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0日,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揭牌
「祈通中西,力求精進」。剛剛歡度過校慶的南通大學,學科建設又上新的臺階。5月30日下午,來自於江蘇省檔案館、中華口述歷史學會、江蘇省口述歷史研究會、南通市委宣傳部、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會等單位的專家齊聚南通大學,為校級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成立揭牌。
南通大學黨委書記浦玉忠在成立儀式上講話
成立儀式上,南通大學黨委書記浦玉忠說:中國近代第一城南通,通江達海,歷史資源非常豐厚。學校以創新方式成立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有利於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推動學校人文社科事業繁榮,以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服務地方文旅產業的發展。
「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揭牌
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南通醫學院、南通工學院、南通師範學院三所省屬公辦本科院校合併組建的南通大學,是一所江蘇省人民政府和交通運輸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江蘇省檔案館一級調研員林越陵在祝賀講話中說:博物之城南通,以張謇為代表的近代實業文明,創造了中國近現代史上諸多第一,文史檔案異常繁多。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的成立,標誌著江淮文化區域口述歷史的研究有了一個新的平臺。南通大學以專業力量參與口述歷史的研究、推動,可以運用各方面的合力,保存國家民族記憶。相信所產生的口述歷史成果更加科學、規範,存史意義重大。
口述歷史是個人記憶中的歷史,是歷史研究的一個方法。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周新國教授介紹說:口述歷史將個人命運置於大歷史之中,以鮮活、生動的細節鑲嵌歷史畫卷,推動了社會各界對史學的關注,踐行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這一偉大的論斷。
江蘇省口述歷史研究會會長李繼鋒教授在成立儀式上致辭
2004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當代史所和揚州大學等國內數十家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及相關部門、單位,在揚州共同建立了中華口述史研究會。同年揚州大學口述史研究所也隨之建立。2015年 12月,江蘇省口述歷史研究會正式成立。「南京大學、南京藝術學院以及南通大學等高校口述歷史研究平臺和團隊的構建,使江蘇口述歷史研究的整體水平向前推進了一大步,選題更有價值,史料徵集更為規範,成果呈現和利用更加科學、有效。」在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會成立儀式上,江蘇省口述歷史研究會會長李繼鋒向與會者介紹了目前江蘇全省口述歷史整理、研究的總體情況。他還表示,未來,江蘇省口述歷史研究會願意和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進行多方面的合作,共同講好南通故事、江蘇故事、中國故事。將口述歷史的成果用來資政育人,為江蘇的高質量發展服務。
南通大學人文社科處處長丁衛澤宣讀「關於同意成立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的批覆」,並宣讀了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理事會、學術委員會、中心負責人名單。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理事會理事長由南通大學黨委書記浦玉忠擔任。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壽桐教授應邀擔任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資深媒體人韋曉東應邀受聘為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主任。
「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江蘇海門研學基地」揭牌
口述歷史的整理和研究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成立儀式上,南通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高建林,與張謇文化旅遊景區主任袁曉涵共同為「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江蘇海門研學基地」揭牌。作為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首個實踐基地,該基地位於張謇文化旅遊景區,將把海門口述歷史徵集與海門手工藝、紅木雕刻等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整理和推廣結合起來。據了解,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將密切與各地文旅部門、縣域鄉鎮聯繫,以開放結構、靈活機制整合更多的資源,努力走上一條良性發展之路。
成立儀式由南通大學文學院院長、張謇研究院院長錢榮貴主持。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會、江海晚報、南通周刊、南京史志編輯部等單位派員或致信,祝賀南通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的成立。(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