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石家莊7月20日電 (高紅超 牛琳)曾在韓國做了二十多年美發生意,2004年已近不惑之年的韓國理髮師夫婦尹恩聖和林閆貞,選擇到河北石家莊創業,轉眼十年有餘。
今年47歲的尹恩聖生於韓國首爾,妻子林閆貞生於韓國釜山。20日,在他們的韓國理髮店,夫婦倆對記者聊起他們的創業故事。
這對夫婦說著一口流利的中國話,很難讓人相信十年前他們剛來中國時連「你好」、「謝謝」也不會說。
尹恩聖說,1988年首爾奧運會極大帶動了韓國經濟的發展,當他得知2008年奧運會選擇在北京舉辦時,覺得中國也會有很大發展,因此很早就萌生了到中國創業的念頭。
2004年,受一位在天津工作的韓國朋友之邀,尹恩聖先後考察了中國北方多座城市。當他看到石家莊還沒有韓國理髮店時,果斷將妻子和四歲的孩子接過來,並於2005年在石家莊老火車站附近開了第一家韓國理髮店。
尹恩聖坦言,剛來時有諸多不適應,由於不懂漢語,不習慣中國菜「油多」,他們不得不在韓國風味快餐「土大力」吃了一個月。
為儘快融入當地生活,尹恩聖特地到當地一所大學學習了一年漢語,並時常到附近的「南三條」批發市場「偷聽」人們說話。「『多少錢』、『便宜點吧』」,尹恩聖笑言,自己最先學會的竟是這幾個詞,到菜市場買菜時他便用學來的這幾個詞「砍價」。
尹恩聖說,與十年前相比,這裡不光道路寬了、高樓大廈多了、車多了,人們的時尚觀念也越來越強,更加注重著裝、髮型,到他們店裡設計髮型的人也隨之增多。
「服務業在中國的發展前景會很好」,尹恩聖說,由於人力成本上升、原料上漲,很多在中國開辦工廠的韓國人都回國發展了,但美髮業的生意卻越來越好。
2014年,他們將理髮店搬到了更為繁華的萬達廣場附近,店面也擴大到165平米,年營業額也從最初的20多萬增加到100多萬。
每年,尹恩聖和妻子都會回國探親。他們注意到,到韓國旅遊、購物的中國人越來越多。在仁川機場,「一下飛機,全是中國人」,韓國的商場、飯店等很多地方都在顯眼位置用漢字寫著「歡迎,歡迎」,商店服務員、老闆們都會說簡單的中文。
尹恩聖看到了其中的商機,幾年前又開辦了貿易公司,專門經營韓國電子產品、美容美髮和廚房用品。
在石家莊生活久了,尹恩聖感覺自己已經「中國化」。他學會了炒中國菜,還喜歡看當地的報紙,因為不光可以學習中文,還可以增加與顧客之間的「談資」。
「十年了,每天都有變化。」尹恩聖說,他所生活的這座城市日新月異,這也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未來的中國會更加開放」,尹恩聖說,未來十年、二十年,他們還要留在這裡發展自己的美發事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