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關注體育
城市 · 賽事 · 品牌 · 傳播
公眾號 | 網際網路+體育
作者 | Aixli
今年7月底,《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發布,其中明確指出: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
至此,教育培訓行業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校外培訓機構都將培訓時間改為了周一到周五,而有些機構也因政策的限制而轟然倒下。
但對於公立學校的老師而言,則算得上好消息,學生將精力重新轉回學校,對老師的影響力、地位和作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9月10日,當又一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經歷了「雙減政策」的教師們發生了哪些變化?校外教育機構面臨危機,教師們又該何去何從?
— 1 —
校外培訓開始洗牌
在「雙減」政策下,許多培訓機構面臨關停或調整課程內容方向。
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出現了眾多轉賣學生課桌、補習班桌椅的商家,一套桌椅大多不到一百元,其中不少就來自關停的培訓機構。
網際網路+體育聯繫了幾家校外培訓機構,得到了幾乎統一的答覆。
某青少兒教育機構表示,目前其課程都安排在周中,而老師都是清一色的英語專業,具有英語八級證書和教師資格證,機構在聘用老師的時候不僅看重學術背景,以及具備教授英語的能力,還要考察他們的工作經歷和個性特徵,機構也在尋找熱愛教育、並對孩子情有獨鐘的老師,讓孩子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也能得到更好的性格塑造。
另一個教育機構則表明自己的教師都是全職,擁有三年以上的教學經驗,其中不乏公立學校退休返聘的教師。
目前,有的機構嘗試調整學科結構和培訓內容,將業務重心向非學科服務轉型,或是計劃推出素質教育課程,在素質教學中融入學科知識學習。
據筆者了解,著名教育機構新東方也已經將課程時間調整為周中授課,而原本充斥著學科教育的課程內容,也新增素質教育與託管服務,並新開設街舞、圍棋、編程等多種課程,新東方正逐漸轉型素質教育賽道。
其實,能夠在政策高壓下,還有機會調整業務的企業已然是大環境下還算不錯的情況。
8月底,一則消息轟動了教育培訓界。擁有14年歷史的巨人教育宣布,由於經營困難,秋季無法繼續提供教學服務。同時,無法完成全部學員退費,會盡力通過其他培訓機構的幫助來解決未消化課程。
巨人教育成立於2007年,旗下擁有巨人學校、巨人1對1、小巨人培優、巨人網校和金色湖畔五大品牌,涉及業務涵蓋教育培訓、教育出版等,在語文、英語、數學、文體藝術等各個領域均開有課程。
巨人的倒下,也算「雙減」政策之後倒閉相對較為有名的培訓機構,著實令人唏噓。
據網際網路+體育調查發現,一家名為東方優播的培訓機構也面臨經營危機。今日教師節,客服經理親自聯繫學生家長退班、退費,原先140多家校區也已縮減成35家,但如今卻「一個不留」。
然而,似乎並不是所有培訓機構都受「雙減」政策的影響。筆者詢問了某學科培訓機構,被告知是處於教委「白名單」中的培訓學校。所謂「白名單」,即被教委承認的合規辦學機構,其有辦學資質並且已納入國家資金監管。
該培訓機構則一切如常。
政策環境下,培訓機構們可謂喜憂參半。
— 2 —
教師們的抉擇
如今,在各大培訓機構風雨飄搖之時,老師們面臨著艱難的抉擇。企業為了「減負」,許多培訓機構的老師們被迫離開。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教師節除了祝福老師們節日快樂,還表示在未來,還會有更多的老師從新東方離開。
老師們有的繼續投奔各大機構。一家培訓學校的員工向網際網路+體育表示,其所處機構的班子,正是從巨人教育帶出來的,但這所機構顯然不如巨人教育的名聲更響。
當然,也有的老師希望進入公立學校,畢竟回歸學校的教育才是其應有的面貌,在「雙減」政策下,學生們的注意力將重新回到學校,公立學校的老師們也相對穩定,且地位有所提升。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實則,公立校目前也面臨改革。例如:將小學作為減壓政策的重點改革區,小學一二年級不再進行紙筆考試,其他年級適當安排期末考試;規定學校學生課間必須擁有不小於一小時的鍛鍊時間,不僅給學生減負,還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空間;義務教育學校不得佔用寒暑假等組織學生集體補課.
這對於其他年級來說還算可以接受,但對初三、高三等面臨升學壓力年級的老師來說,不僅要按照政策規定執行,還要保證學生們的學習成績,保持升學率,可謂難上加難。
一所公立學校高三年級的老師表示,有了「雙減政策」後,老師們的壓力增大,快「頭禿」了!
不僅如此,公立校的老師們還面臨「輪校」的「麻煩」。
「輪校執教」指在一定區域內,一位教師在一所學校連續任教一段時間後,按規定到其他不同水平的學校任教,其目的是保證各校間師資和教育水平的相對均衡。
然而,一些教師執行「輪校」制度的時候,並不是在自己的學區內進行。比如北京西城的一位學校老師,卻需要到順義的學校「輪校」將近一年左右的時間。
可見對於公立學校老師來說,也並不是衣食無憂的。
幾乎關注校園體育的人們都在詢問一個問題:體育如何回歸校園?
有業內專家表示,此次「雙減」政策的出臺,讓學校體育的發展真正有了時間和空間。近期,教育部又傳來消息:中考體育將與語數外同分值,2022年或將全面實行!
之前,由於學生們的學業壓力太重,體育課被擠佔的現象司空見慣。如今政策的出臺,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學生們「減負」,而體育鍛鍊通常被認為是為學生減輕負擔的一項重要活動,體育老師們將不會再無緣無故「生病」了。
當前來看,一些好學校在政策推動下,可以給學生提供幾十種課後體育活動的選項,足以滿足所有學生參加不同體育運動的需求,但差一點的學校還只能是提供幾種簡單的體育活動,供學生的選擇餘地依舊不多。
而體育能夠回歸校園最重要的一點就在於學校能夠提供怎樣的體育活動內容,這同時體現在學校體育教師的師資配置。
根據去年發布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22年,配齊配強體育教師,開齊開足體育課,這實際也表明,目前我國各級學校不同程度上均存在體育教師缺編情況。
那麼課外體育培訓又呈現何種狀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在2020年底發布的數據,體育教育與培訓行業在2019年的總產出為1909.4億元人民幣,在同年的體育產業總產出中佔比為6.5%。與2015年247.6億的數據對比,體育培訓行業在「十三五」期間實現了跨越式增長。
業內人士和專家普遍認為,對於屬於非學科類的體育培訓行業而言,文件的出臺從長遠看是一個利好。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堅決查處變相違規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提到,一些地方出現了學科類培訓轉入「地下」,換個「馬甲」逃避監管等隱形變異問題,影響政策實施,造成不良影響。
對於明顯違反相關規定的,「通知」提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旗幟鮮明嚴肅查處,暢通投訴舉報渠道,拓展問題線索來源;強化社會監督,對隱形變異違規培訓行為,要加大執法力度;推進「網際網路+監管」,探索將違規培訓的機構和個人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實施聯合懲戒,堅決防止隱形變異違規培訓行為蔓延。
這也在一定程度下推動體育培訓機構「提質升級」。
網際網路+體育注意到,目前許多體育培訓機構的課程紛紛爆滿,諮詢下得到的都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體能」「有一些班級已經滿了」等類似的回覆。
相比學科教育的老師們,體育老師現在應該處於忙碌的階段,而未來將會如何發展,仍有待觀察。
經歷了「雙減」政策,教師們的狀態各不相同,當首個教師節來臨,他們真的快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