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認為中國不能失去他們的資源,結果被現實狠狠打臉!

2020-12-20 通曉天下事

最近,澳大利亞的總理莫裡森很狂躁,讓他狂躁的原因是一位中國漫畫家創作了這張「寫滿澳軍暴行」的漫畫,在漫畫中,一名澳大利亞士兵將匕首抵在一個兒童的喉嚨上,旁邊配上了這樣的文字:「不要害怕,我們來給你們帶來和平。」

一邊是武力值爆棚的澳軍,一邊是手無寸鐵的阿富汗兒童,對比如此強烈,給人的心靈衝擊感很強。所以一經發表,馬上就在網絡平臺上瘋狂傳播。隨後,關於澳軍在2020年初殺害阿富汗平民的視頻,再次被網友們扒了出來,有圖有真相,想賴都賴不掉。

面對著無可抵賴的證據,莫裡森不但沒有第一之間站出來道歉,反而暴跳如雷地要求中國道歉,他囂張的說:「這件事對於每一個澳大利亞人來說,都是深深的冒犯,更是對澳大利亞軍人的侮辱!」

然而,我們真的冤枉了駐阿富汗的澳大利亞軍隊了嗎?顯然沒有!

澳洲一位名叫布雷頓的陸軍預備役少將指出,僅僅是他知曉的,就有19名澳大利亞軍人非法殺害了39個阿富汗平民,而且有兩人還是死於虐殺,這只是澳軍在阿富汗暴行的冰山一角。更駭人聽聞的事情還在後面!

阿富汗常年戰爭不斷,澳軍仗著有美國撐腰,從2002年開始駐軍於此,在這片法律約束不到的地方,澳軍慢慢的膽子越來越大,開始肆意妄為。

有些軍人讓自己的下屬槍殺囚犯,來獲得「首殺」,美其名曰這是鍛鍊士兵的勇氣。

殺人結束之後,士兵們會沾沾自喜地清點人數,把自己的電話和武器放在屍體上,坐在一旁慶祝。

這個場面不禁讓我想起了日軍侵華時的「殺人比賽」,日軍第十六師團中島部隊少尉軍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攻入南京後進行了「百人斬殺人競賽」,並且約定先殺滿100人者獲勝。

最終,向井以砍殺106人「獲勝」,而野田因為「軍刀卷刃」只殺了105人失敗。但因為兩人無法確定到底誰先殺滿的100人,所以再次約定:重新比賽,看誰能先殺滿150人。

日本當時的《日日新聞》報告了這場「殺人比賽」,在這份報紙中,這兩個毫無人性的劊子手便稱為「皇軍的英雄」,甚至連血腥的殺人場景也被圖文並茂地呈現。向井和野田這兩個殺人惡魔,並肩跨立、軍刀拄地,臉上還帶著猙獰的笑容。

這和澳軍殺害平民的這張圖如此相似,以至於我都產生了恍惚的感覺,他們臉上同樣帶著的邪惡笑容,一度讓我以為人類又退回到了殖民時代。

沒錯,即使澳大利亞國防部都已經承認了殺人的事實,可是美,英,法,紐西蘭等西方國家依然選擇性地忽視了事實,赤裸裸的雙標行為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憤怒,就如同烏合麒麟公布的第二張畫作一樣:莫裡森拿著國旗在掩蓋屍體,手指一個作畫的少年,要求他道歉。而一群西方記者不去關注無辜的死者,反而把鏡頭都對準少年。

賊喊捉賊,倒打一把,澳大利亞士兵的暴行本就已經讓整個國家醜陋不堪了,澳大利亞不認錯的行為更是讓這件事成為了澳大利亞「最可恥的一頁」,殖民的時代已經過去,全世界的民族意識都已經覺醒,唯有澳大利亞的某些人還在做著殖民者的美夢,不肯醒來。

這個虛假的美夢還能持續多久呢?實際上已經結束了。

我們先來看看這張圖,澳大利亞的十大貿易夥伴中,中澳的貿易和顯然超過了後面好幾個國家的總和,中國人口巨大,能消耗很多澳大利亞的產品,但澳大利亞僅有2500萬人口,根本消耗不了多少中國產品,2019年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順差是488.3億美元,無數的澳洲人指著和中國人做生意過日子。

但澳洲對中國的態度卻一直是: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筷子罵娘。一個靠海外市場吃飯的出口型國家,面對自己最大的金主,居然可以一邊拿錢一邊指著金主鼻子罵娘,什麼好處都想撈,什麼理都想佔,這可能嗎?

當然不可能,中國也不慣著他,澳大利亞以為中國沒了他的資源不能活,結果中國轉頭就和印尼籤訂了15億美元的煤炭合同,澳大利亞的小麥70%要出口到中國,結果中國轉頭就要收他們的反傾銷稅,澳大利亞做牛肉不地道,摻雜瘦肉精賣給中國,中國馬上就嚴詞拒絕,轉而從俄羅斯進口上等牛肉,這樣一來,未來好幾年之內,澳大利亞的農民,牛肉廠都不好過活,甚至會面臨破產。中國是買主,全世界任何有資源的國家都可以成為我們的購買基地,但不一定全世界每一個國家都需要那麼多煤炭和牛肉,澳大利亞的資源失去了買主,等待他們的,將是經濟的蕭條。

作為一個資源出口型的國家,澳大利亞應該要認清楚,誰才是他們的衣食父母,這個世界的格局千變萬化,洋大人早就一去不復返了,如果繼續走老路,那麼曾經高高在上的洋大人,遲早有一天會淪落成為要飯的乞丐,尊重實施,實事求是,才是亙古不變的規律,殖民夢,是時候終結了!

相關焦點

  • 還沒認清現實?澳議員:限制對華出口鐵礦資源,他們難找到替代品
    自年初以來,澳大利亞一意孤行,在反華的路上越走越遠。隨著中方減少澳大利亞部分產品的進口,此外還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實施反傾銷措施,這無疑沉重打擊了澳大利亞經濟命脈。針對中國的反擊。近日,有澳大利亞議員提出,政府應該採取反制措施,比如對澳大利亞出口給中國的鐵礦石資源給予懲罰性關稅措施,以限制對華的出口,原因是他們很難找到替代品。
  • 澳大利亞稱中國發旅遊警告「缺乏事實根據」,結果連澳媒都不買帳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5日晚發布公告稱,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大利亞國內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為現象明顯上升,因此提醒中國遊客切勿前往澳大利亞旅遊。澳大利亞政府6日反駁中方的說法「缺乏事實根據」,但卻被多家媒體提供的案例和數據「打臉」。澳媒的分析則認為,中國發布的旅遊警告是對澳大利亞「懲罰的延續」。
  • 澳大利亞放言斷供中國牛肉,話音剛落就慘遭打臉
    而與此同時中方對於澳洲小麥反傾銷的調查也已經出了結果,事實證明澳方在出口小麥的時候確實使用了不正當的競爭手段,給中國的農業貿易造成了不小的損失。所以中方決定對於澳洲小麥加收稅費,來補償中國市場此前遭受的損失。這兩件事情疊加在一塊,澳大利亞可是要大出血。
  • 結果澳大利亞敏感了,說我們阻礙他們了
    中國有很多城市也希望經由辦一屆奧運會來把自己推到世界舞臺的中央。當然到底能不能辦這樣一屆奧運會,辦這樣一屆奧運會要花多少錢,花的錢和我們獲得的收益相比合不合適?我們有待討論。澳大利亞媒體說,我們早就說了2032年這場奧運會我們昆士蘭州的布裡斯班要來申辦,而且我們幾乎板上釘釘,都能拿到主辦權了,這個時候你中國怎麼又來跟我們搶呢?澳大利亞媒體的表態多少帶點酸意,甚至還有那麼一點點恐懼,為什麼?可能澳大利亞媒體也明白,如果中國的城市真的出來競爭,很有可能他們是爭不過我們的。
  • 「港獨」寫信乞求美國制裁香港 被美方狠狠打臉
    海外網9月5日電鼓吹「港獨」的「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繼上月致信美國總統川普,要求美國制裁香港特區後,近日又再寫信給美國國務院,乞求美國取消對香港特區的特殊待遇,被美方狠狠打臉。「港獨分子」鐵了心要公開賣港,不過,事情並沒有像他們所希望的那樣發展,他們的無理要求被美方狠狠打臉了。據港媒報導,美國駐港總領事唐偉康5日出席一個活動時回應稱,事件不會影響美國對內地和香港特區的態度。他指出,香港特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美國與香港特區一直在貿易等議題上,保持密切和良好的關係。
  • 澳大利亞衛星站將停止服務中國是什麼原因?中國失去澳大利亞衛星站...
    自2011年以來,瑞典空間研究中心的澳大利亞分部,曾與中國方面籤訂了合作協議,同意讓其設在該國的一處衛星站為中國的太空探索科學項目提供支持。但該中心近日卻宣布,他們將在合約到期後不再與中方續約。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瑞典空間研究中心的澳大利亞分部(SSC)所擁有的這處衛星站,位於澳大利亞的西澳大利亞州。自2011年以來,這個為名Yatharagga的衛星站開始與中國籤約合作,並曾在2013年時給中國神舟10號飛船提供過技術支持。
  • 澳大利亞終於有人明白了!但又有什麼用呢?還得繼續狠狠打
    澳大利亞終於有人明白了!但又有什麼用呢?還得繼續狠狠打中國跟澳大利亞關係的惡化就是因為對方領導人的錯誤決策,顯然終於有澳大利亞媒體認識到了這一點。據環球網報導,澳洲媒體最近發布的文章當中說,中國之所以會對澳大利亞進行比其他國家更嚴厲的懲罰,就是因為中國跟澳大利亞之間的信任已經崩塌了。甚至澳方還認為是中方的強硬態度,讓兩國之間的關係破裂,其實這就是一種錯誤的觀點,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謬論。中國之所以會對澳大利亞進行更加嚴厲的懲罰,是因為這幾屆澳洲政府領導人所做出來的一些舉動,不管是實質上面還是表述上面都傷害到了中國。
  • 「澳大利亞與北京玩火,結果可想而知」
    「澳被自己的對華政策弄得焦頭爛額,選擇與北京玩火,其結果可想而知。」11月上旬已過,澳大利亞媒體熱炒的中國要採取的「澳七大類產品貿易禁令」沒有如期到來,但出口商們仍憂心忡忡,因為澳總理莫裡森還在聲稱「為國家利益將繼續按價值觀行事」。
  • 中國留學生這麼重要!失去他們,澳大利亞高校跌出世界前100
    總所周知,在中國,很多準備出國留學的家庭首選都是澳大利亞。畢竟澳大利亞環境優美,教育水平也在世界前沿。有數據顯示,中國在澳留學生人數計算到2019年共有26.1萬人,可以說,中國是澳大利亞留學生最大的生源地。
  • 失去中國留學生後,澳大利亞留學產業遭到重擊,或損失600億
    澳大利亞在我們都眼中,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國家,但是主導產業並非像大多數歐美發達國家一樣,是高科技領域。澳大利亞主要有5大支柱產業。一、資源與能源出口。澳大利亞擁有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擁有世界最多的鈾資源,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氣出口國,全球主要礦物生產國之一。
  • 看似為澳大利亞報仇,或是挖了大坑
    隨著中國「反制」措施的不斷推出,一面詆毀中國一面希望從中國市場獲利的澳大利亞漸漸開始失去原有的「跋扈」與「硬氣」。澳政府與政客不溯根源、斷章取義地認定中國對澳「故意針對」,在國際社會上四處「抱委屈」、抹黑中國,甚至想要聯合「五眼聯盟」的其他國家一同來「對付」中國。
  • 多部門連發留學預警與旅遊提示,澳大利亞到底發生了什麼?
    上周五(6月5日),我國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消息,提醒民眾近期切勿前往澳大利亞旅遊:近期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國內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為明顯增加。時間倒回4月22日,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就強烈譴責了疫情之下澳多地針對華裔和中國留學生的歧視和暴力行為。
  • 澳大利亞開徵40%資源稅 中國投資面臨價值重估
    澳資源稅改殃及中國  澳大利亞政府的「資源超額利潤稅」計劃,令很多在澳有投資的中國企業,將被迫重新評估原有投資項目  澳大利亞礦業公司幾年來一直享受著礦業市場繁榮的甜蜜  澳大利亞財長斯萬(Wayne Swan)稱,新稅制是為了「讓澳大利亞人能分享到礦業工業利潤的合理部分」。「澳大利亞擁有豐富的不可再生資源,而在中國和印度等國的強勁需求刺激下,這部分資源價格將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持續保持高位。」澳政府公告稱。
  • 最近別去澳大利亞 那裡有個問題很嚴重
    今天(6月9日),中國教育部發布了2020年第1號留學預警。提醒廣大留學人員做好風險評估,當前謹慎選擇赴澳或返澳學習。提醒、譴責、預警……別去澳大利亞!這已經不是我國第一次就澳大利亞境內針對華裔和中國留學生的歧視和暴力現象發出抗議或預警了。
  • 兩部委連發提醒建議別去澳大利亞,情況究竟多嚴重?
    ,提醒民眾近期切勿前往澳大利亞旅遊:近期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國內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為明顯增加……時間倒回4月22日,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就強烈譴責了疫情之下澳多地針對華裔和中國留學生的歧視和暴力行為。
  • 「等孩子去幼兒園我就上班」,寶媽卻被現實打臉,一切才剛開始
    當有了孩子之後,付出最多的可能就是媽媽了,雖然現在很多老人會幫助家長帶孩子,但大部分家庭都是由媽媽帶孩子,帶孩子就意味著媽媽不能工作,而且還可能會斷絕外界的一切聯繫。「等孩子去幼兒園之後我就可以上班了」,寶媽卻被現實狠狠打臉
  • 我被萬國的新品給狠狠地打臉了...
    結果有好幾個表友在下面評論到這個機械結構是最近超火的「指尖陀螺」。這樣一對比,還別說簡直是「一模一樣」。感覺萬國還是很懂「學習」的,因為在鐘錶圈也有從其他事物上汲取設計靈感到鐘錶上的事例。比如勞力士的「蠔式」防水錶殼設計來源於牡蠣、貝殼,愛彼皇家橡樹的八角外觀來源於艦船的舷窗.....然後前幾天瑞士正舉辦SIHH表展,萬國也在之上發布了2018年的新品。
  • 鮑勃·卡爾:為何澳大利亞對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如此出言不遜?
    不過令人頗感諷刺意味的是,在澳大利亞領導人對華態度驟變的這6個月裡,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卻創下了歷史新高(甚至超過了2003-2012期間對華資源出口激增的那段時期),而且在這6個月中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42%的澳大利亞受訪者認為川普領導下的美國對澳大利亞的核心利益構成了「嚴重威脅」。
  • 澳大利亞前政府顧問認為澳人權劣跡斑斑沒臉批評中國
    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中國正讓澳大利亞人的生活變得艱難起來。當一位中國外交官在推特上展示了一張澳大利亞士兵謀殺一名兒童的圖片後,莫裡森總理對此作出了憤怒反應。澳國會還通過一項新法律,允許莫裡森政府推翻各州和地方政府與中國達成的投資協議。這一切都意味著更加平穩的中澳關係依然遙不可及。
  • 西方國家欲調查杜特爾特,遭菲律賓民眾打臉:我們支持總統做這事
    狠狠打臉菲律賓社會氣象站成立於1985年,也就是結束軍事獨裁之後,是這個群島國家最具權威的民調機構。而這份民調公布得非常及時,可以說是狠狠打臉了某些西方國家和所謂的人權組織。投贊成票的18個國家分別為冰島、英國、西班牙、阿根廷、澳大利亞、奧地利、巴哈馬、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捷克共和國、丹麥、斐濟、義大利、墨西哥、秘魯、斯洛伐克、烏克蘭和烏拉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