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血孕婦遇上完全性前置胎盤大出血 醫護人員放棄午休改籤回家...

2020-12-19 浙江新聞

  青年時報(記者 潘潔 通訊員 孫美燕)

  這個春節,對盛女士及家人來說過得驚心動魄——盛女士是熊貓血,臨生產前又發現了完全性前置胎盤,而且胎盤穿透子宮「鑽」進了膀胱壁,到醫院的時候出血量很大。就是在這樣緊急的情況下,她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遇到了一群醫術高明的好醫生,竭盡全力保證她們母子平安。雖然在醫院度過了春節,可是,前天盛女士已順利出院。

  緊急

  熊貓血孕婦胎盤「鑽」進膀胱壁

  2月3日是臘月廿九,這一天,大家都在期待著過年。

  就在這一天,上午11點左右,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產四科卻收住了一個急診病人:完全性前置胎盤,出血如月經量。

  這名病情危急的孕婦就是盛女士。今年30周歲,已經懷孕35周多。之前有過多次人流和宮腹腔鏡手術史,這次是她第八次懷孕,卻是第一次臨產。

  盛女士的病情比較複雜,RH陰性,是熊貓血,磁共振提示她不幸遇上完全性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胎盤已經穿透子宮,「鑽」進了膀胱壁,需要馬上急診處理。

  由於此時離春節放假只有短短的半天時間,需要短時間內完成血液和生化檢查等術前準備,聯繫麻醉科完成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聯繫放射科完成髂總動脈球囊預置入;因為RH陰性,輸血科還要聯繫中心血站緊急調取稀缺的血源。因此,想要趕在下午順利完成手術,保衛子宮,需要醫院整個團隊的密切合作。

  為此,浙大婦院產四科整個科室的醫護人員也不停歇,大家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擬訂完備的處理預案,最大程度保證母嬰安全,並且把子宮切除的概率降到最低。有人去盛女士床邊問病史,有人翻閱既往產檢病史和各項輔助檢查,有人聯繫輸血科、放射科、麻醉科、手術室和ICU,有人開始準備術前談話和審批,有人打電話給責任醫生蘇暢。

  迅速

  醫生放棄午休組成手術團隊

  由於盛女士RH陰性熊貓血,又有多次妊娠史,為了避免發生嚴重的溶血反應,手術中不能做術中回收式自體血回輸。好在盛女士在產檢時就已經備了200毫升的儲存式自體血,血庫也緊急準備了RH陰性懸浮紅細胞和血漿,以備術中輸注。

  同時,醫生決定採用髂總動脈球囊預置,有效減少術中出血,為醫生贏得手術時間,降低子宮切除的概率。為此,放射科醫生放棄了午休時間配合手術,其中醫生李奎為了這臺手術還改籤延後了回家的火車票時間。

  產四科主任、主任醫師陳丹青上午門診結束時已經是12點20分。她查看病史後發現盛女士胎盤面積大,覆蓋子宮前壁為主,磁共振提示,胎盤植入,結合既往有7次流產刮宮史,血源稀少,她評估術中出血洶湧,子宮切除風險大。

  為此,陳丹青不顧上午70多個門診工作量的勞累,當天下午1點30分親自主刀,蘇暢責任醫生助手,以最強陣容上手術臺:劃開子宮下段就是胎盤組織,伴有血液和羊水洶湧流出,醫護人員動作迅速地吸去羊水,娩出胎兒;應用宮縮劑,等待胎盤娩出;逐一縫扎胎盤植入創面,髂總動脈球囊放掉,再次確認創面無明顯出血。

  經過大家的努力,下午3點,手術結束,術中出血僅800毫升,母子平安。

  堅守

  術後密切監測確保產婦平安

  前置胎盤手術後的前2個小時是再次發生大出血的關鍵時間,手術結束時離下班時間還有2小時。陳丹青陪伴盛女士到重症監護室(ICU),交待相關注意事項。主治醫師王芳芳寸步不離地陪在ICU內,觀察盛女士陰道出血和腹腔引流管出血情況,一直到晚上10點,在確定盛女士出血風險排除了才離開,而ICU的醫護人員則繼續密切監測。

  「在這麼短短的時間內,我們團隊緊密配合協作,保證產婦母子平安,真正做到救死扶傷,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陳丹青說,前置性胎盤是一種多見於經產婦(記者註:曾生過多於一個孩子的婦女)尤其是多胎產婦的嚴重妊娠併發症。它主要發生在妊娠中後期,胎盤附著於子宮下段,甚至胎盤下緣達到或覆蓋宮頸內口,由於其位置低於胎先露部,所以會影響胎兒正常娩出,非常危險。臨床按胎盤與子宮頸內口的關係,將前置胎盤分為三種類型:完全性前置胎盤或中央性前置胎盤,宮頸內口全部為胎盤組織覆蓋;部分性前置胎盤,宮頸內口部分為胎盤組織覆蓋;邊緣性前置胎盤,胎盤附著於子宮下段,達子宮頸內口邊緣,不超越宮頸內口。

  ●提醒

  減少對子宮壁的損傷

  一般人體中的血液在4000~4500毫升,而前置胎盤的常規出血量在2000毫升以上。因此,陳丹青建議,如果孕婦是稀有血型,最好在孕35周左右就入院。「早一點入院,可以讓孕婦有足夠的恢復期以及儲備更多的自體血。」

  目前,隨著二孩政策全面放開,一些家庭都有備孕的打算,其中不少頭胎是剖宮產的。剖宮產術後發生前置胎盤、胎盤植入的風險會顯著升高。據統計,有剖宮產史的前置胎盤發生率會增加5倍,而胎盤植入的風險是無剖宮產史孕婦的35倍。

  「剖宮產後再懷孕發生的前置胎盤,極易發展成胎盤種植於前子宮切口的兇險性前置胎盤,所以剖宮產後要嚴格避孕,再次懷孕要掌握好時間間隔,最好在剖宮產後2-3年懷孕。」陳丹青提到,多次生產的女性出現胎盤前置的概率也會大大上升。

  陳丹青表示,減少對子宮壁的損傷是預防前置胎盤和胎盤植入的有效措施。因此,女性要積極避孕,避免人流刮宮術、引產術,提倡陰道自然分娩,減少剖宮產。

  如果存在胎盤前置的情況,陳丹青提醒準媽媽要注意以下幾點:孕期活動量要減少,注意休息,避免勞累;產前檢查次數要增加。一般來說,準媽媽在孕28周前,每4周做一次檢查,但有胎盤前置的,在孕34周前,應每2周檢查一次;整個孕期都不能有性生活;如果出現陰道出血,一定要儘早到專業醫院及時就診;胎盤前置的準媽媽在孕34周左右,最好直接住院。一旦出現出血,要及時中止妊娠,進行剖宮產。

相關焦點

  • 淄博市婦幼保健院產科成功搶救一例完全性前置胎盤大出血孕婦
    凌晨三點左右,正在忙碌的值班醫生張磊接到一通護士打來的電話:「張醫生,有一名門診來的36+2周的孕婦自述『胎膜早破』,請馬上來看下」。張磊立馬前往查看,發現孕婦下身大量出血,鮮血溼透了孕婦裙擺,查看患者既往彩超發現為完全性前置胎盤,這並非胎膜早破,而是完全性前置胎盤大出血。
  • 當「熊貓血」遇上兇險性前置胎盤,5小時手術確保母子平安
    37歲準媽媽不僅是Rh(D)陰性血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熊貓血」。而且產婦被診斷為兇險性前置胎盤、胎盤植入,手術風險極高。了解情況後,醫院產科聯合血管外科、麻醉科、手術室、新生兒科、超聲科、放射科、輸血科共同努力,歷經5個小時的緊張救治,最終確保母子平安。
  • 駐馬店一名兇險性前置胎盤大出血患者被成功搶救...
    兇險性前置胎盤到底有多兇險?兇險性前置胎盤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埋藏在子宮裡,其往往與大出血相生相伴,處理稍有遲疑,常導致產後大出血、失血性休克、DIC、羊水栓塞、多器官功能衰竭等風險,危及患者生命,導致不良妊娠結局。
  • 入院123天,終於等到你---完全性前置胎盤孕媽順利產子
    先兆流產、胎盤前置,聖瑪麗亞醫護努力保住胎兒  據悉,黃女士今年42歲,婚後多年未孕,通過多次試管才懷上這個寶寶。自孕初期,全家都對這來之不易的寶寶格外小心,但在黃女士孕19周的時候還是出現了先兆流產症狀,經檢查又為低置胎盤,全家人興奮的心情又變得忐忑不安起來。
  • 懷孕遇超兇的完全性前置胎盤,看看西安安琪兒這位媽媽如何渡「劫」
    有生過的同事朋友力薦,32歲的周女士一懷孕就來了安琪兒定期做產檢,誰成想,別人家孕媽一路打通關的孕產期,她才剛到24周,與胎寶寶的第一次見面,四維系統B超就提示:胎盤下緣覆蓋宮內口。後期經多次B超複查,周女士胎盤位置低的情況還是沒能改變,直到孕31周,周女士被確診為完全性前置胎盤。
  • 孕婦大出血,前置胎盤,切除子宮才保住性命!你應知的剖腹產知識
    去年除夕,一位曾有兩次剖腹產史的孕婦因陰道大出血送入了順德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經檢查確定是產前出血,中央性前置胎盤、胎盤植入、胎兒畸形、重度失血性貧血、失血性休克、瘢痕子宮,性命危在旦夕!最後只能終止妊娠、切除子宮,才成功止住出血,搶救近4小時終於保住了孕婦的生命。
  • 高齡產婦遇完全性前置胎盤,7名教授聯手保母嬰平安
    紅網時刻8月7日訊(通訊員 吳雯芳)一個多月前,高齡媽媽甘女士因為「完全性前置胎盤」,分娩面臨較大風險,在選擇長沙普瑞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後,經醫院名譽院長、湘雅專家伍招娣教授、院長俞群軍教授、業務院長朱玉英教授、婦產科負責人唐永莉、新生兒科主任鄧一冰、麻醉手術中心主任劉伯強、檢驗科主任石堅及醫院MDT多學科聯合團隊幫助下順利分娩,母子平安。
  • 前置胎盤對孕婦危害大嗎?應該怎樣診斷?趕緊收藏
    當然,有些孕婦還會擔心到分娩時是否順利,會不會難產以及害怕分娩疼痛等。 這裡要說的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妊娠期疾病——前置胎盤。前置胎盤大約是發生在妊娠後的5個月左右。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受精卵在子宮內腔下移並種植的內壁位置太低,以至於胎盤可覆蓋部分或全部的宮頸口。
  • 孕婦胎盤前置,還能順產嗎?
    前置胎盤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妊娠期的嚴重併發症。臨床按胎盤與子宮頸內口的關係,將前置胎盤分為三種類型:完全性前置胎盤或中央性前置胎盤:宮頸內口全部為胎盤組織覆蓋;部分性前置胎盤:宮頸內口部分為胎盤組織覆蓋;邊緣性前置胎盤:胎盤附著於子宮下段,達子宮頸內口邊緣,不超越宮頸內口。
  • 熊貓血媽媽生產遭遇大出血 回收失血來補血
    湖北日報訊(記者餘瑾毅、通訊員張璟禕)熊貓血媽媽遭遇胎盤植入,術中出血量達到1500ml,命懸一線。緊急情況下,醫生回收產婦失血,回輸到體內,解決熊貓血稀缺大難題。家住黃陂區的39歲的吳女士孕中期時被確診為重度胎盤植入,有大出血風險,而自身又是稀缺的「熊貓」血型,這讓吳女士生產風險成倍增加。一旦吳女士孕期或生產過程中因嚴重大出血需要輸血,又未能及時找到匹配血型補給,勢必將威脅吳女士及腹中胎兒生命安全。一周前,孕37周的吳女士因肚子一陣陣發緊,來到了武漢市婦幼保健院。
  • 34周孕婦突發大出血 醫院開綠色通道助母嬰平安
    本報訊(記者 楊凌凌 通訊員 鄧維)近日,市婦幼保健院接到一位母親打來的電話,她多次感謝產科醫護團隊對自己和孩子的救命之恩。這是怎麼回事呢?10月24日,市婦幼保健院產科總住院醫師文玉瑤剛下手術臺,就接到了服務臺轉來的電話:一位家住荷塘區的孕婦說自己是完全性前置胎盤,孕34周,突然出了好多血。當時,這名孕婦的聲音有氣無力,文玉瑤一邊安慰她,一邊以最快速度出發,同時打電話給產科大主任彭楊報告情況。
  • 胎盤前置很危險嗎?準媽媽應該怎麼辦?
    這是由於子宮在不斷變大,處於子宮下段和宮頸處的胎盤就難以繼續延伸,繼而錯位分離,致使下身有血流出。第一次血量較少,但不排除血量增大的可能性。子宮的持續伸展會導致越來越多的出血量。該症分為不同類型,每種類型所造成的出血,其發生時間、發生頻率以及量的多少都是不同的。1.完全性前置胎盤:第一次出血早,通常在懷孕28周;次數多;血量多。
  • 20名醫護連續手術9小時,德州3名兇險性前置胎盤孕婦成功分娩
    11月1日,德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計劃進行兩臺兇險性前置胎盤手術,而期間又一位兇險性前置胎盤孕婦突然出血須立即手術,於是涉及產科、麻醉科、ICU、NICU、護理科、特檢科、醫務科、超聲科、血庫等多科室20名醫護人員的聯合「作戰」就此展開,醫護團隊連續手術9個多小時,為3名兇險性前置胎盤孕婦成功手術分娩
  • 株洲市二醫院:多學科合作,兇險性前置胎盤合併胎盤植入產婦順利分娩
    紅網時刻株洲10月15日訊(通訊員 唐奕欣)隨著孕期健康教育知識的普及,大家對前置胎盤已經不再陌生,都知道它是常見的妊娠晚期併發症,病情容易突然加重而危及母兒安全。可當前次妊娠是剖宮產的孕婦,發生兇險性前置胎盤合併了胎盤植入,會有多危險呢?
  • 盤點前置胎盤的診斷要點
    1.3.2 陰道檢查:不恰當的陰道檢查可造成陰道大出血甚至危及母兒生命。前置胎盤的診斷肯定不必要再做陰道檢查。如必須通過陰道檢查明確診斷,可在輸液、備血以及立即剖宮產手術的條件下進行。以穹隆觸診為主,禁止手指進入宮頸管內甚至牽扯不明組織。排除宮頸或陰道部位的出血最好用陰道拉鉤進行。禁止肛查。
  • 前置胎盤的病因及治療
    臨床按胎盤與子宮頸內口的關係,將前置胎盤分為三種類型:完全性前置胎盤或中央性前置胎盤:宮頸內口全部為胎盤組織覆蓋;部分性前置胎盤:宮頸內口部分為胎盤組織覆蓋;邊緣性前置胎盤:胎盤附著於子宮下段,達子宮頸內口邊緣,不超越宮頸內口。
  • 省婦幼保健院產科成功救治一名前置胎盤大出血患者
    「快來搶救,4床大出血了……」責任護士查鴻蕾的一聲呼叫讓整個科室的氣氛立即變得緊張起來,產二醫護人員迅速到達病房,一場驚心動魄的搶救在省婦幼保健院產二病區上演。孕婦小徐,今年35歲,來自江西餘干縣。對於已經兩次剖宮產的她來說,再次懷孕,產時大出血,子宮破裂的風險更大,為此,懷孕期間,小徐一直堅持到省婦幼保健院進行產檢。然而,4月2日,多學科會診後,小徐卻被診斷為「中央型前置胎盤,胎盤植入(4級)」。4月6日,小徐因陰道少許出血被收治產二病區。入院後,責任護士李旭敏熱心接待孕婦,並幫助患者完善了入院評估。
  • 前置胎盤的臨床診斷與處理指南
    妊娠中期超聲檢查發現胎盤接近或覆蓋宮頸內口時,稱為胎盤前置狀態。 1.完全性前置胎盤:胎盤組織完全覆蓋宮頸內口。 2.部分性前置胎盤:胎盤組織部分覆蓋宮頸內口。 3.邊緣性前置胎盤:胎盤附著於子宮下段,邊緣達到宮頸內口,但未超越。
  • 胎盤前置的孕婦,順產時危險性會增加,這些致病原因不可忽視
    經過醫生的一番檢查之後,得出的結論是表妹是胎盤前置,讓她回家好好的休養,如果胎盤不能歸位,到時只能做剖腹產了。實際上,胎盤前置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情況,有很多孕婦都查出過。但是也有一些孕婦的胎盤,則是長在子宮的下半部分,還有的甚至直接覆蓋在了子宮頸口,這些明顯低於正常的位置的情況就被稱之為"胎盤前置"。而"胎盤前置"也分為三種不同的情況,分別是"邊緣性""部分性""完全性"。
  • 前置胎盤≠胎盤前置,兩者有什麼區別呢?孕媽媽若遇上該怎麼辦
    導語:對孕媽媽來說應該了解兩個名詞「前置胎盤」與「胎盤前置」,乍一看,除了順序不一樣,字都一樣,但是從專業角度來看是不一樣的。我孕期第二次產檢的時候,醫生說胎盤有點低,因為當時還有點褐色分泌物,醫生讓我注意點,怕是前置胎盤。我只是小心著,也沒有太緊張,再次檢查的時候胎盤就往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