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鍛鍊能夠促進一個人的全面發展,尤其對於青少年來說更是如此。良好的體育鍛鍊習慣能讓青少年終身受益,因為體育鍛鍊不僅僅是促進生長發育、身體健康,而且顯著提高學習能力。可以說,「運動讓孩子更聰明」有著非常充分的科學依據和實踐證明,而合理安排體育鍛鍊與學習的時間,完全可以做到既學習好又身體好。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郭建軍就指出,美國NBA球星,同時也是哈佛大學高才生林書豪就是典型例子。此外,這方面的例子還有很多,如我國著名醫學專家鍾南山院士,從小熱愛體育:中學時代的鐘南山,就代表學校參加了廣州市的運動會,第一次就獲得了400米的第四名,之後又參加了廣東省田徑運動會,不僅獲得400米冠軍,還打破了當時廣東省記錄。鍾南山第一次參加全國田徑錦標賽,就拿了個第三名,這充分說明體育比賽並沒有耽誤鍾南山的學習。美國大學生體育聯合會做的調查結果也表明,經常參加訓練、比賽的大學生運動員,畢業通過率顯著高於其他普通學生畢業平均通過率。
運動讓孩子更聰明的原因就在於,它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的學習能力,這方面的原因可以歸納為7個方面。
一、體育鍛鍊讓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減少了疾病引起的缺課現象。
二,體育鍛鍊能讓青少年大腦文化學習區域更充分的休息,而人類的大腦皮層的投射區,也就是其控制區是不同的。大腦皮層的功能活動特性有兩個,一是鑲嵌式活動原則,大腦皮層興奮區和抑制區不斷轉換,出現一些新的興奮點和抑制點,大腦皮層之所以能夠長時間地工作,就是因為興奮區和抑制區常在輪換的緣故。多種活動互相輪換,可以使皮層各區輪流休息。運動區興奮時,會讓學習區得到抑制,從而得到更好休息,即主動休息。二是優勢法則,當鍛鍊引起人的興趣時,在大腦皮層的相應區域產生優勢興奮灶。優勢興奮灶可以將大腦皮層其他區域的興奮吸引過來,加強自己的興奮程度,同時使其他區域呈抑制狀態。因此體育鍛鍊興奮大腦相應皮層,可以主動使學習興奮灶得到更好的抑制,即休息。根據大腦皮層功能活動特性,學習與體育鍛鍊交叉進行能讓大腦學習區域主動休息、充分恢復。
三,體育鍛鍊能有效改變大腦機能,提高學習能力。運動,使得人腦中神經元之間的聯繫,即神經突觸增多,經常運動的人,神經突觸密集,大腦白質區域增厚。
四,體育鍛鍊可以帶來青少年身體自信和良好社會適應能力,這些變化讓青少年有更多的朋友,在學習上可以得到更多的幫助。
五,體育鍛鍊能夠顯著提高人的注意力。注意力集中,即人體主動屏蔽幹擾因素的能力,大腦在不斷接收身體不同感受器傳來的各種信息,如皮膚感受器、聽力感受器等等。運動可以讓大腦的抑制能力增強,從而增強身體的控制能力。在臨床,運動用來治療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這些孩子往往多動,注意力不集中,運動治療感統失調效果顯著。
六,運動都是對大腦控制身體能力的鍛鍊。大腦能力增強,功能泛化,會增強學習的能力。
七, 運動能夠提高記憶力,運動使得大腦分泌的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增加,而BDNF可以顯著改善記憶力。
北京體育大學教授李紅娟也認為,體育對生長發育期兒童青少年的積極作用是全方位的,兒童青少年的成長離不開運動,體育運動是他們的成長良方。 李紅娟說,青少年的成長離不開運動。從新生兒無意識的肢體活動、嬰幼兒時期標誌性的動作能力發展,到兒童青少年時期通過有意識地參加體育鍛鍊增強體質、培養運動技能,孩子們在身體運動的同時無不伴隨著體格的生長和身體機能的增強,以及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心智的逐漸成熟。
而更重要的是,兒童參與體育運動的意義絕不僅僅在於發展動作技能和保持身體健康,運動在喚醒身體的同時也在激活大腦。運動對兒童青少年的積極作用也體現在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上,喜愛運動的兒童往往更加自信,善於合作,社交能力強,意志堅強,抗壓能力強,遇到挑戰時更願意積極嘗試。
本文來源:中國體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