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會被爆每年花費1000萬僱傭第三方公司有償刪帖

2021-01-10 科技先生

科技先生12月24日訊,近期,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了一起涉及有償刪帖的非法經營案一審判決書,該案曾被廣東省公安廳「淨網2019」專項行動辦公室列為「颶風50號」專案。

廣州海珠區法院審理查明,廣州宸熙通廣告傳媒有限公司於2016年至2019年6月期間,先後與唯品會(中國)有限公司、廣州市匯聚支付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達成網絡優化服務協議,有償提供沉帖、刪帖、屏蔽負面信息等服務。

2016年至2019年6月,唯品會、匯聚支付等與廣州宸熙通廣告傳媒有限公司(下稱 「宸熙通」)達成網絡優化協議。宸熙通則與郭某新旗下廣州得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稱 「得人科技」)合作,授意並資金支持其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沉帖、刪帖、屏蔽負面信息等服務。

宸熙通公司主管韓某供述稱,該公司從2017年年底開始和唯品會有合作關係,唯品會將網址推廣工作以及全網的輿情處理交給其公司,現在每個月的服務費用大概80萬元人民幣。宸熙通公司後來將該業務以每月20萬元的價格外包給了郭旭新的廣州得人公司,但雙方每月包幹支付20萬的合作協議不包括刪帖,其公司需要單獨支付刪帖費用給郭旭新本人。

據宸熙通員工提供的證詞,公司主營業務是為客戶在搜索平臺投放廣告,以及「關鍵詞」搜索優化,除了輿情監控服務,有專門為客戶提供負面刪除服務,要求提供負面刪除業務的公司有匯聚支付、唯品會等。其中,匯聚支付從2019年5月開始合作,支付負面刪除費用約3萬元。

另有業務員稱,刪除負面影響的內容包括匯聚支付盜取客戶資料等消息,交由郭某新處理,最終未全部刪除;此外,公司和唯品會合作、包括申請撤稿和刪除突發負面輿情,並獲得唯品會貼吧管理員權限,可刪除貼吧內極端負面消息。

有員工透露,有中介刪帖的手法是通過技術手段,讓正常的搜索方式找不到該文章。

唯品會(中國)有限公司公關傳播部總監宋某證言顯示,公司跟廣州宸熙通公司籤訂的合同就是輿情優化的業務,行業內叫SMO業務。其記得是從2017年底開始與這個公司合作,他們主要通過大量的發稿來實現輿情的控制,如果有負面的輿情、失實的報導,其公司就向網絡平臺投訴假新聞,或者對於誣告的新聞,就發撤稿函給廣州宸熙通公司,要求他們負責處理撤稿。

宋某稱,唯品會公司有值班的人員,發現有失實或誣告的負面輿情,就通過網絡郵件或者微信通知廣州宸熙通廣告傳媒有限公司的相關人員處理。

其公司通過廣州宸熙通公司處理撤稿沒有專門的另外費用,2019年每月籤訂的關鍵詞優化付費給宸熙通公司85萬元,具體數額以其公司提供的合同為準,他們每月為唯品會(中國)有限公司發言發新聞稿等有一百多條,一般一條稿要發布20到30個渠道。據其了解,費用大部分應該是用於這部分。宋某籤認28份其公司與宸熙通公司籤訂的《合作協議》《媒體優化服務合同》。

相關焦點

  • 判決書:男子因有償刪帖等非法經營活動獲刑,唯品會是其大客戶
    此外,「12309」中國檢察網公布的信息顯示,2019年12月,廣州宸熙通公司及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楊某某、公司部門主管韓某某被提起公訴,罪名為非法經營罪,起訴書指控宸熙通公司通過有償刪帖等非法獲利28萬餘元。不過,中國裁判文書網目前尚未發布該案判決結果。
  • 判刑|「網絡水軍」「有償刪帖」成產業鏈,百度、唯品會牽涉其中
    在廣東公安廳「淨網2019」專項行動中,破獲了廣州宸熙通傳媒有限公司(下稱「宸熙通」)組織網絡水軍案,當地檢察院起訴了宸熙通和有償刪帖者。插畫:《中國經濟周刊》美編 孫竹近日,裁判文書網公布的《郭旭新非法經營一審刑事判決書》顯示,唯品會(中國)有限公司(下稱「唯品會」)、廣州市匯聚支付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涉及「有償刪帖」產業鏈。
  • 安利、步長製藥、輔仁藥業為「有償刪帖」付費數百萬 多家「公關...
    「有償刪帖」涉案數百萬為了「趨利避害」,這些公司僱傭了所謂的「公關公司」,而這些「公關公司」之間和負責刪帖的「水軍」也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談好價格後,姜煒將其部門搜集的相關帖文連結發給吳秋敏、何偉進行刪帖,吳秋敏、何偉共為姜煒刪除、屏蔽帖文1800餘條,姜煒代表迪思公司向吳秋敏、何偉支付刪帖費用143萬餘元,迪思公司通過有償刪帖服務向安利公司收取巨額費用,非法刪帖經營數額為5846971.98元,違法所得共計4415697.98元。案發後,迪思公司退繳全部違法所得。
  • 男子有償刪帖半年賺76萬獲刑5年半 僅刪帖包年服務就收取61萬元
    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石某某通過騰訊QQ、微信等通訊軟體多次接受高某某等人的有償刪帖委託,若能自己操作的就自己操作,自己操作不了的就分包給他人,並從中賺取差價。在不扣除轉包費用的情況下,半年內石某某共計收到刪帖服務費用76萬餘元,其中,僅刪帖包年服務就收取了61萬元。近日,梅列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石某某有期徒刑5年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
  • 全國「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破獲第一大案
    其中,一名26歲從事刪帖業務的犯罪嫌疑人4年淨賺780餘萬元。這起案件令一條龐大的刪帖黑色利益鏈浮出水面。鏈條上的執行者和中間人身份複雜,不僅有大學生、教師、醫生、網絡編輯,還有公務員甚至警察;而主要客戶則包括政府官員、知名企業和明星等。犯罪嫌疑人自曝全國每年「刪帖產業」的收益數以億計,從業人員數以萬計。
  • 警方揭秘:那些收費刪帖的人,是怎麼操作的
    有償刪帖團夥落網事情還得從一位重點大學碩士張峰說起。「淨網2019」專項行動中,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分局接到市局網安總隊轉來線索,居住在河北區的張峰在網上招攬生意並有償刪除差評。「我們經過初步偵查掌握了張峰涉嫌犯罪的事實,有償刪帖涉及百度、騰訊、今日頭條等門戶網站以及各大論壇、自媒體等,涉案金額逾百萬元。」
  • 「有償刪帖」非法獲利近25萬元,兩名「網絡水軍」獲刑
    到1000元……」在網際網路行業,有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專門做刪除網絡負面信息的生意,尤其是一些明星和大企業,對網絡負面信息刪除的需求尤其大。殊不知,這種「有償刪帖」的行為觸犯了刑法,構成非法經營罪。 近日,義烏法院審理並宣判了一起涉及網絡「有償刪帖」的案件。馮某某(女,1989年出生)、黃某某(男,1994年出生)因犯非法經營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零十個月、三年,均被處罰金22萬元及沒收個人違法所得。
  • 楠楠說法 | 有償刪帖?注意!這樣犯了非法經營罪!
    2019年3月初,被告人小航、小陳、小西合夥成立廈門某網絡有限公司,專門從事有償刪除網絡信息。至2019年5月初,被告人小寧通過小西介紹,加入到有償刪除網絡信息團夥。四人合作期間共同約定:小寧、小西接單後交給小陳、小航進行刪除網絡信息,小航負責管理刪貼所得和發放利潤。2019年5月底四人因意見不合散夥,各自從事刪帖業務。
  • 有償刪帖收款76萬餘元 福建一男子獲刑5年半
    石某某多次接受他人有償刪帖委託,提供刪除網際網路負面信息服務,經營數額達76萬餘元。8月25日,封面新聞從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日前梅列法院開庭審理石某某非法經營一案,判決石某某有期徒刑5年6個月,並處罰金30萬元。據了解,2018年,石某某發現市場有刪除負面消息需求,於是挖掘出一條「生財之道」。
  • 有償刪帖半年獲利76萬獲刑5年半
    【網友提問】有償刪帖半年獲利76萬獲刑5年半【律師解答】可能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別人找上門來自己收費刪帖是不違法也不構成犯罪的,只有自己找到別人或者別人請求刪帖時,以刪帖相要挾,要求對方給錢才屬於違法行為,可能構成敲詐勒索。
  • 兩名網絡水軍有償刪帖獲刑:首單來自「李子柒」負面輿情
    浙江義烏兩名「網絡水軍」有償刪帖,短短幾個月非法獲利近25萬元。其中一人的第一筆訂單是從專門負責處理網紅「李子柒」負面輿情的人那裡接來的。殊不知,這種「有償刪帖」的行為觸犯了刑法,構成非法經營罪。12月11日,義烏市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近日,義烏法院審理並宣判一起涉及「有償刪帖」的案件。馮某某(女,1989年出生)、黃某某(男,1994年出生)因犯非法經營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零十個月、三年,均被處罰金22萬元及沒收個人違法所得。
  • 有償刪帖半年就獲利76萬元?被告人獲刑5年6個月!
    雖然石某某本人並沒有掌握高級的刪帖技術,但是他仍自信的攬下了許多「生意」。2018年11月起,石某某通過騰訊QQ、微信等通訊軟體多次接受高某某等人的有償刪帖委託,若能自己操作的就自己操作,自己操作不了的,就分包給他人,並從中賺取差價。
  • 男子有償刪帖半年獲利76萬獲刑5年半,僅包年服務就收取61萬
    雖然石某某本人並沒有掌握高級的刪帖技術,但是他仍自信的攬下了許多「生意」。2018年11月起,石某某通過騰訊QQ、微信等通訊軟體多次接受高某某等人的有償刪帖委託,若能自己操作的就自己操作,自己操作不了的,就分包給他人,並從中賺取差價。2018年12月,石某某接受網上他人的委託,為對方提供刪除網際網路負面信息服務,收取對方4.74萬元刪帖費用。
  • 網絡公關有償刪負面帖獲刑三年,罰22萬元
    但對於處理負面的方法,最直接的就是刪帖,但風險之大,沒有一定的利益不會有人做,就算做了也隨時面臨被調查的風險,近日有媒體爆料,兩名從事網絡負面刪帖業務人員被以非法經營罪判刑,不僅沒收個人違法所得,還處罰22萬元,除了沒收個人非法所得還得處罰且有牢獄之災,一個判了兩年零十個月、一個關三年,得不償失!
  • 【8點見】男子因有償刪帖獲刑 唯品會是大客戶
    百態一男子通過廣州宸熙通公司承攬有償刪帖等非法經營活動,該公司和唯品會有多年合作關係,每月「服務費用」約80萬元人民幣。廣州成立專案組調查糖水燕窩事件,涉事公司涉嫌違法。
  • 充當網絡水軍搞「有償刪帖」 三男子被禹州市人民法院判刑
    ·東方今報記者韓爭強 萌友 王浩龍違反國家相關規定,以盈利為目的提供有償刪帖服務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間,被告人楊某禹、王某鋒及張某三人以註冊成立的北京某公關策劃公司為掩護,充當刪帖中介,並在多家網站發布能刪帖、撤稿的相關信息。三人先後為多名個人和企業刪除負面文章,非法獲利30多萬元。
  • 網絡水軍有償刪帖獲刑,李子柒被指拿錢消災,背後是一整個產業鏈
    近日,兩名主打有償刪帖的網絡水軍喜提手銬但這種「有償刪帖」的行為觸犯了刑法,構成非法經營罪。何為網絡水軍,他們是針對特定內容發布特定信息,被僱傭的網絡寫手,通常活躍在社交平臺,他們偽裝成普通網友,消費者等發布、回覆信息。
  • 四家公關公司在網絡刪帖被判非法經營罪,「金主」包括安利、步長...
    上述涉事公司及相關人員從事非法刪帖的流程為:被告公司與有刪帖需求的公司籤訂相關協議,然後將業務「發包」給吳秋敏、何偉夫妻二人。該夫婦通過投訴刪除或找其他刪帖中介刪除、屏蔽的方式進行非法刪帖,並以每條100元至2000元不等的價格收取刪帖服務費。
  • 男子有償刪帖半年就獲利76萬元?福建法院判處有期徒刑5年6個月,並處罰金30萬元
    雖然石某某本人並沒有掌握高級的刪帖技術,但是他仍自信的攬下了許多「生意」。2018年11月起,石某某通過騰訊QQ、微信等通訊軟體多次接受高某某等人的有償刪帖委託,若能自己操作的就自己操作,自己操作不了的,就分包給他人,並從中賺取差價。
  • 北京刑事律師劉高鋒:非法有償刪帖或發帖的行為構成犯罪嗎?
    北京刑事律師劉高鋒:非法有償刪帖或發帖的行為構成犯罪嗎?對於這個問題需要區分兩個情形,第一,如果個別網名偶爾的幫助他人刪帖,並收取一定的費用,一般情況下,不應當認定構成犯罪。第二,若行為人以此為業(以營利為目的)的,則可能涉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