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康震澳門開講中華傳統文化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圖為康震在澳門城市大學作「中華文化的智慧、情感與境界」講座。 龍土有 攝

中新網澳門12月15日電 (記者 龍土有)12月14日,著名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在澳門作中華文化系列講座,通過深刻解讀、生動闡述,讓澳門師生充分領略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康震是國家教材委員會語文專委會委員,曾多次擔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朗讀者》等欄目的文學顧問和鑑賞嘉賓。

在澳門城市大學,康震以「中國文化的智慧、情感與境界」為題,從中國文化的智慧談起,以儒家和道家為例,生動地講述了孔子克己復禮的人文關懷,以及老子上善若水的博大境界。他精彩的演講引起了在場聽眾的陣陣掌聲,場面熱烈。

下午4時,康震與近30位來自澳門基礎教育學校的中文科教師在濠江中學雅苑進行詩詞茶話分享會,在茶香中品詩論詞,各抒己見,分享了詩詞教學心得,感悟中華文化之廣博深遠。

圖為康震在澳門濠江中學作「中國文學的魅力————古代家訓與中國文化」講座。 龍土有 攝

下午5點30分,來自澳門各校200多位教師齊聚濠江中學禮堂,康震圍繞「古代家訓與中國文化」進行分享。他表示,「家訓」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宗旨在於塑造高尚人格,成就棟梁之才。最後,康震以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啓超寫給子女的家書進行分享,從中領悟梁啓超的教育觀,對一眾教師起著借鑑作用。

本次中華文化系列講座由澳門中華教育會、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澳門公職教育協會、澳門高等教育發展促進會及澳門城市大學聯合主辦。(完)

相關焦點

  • 澳門舉辦中國文化入校園系列活動
    12月14日上午在澳門舉辦的中華文化系列講座上講授「中國文化的智慧、情感與境界」。眾教師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各抒己見,闊談詩詞,用心領會詩詞之美,感悟中華文化之廣博深遠。此外,會上有教師分享了詩詞教學問題及日常教學心得,康震針對問題和與會教師詳盡地介紹了自身的教學見聞,分享了從教心得,並和教師們介紹詩詞教學的方法。 此後,來自澳門各校200多位中小學教師齊聚濠江中學禮堂,聆聽由康震主講的「中華文化的魅力」教師專場講座。澳門中聯辦副主任羅永綱等嘉賓出席講座。
  • 兩百兩岸學者聚渝探討中華傳統文化(圖)
    昨日,金源大飯店,第五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召開重慶日報 圖  據重慶日報消息昨天上午,第五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在我市世紀金源大飯店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20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此次研討會。
  • 黑龍江大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驗課堂第一講開講
    中國教育在線 訊 為了進一步落實學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和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使廣大教師能夠深刻體會傳統文化精髓,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文化素養,激發創新靈感。7月11日下午,黑龍江大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驗課堂第一講在匯文樓創客社區正式開講,黑龍江大學黨委副書記蔣晶潔以及15個學院自願報名教師參加了課程學習,課程主講人由藝術學院副教授周光浩擔任,課堂第一講開講儀式由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吳珩主持。
  • 兩岸學者臺北暢談中華文化
    由大陸九州文化傳播中心與臺北市文經發展對外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的「兩岸人文名家講堂」日前在臺北敏隆講堂開講。來自兩岸的6位專家圍繞「傳統文化與藝術創作」主題,從民間藝術、文學、非遺、新聞傳播等角度,與臺灣觀眾暢談分享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 北師大教授康震開講
    微言教育《戰「疫」公開課》推出「最美逆行、挺身而出」主題第一期,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康震教授為我們開講北師大教授康震開講,.2020-02-29 12:26:20,.204131,.王瑞景、張靖雯
  • 如臺灣、香港、澳門學者所說,大陸簡體字不能體現中華文化正統?
    如臺灣、香港、澳門學者所說,大陸簡體字不能體現中華文化正統?其實,漢字從甲骨文到如今的簡化字,一直在演化。當然,目前的漢字不能再簡化,我覺得先在的漢字,恰到好處。當然,繁體更能體現中華文化這一點不假,因為古代的史書都是繁體字書寫的,如果懂繁體,基本不用絞盡腦汁去翻譯。
  • 文化學者康震的書法不錯,有「啟功體」筆意,瘦勁挺拔,灑脫飄逸
    >在教師這樣一個行業中,有不少寫字好的老師,尤其是在當下,雖然人們對書寫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老師都主動加人了練字的行業,從教師中也產生了一些書法家,諸如我們熟悉的楷書大咖楊華,還有美女教師崔磊等,而他也是這樣一位老師,雖然不以書法家的名號名世,但是書法水平讓人佩服,堪比書法家,他不僅是一位文化學者
  • 中國傳統文化學者蔣安祥榮獲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卓越貢獻獎」榮譽...
    2019年8月13日,在由歐洲聯盟文化總署和歐洲亞洲華人華僑聯合會聯合舉辦的旨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大型公益活動上,中國知名傳統文化研究學者蔣安祥先生,榮獲由歐洲聯盟文化總署和歐洲亞洲華人華僑聯合會聯合授予成就
  • 康震:用詩詞浸潤人們的心靈
    他借詩詞出鏡,用現代傳播方式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在《開心辭典》裡解釋對聯平仄,在《漢語橋》中為外國學子指點迷津,在《中國詩詞大會》裡就選手的答題侃侃而談……康震風趣幽默的解讀,讓詩詞不再那麼「高深莫測」,也讓更多人體會到詩詞之美。
  • 臺學者:臺灣各級教育恢復加強中華傳統文化和道德教育
    臺灣學者呼籲:臺灣各級教育恢復加強中華傳統文化和道德教育新華社臺北1月18日電(記者李慧穎 李凱)「中華文化是古聖先賢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瑰寶。但是在一些臺灣政客眼中,卻希望將其能夠減少就儘量減少。」
  • 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國地名大會》解鎖被歷史塵封的文化密碼
    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國地名大會》解鎖被歷史塵封的文化密碼  「不忘來時路,方知向何行。」地名是歷史長河裡的文化符號,集聚了人類的智慧、美德、精神,蘊藏了各個時期的歷史、地理和人文信息。
  • 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國地名大會》解鎖被歷史塵封的文化密碼
    本期節目中,康震老師為觀眾講解了良渚文化的重要性,他表示,良渚古城遺址發現的二十萬斤水稻、若干條堤壩、大量的玉器等,在一定程度上為中國五千年文明做了最強大的注釋。而胡阿祥老師則臨時出題,考驗選手對良渚遺址的所在地杭州餘杭區的理解。
  • 文化有精彩 鄉村必振興——澳門中華文化交流協會參訪團浙江江山行...
    10月20日,在江山市大陳村,中華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澳區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李沛霖為江山市村民連連點讚。  10月20日至22日,澳門中華文化交流協會參訪團一行19人前來浙江省江山市開展文化交流參訪活動。「本次江山參訪活動,共分三大篇章,分別是『參訪文化聖地、感知衢州有禮』、『走進幸福鄉村、感受村歌嘹亮』、『觀賞婺劇經典、感悟中華國粹』。」
  • 習主席:希望香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祖國人民共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業!
    ,分別聽取了他們對香港、澳門當前形勢和特別行政區政府工作情況的匯報。香港自古以來便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部分,與中華傳統文化的聯繫割捨不斷。為讓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一批香港學者也在積極熱情地推介、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 教育| 傳播中華經典 踐行文化潤疆——「文化潤疆大講堂」第三講在...
    教育 | 傳播中華經典 踐行文化潤疆——「文化潤疆大講堂」第三講在喀什六中開講 2020-12-14 1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康震:詩詞從來都很酷 ​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康震認為,唐宋時期的一些特質值得參考,即國家富強、人心安寧、社會穩定、藝術經驗的積累以及全民文化素養的提高。參加《中國詩詞大會》5年,康震感覺大眾對古典詩詞文化的認知有了很大改變。以前喜愛詩詞的人似乎都「藏著掖著」,現在更多人開始樂於分享,吃飯時來個行酒令、飛花令,逛街買衣服也要作幾首小詩。
  • 兩岸學者共話 | 中華傳統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
    12月17日,由葉聖陶研究會和西南大學主辦的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在西南大學召開,論壇議題為「中華傳統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他指出——中華民族抗疫精神是中華傳統教育思想在當今世界的展現今年年初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面對疫情來襲,14億中華兒女風雨同舟、眾志成城,交出了一份震撼世界的成績單。
  •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老師開場白大全,豪邁大氣鼓舞人心!
    康震老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需要代代相傳的,所以我想在這個偉大的歷程當中,我們大家只有認真地研讀傳統的經典文本,不斷的吸吶來自各方的知識只有這樣,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古典詩詞,才能代代相傳代代創新,永葆青春!所以我想在這兒,我要把宋代的大思想家,朱熹的一首詩獻給大家。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大連理工大學開展弘揚傳統文化系列活動 打造傳統文化育人新陣地
    作為全國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建設單位,大連理工大學積極構建文化育人長效機制。今年4月以來,大連理工大學依託校圖書館的空間優勢和資源優勢,陸續開展系列講座、吟詠競賽、互動體驗、線上展覽等傳統文化系列活動,引導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以德育人、以文化人,打造傳統文化育人新陣地。
  • 澳門行|媽祖文化集中體現地,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感受中華文化
    澳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使其在16、17世紀後成為貿易和傳教中心,這大大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來自歐洲、東南亞等地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匯聚、融合。而媽祖文化更是澳門地區中華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