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是傷害最親近的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2020-12-13 百家號

"我們可以對陌生人伸以援手,對別人面帶微笑。可我們卻總是不留餘力的傷害和我們最親近的人,把自己最叛逆最暴躁最差的一面表現在最愛我們的人。"

我們會對親近的人大吼大叫,會說些讓愛我們的人傷心的話,甚至會動手。心理學上把這種行為叫做「日常性攻擊」。

我們有時候會因為一些瑣事便對身邊親近的人發火,很多情況下,我們並不是有意識這樣做,因為事實上我們更喜歡或愛這樣對我們最親近的人。當我們在發火做著讓他/她傷心的事時,不僅他/她會不解我們所做的事,我們自己本身也不會理解自己無意識的攻擊行為。

儘管有時候我們不想這麼去做,也認同這樣會傷害自己的身邊人,但很多時候我們還是那樣去做了,我們還是無法避免的做了傷害愛我們的人。

我們在外人面前彬彬有禮,對待一些別人無禮的要求時,我們也能面帶微笑禮貌的解決,而因為親密關係人的一句話,一個無意識的舉動都能大發雷霆,面紅耳赤。

平時人見人誇的好脾氣,到了家裡人那裡卻完全不是一個樣。

那是因為,我們在對親密的人日常性攻擊時,我們潛意識裡認為這是個相對安全不會斷裂的領地,在這安全的範圍內,我們更容易的表現出潛在真實的情緒以及感受。

那麼,如何管理好我們的情緒,讓身邊的人不在受到傷害呢?

一.當想發脾氣時先冷靜

每當我們要發脾氣時,我們可以先讓自己冷靜下來深呼吸。認真的思考事情的前因後果,以及自己暴力的言語後會產生怎樣的後果。然後再想,發火是否有必要。

二.及時溝通

無論是生活中的瑣事,還是日常的大事。都應該及時溝通,疏大於堵。及時有效的溝通可以減少我們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三.保持沉默

當身邊的人總愛發脾氣時,我們應當給予理解並保持沉默。既可以讓他/她冷靜下來,又可以避免了矛盾的加劇。

四.藉助外物發洩情緒

當我們很想發脾氣時,可以藉助外物宣洩。例如發洩球,或者可以出去轉一轉散散心,藉助外界排洩自己的負面情緒。

你們會對身邊的人發脾氣嗎?有的話,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評論留言哦。

相關焦點

  • 心理學角度分析:我們為什麼總把壞情緒留給了最親近的人?
    我們常常在外戴著「好脾氣」的面具,回家後面對父母和伴侶,卻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負面情緒。許多人直言:越是面對親朋好友,越是缺少耐心。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把他們當作是人生中很重要的角色,我們堅信他們能幫助我們解決很多難題。而現實是,有些人並不能幫助我們解決人生中遇到的問題。你會發現,我們總會誇大同伴們的能力,誇大父母在孩子們身上幾十年來的付出。他們學會了如何消除我們內心的焦慮,所以我們愛他們。但是不久,我們會感到很奇怪,因為他們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嚴重的問題。
  • 為什麼你總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了自己最親近的人?
    不知你們發現了沒,我們總會把好脾氣留給外人,而壞脾氣卻留給了我們最親近的人。很多人都是這樣,也許前一秒我們還平心靜氣的和朋友聊著天,卻在接到父母的電話時,轉變成了一副父母欠你幾百萬的態度和他們說話。就比如我自己,在外工作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的和同事聊天,不管是都會把好脾氣留給他們。也許是為了工作吧,然而等回到家後,只要自己父母的一些行為或言語稍有不符合自己的心情,就會開始煩他們。只要他們多問幾句,就會發脾氣。可是父母是受害者啊,為什麼要把自己工作上的情緒帶給家人呢?
  • 職場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MBA中國網訊】職場中最能獲益的心得是什麼?我會回答:情緒管理。這個話題對職場新人,特別是職場女性來說,應該是進入到職場的第一門必修課。 這項軟實力究竟怎麼影響我們的職場路徑,又該如何管理?
  • 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把自己最壞的一面給了最親近的人
    而在最親近的人面前,我們卻好像變了一個人,我們把工作、生活上受到的氣都發洩在他們的身上,對他們抱怨、責備,只要他們做了一點點不符合我們心意的事情,我們就會對他們惡語相向。可是明明他們才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啊,我們本應該把自己最好的一面都給他們,怎麼到頭來,所有好的一面都給了別人呢?
  • 情緒總是習慣宣洩在最親近的人身上,雖不是刻意,但真的好嗎?
    比如是身邊並不怎麼熟悉的朋友,做了一些讓你很難以接受的事情,雖然心底會不開心,甚至煩躁,但是還是會儘可能的表現出應有的禮貌,因為是無關緊要的人。而一旦我們在乎的,重要的人一些行徑,便讓你難以容忍,越是在意,越是如此,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不要讓情緒失控成為你傷害別人的藉口!管好自己的情緒,很重要
    總有人抱怨為什麼自己對人誠心誠意,但是卻得不到相同的回報,為什麼自己付出了很多的真心去交友但是最終卻沒有什麼至交。其實,很多問題歸根結底就是你的情感控制做得不夠好。如果你的情緒失去控制,就有可能把不該做的事、不該說的話都發洩到周圍人身上,那麼會產生很不好的影響,會對你的人際關係和形象產生影響。就像我們在微信上聊天的時候,有的人一說話,就會出現冷場的場景,每次都成為話題的終結者。本來別人在那裡聊得熱火朝天的,但是自己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出來,瞬間就沒有人搭話了。
  • 我們為何總是把好脾氣留給了別人,把最差的脾氣留給了最親的人
    人的一生會遇見很多的人,有的人在我們的路途中只是一個過客,匆匆而走,匆匆而來。而有的人,在我們的身邊成了我們最為親近的人,陪伴著我們走過這一生的路途。可是人啊,總是把好脾氣留給了那些陌生人,卻把最差的脾氣留給了自己最親的人。
  • 我們應該怎樣管理自己的情緒
    比如一點點小事就發狂的家長,情緒爆發就會嚴厲責罵孩子,情侶沒有結果的糾纏會導致心態隨時會爆炸,朋友合作間的懷疑產生的焦慮等等。管理情緒應該就是往杯子裡加一些沙子,這時候空心變成了實心,縱使再脆弱的卵白,也不會再破碎,遇到事,先處理好情緒,再處理好事情,情緒處理不好,事情會更糟。
  • 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共情到孩子?
    人有兩個大腦,一個是動物腦,也叫情緒腦,另一個叫理性腦。當你生氣時,你的大腦蓋子就會打開,動物腦就露出來,你的行為就會被它主導,如情緒化、不理智等,把情緒亂丟出去,傷害他人也氣了自己。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選擇用一些方式,讓大腦蓋子盒起來,我們的理智腦出來。怎麼讓大腦蓋子合起來呢?
  • 婚姻裡,中年夫妻之間為什麼總是互相挖苦,去傷害最親近的人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兩個相愛的人能夠走到一起,攜手邁進婚姻的殿堂結為夫妻本該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在婚後有很多夫妻卻開始互相挖苦對方,開始用語言去傷害自己的伴侶,這種情況在中年夫妻之間尤為的常見,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呢?
  • 管理好情緒很重要喲!
    很多罪犯總是哭訴著當初只是一時的衝動,做出了如此的舉動,如果能重來一次,肯定不會做這樣錯誤的事情。沒錯,不僅僅是罪犯是這樣的想的,在生活中的我們也是如此,總是在犯錯後,會理性的分析著當時不應該這麼做,為什麼犯錯的人知道自己不應該做這件事,但是還是做了?
  • 疫情離婚:我們總習慣把自己最壞的一面留給最親近的人
    都說好的婚姻是經得起考驗的,而疫情期的長時間相處,無疑成為了無數家庭的考驗,有的家庭樂觀放鬆的共度難關,有的家庭卻吵鬧咒罵著走出難關。隔壁鄰居大叔,給人的印象是一個愛笑,幽默風趣,充滿正能量的人。你家孩子也快考試了,他正是關鍵時期,你們做家長的要把握好方向,不要讓你們的事情影響到孩子,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可是當關起家門時,他家總有爭吵聲傳出,三天一小吵半個月一大吵。起初我總會想,那大叔人挺好的,那家阿姨還有什麼可吵的呢?住得久了,才發現是我太天真。
  • 我們總是在最愛的人面前,顯露出最醜陋的自己(深度)
    但是當愛情漸漸走進我們的生活,當兩個人已經習慣了對方的存在,他們就會一點一點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呈現給對方。總是有很多人說,最愛你的那個人卻傷你最深,其實也是這個道理。面對我們最深愛的人,最親近的人,總是會不想在他面前去做任何的偽裝。
  • 為什麼我們對越親近的人,越容易發脾氣?
    有時,接到父母電話,沒說到兩句,嫌他們囉嗦,嫌他們煩,很快的把電話掛了;每次對親人發完脾氣後,可能我們會自責、懊惱,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我們最親近的人?為什麼我們不能對他們多點耐心?但事後可能還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 「夜讀」為什麼我們總是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
    朗讀 | 李洋有個很奇怪的現象,我們總是把最好的脾氣給了別人,卻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了家人。有時候,我們明知他們會受傷,還是會在看家人不順眼,便橫加指責;在期待未被滿足時間,便嘶吼咆哮;在家人如有錯時,便惡言相向。
  • 該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負面情緒?
    這個給人第一感覺就是大大咧咧的女孩子,在生活中真實的自己又是怎麼樣的呢?在那樣的工作環境下,高強度的競爭,巨大的工作壓力,一不小心就會被淘汰的危機,還有很多指責和不同的眼光,這才是她自己真實的生活。原本決定好了的跨年節目,上場之前卻被通知被砍掉了,這個時候能怎麼辦呢?
  • 越親近的人,越懂得如何傷人最深,我們該如何應對?
    我們最親近的人,反而懂得如何傷我們最深,因為他們最知道我們的「死穴」在哪裡。生活中,是否有人對你說過下面類似的話:「你要真的在乎我,你就……」「你要是敢……,我就……!」蘇珊·福沃德博士是國際上享有盛名的心理學家,出版了多部心理學暢銷書,如《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執迷——如何正常地愛與被愛》、《依戀——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等。她的書中沒有艱深的心理學理論,只有貼近生活的實例,以心理學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 艾樂教育:幼師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情緒每個人都有,是人的心理活動組成部分,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主觀體驗。情緒本身無好壞,關鍵是因情緒而表現出的行為是否適當,當一個人常年積累負面情緒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會進入不良情緒狀態,從而影響生活和工作。然而,我們該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呢?讓艾樂教育告訴您吧!
  • 傷害來自於最親近的人
    家長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控制自己說話的方式。 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就是父母,所以,家長最清楚自家孩子弱點在什麼地方。無疑是用最尖銳的武器在不斷刺傷孩子的痛處。 孩子內心會很受傷害,因為這個傷害來自於他最親近的人。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語言的數量。
  • 教育孩子時,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很多家長把孩子的任性、不聽話、頑皮搗蛋歸咎在孩子身上,其實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後,父母的影響也是十分大的,所以不要怪孩子,我們可以想想自己的問題。有時候不要覺得孩子不和你親,父母脾氣不好不好,影響著孩子是不是敢和你親近、不敢跟你敞開心扉。想要更了解孩子,那家長就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深呼吸,換種方式和孩子溝通孩子不應該成為我們負面情緒的垃圾桶,與其發火動怒,不如好好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