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ONE冠軍賽官宣小米、英特爾、惠普和羅技為全球最新戰略合作夥伴。合作以贊助的方式覆蓋ONE冠軍賽旗下的多個項目,包括ONE冠軍賽旗下所有格鬥賽事、ONE冠軍賽的電競業務,以及ONE工作室(ONE Studios),合作承諾覆蓋2020年ONE冠軍賽格鬥和電競平臺,以及大型真人秀《飛黃騰達-ONE冠軍賽》。
「或許很多人會以為,ONE冠軍賽只是一個體育賽事平臺,其實這是一個誤解,我們更是一個體育傳媒。」ONE冠軍賽總裁鄭華峰解釋道。
ONE冠軍賽總裁 鄭華峰
其實,ONE冠軍賽帶來的驚喜遠不止於此。4月19日,一場名為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同一個世界:四海聚一家)的慈善演出刷新了全球音樂史的奇蹟。這次演唱會由流行天后Lady Gaga策劃,WHO(世界衛生組織)和GlOBAL CITZEN組織聯合發起的全球大慈善活動,演出在ONE冠軍賽官方Facebook主頁和ONE Super App上直播。來自全球的100多位天王天后級別的頂級歌手,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演出。從公布伊始,人們就將這場演唱會自然而然地與1985 年為援助衣索比亞的大饑荒舉辦的Live Aid 的慈善演唱會聯繫在了一起,並被人們譽為「新冠肺炎時代的 Live Aid」。
沒有華麗的燈光和舞臺,沒有酷炫的音響,沒有山呼海嘯的觀眾,那些萬人迷的音樂人,有些在錄音室唱,有些在自家書房用各種「非專業」設備演唱……但這些,都不妨礙線上演唱會的順利舉行。經過8小時的不間斷表演,最終,One World募集到1.3億慈善基金。而這場演唱會也成為一場溫暖的、被載入史冊的慈善演出。
參與此次「一起宅在家」系列活動的還有ONE冠軍賽超級明星布蘭登·維拉、狄米崔斯·詹森、昂拉恩桑、維託·貝爾福特、李勝珠、黑豹艾龍、熊競楠(Xiong Jing Nan)、艾迪·阿爾瓦雷茲、阮·馬丁,以及ONE冠軍賽副主席米莎·塔特(Miesha Tate),他們與粉絲們互動,分享各自宅家的健身時刻。
做體育圈的「迪士尼」
作為亞洲歷史上最大的體育傳媒公司,經過8年的發展,ONE冠軍賽在2018年10月獲得了紅衫資本領投的1.66億美元的D輪融資,總融資規模已達2.6億美元。迄今為止,除了數字平臺外,ONE冠軍賽的比賽轉播至150多個國家,覆蓋26億人。同時,還與世界上領先的轉播機構達成合作,比如福克斯體育臺、騰訊體育、五星體育、青海衛視、菲律賓ABS-CBN廣播電視集團、馬來西亞轉播平臺ASTRO的合作等。
亞洲是格鬥的發源地,格鬥是亞洲的文化瑰寶。這是鄭華峰反覆強調的一句話。格鬥不僅僅是打拳,更承載了一種文化。無論是古代的武俠小說,還是自然而然就浮現在腦海中的現代功夫明星,包括成龍、李小龍、李連杰、章子怡、吳京等,格鬥的文化,其實早已深深地植根於我們生活中。
亞洲各國都有非常濃厚的格鬥文化,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代表武術,中國的武術、散打,日本的柔道,韓國的跆拳道,泰國的泰拳,以及俄羅斯的桑搏等。「就和美國是籃球的發源地一樣,格鬥是我們亞洲人應該發揚光大的。籃球在美國的歷史是150-200年,而格鬥在亞洲至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目前,全世界價格最高的體育IP是美國橄欖球的NFL賽事,但這個賽事美國人或許更有興趣,相較而言,格鬥比橄欖球的受眾規模大得多,因此,我們沒有理由不能把它做成最大的體育IP。只是,亞洲的格鬥商業化起步比較晚,群眾基礎還有待發展。這也是ONE冠軍賽成立的初衷,ONE冠軍賽希望能團結亞洲各個國家,將各個國家的武術和文化展現給全世界的人看。我們希望未來可以把ONE冠軍賽打造成一個不僅僅只是體育的知名IP,相信它會成為亞洲體育文化的符號,就像迪士尼和NBA一樣。」
作為一個國際級的世界大舞臺,ONE冠軍賽為亞洲最好的格鬥選手們提供了展示才能和實力的機會。提起當時創辦的初衷,鄭華峰告訴我們,「一方面是幫助本地格鬥的國際化,將本土的格鬥文化和選手在國際舞臺上展示;一方面也是為了保留各國的傳統運動。除了綜合格鬥,我們還對格鬥種類進行了細分,分出了泰拳和踢拳,這麼做是格鬥選手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選擇和出路。」
熊競楠,國家拳擊一級運動員,ONE冠軍賽歷史上首位女子草量級冠軍
ONE的當務之急是培養出自己有號召力的明星拳手,而當我們提及「『下一個熊競楠』、『下一個張偉麗』何時會出現」時,鄭華峰不假思索地說:「很快,中國的格鬥領域具有非常大的潛力,很多年輕的格鬥選手目前都處於上升階段。去年,ONE還主推了一個本土選拔賽『ONE尋英之旅』,我們希望吸引更多的好的中國拳手來我們的平臺,尤其是年輕選手,我們願意培養他們,帶他們進入國際舞臺展現實力。」
多元的格鬥項目,以及有效的商業開發,一定程度上擴大了ONE冠軍賽的國際影響力,也不斷加強了其在中國市場的重要地位。
品牌下沉、觸動更廣的群眾基礎也將是ONE冠軍賽的下一布局方向。今年原本打算在重慶站舉辦的《ONE:盛典1》,即是ONE冠軍賽下沉開發二線城市的第一步,「除了北上廣深這些被世界所熟知的中國城市外,二線城市也需要『出圈』的機會。2020年是新加坡和重慶結成姐妹城市五周年,也是新加坡和中國建交的三十周年,到重慶舉辦這場比賽,不僅僅是一場格鬥賽事,更是兩國文體行業的交流。同時,也可以為國內的二線城市帶來價值和機會。」
這個IP玩的是「花式出圈」
2020年伊始,一場猝不及防、來勢洶洶的全球化疫情,給實體經濟帶來巨大衝擊,而體育賽事也隨著愈演愈烈的疫情陸續取消,陷入停擺狀態,ONE冠軍賽自然也未能倖免,2月28日,ONE冠軍賽新加坡站採取了「閉門比賽」的方式,但保留了全球的直播,從而減少大家感染的風險。此後,立即宣布重慶站取消,第一場《ONE:盛典1》無奈只能擇日再辦。
雖然疫情帶來了很多負面的影響,但鄭華峰卻窺見了其中的生機。「『宅生活』無疑催生了『宅文化』和『宅經濟』,人們的消費習慣因為『宅』發生了改變,同時,人們對於線上的內容的需求量也急速飆升。「鄭華峰說到。線上的快速布局成為ONE冠軍賽疫情下的重要發展目標,「目前我們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現場的大型賽事不行舉行,但線上處處是生機,我們有很多年歷史的錄播內容可以播出。同時,最近我們與抖音籤下了合作,50名ONE冠軍賽的運動員都會在抖音開設個人帳號,在沒有線下比賽的當下,線上發力無疑IP出圈最快速而有效的方式之一。」
除了線上發力和線下的賽事之外,觀賞與娛樂性較強的真人秀節目或許是格鬥的一個出圈。上個月,ONE冠軍賽向外界宣布,已獲得米高梅電視(MGM Television)的授權,將推出《飛黃騰達-ONE冠軍賽》亞洲真人秀。節目將由ONE冠軍賽旗下製片公司ONE工作室 (ONE STUDIO) 製作,節目將邀請16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者參加一場商業和身體挑戰並行的高風險遊戲。獲勝者將獲得年薪25萬美元的工作機會,在ONE冠軍賽的新加坡總部,作為ONE冠軍賽主席兼CEO查特裡-西尤堂的學徒工作一年。而真人秀的評委團的陣容也十分強大,除了ONE冠軍賽的主席兼CEO查特裡·西尤堂外,節目組還特邀了包括目前已經公布的Catcha Group聯合創始人兼CEO派屈克-格羅夫(Patrick Grove)、東南亞知名時尚電商平臺Zilingo的聯合創始人兼CEO安克提-博斯(Ankiti Bose)等特邀嘉賓助陣,另有9名嘉賓尚未公布。
《飛黃騰達-ONE冠軍賽》評委團成員 左:Patrick Grove 右:Ankiti Bose
「飛黃騰達是一個非常大的戰略項目,我們會保持節目的大框架不變,但是加入更多的亞洲元素。不管是候選人,還是嘉賓CEO。同時別忘了,我們還是一個格鬥公司,在節目裡我們不僅會考驗候選人的情商和智商,想要進入格鬥公司,『武力值』可也是要被考驗的一項。節目中除了明星CEO還會有我們的格鬥世界冠軍坐鎮。」鄭華峰解釋到。
相比真人秀節目,ONE冠軍賽的「武力值」在電競圈的提升速度可謂十分驚人。2019年年底,ONE冠軍賽的電競公司ONE Esports在新加坡舉辦了DOTA2的電競賽事,最終獲得了8500萬的收視率。
近幾年,電競賽事在國內市場倍受關注,接踵而至的賽事,讓電競產業迅速駛入「快車道」。對於ONE冠軍賽的IP在電競領域的「出圈」,鄭華峰表示非常樂觀,因為來自ONE冠軍賽官方調查的原生用戶與電競用戶的貼合數據顯示,在ONE冠軍賽的原生用戶中有62%的人會收看電競比賽或視頻;在電競用戶群體中,平均有25%的人同時也是搏擊運動的愛好者或者觀眾,這個比例在菲律賓等國家更是高達了45%,換而言之,近一半的電競用戶同時也是格鬥用戶。可以窺見,與第三方遊戲版權方達成雙贏的合作,是成功塑造多元化體育IP的必經之路。
「在現在的電競圈,你可以說出一個享譽國際的亞洲明星嗎?」鄭華峰停頓了一會,繼續說道,「找不出很正常,因為目前還沒有出現。但相比籃球、網球等非起源於亞洲的體育運動而言,不需要靠身體搏鬥的電競或許更容易塑造Super Star。」
就像ONE冠軍賽在傳統體育中塑造明星的能力,ONE Esports旗下電競賽事相比於傳統電競賽事的不同點,會更專注於向大眾講述選手和俱樂部的故事,改變市場上仍舊存在的電競輿論問題,讓電競選手和俱樂部也能像ONE冠軍賽一樣,成為英雄故事被廣為傳唱。在許多發展中國家,電競選手們的背景大多生活貧苦,沒有正規職業,大部分需要通過努力和挑戰才會有今天的成就,而我們希望可以圍繞價值觀、英雄形象和背後的故事,去激勵更多人。」
採訪的最後,鄭華峰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可以加入到格鬥的大家庭中,「其實,格鬥並非我們想像的『野蠻暴力』,它可以被當作一場全民運動。」曾經練過跆拳道的鄭華峰為格鬥正了名,「格鬥是零門檻的健身項目,即使是沒有經驗的格鬥小白,找到專業的格鬥教練,假以時日的不斷練習,也可以摸索出自己一套鍛鍊方法。在學習格鬥的過程中,還能磨練我們的意志品質,懂得尊重、保持謙遜、學會耐心等等,由內而外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福布斯生活系列活動
涵蓋沙龍、晚宴、論壇、展覽、品鑑會等形式
暢談健康、消費、居住、出行、科技等前沿趨勢
致力於打造生活愛好者與創新者的跨界交流平臺
見證中國新消費時代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