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 見習記者 劉楊)6月13日,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在北京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下簡稱運動會)新聞發布會,明年9月,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將在鄭州舉行。會上發布了本屆運動會的會徽、吉祥物、主題歌和宣傳畫等。
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屆,迄今已成功舉辦10屆,是我國級別最高、影響力最大的民族傳統體育賽事。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奮進新時代,中原更出彩"為主題,定於2019年9月8日至16日在河南鄭州市舉行。馬術項目定於2019年7月12日至17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行。
蘊含濃鬱的民族文化特色、體現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是全國民族運動會有別於其它競技類運動會的重要特點。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主承辦單位更加注重促進民族團結、弘揚體育精神、挖掘文化內涵、展現人文特色,在籌辦過程中,始終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指導思想貫穿始終。
約150項參賽項目 一展民族運動風採
本屆運動會比賽項目分為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其中,競賽項目有17項,是運動會常設項目,分別為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龍舟、獨竹漂、鞦韆、射弩、陀螺、押加、高腳競速、板鞋競速、民族武術、民族式摔跤(含蒙古族式摔跤"搏克"、維吾爾族式摔跤"且裡西"、彝族式摔跤"格"、藏族式摔跤"北嘎"、回族式摔跤"絆跤"、朝鮮族式摔跤"希日木")、民族馬術(含民族賽馬、走馬、跑馬射箭、跑馬拾哈達)、民族健身操等。表演項目分競技、技巧和綜合三類,由各代表團根據本地區民族傳統體育事業發展實際,自行編創參賽,預計參賽項目將有150項左右。
運動會會徽、吉祥物、宣傳畫、主題歌正式發布
本屆運動會會徽主體圖形由騰飛向上的龍、鳳及兩側的色帶組成:龍鳳形似阿拉伯數字"11",恰為本屆運動會的屆次,又寓有"龍鳳呈祥"之意;兩側旋轉成半圓的橙色與藍綠色的色帶分別代表著黃河與長江,寓意天南地北各民族的團結凝聚。會徽輪廓與漢字"中"的輪廓相似,龍鳳相依相伴騰飛之勢,突出了"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主題。
吉祥物是名叫"中中"的龍娃,穿著中國傳統服飾。胸前的裝飾圖案取自鄭州出土的商代經典青銅器"商鼎",體現舉辦地鄭州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中"是河南的特色方言,鄭州自古就有"天地之中"的美譽。在河南人民的生活語言裡,"中"字表達的意思是肯定、鼓勵和讚譽,飽含著河南人民對運動會圓滿成功的祝願。三幅宣傳畫分別以運動會會徽、吉祥物和運動會主題詞為核心元素創作。
主題歌《奔跑的夢想》由著名詞作家王平久、作曲家馬上又(回族)、以及音樂製作人常石磊(蒙古族)聯袂製作。
運動會官方網站正式上線
開閉幕式時間確定 籌備工作全面展開
為進一步提升全國民族運動會組織管理工作的規範化、科學化水平,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在今年制定出臺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組織管理辦法》,對運動會申辦、競賽項目立項、主承辦單位權利義務等重要事項進行了明確規定,為做好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的籌辦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本屆運動會比賽擬安排在鄭州市6個賽區8個賽點進行。運動會開幕式、閉幕式分別擬定於2019年9月8日晚和2019年9月16日晚在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行。民族大聯歡活動擬在運動會休賽日當天舉行。火炬傳遞活動擬於2019年5月在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鄭州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的觀星臺取火,5月至8月在網上傳遞,開幕式前在鄭州市城市核心區傳遞。下一步,河南省將重點抓好大型活動策劃、服務保障、新聞宣傳、安保等工作,志願者招募和贊助招商工作也將全面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