南飲品有限公司、蠶桑產業文創園等地,記者們看到了寧波市的真幫實扶,也看到了黔西南州的十足幹勁。採訪團記者紛紛表示:「這是一篇好文章,我們要寫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