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9月7日
地點:上海
人物:Victor Cui
拍攝 Docu|剪輯 曉華&希希|翻譯 紅玉
編導 子恆&雪迎|圖文 菜菜
2017年初,在福布斯評選的2016年度亞洲最具價值體育賽事排行榜中,ONE冠軍賽力壓中超位列榜首,這一結果令不少人感到意外,因為在大眾的既定印象裡,足球、籃球、網球等項目才是當今職業體壇中吸金能力最強、綜合價值最高的運動。
在搏擊格鬥普遍被視為小眾運動的亞洲地區,ONE冠軍賽日後會為亞洲乃至世界格鬥圈帶來怎樣的驚喜?現任CEO Victor告訴我們:這一切,只是一個開始。
1
Victor談搏擊
「它是世界上最美的運動」
在創辦ONE之前,Victor有將近15年的體育媒體從業經驗——曾在ESPN star sports和PGA tour擔任高級主管,也曾為奧運會等多項體育賽事工作。
談及創辦專業格鬥賽事的初衷,除了自小的家庭薰陶,更重要的是他希望把「忠誠、謙卑、榮譽、尊重……這些精神,通過搏擊比賽激勵身邊的每一個人。」
搏擊周評:何時開始接觸搏擊?
Victor:我從小就練習武術格鬥,我的父親母親都曾從事過這個行業,我們家後院有一個專門的拳擊場地,我每天都會在那裡練習打拳,我還拿到了跆拳道的黑帶段位,我妻子也是。
搏擊周評:在你看來,搏擊是怎樣一種運動?
Victor:搏擊是世界上最美的一種運動項目,能夠讓人們聚集在一起,尊重比賽。
不論社會經濟背景如何,是貧窮是富有,是否受過教育,男孩、女孩、年輕人、中年人……搏擊格鬥能把這些人緊緊的凝聚在一起。
搏擊周評:創辦職業賽事的初衷?
Victor:我認為通過這個機會,可以展示搏擊格鬥的美好,忠誠、謙卑、榮譽、尊重、勤奮、奉獻,這些精神,這些內在價值,都能在搏擊運動員的身上體現,這就是我們想通過這個賽事向世界表達的東西。
我們想向世界展示運動員背後的故事,最激動人心,最鼓舞人心的事情,藉此來激勵身邊的人。
2
ONE的布局
「專注自身,擴大影響力」
2011年,ONE正式成立,並在次年3月舉辦了第一場比賽,「其實沒有過去很久,當時的興奮仍歷歷在目」,自誕生之日起,Victor就賦予了ONE代表亞洲武術與西方格鬥賽事相抗衡的使命。
近年,K-1、UFC、Glory等賽事紛紛走出本土尋求外部發展,那麼ONE要如何在穩固目前格局的基礎上走向世界,也是Victor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搏擊周評:ONE冠軍賽為何選用MMA規則?
Victor:我們舉辦這個賽事是為了能儘可能滿足世界上大多數的格鬥愛好者,所以是結合東西方比賽規則的優點之後慎重考慮的,採用MMA這樣一種全球化的比賽規則。
搏擊周評:為什麼以「亞洲最大的世界級MMA賽事」定義ONE?
Victor:我們是這個項目亞洲最大的世界級賽事承辦者,也是亞洲最大的世界級體育傳媒公司。你能想到的幾乎所有的運營數據,在亞洲我們都是行業領先的。
我們在全亞洲舉辦了數量最多的賽事,橫跨亞洲最多的國家,並在全球128個國家進行直播,覆蓋超過十億觀眾。在亞洲範圍內,我們的社交媒體帳號(Facebook)上的粉絲數量超過任何亞洲體育組織,而這些數字還在繼續增加。
全球範圍內有很多非常成功的體育賽事組織,但自由搏擊、MMA還處於發展階段,我們還需要時間,需要大眾積極的參與進來。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一個觀眾最喜歡的賽事,傳播這項體育賽事的價值意義。我們每天在做的是專注於我們的項目,去想如何讓這項項目進行的更好,確保有越來越多的粉絲喜歡觀看我們的比賽。
搏擊周評:ONE的國際性體現在哪裡?
Victor:亞洲許多國家都有很多很棒的體育產業,但他們的賽事不是全球直播形式的,ONE冠軍賽的總部雖然在亞洲,但我們的觀眾來自世界各地,我們有全球直播,他們都會觀看我們的比賽。
搏擊周評: 隨著UFC、GLORY等賽事品牌相繼入駐中國,ONE有何應對策略?
Victor:我們成立ONE冠軍賽的時候,亞洲已經有很多類似的機構了,我們對他們來說已經不新鮮了,但後來我們卻比亞洲其他體育類組織發展的都要快,因為我們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楚,做好自己該做的就可以。
我們不會花很多時間浪費在擔憂對手所舉辦的比賽上,我們知道自己擅長的部分,要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要通過不斷吸取之前賽事留下來的經驗教訓,把我們的賽事規格提升到世界級別,這樣我們就能去到我們想去的任何城市舉辦比賽。
3
首站,上海
「人們很喜歡,這就足夠了」
9月2日,ONE冠軍賽在中國的首場比賽,於上海東方體育中心圓滿落幕,「每一個運動員、工作人員、粉絲觀眾都非常開心,這場賽事獲得的效應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期待。」
當問及賽事盈利,Victor坦言,世界上大多數人都不喜歡付費項目,「我也喜歡免費的午餐,每個人都希望免費觀看比賽,但這項挑戰最刺激的部分是,如何讓觀眾真正成為比賽中的一員,而不僅僅是收了門票了事。」
搏擊周評:上海站籌備過程中是否遇到過困難?
Victor:為了上海首秀能展現的非常精彩,我們準備了大概6年的時間,可以說從成立公司的第一天開始就把進軍上海放入了我們的戰略規劃,從確定品牌、公司、團隊,每一個部分都做了十足的準備,這次非常感謝相關部門所做的工作,感謝中國政府、上海市政等各方面的支持。
我們在中國組織運營這樣的賽事,和在其他任何國家一樣,不可避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比如和政府機構打交道中的一些有關審批和規則方面的東西,這些事情是我們需要多接觸多了解的地方。
搏擊周評:如何評價這場比賽?
Victor:上海的那場比賽,觀眾在萬人體育場待了4個小時,整晚都在狂歡激動中度過,那種感覺你是想像不到的。
人們離開自己舒適的公寓,克服惡劣的交通和天氣,花了2小時以上的時間排隊,只為進到場內好好觀看比賽,這種感覺真的非常棒,同時也反映出我們的團隊做了很多努力,正在步入正軌,我們製作出的東西收到了相應的回報,人們很喜歡,對我來說,這就足夠了。
此前我們在中國舉辦的比賽,都採取授權的方式與當地合作夥伴共同舉辦,但這次不一樣,上海這場是我們把所有的事情完全交給自己團隊製作的第一場賽事,這場比賽也展現出了中國運動員的風採,目前我們正在培養中國未來巨星,我認為在不不久的將來,中國運動員將會有足夠強的能力去挑戰世界冠軍。
搏擊周評:有和國內的電視臺等媒體合作嗎?
Victor:我們有和上海五星體育頻道合作,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應,這次上海舉辦的賽事會在CCTV5播出,比賽當天騰訊也有直播,我們會繼續保持這種合作的關係,接下來還會和其他城市的一些電視頻道、體育臺合作,這次只是一個開始。
搏擊周評:中國觀眾不太適應付費點播的模式,有沒有考慮在中國如何盈利?
Victor: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亞洲最大的體育傳媒公司,這是我們的長遠規劃,所以並不糾結於單場比賽的短期盈虧。這也是我們會受到世界上最知名的財團之一——紅杉資本青睞的原因。
他們在世界眾多的體育組織中選擇投我們,是因為我們有一個非常清晰的願景,他們非常了解我們想要做什麼,也懂得這項運動未來的發展機遇。
4
ONE在中國
「擴大受眾群,是最大的挑戰」
對於中國市場,Victor明確表示了ONE的野心,「中國市場對於任何公司的發展都十分重要,我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不是一時衝動做出進軍中國市場的決定。」
談及近期規劃,他希望「可以在上海舉辦至少3場比賽」,Victor更是和家人一同遷至上海,希望能夠帶領ONE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搏擊周評:對於ONE冠軍賽來說,中國市場與其他市場有什麼不同?
Victor:我認為在中國發展的最大困難是有關比賽規模和影響力的問題,比如上海有3千萬的人口,但你無法讓所有人都接收到你的賽事信息,因為每天在這個城市發生太多太多的事情。
而在新加坡只有400萬的人口,我們想要舉辦一場賽事,消息一出,全城的人都會知道。賽事的規模在這裡變得十分具有挑戰性,但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機遇。
搏擊周評:你認為中國最好的賽事是哪個?是否考慮合作?
Victor:我認為中國有很多非常棒的賽事,比如武林風、崑崙決、CKF……我們想和任何人合作,不管你是賽事方還是運動員,不管你是練太極、跆拳道或是拳擊,我們都歡迎,這樣也可以促使參賽選手更快的成長,你越和不同領域的人接觸,你就會變得越強。
搏擊周評:如何挑選中國選手進行培養?是否籤約中國選手?
Victor:在中國,目前最大的挑戰是中國有非常多擁有比賽戰績的選手,但我們很難從這一堆數據中判斷他們真正的實力,因為他們分屬不同的賽事平臺,而中國並沒有一個相對正式統一的資料庫來統計他們的數據,我們也在尋找有潛力的優秀選手,這可能要花一些時間去鑑別,誰將成為下一位中國超級明星。
所有和我們籤約的選手我們都會按照合同來走,每份合約因人而異,我們希望能給選手一個相對滿意的合同。我們希望給選手提供一個更好的平臺去展示自己,與此同時他們也幫助了我們,這就是雙贏。
搏擊周評:如何讓更多的人關注ONE,不只是拳迷?
Victor:其實每一個體育賽事都會面臨這個問題,每一個體育賽事都會有一些方法來吸引核心觀眾,不管是籃球、足球或是網球比賽,都會有一些比較忠實的觀眾。這當中最大的挑戰,其實是如何使核心觀眾之外的人參與進來。
在這方面,我們會聯合一些大眾化的合作夥伴,比如這次在上海,滴滴作為我們其中一個重要的合作夥伴,雖然他們跟格鬥沒有任何關係,但吸引了很多路人成為我們的新粉絲。
搏擊周評:近期發展規劃?
Victor:目前來說,2018年的規劃是希望ONE冠軍賽能夠獨立在上海舉辦至少三場賽事。說的長遠一點,我認為格鬥所展現出的力量能夠讓人變得更強,讓世界變得更好,我們想要做的,是打造自己的明星英雄,感染大家在生活中展現出搏擊運動的內在價值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