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離婚:我們總習慣把自己最壞的一面留給最親近的人

2020-12-14 沐塵人

一場疫情,讓全國各地的離婚人數暴增,甚至許多的城市離婚預約已經排到了下半年。

因為疫情長期隔離,長時間近距離的相處,對待老人的態度,對待孩子的態度,生活理念的摩擦,生活瑣事的衝突,精神思想上的碰撞,這些都成為了爭吵、感情破裂的誘因。

都說好的婚姻是經得起考驗的,而疫情期的長時間相處,無疑成為了無數家庭的考驗,有的家庭樂觀放鬆的共度難關,有的家庭卻吵鬧咒罵著走出難關。

隔壁鄰居大叔,給人的印象是一個愛笑,幽默風趣,充滿正能量的人。

他勸慰夫妻吵架的朋友時,會跟對方說,多體諒一點,多包容一點,嫂子也不容易。你家孩子也快考試了,他正是關鍵時期,你們做家長的要把握好方向,不要讓你們的事情影響到孩子,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

可是當關起家門時,他家總有爭吵聲傳出,三天一小吵半個月一大吵。起初我總會想,那大叔人挺好的,那家阿姨還有什麼可吵的呢?住得久了,才發現是我太天真。

吵架每次都是那大叔挑起的,雞蛋裡挑骨頭,吵得厲害時還可能會動手,在他家孩子中考前,家裡每天都吵架鬧離婚,沒有意外的孩子落榜了。

這個故事聽起來很諷刺,但卻也反映了很多家庭所存在的問題:我們總是把最好的一面留給了外人,卻把最壞的一面留給了最親近的人。因為親近,所以我們肆無忌憚的傷害。

可是我們卻忘了,沒有誰生來是受虐的,當傷害、委屈到一定程度時,等待我們的將是結束。

沒有誰的婚姻是一帆風順的,想要好的婚姻需要你去好好的經營。

很多時候你的情緒,決定了你婚姻的走向。

當你能主導你的情緒,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在婚姻裡,你總能發現另一半的閃光點,調整你們的相處狀態,用你的積極情緒帶動對方,使你們的相處融洽。

當你被情緒主導,那你的狀態肯定是被負能量包圍的,在婚姻裡,當你帶著負面情緒時,你總會覺得另一半有一身毛病等著你挑,婚姻生活總是在挑刺與爭執中度過。

楊絳說:「夫妻該是終身的朋友,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係,即使不是知心的朋友,也該是能做得伴侶的朋友,或是互相尊重的伴侶。」

在婚姻裡,當你能記得始終理解和尊重你的伴侶,互相體諒,互相包容,那麼你們的生活,會少很多的爭執、厭煩和抱怨。

奧斯汀說:「幸福的婚姻不僅需要交流思想,也要感情交流,把感情關在自己心裡,也就把妻子推到了自己的生活之外。」

很多家庭裡,夫妻的交流少之又少:吃飯不說話,看電視各坐一頭,睡前各看各的手機,聊天內容僅限於孩子、老人、生活瑣事。

對於情感的表達隨著生活瑣事的摩擦、平淡的生活而忘之腦後。精神層面的交流,更是少得可憐,在外面和同事朋友交流分享完了,回家懶得再說。但我們要知道只有精神上共同成長,婚姻才能長久融洽。

婚姻比我們想像的脆弱,所以需要我們不斷地去保護和修復它。得到就去珍惜,我們不一定擁有最理想的婚姻,但卻可以通過彼此的努力,擁有最適合的婚姻。

娶了她或嫁給他,這並不是終點,而只是開始。我們許下與子偕老的承諾,那麼就該用一生去完成它。用滿滿的誠意去面對婚姻,當我們年老時,能彼此說出「我不曾後悔。」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總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了自己最親近的人?
    不知你們發現了沒,我們總會把好脾氣留給外人,而壞脾氣卻留給了我們最親近的人。很多人都是這樣,也許前一秒我們還平心靜氣的和朋友聊著天,卻在接到父母的電話時,轉變成了一副父母欠你幾百萬的態度和他們說話。父母還是自己的長輩,自己又有什麼理由對他們發脾氣呢?知乎上,有相似的話題,大致是說:越是沒本事的人,就更加會對自己親近的人發脾氣。不孝父母者,一生哀怨。人,赤條條來去,始與終,皆一無所有。父母,是我們來時的路,是我們的根。他們養我們從小到大,懂我們的喜怒哀樂。
  • 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把自己最壞的一面給了最親近的人
    而在最親近的人面前,我們卻好像變了一個人,我們把工作、生活上受到的氣都發洩在他們的身上,對他們抱怨、責備,只要他們做了一點點不符合我們心意的事情,我們就會對他們惡語相向。可是明明他們才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啊,我們本應該把自己最好的一面都給他們,怎麼到頭來,所有好的一面都給了別人呢?
  • 最壞的脾氣對最親近的人
    今天朋友開玩笑地說:「感覺你和你對象都是脾氣特別好的人,你們倆平時在家是不是想吵架都吵不起來啊?」我真心的想糾正他,不是的,不是的,像每對夫妻一樣,我們的生活中並不缺少酸甜苦辣中的任何,我們也是會吵架的。
  • 我們總是把最好的脾氣給了外人,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了最愛自己的人
    但是,不正常的是當我們在遇到一些不盡人意的事情沒有裡面解決,或者說因為還朋友同事鬧彆扭也沒有立馬的解決,只是自己忍著,把這種情緒從外面帶入了家庭,然後因為家庭裡的一個導火索就徹底爆發了,吧不好的脾氣,最壞的性格都給了最愛你的人,而對於外人你卻保留最好的。
  • 別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愛你的人
    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會犯的錯誤就是,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了最愛我們的人。人這一生,最愛我們的人是誰?除了父母,恐怕就是愛人了吧。在我身邊也發生過這些事。阿美和阿遠以前是一對戀人,阿美屬於美女型的,高高瘦瘦的,很有氣質,不僅說話幽默,而且脾氣還很好。
  • 別把你最壞的面目,留給最親的人
    換了的搭檔,就算打球水平比不上自己的愛人,也不會引來埋怨。這究竟是我們對外人太寬容,還是對親人太苛刻了呢?01今年年初,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不得不過上宅居生活。同居的情侶,相互接觸的時間空前地增加。我們在外人面前總是表現地彬彬有禮,寬容大方,但在面對自己最親的人時,會忍不住表現自己最差的一面。親近的人,給予我們安全感與信任感。我們在潛意識裡深知,親人是不會拋棄我們的,所以我們可以肆無忌憚地對他們發脾氣,而不考慮被懲罰的後果。親密關係也是需要維護的,被愛並不是發脾氣的資本。
  • 「夜讀」為什麼我們總是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
    朗讀 | 李洋有個很奇怪的現象,我們總是把最好的脾氣給了別人,卻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了家人。有時候,我們明知他們會受傷,還是會在看家人不順眼,便橫加指責;在期待未被滿足時間,便嘶吼咆哮;在家人如有錯時,便惡言相向。
  • 不要把壞的一面展示給在乎你的人
    可以根據天氣,可以根據你當天遇到的事情,可以根據你身邊的人。但是越是親近越容易表現出不好的一面,把好的心情留給在乎你關心你的人是十分重要的。對於陌生人,我們總是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給他們。生怕給他們留下什麼壞的印象。在他們眼裡沒有我們一點點負面的評價。反而家人和離自己最親近的人才知道你到底是個脾氣是如何差到極致的人。
  • 心理學角度分析:我們為什麼總把壞情緒留給了最親近的人?
    我們常常在外戴著「好脾氣」的面具,回家後面對父母和伴侶,卻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負面情緒。許多人直言:越是面對親朋好友,越是缺少耐心。,這個時候我們就會對身邊的人感到特別的憤怒。我們的本性使得我們有點過於信任他們,相信他們實際可以掌控很多,還要考慮身邊的人所給予我們的愛。但通常情況下,我們不能抱怨,我們不能對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生氣,所以我們對那些能夠忍受我們指責的人發火。
  • 別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你最親的人
    有人說:看清一個人的人品和教養,就去看看他們如何對待陌生人。因為陌生人和你的利益不相關,對利益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智商和情商,對不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素質和修養。就像楊瀾曾問周國平:「為什麼我們都把好脾氣留給外人,卻把壞脾氣留給最愛的人?」
  • 吳京扮大象哄孩子開心:真正的好男人,都把最溫柔的一面留給親人
    這一次不是因為他在事業上又取得了什麼樣傲人的成績,而僅僅因為他陪孩子玩了一場遊戲。因為受疫情的影響,被困在家裡的孩子們想去動物園看大象。為滿足孩子們的心願,被冠以"直男""硬漢"標籤的吳京,竟然裹了條花被子,趴在地板上扮演大象哄孩子們開心。其實是很小很小的一個舉動,可為什麼就能引起網友們如此關注呢?是因為這個遊戲很好玩嗎?
  • 我們為何總是把好脾氣留給了別人,把最差的脾氣留給了最親的人
    人的一生會遇見很多的人,有的人在我們的路途中只是一個過客,匆匆而走,匆匆而來。而有的人,在我們的身邊成了我們最為親近的人,陪伴著我們走過這一生的路途。可是人啊,總是把好脾氣留給了那些陌生人,卻把最差的脾氣留給了自己最親的人。
  • 為什麼我們總是把最好的一面留給外人,卻把最糟糕的一面給了家人
    01我們總是把最好的一面留給了外人,卻把最糟糕的一面留給了家人。這到底是怎麼了?我在小區裡親眼見過這樣的一個場面。一位寶媽帶著孩子在小區裡溜達,孩子在前面騎著扭扭車,寶媽拎著袋子走在後面。很多時候,我們不由自主地將最好的脾氣留給了外人,卻對家人怒目圓睜、大聲吼叫,這點非常要不得。02有時候,我自己也是這樣。老公向我抱怨道:為什麼你對待外人客客氣氣,對我卻惡語相向呢?其實,我也在反思自己。我也想把自己好的一面留給我的家人,而不是只給了外人。
  • 最好的情緒,要留給最親的人
    其實在我們身邊,脾氣如此「分裂」的人有很多。他們總是把最好的脾氣留給陌生人,卻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這讓我想起心理學上的「錯誤定律」: 人們日常所犯的最大錯誤,是對陌生人太客氣,對親密的人太苛刻。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反差,一個重要原因是,在有些人看來,外人不能得罪,家裡人就無所謂,反正家裡人不會記仇,也不會離開自己。
  • 為什麼我們總是傷害最親近的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我們可以對陌生人伸以援手,對別人面帶微笑。可我們卻總是不留餘力的傷害和我們最親近的人,把自己最叛逆最暴躁最差的一面表現在最愛我們的人。"我們會對親近的人大吼大叫,會說些讓愛我們的人傷心的話,甚至會動手。
  • 我們總是選擇性忽略身邊最親近的人……
    1在我認識的人裡面總有那麼一個人讓我感慨。她就是勤姐。人如其名。勤姐是個吃苦能幹踏實勤快的好女人。我認識勤姐幾十年,人人都贊她一個好字。她不愛佔人便宜,有來必定有還。我搖了搖頭「勤姐,照你這樣的。人給你一把瓜子,你給人一西瓜。那不得虧死麼?」
  • 情緒總是習慣宣洩在最親近的人身上,雖不是刻意,但真的好嗎?
    我愣了一下,問道為何要將脾氣發在最親近的人身上,不好的情緒不是不能夠對最親近的人發洩嗎?她回答不對你發洩那她對誰發洩呢?並表示很多時候我們都習慣了將一些碎碎念對待父母身上,並舉例指出我有時候因為在忙,接到媽媽的電話會顯得不耐煩,這些都屬於將情緒帶給最親近的人。
  • 為什麼我們對越親近的人,越容易發脾氣?
    有時,接到父母電話,沒說到兩句,嫌他們囉嗦,嫌他們煩,很快的把電話掛了;每次對親人發完脾氣後,可能我們會自責、懊惱,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我們最親近的人?為什麼我們不能對他們多點耐心?但事後可能還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 我們總是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
    生活中我們都會遇上點不如意的事情,在單位受的委屈,到了家裡還是耿耿於懷,老想發脾氣,最終還是把脾氣發洩給最親的人。一次,送水的兩口騎著電動三輪車在路上摔了一跤,車的輪子剛好壓倒這個女的腳上,看她的表情確實很疼,我們幾個趕緊幫忙把三輪車抬起來她把腳抽了出來。她坐在地上一邊哭一邊罵這個男人為什麼不長眼,開那麼快幹嗎,一直在哪使勁的罵……男的表情很尷尬,一直說:「我也不是故意的,起來吧,看看能不能走,不行咱還是去醫院看看」。
  • 為什麼人總是把好的一面都給別人,所有的不好都留給親人與愛人!
    為什麼對別人的孩子我有用不完的耐心,而對自己的孩子我卻毫無耐心,為什麼別的孩子犯的錯我們能輕易原諒,但是自己的孩子我們卻耿耿於懷。是因為是自己生的,所以覺得她會無條件原諒你,然後繼續愛你嗎?所以我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傷害她,還美其名「為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