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體溫計真的不準嗎?誤差能有多大?

2020-12-16 澎湃新聞

「電子」體溫計真的不準嗎?誤差能有多大?

2020-10-25 0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冀連梅 冀連梅藥師

作為目前市面上測量體溫最準確的兩類體溫計,電子體溫計和水銀體溫計在精準度上的差別僅為0.1℃!

這個數值不是我瞎說的,這來源於我對2020年3月31日正式實施的《醫用電子體溫計檢定規程》和《玻璃體溫計檢定規程》中最大允許誤差的比對:

水銀體溫計最大允許誤差:(-0.15~0.1)℃

醫用電子體溫計最大允許誤差:±(0.1~0.2)℃

我們再來看看電子體溫計的原理與結構:電子體溫計是利用感溫元體(通常是用熱敏電阻)的電阻值大小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原理製成的。一般電子體溫計由四部分組成,頭部是感溫部件,桿身是數字式溫度顯示器,側面是電源開關按鈕,末端是電池盒和蓋。

這麼小的差別,完全不影響我們對疾病的判斷,所以說,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電子溫度計準確性是很高的,足夠滿足我們的日常需要,而且比水銀體溫計更安全方便。

國家對醫用電子體溫計實施強制檢定管理,目前檢定時必須執行的就是3月31日正式實施的JJG1162-2019《醫用電子體溫計檢定規程》。

嚴格意義上來講,電子體溫計包括了非接觸測量的紅外耳溫計、紅外額溫計和熱成像儀等,以及接觸測量的電子體溫計。

我這裡說的、以及《醫用電子體溫計檢定規程》中說的電子體溫計就指接觸測量式電子體溫計,不包括非接觸測量式電子體溫計紅外耳溫計、紅外額溫計等。

我在昨晚文章評論區看到了不少朋友要求推薦品牌的留言,不過,我不會做任何品牌的推薦,因為作為居家必備品,有國家的檢定規程等進行強制檢定,只要是在正規藥店、母嬰店、電商平臺上購買的,都應該是合格產品,我家那支,就是嘉嘉爸爸隨便花十幾元錢在電商平臺上買的,用起來也很準確。

有時候你測出來不準,還可能是下面5個原因:

1. 測溫頭沒擦乾淨或者測溫頭上有水。這會導致被測部位皮膚與體溫計接觸不良以及體溫計傳導不良。

2. 電池需要換。如果出現電池電力不足的問題,也會影響測試準確度。

3. 等待的時間不足5分鐘。溫度穩定需要至少五分鐘,即使電子體溫計提前發出「嗶嗶嗶」的蜂鳴聲,也要等夠5分鐘後再拿出來查看讀數。

4. 還是最重要的一點,附近有電磁場幹擾!比如手機離體溫計近,比如正在運轉中的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電器離體溫計近等造成了幹擾。

5. 沒看說明書。其實以上注意事項在說明書裡都有寫。

我還錄製了一段相關知識的短視頻,明天會發在視頻號上,歡迎大家識別下面二維碼關注我的視頻號查看。

如果視頻講解的乾貨對你有幫助,請幫我分享給更多家長。你的每一個點讚、轉發和評論,都是我堅持更新視頻號的動力,謝謝支持!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電子」體溫計真的不準嗎?誤差能有多大?
    昨晚推送了這篇(家有小寶寶以及準備要寶寶的,別再用水銀體溫計啦!)號召大家用電子體溫計替換水銀體溫計的文章後,我在評論區的後臺看到很多說電子體溫計不如水銀體溫計精準的留言。
  • 電子的不是不準嗎?
    不用水銀溫度計,用電子溫度計會不會不準? 危害大,所以禁止 水銀溫度計的測溫原理是:溫度計裡的「汞」因溫度變化而產生熱脹冷縮,「汞」的導熱性非常優異,哪怕溫度只是微弱變化,體積也會隨之變化,所以大家會覺得水銀溫度計很準。
  • 三種溫度計測溫均不同 電子溫度計誤差最大差5℃
    有市民向《法制晚報》反映,自己購買了不同的溫度計,但測溫結果卻不相同。  記者購買了常用的指針式、玻璃管和電子數字式溫度計送至專業實驗室,在常溫、寒冷、恆熱等四種不同環境下進行測試並與標準溫度計進行比對,結果顯示,玻璃管溫度計與標準溫度計的誤差最小,在0.5℃之內,多功能電子溫度計誤差最大,最高差5℃。
  • 7個奶瓶6個刻度不準最大誤差10毫升
    、嚴重貧血和淋巴細胞升高,專家說這與長期吃刻度誤差奶瓶兌出的高濃度奶有直接關聯,最終廠家賠償了15萬元。這則新聞引起了很多家長的關注,南京市場上的奶瓶會不會也有刻度不準的問題?快報記者買來7個奶瓶進行對比測量,發現奶瓶刻度最大誤差達到了10ml。   奶瓶刻度不準,不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南京的專家表示,家長在購買奶瓶時,要到正規的商場或是超市購買,儘量選擇直筒瓶。
  • 示波器的使用誤差分析
    它能把肉眼看不見的電信號變換成看得見的圖像,便於人們研究各種電現象的變化過程。示波器利用狹窄的、由高速電子組成的電子束,打在塗有螢光物質的屏面上,就可產生細小的光點(這是傳統的模擬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在被測信號的作用下,電子束就好像一支筆的筆尖,可以在屏面上描繪出被測信號的瞬時值的變化曲線。
  • 電子臺秤稱重不準是什麼原因,電子臺秤的校準步驟
    有些人在網上購買電子臺秤,但是往往會出現電子臺秤稱重不準是什麼原因呢?對於這個問題而言我們首先要排除幹擾的外在因素,包括一些稱重的底座上是否有一些影響重量的因素存在、貨物的放置是否已經挨著牆體等等,如果我們可以排除這些因素的話,那麼就要去尋找電子臺秤自身的問題了。
  • 電子體溫計靠譜嗎?
    家長們大多選擇耳溫槍、額溫槍等電子體溫計,幾秒鐘就能搞定,簡直就是測體溫的神器。可是網上有傳聞,說是很多電子體溫計測得不準,而且誤差還不小。這是真的嗎?今天的《關注實驗室》,我們就為您一探究竟。前段時間,杭州陳先生5歲的兒子發燒,他用電子體溫計給孩子測出的體溫是38度,由於溫度不算太高,陳先生便給孩子簡單進行了物理降溫,可沒曾想,兒子突然高熱昏厥,送到醫院用水銀溫度計一量,體溫竟高達40度,險些耽誤了孩子治療。      事情發生後,網絡上對於電子體溫計不準的消息也愈發多了起來。那麼,市民對於電子體溫計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 為什麼人們總認為電子血壓計測量不準?原來是這4個因素在作怪
    在門診經常能遇到患者,要求必須讓醫生用水銀血壓計給自己測量血壓,因為大家認為:只有水銀血壓計才靠譜,電子血壓計不靠譜、不可信。真的是這樣嗎?第一、水銀血壓計將逐漸退出隨著時間推移,大部分水銀血壓計都將退出歷史舞臺,隨著無汞醫療的到來,以後我們就只能更多的依靠電子血壓計了。這是客觀存在的,更何況醫院現在大部分都在使用電子血壓計,那麼大家懷疑電子血壓計準不準到底怎麼解釋。第二、這種懷疑是可以理解的,電子血壓計為何不準?
  • 你家奶瓶刻度準不準? 經檢測最大誤差達6.25%
        你注意過你家寶寶的奶瓶刻度嗎?如果刻度不準,衝泡的奶粉會太濃或太稀,對寶寶的健康不利。3月21日,記者隨機購買了四個奶瓶,經檢測,有兩個奶瓶存在嚴重誤差,最大誤差可達6.25% 。     3月21日,記者從市場上隨機購買了四款不同品牌的嬰兒奶瓶。
  • 體溫計測評丨智能體溫計誤差大,手機監測體溫靠譜嗎?
    是體溫計的問題嗎?測體溫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什麼?我們特意挑選了包括額溫槍、耳溫槍和腋下電子體溫計在內的8款體溫計進行對比測評,看看不同類型的產品,哪種更準確、更好用。2款額溫槍手柄大小剛剛好,握在手上,測量鍵一按,能按出《無間道》的感覺有木有?2款耳溫槍中,BRAUN/博朗的探頭相對較細長,對於耳道較小的寶寶或成人來說,測量的時候可能會更舒適。
  • 機械錶不準怎麼辦,機械錶越走越慢怎麼辦,機械錶有誤差什麼原因
    機械錶有誤差是什麼原因總有朋友問我,機械錶一天的誤差多少,我實在是不知道怎麼回答。機械錶出廠都是用儀器檢測合格才放行的,但是這只是靜態測試誤差,而且是在特定的溫度和磁場情況下。機械手錶的實際誤差還是要受上面說的影響因素,每個地方溫度不同,每個人佩戴習慣不同,每個人每天戴表時間長短不同:比如有的朋友是坐辦公室的,運動少,也許哪天表還會因為動力不足而停掉,不要說誤差了;還比如,如果您在喇叭廠工作,一直處於強磁環境下,您的表怎麼都走不好。同樣一塊表,在哈爾濱和廣州的誤差肯定不同。所以實際佩戴誤差都不一樣的,也是誰都無法準確預知的。
  • 貝親奶瓶刻度不準致嬰兒肝功受損?專家:誤差太大或影響健康
    浙江在線杭州10月24日訊(記者郭林 視頻剪輯 郎豫風)  近日,杭州張女士給民生幫幫幫打來電話,稱6個月大的兒子,因長期食用刻度不準的貝親奶瓶泡出的高濃度奶,出現了肝功能受損、胃腸道紊亂、脫髮及缺鐵等一系列症狀。   記者通過實驗對比,發現貝親奶瓶刻度不準,有7毫升的誤差。
  • 耳式電子溫度計計溫不準 險些延誤孩子病情
    昂貴電子體溫計計溫不準    江先生投訴的電子體溫計是歐姆公司生產的,型號為MC-510的耳式電子溫度計(見附圖),市場價格為400元左右,這種看似先進的電子溫度計,相對於使用前要甩三甩的傳統水銀溫度計來說,只要這麼往耳朵裡一插,再按一下這個按鈕,就有數字顯示出來體溫,幾秒鐘就完成了,顯現的更方便,這也是江先生當初購買這種產品的原因
  • 100元以內的電子體溫計!這款1秒測溫、誤差僅0.2度,滿滿黑科技
    由於水銀體溫計測溫慢、且又容易打碎造成汞中毒,很多家用基本上已經不用水銀體溫計,而選擇購買測溫快、誤差低電子體溫計。水銀溫度計是由汞的熱膨脹正比於溫度來工作的。而汞是很穩定的,所以水銀體溫計的穩定性也相對較高,用水銀體溫計測量出來的結果,通常都是比較準確的。
  • 耳式電子溫度計計溫不準 險些延誤孩子病情(圖)
    中新網杭州9月28日電(見習記者古其錚特約記者李晟琪)近日,中新社浙江分社接到市民江先生投訴,稱自己購買的歐姆龍公司生產的一款型號為MC-510的耳式電子溫度計計溫不準,險些延誤了孩子的病情。  昂貴電子體溫計計溫不準  江先生投訴的電子體溫計是歐姆公司生產的,型號為MC-510的耳式電子溫度計(見附圖),市場價格為400元左右,這種看似先進的電子溫度計,相對於使用前要甩三甩的傳統水銀溫度計來說,只要這麼往耳朵裡一插,再按一下這個按鈕,就有數字顯示出來體溫,幾秒鐘就完成了,顯現的更方便,這也是江先生當初購買這種產品的原因。
  • 異型奶瓶刻度易不準 實驗:6款奶瓶3款存誤差(圖)
    5號異型奶瓶刻度誤差最大,誤差有5ml標註為100ml的水實際上有2至5ml的誤差,刻度不準與價位沒有太大關係,出現誤差的多為異型瓶。  2014年4月2日,《嬰幼兒奶瓶安全要求》企業聯盟標準發布,填補了一直以來我國奶瓶產品國家和行業安全標準的空白,但對於奶瓶精確刻度方面沒有規定。
  • 水銀體溫計7年後消失 電子體溫計貴而不準被嫌
    然而記者走訪青島發現,水銀體溫計目前仍然是不少市民和醫生的首選,而「替代品」電子體溫計因為測量結果不準、價格偏高等原因而難以推廣。    記者走訪了各大藥房發現,雖然聽上去相當「高科技」,實際上電子體溫計遠遠不如水銀體溫計受歡迎。「我們向每個買體溫計的顧客推薦電子的,可2/3的人最終買了水銀的。 」中山路一家藥店的店員說。而金沙路一家社區藥店的店員則表示,自從六月份店裡的電子體溫計賣完後就沒再進新貨,「進了也賣不掉,放的時間長了測量就不準了。
  • 手機定位軟體有多大的誤差
    近日,記者發現有人打著如上「廣告語」在網絡上四處兜售一種僅對上海移動用戶有用、號稱最大誤差只有100米的手機定位系統,「該系統限查詢上海範圍內134~139號碼開頭的所有任何手機號碼,只要對方處於開機狀態並在上海市內,誤差最大只有100米。」
  • 石英表走時不準的原因有哪些?
    GF獵豹最近很多老鐵說:石英表不是誤差特別小走時很準的嗎?為什麼我的石英表走時不準了?今天寶匠給大家簡單說說為什麼石英表也走時不準的原因!一:電力不足這個應該是最常見的石英手錶走時不準的原因。當電池電量不足的時候,產生的動力雖然能催動手錶運行,但是一旦遇到一點阻力就會無法催動,比如手腕晃動的時候,晃動的方向和走時不一致而導致指針走不動,就會導致出現誤差而影響走時準確度。這時換塊電池完美解決!
  • 電子體溫計到底準不準?袋鼠醫生為你揭曉真相
    電子體溫計操作方便,而且電子體溫計不含水銀,沒有安全隱患,比較適合家庭使用,所以許多人都開始使用電子體溫計,但是有些人會產生疑惑,那就是電子體溫計到底準備準?下面袋鼠醫生就為大家揭曉真相。其實,電子體溫計是非常準確的,測量出來的體溫,可以媲美水銀體溫計。為什麼電子體溫計那麼準呢,是因為電子體溫計是由溫度傳感器以及液晶顯示器等其他器件組成,可以準確的感受到人體的實際體溫,只要輕鬆一按,就能快速、準確地檢測人體的體溫。電子體溫計跟水銀相比的話誤差基本上都是±0.1,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