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面對困難就退縮?睿智父母用這2招幫孩子學會"解剖"困難

2020-08-29 淺談教育史

前言

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曾提過一個&34;的概念:既遇到困難,解決了它,下次再遇到相似的問題,就會建立起真正的信心去解決它。

上期有一位寶媽給我們留言說到:

&34;

雖然這位寶媽說的並沒有錯,孩子從小就應該培養他勇敢一些,男孩子更應該如此。可是,我們要鼓勵孩子勇敢的面對困難,並不是靠一通訓斥就可以了。在孩子眼中看來的困難都是有著他產生的具體原因的,我們應該多了解孩子的心理過程,並多站在他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樣我們才能找到足夠好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消滅這種畏懼困難的心理。

當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做的是及時給予他鼓勵,讓他知道這&34;,我們要引導他戰勝這種&34;,這樣在以後才會自己直面困難,並且專心的與遇到的困難進行&34;。


1、不要去強迫自己的孩子&34;

小孩子都是有很重的好奇心的,他會很想嘗試,各種在他看來很新奇,很好玩的事情;而孩子對未知事物也是很膽小的,對於一些他從未遇見過的事,他會有一種接下來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心理。而每當這種孩子接下來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這也是孩子注意力最差的時候。因此他會比平時想的多很多,他會擔心自己沒有辦法解決這些隨之而來的困難,更擔心自己的失敗會招來老師和家長的責罵。這些讓他恐懼的思想會逐步的佔據他的整個大腦,在這種思想下,他沒有辦法去集中精神思考怎麼解決難題。

案列:

我記得有一次帶兒子在遊樂場去玩時,看見一位寶媽帶著一個差不多5歲左右的孩子,那個小男孩非常想去玩滑梯,但遊樂場的滑梯還是有一定的高度的,小男孩他自己不敢獨自上去,他猶豫了一下,轉過身就準備去玩蹦床,而孩子的媽媽看見後卻告訴他:&34;

小男孩兒其實是有一點不情願的,在滑梯前面磨蹭了半天,還是不敢獨自上去,那位媽媽卻一臉&34;地一直守在一旁,不停的催促著,並告訴他不要害怕困難,遇到困難要迎頭而上,戰勝他,後來那個小男孩還是沒敢獨自上去,去玩蹦床了。

小結:

孩子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有畏懼害怕的心理是很正常的,其實我們沒有必要像這位媽媽這樣一直不停的逼迫她不要害怕困難,這會適得其反。

家長之所以要幫助孩子消除這種畏懼心理,主要是為了讓他能夠集中注意力去想消滅困難的辦法,而不是一味的讓他必須做到&34;。孩子是不可能什麼都不怕的,而有畏懼感他才能感知到自己還有上升的空間。

我們主要要幫助孩子培養的,應該是孩子不畏懼困難的精神,即使當時有一些害怕,也要幫助他盡最大的可能克服。拿上面那個小男孩的事例來說,當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先鼓勵孩子自己先試試,或者自己親自陪孩子上去滑幾次,而有了爸爸媽媽的陪伴,孩子會慢慢的感覺到並沒有多麼可怕,鼓勵孩子勇敢地戰勝畏懼,而不是給孩子心理上一味的壓迫。

二、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34;困難

&34;我們小時候經常能聽見這樣一句話。

而在孩子的不斷成長的過程當中,不可避免的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我的一個同事就跟我吐槽過,他的孩子在家做作業時總是不停的叫自己過去幫忙:

&34;

&34;

&34;

朋友總是痛心疾首的說,她覺得自己的孩子太容易選擇放棄了。很多問題明明他自己多思考思考就能解決得了,但大多數時候他只看一眼,覺得自己不會的話,就會下意識的叫我們過來幫忙。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怎麼就這麼容易的選擇放棄呢?

  • ①、幫助孩子分析困難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在遇到困難就求救家長或一蹶不振的情況,我們只需要幫助他,想明白了,說通俗一點就是我們要幫助孩子一起將困難看通透看明白,幫助他分析一下困難的原因,這樣才能找到最好戰勝困難的辦法。

比如說可以讓孩子自己說說,看哪個地方覺得困難,問問他為什麼會感覺到這個問題很困難,鼓勵他,讓他想想目前可以做的事情有哪些,他自己有把握可以做到的事情有哪些。

困難其實看起來就像一架複雜無比的機器,當它被拆解成一個一個的小零件之後,它也會變得不複雜起來。這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的鼓勵孩子,讓他選擇各個擊破,因為把注意力集中到一個單小的事物上很容易做到。

而我們要做的只需要適當的提醒孩子,將自己正在解決的一件事情做完以後再去解決另外一件,幫助孩子不要將他的注意力分散,否則他會很容易遇到新的困難。為了讓孩子更加的有勇氣,也要在關鍵的時候及時的鼓勵他,尤其是當他想到一個好的點子的時候,我們及時的鼓勵會增加他的信心,也會促使他更加集中注意力去動腦筋思考問題。

  • ②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困難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很多困難,有的困難是他所料未及的,這個時候父母需要發揮自己的作用幫助他們。因為有的困難在他們心裡比登天還難,而對我們來說,只需要輕輕加以點撥,他們就可以順利通過。世間萬物皆需要運用方法,父母千萬覺得自己幫助他這種方法不對。幫助孩子是給他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替他解決問題。


案例:

前段時間三歲多的孩子在寫數字,他別的數字都寫的非常好,只是分不清6和9。起初的時候,老公還非常耐心的教他。但是過了三四遍孩子還是分不清的時候,老公就以為他在故意找茬。因此大發脾氣,吼了孩子。孩子嚇得面容失色,哇哇大哭起來。這時候老公火變大了,他對孩子說道:&34;

孩子一下嚇慘了,他連忙跑到我的身邊來。我知道這個時候我一定不能為了他去指責老公,這樣在孩子心裡就會形成一個不好的印象。他會認為自己只要做了錯事就會得到媽媽的保護,如此一來,每次只需要撒嬌就沒有問題了。所以我採取的方法是對他進行細心講解,並且告訴他這是一個很多人都會犯的錯誤,但是後來大家都解決了。

孩子現在依然哭得很慘,在孩子哇哇大哭的時候,他是聽不進去任何道理的。所以我現在要等的就是讓他心情恢復平靜,過了一會兒,他終於不哭了。我回想一下兒子寫數字的過程,他確實很認真,也在用心的記這兩個數字,但就是沒有區分開來。面對這種情況,我首先肯定他的努力。我對孩子說:&34;

孩子聽了我的話,連忙擦乾眼淚說道:&34;然後我把6和9寫出來放在孩子面前,讓他找出這兩個數字的區別。孩子說:&34;這時候我對寶寶說:&34;

孩子在嘴裡反覆念了兩遍:六是小哨子,九是小氣球。後來孩子終於記住了6和9怎麼寫,那天他高興了一下午。在這件事後我告訴他遇到任何事情都應該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在那裡哭泣。雖然孩子還小,但是這些道理都應該告訴他,說的多了他就記住了,也就理解了。

小結:

通過這次寫數字的小插曲,孩子學會了遇到困難先自己想解決的辦法,如果實在解決不了,他會向我們求助。不得不說這也是一個挺不錯的辦法,懂得求助的孩子總比一個人硬扛要好一些。因為你需要讓你的孩子知道你是支持他的,他遇到困難可以找你,讓他相信你。否則如果你太嚴厲的話,他會覺得找你沒有任何作用,不如一個人扛。如此一來,如果以後他遇到了什麼大困難,也不會告訴你,那麼將會追悔莫及。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新聞:有的孩子因為從來不敢向父母尋求幫助,所以在受到校園暴力以後,依然選擇自己一個人扛。慢慢的,他在校園暴力的欺壓下變得越來越壓抑,這樣的孩子,不然就會走上犯罪的道路,以暴制暴,不然就會一直受人欺負,變得軟弱。所以,你一定要讓你的孩子相信你。要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永遠都會支持他,遇到了困難,爸爸媽媽是一定會幫助他的。

還有的孩子,因為一時虛榮心走上了網貸的道路。其實他們借的錢並不多,但是不敢告訴父母,因為他們也知道自己是做錯了的。這種事情如果告訴了父母,頂多被責罵一頓,但是父母總會幫著他們解決。可是孩子們就是不敢跟父母說,一直頂著借貸的壓力。後來利息變得越來越多,直到他們再也無法承擔。有的孩子甚至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相信這樣的結局是所有父母都不願意看到的。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悲劇產生,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對你有很強的信任。要讓他們相信,就算遇到了困難,你們也會幫助他一起解決困難的。

  • ③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困難觀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存在這樣的問題,他們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天不怕地不怕,是一個勇敢的小大人。所以經常會問自己的孩子是否害怕。這時候孩子為了滿足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形象,便會嘴上說著不怕,心裡卻害怕的不得了。這種情況表面上看起來是消除了恐懼,其實當真正面臨困難的時候卻又害怕的不得了,反而適得其反。


案例:

鄰居家有一個孩子,所有人都知道他膽子大。因此他的父母也非常放心,出差的時候就將他一個人放在家裡。孩子不過七八歲而已,這樣大的孩子就算再大膽在夜裡也會感到害怕。有一天孩子的父母又雙雙出差了,由於這次出差是臨時決定的,他們沒有給孩子留下飯菜。孩子父母便給我打了招呼,讓我幫忙照看一下,給孩子做頓飯。所以到了飯點我就去敲他們的門,想帶小傢伙過來吃飯。結果我敲了特別久的門,小傢伙都不敢開門。

後來我給孩子父母打電話,讓他們看看孩子在不在家。一會兒孩子哭兮兮的過來給我開門,他那種表情就像極了害怕過後格外驚喜。孩子對我說,當我敲門的時候他都嚇死了。其實每次他一個人在家都很害怕,尤其害怕別人敲門。是啊,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又能有多大膽呢。我將孩子的話告訴了他們的父母,在那以後他們每次出差都會把孩子寄放在鄰居家裡。

小結:

我們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困難觀,不要讓他為了取悅別人,而說自己不害怕。同時應該告訴他害怕也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害怕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只有正視困難,才能解決困難。

中學特級校劉京海說過:反覆成功的孩子會越來越好,反覆失敗的孩子會越來越差。

陪伴孩子成長是一個快樂又辛苦的過程,如果你想教出一個勇敢的孩子,那麼一定要幫他樹立正確的困難觀,學會和他一起面對困難。只有勇敢的父母,才能教出勇敢的孩子。我們要做孩子的榜樣,教導他如何去做。

相關焦點

  • 孩子遇到困難就退縮?3個方法讓孩子迎難而上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遇到困難,有些家長對孩子有個完美期待,總是希望孩子勇於克服困難,遇到困難就往前衝,什麼都不怕。聽上去虎虎生威,但家長可以問自己一句,自己做得到嗎?很多家長遇見生活中的困難都會退縮和沮喪,那麼我們憑什麼要求一個小孩,像鋼鐵戰士一樣,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呢?!
  • 遇到困難就退縮?孩子畏難背後,藏著這些秘密
    很多家長平時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孩子碰到一點困難就會被嚇倒,表現為退縮、哭、發脾氣;面對有點挑戰的事情,不敢嘗試,逃避、拖延時間、或者直接放棄;做作業時,難題都留下來,等著家長教,從不主動思考、探索······畏難,是人自我保護的本能,儘量待在舒適區,不做出改變,才能避免風險。不光是孩子,大人也常有這種心理。
  • 孩子遇到困難就倒下,用LEAD工具,讓孩子成勇攀高峰的攀登者
    小時候為了給孩子增加一技之長,她的父母幫她報了一個舞蹈興趣班,因為這能夠提升孩子的氣質,但是沒想到,去了五次之後,孩子就不去了。理由是老師教導的一個新舞蹈自己老師學不會,其他的同學很快就學會了。 之後她的父母又幫她報了一個古箏班,但是這個女孩子也沒學成,聽說這一次的理由是是因為彈琴久了之後手太疼了。
  • 孩子一遇到困難就退縮,父母該如何引導?
    看了一些育兒書籍,我們知道這可能跟之前我們過於放縱孩子的教育方式有關,所以我們會故意製造一些挫折和失敗給他。比如和爸爸賽跑的時候不讓著他,給他買難度比較高的積木和拼圖,結果發現不僅不管用,還讓他在遇到新的困難的時候更加退縮了,甚至都有點不願意嘗試新事物了,請問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引導?
  • 孩子遇到困難就放棄,父母束手無策,怎樣對付孩子膽小的心理?
    做父母的希望自己培養出來的孩子有迎難而上的韌勁,可偏偏有些孩子拒絕嘗試不熟悉的事物,遇到困難就想放棄,父母反思的時候,覺得自己有意培養孩子勇於克服困難的精神,為什麼孩子還會這樣?,讓他變成了焦點中心,這種情況下但凡出現失誤,孩子接受不了眾人對自己的失望,內心很愧疚,面對困難害怕失敗,怕被嘲笑、丟面子。
  • 孩子一遇到困難就大哭?聰明的家長用這三招,培養「堅強寶寶」
    ,同時幫助孩子學會穩定自己的情緒。同時要多鼓勵孩子,這個積木拼出來是很難的,能拼到這一步已經很厲害啦。幫助孩子找回自信,增強孩子的心理彈性建設。很多父母對於孩子遇到一點問題就退縮的行為可能會很生氣,覺得是對孩子過於溺愛所致。
  • 孩子總是不自信怎麼辦?父母學會3招,幫孩子擁有美好未來
    2失去做事情的動力很多時候,我們想要完成一個任務,單純靠能力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對於自我的肯定,以及對於完成這件事情的自信心,擁有了這些,就可以勇往直前地埋頭苦幹,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而保持自信對於孩子來說,自然是好處多多:1擁有直面困難的勇氣保持自信實際上就是從根本上對於自己這個人進行全面的肯定,即便在面對自己難以跨越的困難時,也不會退縮,反而勇敢地去面對,相信自己能夠攻克下這個難題。
  • 孩子遇到困難就退縮咋辦?找準「最近發展區」,再做好「腳手架」
    其實,很多的孩子都會有這樣的一個階段,我們家長對於孩子的求助不能夠完全的、無條件的給予幫助,因為家長這樣無條件的、完全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其實會給孩子營造出一個舒適區,從本質上來說,這並不是在幫助孩子,反而會害了孩子;當孩子總是遇到困難就退縮的時候,我們家長需要去找準孩子的找準&34;,再做好&34;。
  • 孩子遇到困難,害怕困難,就退縮,如何保護好孩子的內動力?
    孩子遇到困難,害怕困難,就退縮,這一定不是突然間形成的反應習慣,所以我們要跟隨孩子接觸事情的反應,慢慢的去了解清楚情況,情緒,潛意識!其實這種情況下更容易促使孩子逃避困難,所以我們先要了解,在事情發生的那個時候,當我們看到孩子的行為表現不符合我們的心意的時候,我們的表現是怎樣的?我們是否能夠接納孩子?要知道家長與孩子的相處模式,決定了,孩子處理這個事情的態度和行動!所以當家長不能夠接納孩子的這些行為、想法時,其實孩子也是不接納自己的!
  • 重視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面對挑戰和困難,孩子能夠更好成長
    而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會更加不怕困難,努力上進,能夠更快地適應未來社會的變化。所以家長如果能夠重視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面對挑戰和困難,孩子不會逃避和退縮,而是更好的成長。那麼具體要怎麼做呢?比如說當別的小朋友成功而孩子失敗的時候,自己的態度是什麼樣的,家長面對孩子的不同反饋方式,直接影響了他們對失敗的態度。孩子畏懼困難,遇到挫折就退縮其實和早期家長面對失敗的態度有直接的關係,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的關鍵就是不要隨便輕易地批評孩子,要多鼓勵他們。
  • 孩子缺乏自信怎麼辦?父母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睿智燈塔教育
    孩子缺乏自信怎麼辦?有什麼提升孩子自信的方法嗎?相信這是很多家長都很關心的一個問題。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總有這樣一部分孩子害怕參與集體活動,人際交往能力差,過於依賴家長,遇到困難就退縮等等。其實,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信心的表現。對於父母來說,我們都希望能夠培養出一個自信的孩子。
  • 教育孩子,要學會在他成長的道路上製造一次困難,爸爸:非常管用
    孩子其實就是父母心上的「一塊肉」,但在生活中幫孩子一把的衝動怎麼壓也是壓不下來的,而孩子所遇到的困難,最終也還是會依賴你幫他解決的。因此,當母獅子剛生下幼獅不久的時候,公獅子就會把幼獅放到另一個地方去,其目的是想讓它自己想辦法,然後回到父母的身邊。而除非幼獅遇到了什麼生命危險,否則它的父母是不會去管它的,無論是遇到多大的困難也不會。所以,只要幼獅自己努力去克服當前的困難,然後找到回家的路。這也就是它的父母要它面對的真實世界。
  • 孩子總說我不會我不敢,遇到困難就退縮,怎樣鼓勵才有用?
    你勸說,他就退縮;你逼迫,他直接崩潰;你作勢放棄,他正好就坡下驢,一點都不想爭這口氣。而且這種孩子一般還特別倔,一旦他認為自己不行,你再怎麼擺事實講道理,磨破了嘴皮子,也基本很難改變他的想法。小孩子不應該都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嘛?我家這位怎麼慫成這樣?是我們當父母的做錯什麼了呢?
  • 孩子:面對困難,可以流淚,但不可以退縮
    作者:粒粒圖片:粒粒" 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 ,都不能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有半點洩氣 ,不能因為自己的付出沒有立即得到回報就心生絕望 ,不能因為看到孩子沒精打採 、冷漠 、消極 、被動就覺得挫敗 ,更不能相信孩子有天賦或是沒有天賦這類迷信的想法 。
  • 孩子遇事緊張、習慣性退縮,幫孩子擺脫緊張感,睿智父母這樣做
    接下來的幾天,孩子只要用筷子夾菜,就必然會掉在桌上或地上,涵涵媽覺得用筷子吃飯這麼簡單的事情,兩三天就能改好,結果卻拖成兩萬五千裡長徵,她頓時火冒三丈,罵孩子還不如幼兒園的三歲孩子,涵涵委屈得哇哇大哭,原本開心的晚餐變成母女的戰場,涵涵媽對自己的不冷靜十分後悔,可是面對已經六歲卻不會用筷子的孩子,她實在無計可施,只好求助小編。
  • 當孩子遇到困難而退縮時,鼓勵打氣是最無用的教育做法
    每當孩子遇到困難退縮時,作為父母你會怎麼做呢?相信有很多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難時,跟我的做法類似,首先會鼓勵孩子,希望通過激發孩子的勇氣來戰勝恐懼,從而勇敢的去嘗試。當然,有時候,這種方式會成功,但更多的時候,這樣的鼓勵並沒有效果,往往是無功而返,無論父母如何鼓勵,孩子始終是唯唯諾諾,不敢上前,讓父母恨得不由地想罵一句「廢物」。
  • 當孩子遇到困難而退縮時,鼓勵打氣是最無用的教育做法
    每當孩子遇到困難退縮時,作為父母你會怎麼做呢?女兒剛開始學自行車時,不敢上去騎,我就在旁邊苦口婆心的勸,給她加油打氣,對她說:「我給你扶著,不會倒的」,「很簡單,你就站在上面蹬就是」、「將來你學會了,就可以騎著到處跑了」……反正是道理講到了一堆,鼓勵也沒少鼓勵,但是孩子依舊是唯唯諾諾,不敢上去騎,氣的我是肚子裡直冒火,恨不得罵她一頓。
  • 孩子的忍耐力不是你想像中的差,教會孩子理性面對困難真的很重要
    直接嗷嗷大哭,父母一看這樣只能拼命地哄著,生怕孩子受到一點委屈,這樣直接導致孩子更加不想面對困難,遇到困難就會直接選擇逃避。其實,在帶孩子去打針的時候,可以讓孩子事先了解打針的疼痛感有多大,比如說可以告訴孩子打針的疼痛的感覺就像和你不小心摔跤的疼痛感是一樣的,你上次摔跤後都能立馬爬起來,說明寶寶連摔跤都不怕,那肯定不怕打針的。
  • 擔心孩子遇到挫折變頹廢,家長學會三招,教孩子學會迎難而上
    前言:不管風雨,任何時候父母都在身後,所以現在孩子都是很幸福的,因為他們自小就生活在蜜罐中,而且還可以躲在父母的羽翼下,完全不用的擔心「風吹雨淋」。只是孩子終究要長大,而父母最終也是要老去,未來的路需要孩子獨自去闖蕩,若是沒有父母的庇護,這些嬌養的孩子又該如何生存呢?
  • 異性父母帶娃外出,面對如廁問題,這幾種睿智處置很有必要
    導讀:異性父母帶娃外出,面對如廁問題,這幾種睿智處置很有必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異性父母帶娃外出,面對如廁問題,這幾種睿智處置很有必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