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在冬天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如果迎著寒風走路或者冬天騎車,冷風撲面而來,不僅凍得臉部生疼,眼睛也會不自覺地流下眼淚。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迎風流淚」,不過類似於這樣的情況,多屬正常的現象,很多人也自然會不太在意。但如果除了相對極端的天氣或者環境,在平時眼睛也一樣遇風就流淚,甚至稍微有點涼風就會有淚水流下,這就要警惕起來,可不是啥正常的現象了。#百裡挑一#
對於生活中迎風流淚的現象,在中醫上稱之為「溢淚症」。西醫也對此有專門的研究,發現淚道狹窄或堵塞,或者一些眼部疾病(如乾眼症),以及老年人眼輪匝肌、淚小管和淚囊自身彈性擴張的功能減退等,均可能會導致迎風流淚的情況發生。接下來,我們就這三種常見的可能,逐一為大家講解:
先說老年人自身功能減退導致的迎風流淚:衰老來臨,皮膚的膠原蛋白也在逐年流失,使得皮膚變得越來越鬆弛,淚腺和淚道的功能也自然會有所退化。後果是,淚水不能夠很好地被「控制」,總是不自主地流出,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過,相當一部分的老年人,出現迎風流淚的原因,卻是各類眼部的慢性炎症,如結膜炎、乾眼症。
這點也容易理解,畢竟身體機能下降,免疫力降低的老年人,更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侵襲。有醫院提供數據,在該院眼科就診的60歲以上老人,有近一半是白內障,第二高發的就是結膜炎,佔據20%,然後是乾眼症,佔17%。
再說,乾眼症:相對於上述因衰老退化等佔主導因素之外,乾眼症的所發年齡段可謂更為廣泛。主要與當下年輕人不良的用眼習慣密切相關,包括熬夜看手機、長時間看電腦、壓力大、內分泌紊亂等。因此,這些年乾眼症同樣呈年輕化發展趨勢。乾眼症的危害,不僅在於造成眼部的異物感和乾澀感,容易流淚外,還可能引起視力的永久性損傷,增加罹患結膜炎等眼部疾病的風險,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失明。
最後,就是淚道的狹窄或堵塞:相對上述兩種,這樣的情況發生較少,主要是由於先天異常、炎症、外傷甚至是腫瘤等原因引起,造成淚道起始部與結膜囊相通,且位置表淺而窄細的管徑發生的阻塞。對於先天性淚道狹窄的孩子,在出生後半年內經過堅持按摩等,可以很好的緩解。對於成年人出現諸如迎風流淚的情況,嚴重到已經影響到正常的生活,不要猶豫,儘快到醫院眼科就診。
我是喬妹,總的來說,如果迎風流淚只是偶爾地出現,多屬正常現象,可以不必理會。但如果很頻繁,且已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學習,或者伴隨眼睛乾澀、腫痛等不適,要及時就醫。另外提醒大家平時要注意眼部的衛生,不要用手經常的去揉眼睛,不要長時間盯著手機/電腦屏幕,適時遠眺放鬆下眼睛。最後,若覺得文章有用,別忘了點讚並轉發給身邊的家人朋友們吧,感謝您的支持(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