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鑑 不忘使命,南通大學成立口述歷史研究中心

2020-08-27 長三角視野


2020年5月30日,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揭牌

  「祈通中西,力求精進」。剛剛歡度過校慶的南通大學,學科建設又上新的臺階。5月30日下午,來自於江蘇省檔案館、中華口述歷史學會、江蘇省口述歷史研究會、南通市委宣傳部、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會等單位的專家齊聚南通大學,為校級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成立揭牌。

南通大學黨委書記浦玉忠在成立儀式上講話

  成立儀式上,南通大學黨委書記浦玉忠說:中國近代第一城南通,通江達海,歷史資源非常豐厚。學校以創新方式成立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有利於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推動學校人文社科事業繁榮,以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服務地方文旅產業的發展。

「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揭牌

   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南通醫學院、南通工學院、南通師範學院三所省屬公辦本科院校合併組建的南通大學,是一所江蘇省人民政府和交通運輸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江蘇省檔案館一級調研員林越陵在祝賀講話中說:博物之城南通,以張謇為代表的近代實業文明,創造了中國近現代史上諸多第一,文史檔案異常繁多。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的成立,標誌著江淮文化區域口述歷史的研究有了一個新的平臺。南通大學以專業力量參與口述歷史的研究、推動,可以運用各方面的合力,保存國家民族記憶。相信所產生的口述歷史成果更加科學、規範,存史意義重大。

  口述歷史是個人記憶中的歷史,是歷史研究的一個方法。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周新國教授介紹說:口述歷史將個人命運置於大歷史之中,以鮮活、生動的細節鑲嵌歷史畫卷,推動了社會各界對史學的關注,踐行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這一偉大的論斷。

江蘇省口述歷史研究會會長李繼鋒教授在成立儀式上致辭

  2004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當代史所和揚州大學等國內數十家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及相關部門、單位,在揚州共同建立了中華口述史研究會。同年揚州大學口述史研究所也隨之建立。2015年 12月,江蘇省口述歷史研究會正式成立。「南京大學、南京藝術學院以及南通大學等高校口述歷史研究平臺和團隊的構建,使江蘇口述歷史研究的整體水平向前推進了一大步,選題更有價值,史料徵集更為規範,成果呈現和利用更加科學、有效。」在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會成立儀式上,江蘇省口述歷史研究會會長李繼鋒向與會者介紹了目前江蘇全省口述歷史整理、研究的總體情況。他還表示,未來,江蘇省口述歷史研究會願意和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進行多方面的合作,共同講好南通故事、江蘇故事、中國故事。將口述歷史的成果用來資政育人,為江蘇的高質量發展服務。

  南通大學人文社科處處長丁衛澤宣讀「關於同意成立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的批覆」,並宣讀了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理事會、學術委員會、中心負責人名單。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理事會理事長由南通大學黨委書記浦玉忠擔任。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教授應邀擔任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資深媒體人韋曉東應邀受聘為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主任。

「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江蘇海門研學基地」揭牌

   口述歷史的整理和研究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成立儀式上,南通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高建林,與張謇文化旅遊景區主任袁曉涵共同為「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江蘇海門研學基地」揭牌。作為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首個實踐基地,該基地位於張謇文化旅遊景區,將把海門口述歷史徵集與海門手工藝、紅木雕刻等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整理和推廣結合起來。據了解,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將密切與各地文旅部門、縣域鄉鎮聯繫,以開放結構、靈活機制整合更多的資源,努力走上一條良性發展之路。

  成立儀式由南通大學文學院院長、張謇研究院院長錢榮貴主持。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會、江海晚報、南通周刊、南京史志編輯部等單位派員或致信,祝賀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的成立。(曉東)

相關焦點

  • 科學網—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成立
    本報訊 近日,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成立。當天,南通大學歷史研究中心——江蘇江門研學基地揭牌。
  •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成立口述歷史研究中心
    2020年1月16日,經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黨政聯席會討論通過,決定成立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任命武黎嵩副教授為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主任。
  • 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推出「朝館夕室」功能
    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本報記者 李洋 實習生 陳勇熙  昨晚,位於中國傳媒大學校園內的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正式推出了一項新功能——朝館夕室。也就是說研究中心白天承擔博物館和研究機構的功能,晚上則變為自習室,無論是附近居民還是學生,都可以免費來上自習。「這裡是一個學術人的聖地,也是青年學子們的天堂,還可以談戀愛。」 崔永元說。
  • 探訪「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崔永元本人不任職(圖)
    中新網北京1月7日電(上官雲) 近日,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微博曬出幾張中國傳媒大學學生在「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上自習的照片,並表示研究中心已經正式對學生開放。日前,記者實地探訪開放數天的研究中心,並採訪了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時也是「口述歷史」研究團隊成員的劉英力。
  • 2016年,中國口述歷史界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浙江省口述歷史學會主要成員有浙江大學歷史系主任梁敬明教授,溫州大學楊祥銀教授,寧波大學錢茂偉教授,杭州師範大學丁賢勇教授,浙江大學歷史系吳錚強教授,浙江大學歷史系、浙江大學公眾史學研究中心主任陳新教授。口述歷史學會成立後,將在浙江省內搭建口述歷史的公共平臺,整合各地方資源,共同開拓口述歷史研究與實踐的新領域,為社會提供更加系統、優質的口述歷史服務。
  • 十年磨一劍:南通大學孫泊博士中華道德榜樣思想史專題研究受關注
    近日,江蘇先進典型研究中心研究員孫泊博士的新著《歷史的深處與新時代走向:道德榜樣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成功入選教育部2018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庫》,這是南通大學近年來在該文庫遴選中取得的重要突破。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大學英語教學部成立英文寫作中心
    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外文學院深入教學科研一線開展調研,了解師生反映強烈、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紮實推進整改落實。外文學院大學英語教學部在深入調研復旦學生英語學習需求的基礎上,深刻認識到在新形勢新任務下,大學生對於提升英語寫作能力開展國際交流的需求與日俱增。
  •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會計口述歷史項目工作組 《會計口述歷史(第二輯...
    在8年工作的基礎上,會計口述歷史項目下一步將以會計行業百年發展大事為主要線索,更主動的開展記錄、整理、存儲和傳播工作,並大力開展相關研究,開發相關課程。爭取在十四五規劃期間推動會計口述歷史工作上一個臺階。
  • 為中國科學存信史 《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叢書在京發布
    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記者沈文)在抗瘧藥青蒿素的攻關過程中,廣東中醫藥大學李國橋教授為深入研究惡性瘧疾的發熱規律,將帶有惡性瘧原蟲的病人血液注入體內,並全程堅持來體驗病情變化以獲得最真實的資料。他們最初的臨床療效試驗,為青蒿素研究進展邁出重要一步,也為這項日後獲得科學界認可的世界級科研成果做出了值得後人銘記的貢獻。
  • ...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口述史節目「同心圓 中國夢——父輩的1949...
    人民政協網北京8月7日電8月7日,「同心圓中國夢——父輩的1949」口述史版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正式開播。該節目由市委統戰部與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聯合策劃,統戰系統單位、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共同參與製作,是首都統一戰線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教育活動重要內容之一。
  • 無錫作家黑陶《二泉映月》入選口述歷史國際周
    本報訊昨天獲悉,11月5日—11日,「第四屆中國口述歷史國際周」將在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舉行。無錫作協主席黑陶的口述歷史作品《二泉映月:十六位親見者憶阿炳》入選國際周「國際口述歷史項目展」版塊。期間,黑陶將作為項目代表受邀赴京進行現場講解。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原標題: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1.《共產黨員如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本書系統論述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總結提出了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要途徑和具體著力點,對廣大黨員幹部準確把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內涵,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不斷提高個人思想政治素質,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接續奮鬥、砥礪前行的內在動力,具有非常實用的學習參考價值。
  • 王宇英|與古為新:口述歷史新書過眼錄
    2014年,口述歷史出版界的一件大事是七卷本《張學良口述歷史(訪談實錄)》的出版,從1991年12月到1993年8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對張學良做了60次訪談,這套多卷本口述歷史著作就是在這一訪談基礎上整理而來的,由當代中國出版社同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遼寧大學、瀋陽張氏帥府博物館、溫州大學、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西北大學等單位的諸多專家學者共同完成
  • 牢記囑託 服務國家戰略——海南大學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在海南大學的發展歷程中,幾代海大人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默默付出、辛勤耕耘。」11月6日下午,海南大學黨委書記武耀廷以「牢記囑託扛起擔當,為創建世界一流學科和國內一流大學而奮鬥」為主題,回顧歷史、檢視問題、聯繫實際,為全校千餘名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
  • 學人專訪 | 李德英:在「立體」的成都平原深耕區域史研究
    李德英教授、張楊博士正在進行口述訪談。 四川大學口述歷史實踐教學與科學研究中心/供圖 四川大學整理的口述歷史檔案。 四川大學口述歷史實踐教學與科學研究中心/供圖四川大學口述歷史實踐教學與科學研究中心收藏的口述歷史檔案。四川大學口述歷史實踐教學與科學研究中心/供圖二是田野調查和民間文獻搜集整理研究。
  • 歷時18年 訪談1671人 全國首個藝術口述史資料庫在寧發布!
    日前,國內首個藝術口述史資料庫——「中國藝術口述歷史資料庫」在南京藝術學院發布,最終總計3210小時的採訪和容量達74802.76G的數據,不僅留下了珍貴的文化記憶,也為今後的電影史、藝術史等學科研究和教學提供了珍貴的學術資料。
  • 首部內地西藏班口述史將面世
    在這一背景下,由他採訪編著的《共進與賦能:內地西藏班35年35人口述史》即將面世。到2020年,內地西藏班政策已經整整實行35年,全國共有21個省市的76所中學招收內地西藏班學生,已為西藏累計培養輸送了十幾萬名畢業生。丹臻群佩,初中畢業於重慶西藏中學,本科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政治系。
  • 龍陵:以史為鑑敦品行 專題教育樹廉潔
    「走過松山戰爭的每一處遺址,看著一丘丘戰壕,一個個彈坑,我深受觸動,今後我將以史為鑑,時刻牢記自己作為黨員幹部在全面從嚴治黨這場硬仗中所肩負的使命擔當,忠誠履職盡責,廉潔為民服務!」近年來,龍陵縣結合本地特殊歷史條件,以史為鏡、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助推黨員幹部自覺做到旗幟鮮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努力造就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六小課堂」全覆蓋,堅持理論武裝與實踐運用「雙結合」。
  • 大別山精神研究中心在鄭成立
    10月27日,大別山精神與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暨第八屆近現代河南與中國學術研討會在鄭州大學舉行,大別山精神研究中心同時成立。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調研時強調,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員、幹部要多學黨史、新中國史,自覺接受紅色傳統教育,常學常新,不斷感悟,鞏固和升華理想信念。
  • 英國口述歷史館館長:英國口述史一開始就關注草根
    此前,口述歷史在英國已有二三十年的發展歷程,英國國家圖書館收集了一批口述史資料,但未曾整理、利用,「只是放在那裡」。羅伯特·珀克斯上任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從1994年起,遺產樂透基金會(Heritageand Lottery Fund)開始支持口述史項目。截止到2013年,僅這一家基金會在口述史方面投資8千1百萬英鎊,受惠項目超過31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