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線纜防火阻燃問題,國際上主要有美國的UL系列、國際電工委員會的IEC 60332系列、歐盟的EN 50399和EN 50265系列等標準,這些都是測試標準。
在美國,根據UL系列測試標準,進一步將線纜分為CMX(最低級別)、CM、CMR(垂直使用)和CMP(強制通風環境中使用)4個級別,詳細說明了線纜防止火焰蔓延的需求。其中以CMP級線纜的阻燃等級為最高。
以上國際標準在線纜市場中的應用較為廣泛,我國在GB/T 50311-2000《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範》修訂的過程中,也結合國內建築物的設計和使用情況,將線纜防火等級引入到國家標準當中。
國標GB50311-2007,即《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範》是目前國內綜合布線領域最重要的國家標準之一。在這本規範中,特別將「防火」規範單獨作為一個章節獨立出來,分兩部分予以介紹,足見國家標準對於線纜防火的重視程度。
其中,8.0.1節規定,「根據建築物的防火等級和對材料的耐火要求,綜合布線系統的纜線選用和布放方式及安裝的場地應採取相應的措施。」
這裡強調了綜合布線防火要求的適應性原則,即線纜防火要與建築物防火等級相匹配。所謂匹配,其實是建議在對建築物進行規劃設計時,採用與建築物防火等級相當或略高的防火線纜。
若線纜防火等級不夠,不僅無法滿足建築物整體防火要求,在火災中還會成為造成嚴重損失的隱患;當然,線纜防火等級太高也會增加工程造價。而8.0.2節的主要內容,是基於對歐洲、美洲、國際的纜線測試標準進行同等比較,進而提出面對不同的場合與安裝敷設方式,選用符合相應防火等級的纜線,幾種典型情況如下:
在通風空間內(如吊頂內及高架地板下等)採用敞開方式敷設纜線時,可選用CMP級(光纜為OFNP或OFCP)或B1級;在纜線豎井內的主幹纜線採用敞開的方式敷設時,可選用CMR級(光纜為OFNR或OFCR)或B2、C級;在使用密封的金屬管槽做防火保護的敷設條件下,纜線可選用CM級(光纜為OFN或OFC)或D級。
可以看出,國家標準是在參考國際測試標準基礎上,提出在建築物防火等級,以及建築物的高度、面積、功能、重要性等方面加以匹配綜合考量的要求。雖然具體條文較為簡單,但已經指出了線纜防火的重要性,對於防火阻燃電纜在國內市場的推廣具有重要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