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23: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各蘇木鄉鎮、社區服務中心、旗直及駐庫中區市直有關單位:
12月24日,瀋陽市于洪區北陵街道宏達社區和華潤橡樹灣二期調整為中風險地區。為精準做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工作,有效控制和降低新冠疫情傳播風險,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常態化疫情防控相關要求,下達如下命令:
一、對12月9日以來瀋陽市于洪區北陵街道宏達社區和華潤橡樹灣二期進入我旗人員全部納入社區健康管理,請到過瀋陽市于洪區,特別是曾到過北陵街道宏達社區和華潤橡樹灣二期的人員第一時間主動向居住地所在社區(嘎查村)報備相關情況,並配合執行疫情排查、核酸檢測、醫學觀察等防控措施。北京市、呼倫貝爾市、成都市、牡丹江市、吐魯番市、大連市中、高風險地區執行原管控措施不變。
二、自12月26日8時起,啟用石門子橋交通卡口,全面加強汽車站、火車站防控力度,對進入我旗人員全部實行測溫和查驗防疫行程碼、健康碼管控措施,切實做好北京市、成都市、牡丹江市、吐魯番市、大連市、瀋陽市進入我旗人員健康通行碼查驗工作和體溫檢測工作,堅決防止疫情輸入。
三、對中風險地區或健康碼「黃碼」返(來)庫人員,持有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體溫正常和無異常症狀的,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可有序流動,抵庫後主動向社區(嘎查村)報備;對不能提供核酸檢測陰性報告的人員,將第一時間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並進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體溫正常和無異常症狀人員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可有序流動,但需主動向社區(嘎查村)報備。所有中風險地區或健康碼「黃碼」返(來)庫人員要自我開展14天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咳嗽、腹瀉、乏力等不適症狀,應當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及以上級別口罩,立即到就近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就醫過程中儘量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就診時請主動詳細告知本人旅居史、接觸史,以便於及時排查。
四、對高風險地區或者健康碼「紅碼」返(來)庫人員,由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醫療防控組應急辦指派120救護車進行轉運,一律實施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隔離期間進行2次核酸檢測。
五、對有發熱、咳嗽等症狀返(來)庫人員,由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醫療防控組應急辦指派120救護車轉運至旗醫院定點發發熱門診就診。
六、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醫療機構要主動開展排查,及時掌握本單位工作人員及其家庭成員曾到中高風險地區情況,並向所在地的社區(嘎查村)報備。各賓館、酒店等住宿場所要主動排查中高風險地區、健康碼為「黃碼、紅碼」和體溫異常的入住人員,按上述要求落實相應管控措施。
七、請廣大居民朋友持續關注國內疫情發生地發布的無症狀感染者及確診病例行動軌跡,現居住庫倫旗且與無症狀感染者或確診病例行程軌跡有交集者,請主動向居住地所在社區(嘎查村)報備相關情況,並配合落實相關防控措施。如非必要,近期不要前往國家動態調整的中、高風險地區,如確需前往,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準確記錄好自己的活動軌跡,返庫後要按照庫倫旗相關防控措施執行。
八、請廣大居民朋友,元旦春節期間儘量減少聚會聚餐,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如需前往住宿、購物、美容美髮、沐浴、娛樂等密閉性公共場所,在公共空間非必需不摘掉口罩。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應做好個人防護,保持好手部衛生。
九、家庭應儲備體溫計、口罩和消毒用品等防護用品,居家環境要常通風、定期消毒,接收境外快遞、信函等可用酒精擦拭處理,並注意洗手。
十、節日備餐時儘量在商場或超市選購新鮮食物,不要購買來歷不明的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冷凍食品、水產品。選購產品時,儘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觸,關注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食品標籤內容。保證食品原料的衛生安全,食物應燒熟煮透後再食用,處理冷凍冰鮮食品所用的容器、刀具和砧板等器具應當單獨放置,並及時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汙染;避免用不清潔的手觸碰口、眼和鼻。
十一、外出旅行要備好個人防護用品,包括口罩、免洗消毒洗手液等。出行前要做好自我和同行人員健康狀況評估。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應當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口罩同時保持手部衛生。在旅行過程中,如進入人群密集或通風不良場所,需佩戴口罩並與人保持適當距離。旅行過程中應注意觀察身體狀況,如果出現不適,有發熱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醫療防控組應急辦電話:
0475-4777080
庫倫旗疾控中心諮詢電話:
0475-4912732
庫倫旗醫院發熱門診電話:
0475-6378589
庫倫旗核酸檢測機構名單
序號
檢測機構
屬性
聯繫人及預約電話
1
庫倫旗醫院
面向社會服務
趙 健0475-6378616
2
庫倫旗蒙醫醫院
面向社會服務
丁貴餘0475-2323185
3
庫倫旗疾控中心
面向社會服務
王寶龍0475-4919959
2020年12月25日
原標題:《庫倫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第16號令》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