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你很久沒見的朋友,有了升官發財的機會,你會選擇祝福還是恭維呢?讀契科夫短篇小說《胖子和瘦子》,故事中瘦子對胖子的極度卑微的形態,見證了俄國整個社會的世俗常態。
胖子在火車站剛吃完高檔的食物之後,瘦子剛從火車上下來,身上散發著一股窮酸味。瘦子看到了胖子,認出了這是他很久沒見的一個朋友,立刻走上前熱情地打招呼,跟他講述這些年的經過,小時候的趣事,還將自己的妻兒做了詳細的介紹。
期間,兩人交談甚歡。當瘦子問及胖子哪就職時,胖子的回答,讓他一瞬間變了臉。瘦子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多年不見的朋友已經做到了三等文官,還得了兩枚勳章,而他自己還只是一個八等文官。
在地位上,兩人相差了一大截。瘦子開始收起剛才熱情的姿態,露出一臉諂媚像,通過貶低自己來恭維胖子。看著瘦子醜惡的嘴臉,胖子相當厭惡,隨即便離開了。
可以肯定的是,瘦子一開始的攀談,絕對是出自於真心。然而,在聽到胖子的一席話後,那僅有的一點真心都被所謂的卑微和虛偽代替。瘦子潛意識裡的奴性被激發出來,看到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就會忍不住開始恭維,說著討好別人的話。
我覺得,這種奴性的思維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瘦子肯定是長期生活在恭維人的狀態之中,思想早已根深蒂固。以至於看到地位比自己高的朋友,也會克制不住自己的卑微,開始阿諛奉承起來。
殊不知,這一行為在別人眼中是相當反感的。想想,瘦子的生活還真讓人感到悲哀。有一句話叫作:「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種行為,放在現實生活當中,是讓人痛恨的。
為了討好別人,連最起碼的自尊心都不要了,還有什麼原則可言。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原則,如果別人觸犯了底線,勢必會開始反抗。
而這種沒有原則的人,眼裡只看得到權勢,已經沒有了善惡之分。在當今社會之中,我們一直崇尚擁有自主意識,自己的生活就應該靠自己來決定,把生活的權利交到別人手中,是極其不現實的。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做那根牆頭草,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就隨隨便便改變自己的意向。凡事靠看別人眼色過日子的人,註定會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