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5 0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冀連梅 冀連梅藥師
作為目前市面上測量體溫最準確的兩類體溫計,電子體溫計和水銀體溫計在精準度上的差別僅為0.1℃!
這個數值不是我瞎說的,這來源於我對2020年3月31日正式實施的《醫用電子體溫計檢定規程》和《玻璃體溫計檢定規程》中最大允許誤差的比對:
水銀體溫計最大允許誤差:(-0.15~0.1)℃
醫用電子體溫計最大允許誤差:±(0.1~0.2)℃
我們再來看看電子體溫計的原理與結構:電子體溫計是利用感溫元體(通常是用熱敏電阻)的電阻值大小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原理製成的。一般電子體溫計由四部分組成,頭部是感溫部件,桿身是數字式溫度顯示器,側面是電源開關按鈕,末端是電池盒和蓋。
這麼小的差別,完全不影響我們對疾病的判斷,所以說,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電子溫度計準確性是很高的,足夠滿足我們的日常需要,而且比水銀體溫計更安全方便。
國家對醫用電子體溫計實施強制檢定管理,目前檢定時必須執行的就是3月31日正式實施的JJG1162-2019《醫用電子體溫計檢定規程》。
嚴格意義上來講,電子體溫計包括了非接觸測量的紅外耳溫計、紅外額溫計和熱成像儀等,以及接觸測量的電子體溫計。
我這裡說的、以及《醫用電子體溫計檢定規程》中說的電子體溫計就指接觸測量式電子體溫計,不包括非接觸測量式電子體溫計紅外耳溫計、紅外額溫計等。
我在昨晚文章評論區看到了不少朋友要求推薦品牌的留言,不過,我不會做任何品牌的推薦,因為作為居家必備品,有國家的檢定規程等進行強制檢定,只要是在正規藥店、母嬰店、電商平臺上購買的,都應該是合格產品,我家那支,就是嘉嘉爸爸隨便花十幾元錢在電商平臺上買的,用起來也很準確。
有時候你測出來不準,還可能是下面5個原因:
1. 測溫頭沒擦乾淨或者測溫頭上有水。這會導致被測部位皮膚與體溫計接觸不良以及體溫計傳導不良。
2. 電池需要換。如果出現電池電力不足的問題,也會影響測試準確度。
3. 等待的時間不足5分鐘。溫度穩定需要至少五分鐘,即使電子體溫計提前發出「嗶嗶嗶」的蜂鳴聲,也要等夠5分鐘後再拿出來查看讀數。
4. 還是最重要的一點,附近有電磁場幹擾!比如手機離體溫計近,比如正在運轉中的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電器離體溫計近等造成了幹擾。
5. 沒看說明書。其實以上注意事項在說明書裡都有寫。
我還錄製了一段相關知識的短視頻,明天會發在視頻號上,歡迎大家識別下面二維碼關注我的視頻號查看。
如果視頻講解的乾貨對你有幫助,請幫我分享給更多家長。你的每一個點讚、轉發和評論,都是我堅持更新視頻號的動力,謝謝支持!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