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路:為什麼我會生出一個超級睡渣、胃強脾弱、壞脾氣的娃?

2020-09-03 羊爸爸育兒


文 | 花時

小區裡的寶媽們都知道,我家孩子從來沒去醫院掛水過。因為每次他們談及孩子去醫院,我都是一副懵懂的表情。所以她們也經常誇我:「你看你兒子雖然不胖,但是多省心。」,「你兒子真是天使寶寶」,「你太會養孩子了」之類的。

孩子沒掛水過,主要是因為我從他出生後開始學中醫,很多問題都是用中醫的方式處理的。

但是,你懂的。一個睡不了整覺的老母親根本不會有空閒去勤勤懇懇地學習什麼中醫。這都是被我兒子逼的!因為我兒子從小就不是一個好帶的孩子!

1.超級睡渣+持續低電量

就說睡覺吧:他從小就是一個睡渣。月子裡,稍微動一下被子,他都能驚醒大哭,更別提抱著時換個姿勢或者換個人抱了。

於是,整個月子,我常常只能一直保持著餵完奶的姿勢或者讓被子保持原樣好讓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露在被子外面,直到他下一次翻身或要吃時再動彈一下。

這樣的結果導致我的手、頸椎還有腰,常常麻木、酸痛得似要斷掉,直到現在,我的脖子稍微多彎一會,就覺得酸痛。

再大一點,他開始夜啼,常常入睡幾個小時後,突然哭醒,無論怎樣哄、拍,都沒用。一定要豎著抱,肚子貼在大人身上,一旦平著抱,或是放床上,他立刻就又哭醒。

有一段時間,豎著抱睡也無濟於事,他一直哭,一直哭,直到把自己哭醒,然後起來玩幾個小時。那時,那時候他才一歲多,一天睡不到八個小時。

後來我就抽空硬瞪著我的熊貓眼去查資料,搜到一個夜啼的案例。大概說的是,孩子夜啼和積食有關。也就是吃的東西不消化了,所以堵在腸胃裡,肚子不舒服,晚上就會鬧。(小編註:夜啼分為很多情況,從寒熱角度來說,有的是因為積滯生熱,有的是因為虛寒,還有的是因為痰飲)

我就照貓畫虎地按照裡面說的推拿下七節骨,清大腸,揉腹,輔食給他暫時停掉肉蛋和水果,奶粉衝泡淡一點。當天推拿後一下子拉出來很多大便,那天晚上睡覺就沒有哭。

後來,晚上哭是不哭了,但睡眠依然是個難題。他睡覺時不能有響動,一響就醒,有時候樓上半夜移凳子或衝廁所,他睡著會突然坐起,問:「是什麼聲音?」睡覺輕的簡直像一個老人。

那時候還有讓人頭疼的,是他的腸胃,從小沒有給他吃過生冷,但是,小時候,他常常一天拉幾次大便,稀爛,吃進去的東西原樣出來。再大一點時就愛挑食,每天換著花樣,他也是今天多吃點,明天少吃點。遇上換季,胃口就更差。而且,每天早上,他都很容易餓,非要吃一點甜食才行。(這好像是身體需要通過甜的來激發一下脾胃的活力,因為甘甜入脾。)

又過了一陣子,他不挑食了,變成胃強脾弱了。總是餓得快,一頓能吃兩個包子,沒過一會又喊餓,還能再吃一碗粥。但是,卻總也不胖。細胳膊細腿,沒有肉。

他體力一直比較差,喜靜不喜動,常常寧願在家玩積木,也不要出去和小朋友們捉迷藏、玩滑滑梯。運動能力也遠遠差於同齡人,出門去公園或爬山,很容易累,經常要抱。儘管屬猴,但是大多數時候,同齡人的那些活蹦亂跳,上竄下跳根本與他不沾邊。

不僅電量低,他的情緒也很容易起伏。膽小易驚,敏感懶言,不愛與人交流玩耍,遇到新事物新環境,也需要很長的適應期。三歲不到,就表現出與年齡不符的負能量。會在生氣時說狠話,「要把自己摔壞」,「要吃地上的東西」等等。

他一出生身上便有的大塊青斑,至今仍然清晰可見。天氣稍微涼一點就容易手腳冰涼,要比別人多穿一點。一到換季,就容易感冒,咳嗽,口腔潰瘍。生病後需要恢復很長一段時間。

中醫的說法是,這些都是虛寒的一種表現。虛寒的意思可以通俗地理解身體的能力不足。身體的能力不足以讓孩子進入深度的睡眠,身體的能力不足以讓孩子消化吸收足夠的營養,身體的能力不足以讓孩子的皮膚完全紅潤白皙,身體的能力不足讓孩子製造出成型的大便。

既然是虛寒,按照理論來說,就要增強他的能力。於是我就按照羊爸爸的說的方法給他睡前做腹部按摩,給他艾灸,然後摟著他入睡,增加安全感。

但是這個過程很艱辛,睡眠,大便,和胃口情況時好時壞。很多次我一邊講故事,一邊按摩肚子,按著按著我就累的睡著了,他就忽然來一句「媽媽,你的故事還沒有講完。「那時候我真想有一個按鈕給他設置個「一鍵到天亮「的功能。

羊爸爸說,明顯的虛寒問題不是一天兩天能調理過來的,但是調理也是螺旋式上升的。

我那時候一直在想,為什麼別人的孩子那樣好帶?而我的孩子一出生就這樣難帶?中醫說,孩子體質和父母息息相關,我就開始回憶懷孕前後,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2.我小時候的身體和我兒子有一拼

我出生的時候,我奶奶說我像只剛出生的小奶貓,小得可以裝進口袋。我小時候的難帶也讓我媽媽常常無奈地感嘆:「這娃真是與我不相生!」

因為小時候生病是家常便飯,不是喝藥就是打針。三天兩頭去醫院。可以說,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如果不是在生病,就是在生病的路上。再大一點,就經常肚子不舒服,吃了不消化,還膝蓋疼。特別纏人,難哄。

其實,我從不吃冷飲,很少碰冷水,也幾乎不熬夜。但是仍然腸胃差,常年瘦弱。而大我兩歲的哥哥,卻和天使一樣好養,幾乎和醫院絕緣。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先天環境的不同。

懷我前,我媽剛經歷了一次流產。出了醫院,自己走回家。家鄉的冬天,風陰冷刺骨,常常下雪。回家後她也沒有坐小月子,繼續在冷水裡洗一大家人的衣服,而且,當時物質條件不好,吃的東西也不多。

最重要的是,她那時生完哥哥不到一年。相當於,身體完全沒有恢復,又受了重創,卻有了我。那時,因為沒有吃的,加上身體失養,媽媽生下我以後沒有奶水,只好給我餵那清晰如水的米湯。

如果說我天生體質差與母親懷孕時的體質有很大的關係,那麼我的孩子也是如此。

我懷孕前並沒有調理好自己的身體,依然是一個體質虛寒,怎麼吃都不胖的瘦子。體力不濟,電量不足。痛經嚴重,尤其一到冬天就經常手腳冰冷。需要比別人多穿一些才覺得暖和。有時一個人睡覺,上半夜因為泡了腳和有熱水袋,於是能睡得比較好,下半夜常被凍醒,腳不斷往上蜷縮,直到麻木。

《黃帝內經》說:以母為基,以父為楯。意思是父母身體裡的精血能量為胎兒成長提供了最基礎的能量。父母的體質,就是孩子健康的基礎。

3.為了保證「營養」孕期我吃了過多生冷寒涼

如果說,我的先天體質影響了孩子的體質,那麼孕期的飲食也是另一個重要原因。

我平時喜素不喜葷,平時偶爾吃點水果和酸奶(不吃冷的)。但是懷孕期間,為了保證營養,我每天都要吃大量的魚肉和水果。

孕早期,我的孕檢一直顯示黃體酮偏低。後來,想吐,吃不下東西。在快三個月時,突然出血了。去醫院,被診斷為胎盤早剝,醫生也沒有很好的辦法,說掛兩周硫酸鎂試試。

打硫酸鎂身上到處刺疼,還需要臥床兩周觀察,躺滿兩個星期以後,我的身體比之前更虛。醫生叮囑我要注意營養,多吃蔬果。因為,我太瘦了。

然後,整個孕中期和孕後期,除了各種湯湯水水,每天的必修課就是吃水果。除了醫囑,身邊大家都在說這樣孩子生下來白,也不缺營養。加上本來也愛吃水果,於是,各種水果輪番上陣。沒有一天落下。

到孕後期,我開始慢性腹瀉,大便不成形。沒吃糖,嘴裡經常有一種甜甜的味道。身體感覺很沉重,走路吃力。容易餓,也容易累。晚上睡不好。

再後來,身上各處關節也比賽似的疼痛起來,有時彎腰或者坐下,骶骨似要裂開一般,腰抽筋一樣,恥骨像有刀在割。

而孩子,也在一刻不停地動,不管白天黑夜。他似乎不怎麼睡覺。常常腳踢了這裡,手又伸向那裡,有時還能感覺到他身子在動。他似乎很不安。似乎在找一個讓自己舒服一點的地方。

現在回想,葷食、水果,雖然營養豐富,但是因為比較陰寒,所以需要大量的陽氣去消化。如果被人體吸收,那麼將會轉化成能量和氣血,若不能被吸收,只會變成體內多餘的垃圾。

尤其是水果,對於原本就虛寒的我來說,每天吃兩斤,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所以我的脾胃就更虛了,就形成了慢性腹瀉。

4.整個孕期我的心情也並不理想

除了先天體質虛寒,又吃了大量水果之外,孕期的情緒也是另一個重要的原因。

由於工作的地點不一樣,我和先生一直是分居兩地。這意味著孕期的大部分不適、產檢這些,都要我一個人去做。而他,並不能分擔和看見。

偶爾能一起去產檢,我忙裡忙外,他居然在睡懶覺。有一次產檢出血,醫生建議住院保胎,他卻說聽天由命,不需要保胎,還把醫生開的住院單給撕掉。那一段時間,我們吵完架又冷戰。

我的心情跌入谷底,我心裡始終埋怨他,有時候一個人回到那個靜悄悄的出租屋,我覺得悽涼又絕望。整晚焦慮,有時覺得很困,睡著了就不停做噩夢,驚醒時一身冷汗。

古人說,「受胎之後,喜怒哀樂,莫敢不慎,蓋過喜則傷心而氣散,怒則傷肝而氣上,思則傷脾而氣鬱,憂則傷肺而氣結,恐則傷腎而氣下,母氣既傷,子氣應之,未有不傷者也。」孕婦的精神狀態與胎兒的臟腑功能有著密切聯繫。孕婦平和穩定的心態對孩子的身心都有好處,而動蕩不安的情緒則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回想起我懷孕的時候,我的孩子在肚子裡不分晝夜地動個不停,也許,除了他住的那個房子很冷以外,還經常颳風下雨,寒涼的食物,負面的情緒都讓他十分不安。這樣的環境怎麼可能讓他在出生以後有一個好的體質呢?

5.如果你現在要生孩子或者二胎且聽我說一句

我特別想告訴準備生孩子的姐妹們,如果你也是一個體質很差的人,請先找靠譜的中醫調一下體質,這對你自己還有胎兒都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本身就有一定程度的寒溼,真的不適合吃太多太多的水果和葷食。這會給你本來就虛寒的脾胃造成很大的負擔,也會影響到孩子出生後的健康狀態。具體的吃多少,你可以觀察自己的狀態,尤其是睡眠,胃口,大便的情況。(小編註:就算你是身體倍棒,也不適合每天兩斤水果,每天一條魚的那種吃法。

最後,就是孕期一定要保持平和積極的心態。人的情緒真的是可以傳染,更何況肚子裡的寶寶與我們共呼吸,他一定能感受到媽媽的喜怒哀樂。而且,負面、消極的情緒,不僅會讓身體更寒,也會感染到寶寶的情緒和以後的性格傾向。所以,不管用什麼方法,孕期的媽媽們一定要讓自己的情緒平和下來。


作者簡介:花時,80後摩羯座,中醫發燒粉。4歲男孩的媽媽,中醫育兒實踐者。

相關焦點

  • 胃強脾弱的孩子,吃得多但瘦弱矮小
    >餵養過度或者誤治導致孩子胃強脾弱的原因有先天和後天之分。【胃強脾弱】娃,最典型的特徵就是不停地想吃東西,好像不知道飽。 而脾屬陰,脾氣弱的特點也會被放大,運化的功能就變弱,食物也不能消化吸收輸送到全身了。沒有營養物質的支持,所以小孩子老是吃,就是不長,而且去醫院檢查,可能會發現缺乏鈣鐵鋅硒等各種微量元素。 所以,孩子老是想吃東西,確實是身體需要,但是越吃越是滿足不了身體需要,越想吃,吃起來更會導致吸收差。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 寶寶飯量大還不長個,小心是胃強脾弱
    胃強脾弱的常見症狀u 非常容易餓,整天找吃的;u 吃飯特別快,基本不怎麼嚼,隨便咬兩口就下肚了u 飯量特別大,吃撐了還要繼續吃u 不長肉不長個,發育遲緩u 反覆消化不良,容易積食u 脾氣急躁、愛哭鬧「胃強脾弱」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大部分小孩子都有的胃強脾弱,平常怎麼吃?
    因為生理原因,大部分小孩子都有胃強脾弱的現象,中醫理論認為:胃主受納,脾主運化。營養的消化吸收是需要脾與胃配合完成的。胃強脾弱的孩子,脾運化差,胃受納水谷功能正常,但脾的運化功能不足。這就導致了孩子食量不小,但營養的吸收、轉化率很低。
  • 有些人一吃東西就脹氣,這種情況很可能是「胃強脾弱」
    有些人一吃東西就脹氣,這種情況很可能是「胃強脾弱」。中醫認為,人體的氣血(能量)由脾胃將食物轉化而來,作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雖共同肩負消化功能,但從作用上說,脾和胃分別執行不同任務。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顧問溫長路教授說,「胃主受納,脾主運化」,我們吃進去的食物,首先要經過胃的初步消化,再由脾將營養物質傳輸到五臟六腑,供身體活動所需。
  • 6個技巧,讓胃強脾弱的黃瘦娃長高、增重!
    胃強脾弱的孩子的典型特點就是很能吃但是不消化,很瘦,體質也差。調理這樣的孩子家長一定要耐心。很多家長反映,孩子經常積食,健脾的機會很少,那麼家長就要考慮攻補兼施。認真看一下今天這位家長的方法,也期待更多的家長給我們投稿分享。我是來自福建某縣城的一個寶媽。2017年4月擁有了第一個寶寶,小名叫韜哥。韜哥才1歲就有過4次住院經歷。
  • 胃強脾弱的孩子,適合吃什麼零食?這樣吃幫助寶寶強健脾胃
    但是對於胃強脾弱的娃來說,有吃貨的胃,卻沒有吃貨的脾。胃口好,啥都愛吃,吃嘛嘛香,但特別容易積食,身體也長不好。要不要給寶寶吃零食,一直是媽媽糾結的問題。胃強脾弱的孩子,適合吃什麼零食?胃強脾弱的孩子身體長不好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首先來說說胃強,這裡的強並不是真的強壯,而是胃太亢奮導致寶寶胃口食慾很大,一直吃也感覺不到吃飽的意思。第二個就是最根本的原因脾弱了,它指的是脾胃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的能力弱。
  • 氣虛脾弱不可以食用哪些東西?你的理解真的正確嗎?看專家的理解
    氣虛脾弱的人平時的時候很多都會出現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而且這類人有一個特徵其實就是吃完飯之後就立即的犯困。在現代的醫學上面看來,這是進食之後身體的血液都集中到了腸胃了,所以大腦缺氧導致的,而中醫稱之為「食後困頓」,這也是脾氣虛的一種典型表現。
  • 有天生「睡渣」的寶寶嗎?4個方法將「睡渣」搶救下變「睡神」
    01 心軟的我們,造就了四年「睡渣」老大娃的自主入睡,一直是我們這幾年最頭疼的事。老大從小是個睡渣。在老二出生前,四歲的她,從來不肯自己單獨睡覺。不但要陪睡,夜裡她還自動醒來一兩次,確定旁邊有人才能繼續入睡。
  • 李玫瑾教授推薦:急脾氣的媽,養不出獨立的娃
    導讀:李玫瑾教授推薦:急脾氣的媽,養不出獨立的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李玫瑾教授推薦:急脾氣的媽,養不出獨立的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公凌晨2點小區遛娃,只因孩子患上了「睡渣綜合症」?
    導讀:老公凌晨2點小區遛娃,只因孩子患上了「睡渣綜合症」?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老公凌晨2點小區遛娃,只因孩子患上了「睡渣綜合症」!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衢州健康課堂」寶寶為什麼總是喊餓?先看看有沒有這個問題
    這樣就是胃強脾弱的表現了。要是家長仍然沒有察覺出不妥,甚至覺得寶寶瘦小是營養沒跟上,更要多餵的話,孩子還會接著出現「積熱上火」:嘴巴、舌頭、臉蛋紅紅的;口乾舌燥,有口氣;牙齦腫,爛嘴角,生口瘡,長麥粒腫;小便黃,大便硬;心情燥煩,好像身體裡有火在燒一樣。這股「火」的根源,中醫認為是在脾胃,更精準一點,是胃火熾盛,沿著足陽明胃經上炎,導致寶寶的頭面部鬱熱。
  • 媽媽的壞脾氣很難影響到這四類娃,情商不是一般高,你家娃是嗎?
    很多媽媽發現,自從有了孩子,脾氣是一天比一天暴躁,超級沒有耐心,有時候是沒來由地想發脾氣,尤其是衝著孩子,一頓大呼小叫的,事後會特別自責,這件事明明可以平和地處理的,為什麼又發火了呢?下次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可是下次又控制不住了,這到底是咋了?
  • 我親自培養了一個「睡渣」娃,這些傷害寶寶睡眠的事,你做過嗎?
    導讀:我親自培養了一個「睡渣」娃,這些傷害寶寶睡眠的事,你做過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我親自培養了一個「睡渣」娃,這些傷害寶寶睡眠的事,你做過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脾虛多是「拖」出來的,娃有3個跡象,家長就要警惕是脾虛了
    過去生活條件差,很多孩子缺營養,長得瘦弱、矮小,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孩子飲食明顯比過去豐盛多了,可以稱得上「錦衣玉食」,但是體質反而更弱,三天兩頭跑醫院,讓寶媽們操碎了心,有的著急去找醫生調理,就會得到一個回答:「孩子的毛病都是吃出來」,家長一臉懵圈:吃出來的?
  • 睡渣寶寶變天使娃,寶媽:沒什麼高超哄睡技巧,引導睡眠是關鍵
    奶睡別人也沒辦法替代我,除了出門帶娃打預防針,一般我都不出去,晚上白天都在帶娃。我也在《嬰幼兒睡眠聖經》一書中看到「哭聲免疫法」,還有很多成功案例,好像也沒對孩子造成什麼創傷。但後來我看到《育兒百科》作者松田道雄反對讓孩子一直哭。
  • 養娃路上困難多,如何讓娃睡覺就是頭一個,這份育兒指南可以幫你
    為什麼寶寶睡覺這麼困難?在訪談欄目《我要WhatYouNeed》中,這幾位家長就在為寶寶的睡眠問題而頭疼:23歲的新手媽媽藍冰,女兒1歲,她堅持科學育兒,到點就得讓寶寶睡覺吃飯,但是老人卻認為寶寶累了自然就會睡,能玩就多玩一會兒,不必強求。
  • 為什麼你的滿月寶寶是睡渣?莫羅反射,了解一下
    導讀:為什麼你的滿月寶寶是睡渣?莫羅反射,了解一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你的滿月寶寶是睡渣?莫羅反射,了解一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暴脾氣可能「代代相傳」,壞脾氣的父母,很難養出有出息的孩子
    導讀:暴脾氣可能「代代相傳」,壞脾氣的父母,很難養出有出息的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暴脾氣可能「代代相傳」,壞脾氣的父母,很難養出有出息的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睡渣」和「睡神」兩類寶寶長大有什麼不同?兩種變化,差異巨大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很多寶媽生娃後,「夜夜笙歌,一天三頓小燒烤」的滋潤小日子就戛然而止了。懷裡多了一個定時小鬧鐘,還是每隔兩個小時響一次那種。整天頂著大大的黑眼圈,只求娃多睡一會,能有點自己的時間。
  • 一入睡就哭,「睡渣寶寶」為啥難哄?過來人給你一個「錦囊」
    編輯:邱寫寫寶寶永遠不懂當媽的傷悲,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哄娃睡覺一直都是一個世紀難題。老母親平復一下心態,靜下心來耐心地哄一哄,娃很快也能跟著平復心情,舒舒服服地睡去了。,更是一個致力於幫助寶媽解決問題的「生活錦囊」,美贊臣打破了固有的商業模式,開始為寶媽們的日常生活送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