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雄屏曾問演員姜文,中國導演哪個優秀?姜文回答:「現在沒有,以後有!」「誰呀?」「我!我只是覺得電影怎麼拍得這麼沒勁,能不能拍點來勁的!」憑著想來勁的念頭,演員姜文成為了導演姜文。到《太陽照常升起》時,姜文在導演上的才華已毋庸置疑,卻在票房上遭遇挫折,再度相逢的焦雄屏提起了市場,他卻自信回應:「賺錢還不容易?待這部以後,我幫他們拍幾部賺錢的電影。
果不其然,《讓子彈飛》不僅大賣,還讓姜文真正被影迷們捧上神壇,這部電影內涵體量極大,又讓人有充實驚豔的觀影體驗,當時社交媒體上群起激贊的氣氛,直到如今也沒有幾個中國導演能做到。正如網上流傳的幾張名導分鏡圖一樣,有人畫得像漫畫般飄逸,也有人畫得如工匠般細膩,只有姜文,大筆一圈便有人物有情狀,那份直白的爽勁兒,那份與眾不同,仿佛沒有任何技巧,唯有「天才」二字能夠形容。
這些意氣風發的印象,一直以來作品形成的口碑,積攢成為他的號召力,打造出「封神」的階梯。從此,即使是在電影之外的出場,姜文的標籤也越來越鮮明,不僅自己被譽為「荷爾蒙的代言人」、「敢說敢做的純爺們」,作品也被一次次「過度解讀」,激發人們對革命美學或深或淺的崇拜與反思,正視群體自身在明在暗的欲望與荒誕。
或許是怕過猶不及,姜文開始拒絕用「霸氣外露」來形容自己,也拒絕任何輕率的文本解讀,他不贊成由預告片中的兩三句話去偵破《一步之遙》的故事,也不願意接受大環境對自己的定義,甚至鄙視歸納分類和評價體系。雖然這種優越感他依舊難以掩飾,但他開始用溫柔的方式,來主宰每一場對話,他會請眾人喝酒品茶,誇女記者天然美,主動調侃自己給人留下的「壞印象」,如同本次採訪提到他的「霸氣」語錄,他笑眯眯地反問:「沒讓你趕上,你遺憾嗎?」於是,越來越多的記者聲稱自己發現,姜文所謂的凌駕與碾壓,實際上是害羞的表現。
採訪當天,由於《一步之遙》綠幕背景較多,特效工作量較大,姜文還在進行緊張的特效製作,他甚至把電腦放在採訪間的隔壁,在媒體車輪訪問的間隙,抓緊時間看效果提意見,儼然是要把製作進行到最後一刻。在連續三日的密集採訪後,他還要趕赴美國工作,當時離正式公映只有23天,離首映禮則只有兩周。對此,姜文不認為自己在「趕製」,對他來說,無論是劇本還是後期,能有時間就應該多磨一陣,因而,談起今年華語片票房不低、質量卻在下滑的事實,他依舊在強調打磨時間的重要性。
同樣是採訪當天,姜文身邊的工作人員否認了該片審查受阻的揣測性報導。姜文本人對2小時20分鐘的定剪成片質量充滿信心,「十個角色都有光彩瞬間,看我們一部等於看人家三部」。
豈料,《一步之遙》這樣精雕細琢的作品,還是險些倒在審查關卡前。12月7日,也就是該片首映禮前一天,媒體收到了《一步之遙》看片與首映禮臨時取消的消息,片方聲明給出的理由與「審查工作」有關。在距離影片原定上映日期的十天時間裡,《一步之遙》需要再做修改,取得龍標,製作拷貝,再運輸到影院,儘管有製片人馬珂的一句「公映日期不變」做擔保,仍然讓所有人捏了一把冷汗。一時間,華語電影圈成為預言與傳言的舞臺,「2014年的內地總票房超300億就此無望」、「2014年全年華語片票房口碑無法兼得的情況將成定局」的說法層出不窮……
12月12日,離《一步之遙》公映日還剩六天,在幾乎無人看好的情況下,馬珂終於將龍標從廣電總局帶回了不亦樂乎,中影的發行團隊也做好了用「人肉快遞」方式將拷貝運送到各家影院的準備。更令人欣慰的是,2小時20分鐘的最終時長與原版時間保持一致,僅通過配音的方式去掉了需要修改的內容,種種揣測不攻自破。
在姜文的導演生涯中,儘管有作品被禁,有作品失落獎項和票房,但作為一個作者,姜文還是幸運的,他每一次想表達的雄心、哀愁與諷刺,終究在他的四部電影裡完美呈現。《一步之遙》用另一個奇蹟證明了姜文之於華語電影的特殊存在,這部電影究竟是一座分水嶺,還是一塊導航儀,只等老薑揭鍋,觀眾品評了。
鳳凰娛樂:您之前每次都會說您的電影是有自傳的影子,《一步之遙》呢?
姜文:這話不是這個意思,不是說非得給我自己拍一個自傳,你就不想拍你也離不開你自己,也就是到目前為止的人生和生活經歷吧,這樣的意思,我沒事給我拍自傳幹嘛呀,我哪那麼自戀啊,每個導演都一樣,都離不開他自己的影子而已。
鳳凰娛樂:馬走日這個角色是根據閻瑞生的故事改編,但之前對這個人物更多定性為一個賭棍、殺人犯的角色,你去改編,自己又親自扮演,是不是有點為他翻案的意思?
姜文:沒有吧,我們其實把他當作藉口,寫了一個我們的故事,這方面又對不起閻瑞生同志,又對得起閻瑞生同志。其實馬走日這個人比閻瑞生要有意思,豐富得多,應該說是受了那樣一個真實事件的啟發。我閨女告訴我的,她在紐約看了一遍,她一個17歲的小女孩覺得,比《讓子彈飛》好看。
鳳凰娛樂:編劇裡有廖一梅和王朔,他們兩位在這裡面貢獻的是什麼方面呢?
姜文:不可缺少的貢獻,因為除了我們倆(指自己和閻雲飛)是從頭到尾的,他們都是寫的若干稿,然後離開一段,又來寫若干稿,像一個很有意思的party,大夥隨時來隨時走,隨時想多寫點就多寫點,少寫點就少寫點,但是有一點都一樣,郭俊立、王朔、廖一梅他們,包括小閻(閻雲飛,不亦樂乎宣傳總監)都不是單寫哪一個部分,全部都寫出來,還不止一個稿,我是拿了不同的稿子都放在一起。我們不需要出點子的人,我們有點子,他們需要把它完成變成劇本。
鳳凰娛樂:為什麼發布會上好多演員都說一開始都沒有看到劇本,直到拍的時候才拿到。
姜文:我們有劇本,我們從四年前就有劇本,但是不是最終的劇本,不是可以馬上拍的劇本,沒有那麼精彩,故事在裡邊,想把它變得精彩,說出來的臺詞有意思,那是需要不斷推敲的,所以推敲到最後一刻,由小閻同志最後把每個字都打出來了,當然他也參與了寫作,然後在他認為的有效時間內把劇本發給演員。我也不是非要用這個方式,我當然也希望四年前就寫好,四年前就給葛優讓他背下來,沒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只能一點一點把它寫好。
鳳凰娛樂:還會邊拍還改嗎?
姜文:拍的時候就不改了。拍之前、拍的時候如果有誰提出了意見,想修改也是可以的,這個沒關係。我們的人拍完了自己的戲都不走,都在那兒看著對方,我們監視器後邊永遠有一堆人在那兒看著,有時候葛優在那兒看,有時候洪晃在那兒看,大家都在那兒看,都願意出謀劃策,挺好的。
鳳凰娛樂:記得之前有編劇說《讓子彈飛》的劇本好像是十分鐘一個點,一共十二個十分鐘那樣的去設計每一場戲。
姜文:我們不會那樣去設計,我們拍的兩百個小時剪成兩個小時,你怎麼能繼續保持這樣的設計呢,那樣的想法只是個想法而已,不現實。
鳳凰娛樂:那《一步之遙》是以怎樣的方式來打磨的?
姜文:我覺得《一步之遙》要是用一年時間弄出來也好不到哪兒去,根本也弄不完,怎麼弄,怎麼可能嘛,有些事不是說追求完美,正常走也得一步一步才能到,對吧,你說我比別的電影角色多起碼倆人,我、葛優、王志文、文章、劉利年,就算五個了吧,這五個都有戲,可不是一點戲,還有牛犇,女的舒淇、周韻、那英、洪晃、劉索拉,就算主要的就十個人,真是一場大戲,這十個都是光彩瞬間的,一般兩人、三人,我們起碼是人家的三倍,演員的戲量,你就算一步一步走也得是人家三倍的時間,人家一年拍完我們得三年,加上3D、還有一些特技、還有一些製作、搭景什麼的,實際上我跟別人拍的是一樣快的,只不過我們體量大,那怎麼辦?所以其實看《一步之遙》挺值的,看一個等於看人家三部片。
鳳凰娛樂:《一步之遙》的物料都特別精緻,在這方面您會親自去拍板決定嗎?
姜文:沒有,好多話我都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寫的,剛才有人問我我都吃驚,但是我相信我們的人小閻、馬珂他們,他們有做《子彈飛》的經驗了,他們知道用什麼樣的東西去給別人看,有一些成熟的經驗為什麼要扔掉?
鳳凰娛樂:有營銷方面的會議會參加嗎?
姜文:嗯。我有時候也聽聽,但是人家是專家。
鳳凰娛樂:會不會在探討一些營銷路線時,影響到您的創作?
姜文:營銷上影響我的創作?那不會,他們兩個(指馬珂和閻雲飛)不會這麼做,我們公司的人是不會這麼做的,有這必要嗎?
鳳凰娛樂:《許三觀賣血記》那個原著曾有韓國方面找到您來做改編電影,但是項目沒有做成,可以透露一下當時是什麼情況嗎?
姜文:這是韓國人要做,他們找我來拍,我總得拍一個,我不是說那個小說不好,那個小說挺好的,但是我總覺得應該由別人來拍,可能有人比我拍得更好。
鳳凰娛樂:現在韓國人河正宇改編了電影。
姜文:我不知道,我沒有繼續追蹤這件事,你們怎麼知道這麼多事啊?你不說我都忘了。
鳳凰娛樂:因為剛拍出來,拍成了韓國電影。
姜文:我夏天見了餘華,他沒跟我說這事。
鳳凰娛樂:感覺有點遺憾,韓國人先拍了我們自己的作品。
姜文:我覺得被他們都拍了才好,全世界都拍,美國都拍一遍《許三觀賣血記》才好,那有什麼不好,輸出我們的小說就拍唄,我不遺憾。
鳳凰娛樂:《讓子彈飛》之後您有四年沒有新片,這段時間很多年輕導演出現,刷新了票房紀錄,一些老導演可能會覺得自己的時代不在了,但是從您的身上從來不會感受到這種東西,您在這四年裡有沒有過焦慮感或者是擔憂嗎?
姜文:需要為這樣的事焦慮?
鳳凰娛樂:感覺到自己的時代過去了。
姜文:我覺得就像該死的時候,該過去就過去唄,那有什麼可焦慮的呢?
鳳凰娛樂:您關注過這段時間國內市場的變化嗎?
姜文:我努力想關注一下,但我記不住這些事,因為這些事對我來說不太刺激,沒什麼意思,就是人為編出的一些話題而已。沒有一個可成立的例子說新導演出現老導演就不在了,美國、歐洲、日本包括中國也不是這樣的,都是犬牙交錯,如果那麼好,那就都是天才,每個人都叫少年得志了,事實不是這樣的,很多人會大器晚成,很多人一輩子懷才不遇,哪兒有說趕上年輕就趕上好事了,跟歲數沒關係,看你有沒有好東西拿出來給大家,所以年輕人喜歡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年輕人做出來的,你喜歡的iphone那是年輕人做的嗎?很多都不是,我就覺得人如果這麼簡單的思想或者簡單地概括他所碰見的事,甭管他多大年紀,他的時代都會過去,因為情況不是這樣,他太簡單的來認識一個事,而且他認識得不對。
鳳凰娛樂:如今一些國產片的質量不好,許多人認為是因為創作者或者說背後的人都是以市場效益為先的。
姜文:也不能這麼說,以市場效益為先不一定就不出好的東西。咱們這麼說,這蘋果它肯定是以市場效益為先的,大家都搶著買。《007》也有幾部是挺好的,那肯定是市場起到一定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論。
我倒是覺得大家應該多拿點時間磨磨劇本,因為到拍的時候就都來不及了,把劇本弄好,劇本是中國電影的弱項,攝影都挺好的,聲音、攝影、服裝、道具這都沒問題,演員都挺漂亮的,男的也挺漂亮,女的也挺漂亮,也可以很醜,什麼都有吧。我覺得還不是編劇有問題,是沒給編劇足夠的時間,那怎麼能行,這是最根本的、最關鍵的一個環節,你不給他時間哪行啊,所以我想至少兩年拍一部片,不許拍那麼快,會好一點。
鳳凰娛樂:電影評價體系裡,中國有第五代、第六代等等,但是您從來不被放到這個代系裡面。
姜文:本來就是一句瞎話,根本就沒有這麼回事,而且它說明什麼問題呢?他能有什麼用呢?我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說,可能對我來說不起作用,我從來不認為是第幾代、第幾代這事,都是兒子孫子的事,你就算一個家庭裡邊,該是哪代的,實際生的孩子輩分也都不一樣。我覺得就是偷懶吧,為了把事容易……
鳳凰娛樂:歸納。
姜文:但是這件事情跟事實本身距離非常大,我從來都覺得這是很可笑的,而且據說是洋人給分的,影響到你了嗎?你也用這種話來表述?
鳳凰娛樂:所以後面的導演就不會再這樣來劃分。
姜文:我覺得之前就不應該,以後那麼分分倒也無所謂,因為可能共性越來越多了,以前沒這麼多共性。
鳳凰娛樂:您那天在發布會上還提到了諾蘭的《星際穿越》,您是看過他的這些作品嗎?
姜文:我沒看過,知道這個人,因為我本來想給我們這電影(指《一步之遙》)叫《星際穿越》來的,後來想他怎麼叫《星際穿越》,那就叫吧,算了。我本來也沒有穿越,interstellar,interstellar就是星際,沒有穿越,我們這電影其實是有星際關係的一個愛情故事。
鳳凰娛樂:這麼龐大的設定。
姜文:就需要龐大,後來我們又選擇了「一步之遙」,覺得這個也挺好,後來我們就把星際寫到裡邊,結果發現他們叫那個,所以就注意這件事了。
鳳凰娛樂:平時會去看新片嗎?
姜文:我會去看,但是我得有功夫有心情才行,現在自己的片子沒弄完。我在紐約看了伍迪-艾倫的一個片子,我不追著片子看,趕上了就看,趕不上就算了。
鳳凰娛樂:您認為自己,對於國際市場的影響或者在國際電影界是什麼位置?
姜文:如果我能決定這件事,如果我能控制這件事我一定會去考慮,但實際上我根本控制不了,我也不能決定,那是別人在做的事,我關心它有什麼意義呢?讓他們說什麼那就說或者不說唄,這事跟我沒關係。
鳳凰娛樂:您覺得自己是同時代世界上最偉大的導演之一嗎?
姜文:我不這麼想事,我也不知道同時代還有誰,這肯定是一個沒意義的話,誰是最偉大的東西,誰是最偉大的導演,還別說之一了,我覺得這話都是沒意義的話,說誰都是沒意義的。
鳳凰娛樂:外界總用「霸氣外露」這樣的詞語來形容您。
姜文:霸氣外露是我們《子彈飛》裡周潤發的一句臺詞好不好,這話能不能換一新詞兒說嘛,他是拿它形容張麻子的。
鳳凰娛樂:您的一些發言,是其他人所不敢的,大家覺得您說真話,所以特別「霸氣」,用這樣的詞語來形容您。
姜文:其實我也不記得我跟誰霸氣了,你能給我舉個例子嗎?是不是他們把我跟張麻子弄混了,那是張麻子幹的事,不是我,我沒幹這種事。霸氣怎麼來的?為什麼用霸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