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日常問答|出生20多天的寶寶,黃疸嚴重,是否需要治療?

2020-08-26 燕麗談育兒

昨天有個寶媽發來消息問道:寶寶出生20幾天,黃疸還沒有退,但是精神狀態良好,沒有其他症狀,疫情期間很焦慮,是否該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什麼是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由於寶寶出生時膽紅素的產量大於代謝量所造成。

新生兒出生後出現的黃疸,通常是生理性黃疸,一般在生後2-3天出現,7-10天達到高峰,2周到一個月左右消退。生理性黃疸黃疸值不會高於12.9mg/dl(早產15mg/dl)。

生理性黃疸一般都是集中在面部和頸部,或者部分延伸到身體,但是黃疸顏色較淺;寶寶精神狀態比較好,吃奶、睡眠、大小便都不受影響。



病理性黃疸,病因多種多樣,但無論何種原因(如感染,母子血型不和溶血,母乳性黃疸等)造成的病理性黃疸,其黃疸值超過12.9mg/dl(早產15mg/dl)。

並且病理性黃疸比生理性黃疸出現的時間早、持續時間長、程度嚴重,且有明顯外在表現,例如精神狀態萎靡、吃奶無力、大小便顏色異常等。

病理性黃疸需要到醫院確診。確診後,可根據具體的黃疸值給予口服藥物、藍光照射以及針對病因的治療。

燕醫生給出針對性的建議

針對上述寶媽的疑問,如果是足月兒黃疸超過2周不消退,早產兒超過4周不消退,建議儘早到醫院檢查確認黃疸值是否超標,再給予進一步治療。


這裡提示,雖然日光照射可以幫助寶寶代謝膽紅素,最有效的辦法,還是口服代謝藥物和藍光照射,為了寶寶的健康,請遵醫囑進行治療。





我是兒科燕醫生,兒童皮膚科副主任醫師,三甲醫院一線十多年的臨床工作,專業深耕兒童皮膚健康和綜合營養調理及疑難雜病綜合治療,搞懂寶寶的健康很簡單,不用總是跑醫院,關注我,和我一起關注寶寶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精選問答—寶寶肝功能受損,黃疸持續不退嚴重嗎?看完就知道了!
    寶媽A問:我家女寶2個月了,出生25天後因黃疸未退到醫院檢查了肝功能說肝功能受損,住院治療了一個星期。出院後繼續服護肝藥加後繼的肝功能複查。8月27號谷丙69穀草102總膽汁酸47.6。9月4號谷丙64穀草78。
  • 寶寶黃疸,寶媽粗心導致越來越嚴重,寶寶黃疸可能跟孕媽行為有關
    寶寶出生後,黃疸是一種常見的症狀,比如,皮膚、眼膜會慢慢的變黃等。 由於黃疸出現的原因不同,儘管黃疸呈現的表現相同,但是在診斷治療方面卻存在差別。 部分寶媽因為沒有重視到這個問題或者對黃疸不了解,就會因為自己的一些行為,從而影響到黃疸的治療過程。
  • 「寶寶出生20天,住院照藍光後,黃疸褪下又反彈」原來是它惹的禍
    表嫂一個月前添了二胎,剖宮產手術很成功,寶寶也很健康,湊成了兒女雙全,全家都沉浸在快樂的海洋中。在醫院住院的前五天,表嫂和寶寶都挺好的,可到第六天出院的時候,被告知寶寶的黃疸15mg/dl,需要住院治療。這個消息對他們來說猶如晴天霹靂,雖然新生兒黃疸很正常,可是需要把寶寶放進NICU,她們怎麼能捨得。
  • 新生兒黃疸是黃色食物吃多了?寶寶這幾個「怪現象」,跟寶媽無關
    寶寶剛出生的樣子呆呆的、萌萌的,恨不得能把人的心暖化。寶媽們看到寶寶可愛的樣子,更是覺得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但是有時候初為人父、初為人母,很容易對寶寶格外在意,出現一些症狀就會著急地不得了,以為是得了什麼病。
  • 寶媽沒有孕吐反應,天天這樣吃,導致寶寶黃疸,需要照藍光治療
    寶媽沒有孕吐反應,天天這樣吃,導致寶寶黃疸,需要照藍光治療 寶媽小王產後,生下了一個男寶寶,本來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但是卻黃疸嚴重,還需要照藍光。究其原因都是因為寶媽小王吃得不健康。一起來看看吧!
  • 多少寶媽糾結:新生兒寶寶黃疸到底要不要照藍光?
    黃疸的分類: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出生後2-3天出現,一周後逐漸消退,最晚不會超過2周早產兒需要多注意一些,可能延續到4周左右消退>首先先給寶媽們吃顆定心丸,病理性黃疸的發生率並不高,大概也就在萬分之一左右。
  • 新生兒黃疸會造成寶寶腦癱,寶媽不可忽視,正確認識新生兒黃疸!
    黃疸是新生兒一種常見的疾病,如果黃疸新生兒黃疸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膽紅素腦病以及腦癱等一系列後遺症。新生兒黃疸也是常見的現象,通常十個孩子九個黃,剛出生孩子如果有黃疸是正常的現象,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黃疸會自然消退,不需要治療。
  • 這些方法可預防新生兒黃疸,寶媽們還不快學習起來!
    數據顯示大約60%的足月兒和80%的早產兒在生產後第一周會出現肉眼可見的黃疸,部分寶寶黃疸尤為嚴重!2.注意飲食衛生媽媽們遭受溼熱侵襲會累及胎兒,使胎兒出生後出現黃疸。所以妊娠期間要注意飲食衛生,少吃生冷食物,不要過飢過飽、忌酒和辛辣,以免損傷脾胃。3.出生後立即母乳餵養出生後的最初幾個小時內開始哺乳,寶寶患黃疸的概率更小。寶媽的初乳可以促使嬰兒的消化系統活動,促進胎便儘早排出,從而排出多餘的膽紅素。
  • 黃疸究竟多高才需要住院治療?有多少寶寶被過度治療!
    案例:黃疸值13.6就要住院治療:早上接到客戶電話:寶寶出生第9天,黃疸值前一天14.1,今早13.6,醫院開出入院通知,寶寶的爸爸覺得這個數值不算高,不想讓寶寶住院接受藍光治療,打電話來問我們的意見。說實話,接到這種電話,最頭大。按理說,我們只是母嬰護理機構,必須遵醫囑,這是基本原則。但是,這種情況就讓寶寶住院進行藍光治療又實在如鯁在喉。
  • 為什麼會有新生兒黃疸?寶媽該怎麼區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可能很多寶媽寶爸都觀察到過:白白胖胖的寶寶怎麼在出生後的幾天裡,皮膚變得黃不拉幾的,是營養不足?還是越來越「黃種人」了呢?也許,有些有經驗的女性會告訴你:這是新生兒黃疸,不必擔心,基本上很多寶寶出生後都黃,過幾天自己就好了。真的是這樣嗎?各位寶爸寶媽該如何正確面對新生兒黃疸呢?寶寶出生後為什麼會變黃?
  • 新生兒黃疸怎麼治療?寶媽應該注意些什麼?
    寶寶生出來黃黃的,身上都是紅點點,太醜了吧。後來才知道這是新生兒黃疸,那新生兒黃疸要怎麼預防和治療呢?寶媽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避免溼熱這是防止新生兒黃疸的第一步。寶寶出生後還有黃疸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也可以帶寶寶曬曬太陽,都可以有效的預防黃疸。黃疸一般是由於母體或寶寶受到溼熱,平時注意增減衣物。
  • 為了給孩子去黃疸,姥姥奶奶接力曬太陽,醫生提醒:要科學治療
    早髮型黃疸又稱為母乳餵養性黃疸,一般在寶寶出生後3-4天出現,5-7天達到高峰,黃疸出現時間和尖峰時間與生理性黃疸相似,但是黃疸持續時間長,一般持續3-4周,第2個月逐漸消退,部分可延至12周。寶寶出現母乳餵養性黃疸的主要原因有:媽媽母乳餵養不當,包括餵哺次數、每次餵哺量、 寶寶是否有效吸吮等,導致母乳攝入不足。
  • 寶寶病理性黃疸是什麼的體驗?寶媽:說多了都是淚
    因為寶寶爸爸跟我家族都沒有病理性黃疸的例子。更重要的是,我不是O型血,自然就不可能出現溶血性黃疸。在生寶寶以前,我就跟老公開玩笑說,幸好我不是O型血,不然寶寶的健康可能就會出現問題了。可以說,只要不是病理性黃疸,一般般的生理性黃疸,就算是程度比較嚴重,我也知道在家應該怎麼處理寶寶。
  • 寶媽不可不知:新生兒黃疸的正確處理
    新生兒黃疸是大部門寶媽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大部分寶媽在寶寶剛出生時都遇到過寶寶黃疸高,很多寶媽一聽說孩子有黃疸時一下子就緊張起來,腦子裡會出現N多個為什麼?總擔心會對寶寶的健康有什麼影響之類的問題。今天就來和大家科普一下新生兒黃疸的知識。
  • 夏季黃疸寶寶該如何護理?
    十個寶寶九個黃」,說起黃疸,新寶爸寶媽們既恐懼又憎恨,更多的是手足無措。那什麼是黃疸?寶寶出生後,紅血球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一種黃色的色素,被稱為「膽紅素」,進入血液循環。但如果膽紅素急劇上升,進入腦細胞,造成「核黃疸」,就會對寶寶造成嚴重的傷害。2、病理性黃疸:出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症狀比較重,可能還有吐奶、發燒、抽搐、嗜睡、大便發白等表現,而且進展快、持續時間長。
  • 月子裡的住院經歷總結:黃疸輕微的不需要治療,黃疸比較重的還是要...
    銳寶出生的第二天一直到第十二天,中間十天實在新生兒科度過的。十天,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對於我來說,卻是煎熬,對於銳寶來說,剛出生就見不到媽媽了,想必也是很痛苦的一段經歷。之所以提起這段經歷,主要還是看到幾位媽媽談到黃疸問題,沒錯,銳寶的住院經歷跟黃疸也有關係,不過除了黃疸,還有肺部感染。像那幾位媽媽提到的,很多人說寶寶黃疸不需要治療,沒事可以自己好的,然而有的寶寶可以自己好起來,有的寶寶卻越來越嚴重,媽媽們後悔自己當初相信了黃疸不需要治療。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結果,就是我們忽視了病理性的黃疸。
  • 寶寶黃疸與孕媽飲食有關嗎?
    有的孕媽說:不敢吃橘子,因為橘子是黃色的,吃多了我們家孩子將來出生會有黃疸,今天要與大家說新生兒黃疸與孕媽飲食無關、與孕媽血液有關。一、孕媽O型血容易出現溶血性黃疸(俗稱:病理性黃疸)新生兒黃疸嚴重,臉上、手腳、眼白等處發黃,黃疸出現早,進展快,黃得明顯,甚至呈金黃色,持續不退伴吃奶不好、精神欠佳,應警惕可能是病理性黃疸,應及時就醫。
  • 孕媽吃鵝蛋,寶寶降黃疸?寶媽不要靠這些謠言給寶寶降黃疸!
    其實新生兒黃疸是個十分正常的現象,一般也不會給寶寶帶來什麼不利的影響,只要護理得當,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可以自愈的。除非黃疸值特別高的話,需要找醫生幫忙治療,而且基本上黃疸都可以治好,所以家長不必過於擔心,只要掌握一些關於黃疸的基本知識,就能輕鬆面對了。
  • 寶媽「談黃色變」繽紛童年酵素六益菌對嬰幼兒黃疸的功效解析!
    寶媽「談黃色變」繽紛童年酵素六益菌對嬰幼兒黃疸的功效解析!寶寶是降落父母的小天使,剛出生的新生兒紅撲撲的小臉蛋,讓每一個新晉父母都洋溢著幸福感,但是過幾天之後有些小寶寶臉色就會越來越「黃」,新晉升的爸爸媽媽看到後估計都嚇壞了。但有些家長直接就給出問題所在:黃疸。
  • 夏天寶寶如何曬太陽退黃疸?寶媽注意這幾點,不然容易曬傷
    因為宮中太醫大多碰到的是生理性黃疸,而五阿哥是病理性黃疸,所以才會誤以為五阿哥是「金瞳」。因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不一樣。生理性黃疸,母乳餵養配合曬太陽,就能慢慢退去,而病理性黃疸則需要治療。今天要來說說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問題,因為它的發病率為60%-70%,很多不知道情況的新手媽媽可能會不知所措,而家裡老人要是知道的話,可能會告訴寶媽給孩子曬曬太陽。曬太陽真有這麼大的作用?當然這是針對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來說的,對於病理性黃疸的作用是不大的,所以寶媽要會區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