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方法可預防新生兒黃疸,寶媽們還不快學習起來!

2020-12-17 十月呵護

數據顯示大約60%的足月兒和80%的早產兒在生產後第一周會出現肉眼可見的黃疸,部分寶寶黃疸尤為嚴重!

十月菌門診時也遇到過不少寶媽們出院了,可憐的寶寶卻留在病房照藍光的情景。

什麼是新生兒黃疸?

醫學上把出生28天內新生兒的黃疸稱為新生兒黃疸。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血液中膽紅素水平升高,出現的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的症狀,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問題。

生理性黃疸

症狀輕的寶寶面部呈淺黃色,也會波及軀幹,鞏膜黃染2-3天後消退,第5-6天時皮膚顏色恢復正常;

症狀重的寶寶黃疸先頭後腳遍及全身,嘔吐物及腦脊液等也能使黃染時間長達1周以上,個別早產兒可持續至4周,糞便仍為黃色,尿中無膽紅素。

病理性黃疸

1、出現早,生後24小時內出現;

2、程度重,足月兒大於12.9mg/dl,早產兒大於15mg/dl(不超過15mg/dl為正常範圍)

3、進展快,血清膽紅素每天上升超過5mg/dl;

4、持續時間較長,或者退而復現。

主要原因:膽紅素生成過多→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膽汁排洩障礙

雖然新生兒黃疸發病率如此之高,但是也不乏一些好的預防辦法,寶媽們還不快學習起來!

1.降低早產的風險

早產兒比其他人更容易患黃疸,因為寶寶的肝臟可能未完全發育,而以下這些行為很有可能增加早產的概率。

除了菸草、酒精和壓力的影響因素外,寶媽們也要注意監測或降低某些感染的風險,如皰疹、梅毒、巨細胞病毒(CMV)和弓形蟲也可導致早產。

2.注意飲食衛生

媽媽們遭受溼熱侵襲會累及胎兒,使胎兒出生後出現黃疸。所以妊娠期間要注意飲食衛生,少吃生冷食物,不要過飢過飽、忌酒和辛辣,以免損傷脾胃。

3.出生後立即母乳餵養

出生後的最初幾個小時內開始哺乳,寶寶患黃疸的概率更小。寶媽的初乳可以促使嬰兒的消化系統活動,促進胎便儘早排出,從而排出多餘的膽紅素。寶寶的便便由黑色變成黃色,就意味著胎便排出乾淨了。

4.增加餵養頻率

建議寶媽們在寶寶出生後頭幾天,每天餵養至少8-12次。

5.補充水分

小便過少不利於膽黃素的排洩。判斷寶寶液體攝入是否充足的辦法就是觀察寶寶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寶寶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數不足,有可能是寶寶的液體攝入量不夠。如果新生兒的液體攝入量足夠,胎便應當在2-3天就排完了,這樣就能減輕其黃疸的程度。

6.皮膚護理

保護皮膚、臍部、臀部的清潔,防止破損感染。

7.注意觀察

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症候,是否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恐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對重症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十月菌說:即使寶寶得了黃疸,寶爸寶媽們也不必過於過於擔心害怕,大多數黃疸都是不需要治療就能消退的,少數較嚴重的黃疸也可以通過光療、換血療法、藥物治療等方法進行康復治療!



相關焦點

  • 新生兒黃疸是小事?寶爸寶媽們千萬別進這個誤區
    俗話說「十個寶寶九個黃」,家長們在迎接寶寶的激動和喜悅中,很快就會面臨一個困惑:新生兒黃疸,那新手爸媽要怎麼辦呢?黃疸,是絕大多數新生兒都會出現的一種現象。02 早產兒黃疸消退較慢,持續時間最長可延遲到3-4周,總膽紅素值最高不超過相應日齡、胎齡及相應危險因素下的光療幹預標準。
  • 孕媽吃什麼可以預防新生兒黃疸?
    孕婦吃什麼能預防胎兒黃疸1、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溼熱侵襲而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後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冷,不過飢過飽,並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2、嬰兒出生後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發現黃疸應儘早治療,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了解黃疸的進退。3、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4、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症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對重症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 寶媽不可不知:新生兒黃疸的正確處理
    新生兒黃疸是大部門寶媽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大部分寶媽在寶寶剛出生時都遇到過寶寶黃疸高,很多寶媽一聽說孩子有黃疸時一下子就緊張起來,腦子裡會出現N多個為什麼?總擔心會對寶寶的健康有什麼影響之類的問題。今天就來和大家科普一下新生兒黃疸的知識。
  • 新生兒黃疸怎麼治療?寶媽應該注意些什麼?
    後來才知道這是新生兒黃疸,那新生兒黃疸要怎麼預防和治療呢?寶媽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避免溼熱這是防止新生兒黃疸的第一步。寶寶出生後還有黃疸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也可以帶寶寶曬曬太陽,都可以有效的預防黃疸。黃疸一般是由於母體或寶寶受到溼熱,平時注意增減衣物。
  • 孕期吃鵝蛋可預防新生兒黃疸, 真的假的?
    懷孕期間,總是會有很多「地方特色」,準媽媽們都會聽家裡老人說一些孕期禁忌或風俗,比如不能吃螃蟹,螃蟹性寒,容易流產;不能吃兔肉,孩子會有兔唇;不能吃辣椒孩子會有紅眼睛,吃鵝蛋能預防新生兒黃疸等等·····,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多數孕媽們都會遵從這些禁忌風俗。
  • 為了避免寶寶出現新生兒黃疸,孕媽要注意這些問題!
    而對於剛剛出生的寶寶,最有可能出現的就是新生兒黃疸了。說道新生兒黃疸,或許還有很多準媽媽不太清楚,今天喋喋媽咪就給大家普及一下: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生理性的一般發生在新生兒出生2-3天左右,而且會慢慢自行消失,這個不需要進行特別的處理。另外,為了跟病理性黃疸區別,生理性黃疸發生部位一般是臉部和上身。而且不會出現其他不適應症狀。
  • 為什麼會有新生兒黃疸?寶媽該怎麼區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可能很多寶媽寶爸都觀察到過:白白胖胖的寶寶怎麼在出生後的幾天裡,皮膚變得黃不拉幾的,是營養不足?還是越來越「黃種人」了呢?也許,有些有經驗的女性會告訴你:這是新生兒黃疸,不必擔心,基本上很多寶寶出生後都黃,過幾天自己就好了。真的是這樣嗎?各位寶爸寶媽該如何正確面對新生兒黃疸呢?寶寶出生後為什麼會變黃?
  • 什麼是新生兒黃疸?如何有效預防?新手爸媽需注意
    病理性黃疸:生後24小時即就出現黃疸,持續時間長,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除面部、軀幹外,還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黃染。當寶寶出現生理性黃疸時,新手爸媽不要恐慌,這是正常的現象,只要聽從醫生的建議,科學護理,寶寶很快就會康復的。但是也不能不重視,甚至聽老一輩的方法去治療,有可能因為時間拖延較長使黃疸變嚴重,甚至出現併發症膽紅素腦病。
  • 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表現 預防黃疸有這些方法
    對於家長來說,其在平時對於新生兒身上所出現的黃疸病症是要多加注意的,而通過其在患兒身上的症狀表現,還可以判斷出病情所處的階段,那麼,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 孕期預防新生兒黃疸,這4件事孕媽不要做
    病理性黃疸的可怕之處在於,如果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會引起核黃疸,可能導致嬰兒腦癱或者敗血症,所以家長在寶寶出生後一定要細心觀察,必要時請教醫生,避免病理性黃疸的延誤治療。同時,預防更勝於治療,孕期預防新生兒黃疸,這5件事孕媽不要做!
  • 新生兒黃疸怎麼辦?
    這個時候,很多新手媽媽都淡定不起來了,我家寶寶這是怎麼了?其實,這種現象是正常的,我們稱之為新生兒黃疸。大多數新生兒黃疸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新手媽們大可不必著急,新生兒黃疸一般會持續一周左右,之後會慢慢消退。在這期間,寶媽們需要做的就是,多給寶寶餵奶,多讓寶寶拉粑粑,黃疸就會退得快。我家寶寶是個懶寶寶,吃得少,睡得多。
  • 孕期怎麼防範才能預防新生兒黃疸,這三條原則要知道
    導語:孕期怎麼防範才能預防新生兒黃疸,這三條原則要知道。新生兒黃疸是孩子出生時比較常見的併發症,大概四分之三的孩子都會出現,只是黃疸的輕重不一,有的需要治療,有的不需要治療。那怎樣預防黃疸的發生是很多媽媽們關心的話題。
  • 新生兒黃疸會造成寶寶腦癱,寶媽不可忽視,正確認識新生兒黃疸!
    黃疸是新生兒一種常見的疾病,如果黃疸新生兒黃疸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膽紅素腦病以及腦癱等一系列後遺症。新生兒黃疸也是常見的現象,通常十個孩子九個黃,剛出生孩子如果有黃疸是正常的現象,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黃疸會自然消退,不需要治療。
  • 新生兒「黃疸」真那麼可怕?醫生:黃疸分兩種,要是這種就要注意
    相信孕媽媽們對「黃疸」都不陌生,或多或少都有所聽聞。可能更多情況下,孕媽媽們所聽說的應該是「黃疸無害論」。因為不少老一輩的人總認為,新生兒黃疸再正常不過,過幾天就好了。林女士上個星期在婦幼保健院產下一名男嬰,本該是值得慶祝的一件事,可林女士一家卻開心不起來。因為兒子出生第一天,林女士與家人就被告知,孩子的黃疸症狀比較嚴重,當即就採取治療措施。
  • 孕期這樣做能有效預防新生兒黃疸,孕媽要注意
    新生兒黃疸是大多數寶寶都會出現的現象,那麼黃疸到底是什麼?媽媽要怎麼避免新生兒黃疸呢?一.新生兒黃疸是什麼?新生兒黃疸是常見的病症,表現為嬰兒的臉部或者身體其他部位偏黃,一般在寶寶出生三天後開始顯現出來,一周左右症狀最明顯。
  • 新生兒黃疸症狀 這些方法可以護理黃疸寶寶
    新生兒大多數都很嬌貴,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在這個時候,父母就會變得不知所措,在對於新生兒的問題上,大家又了解多少呢?新生兒黃疸症狀是什麼?哪些方法可以護理黃疸寶寶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新生兒黃疸症狀生理性新生兒黃疸症狀新生兒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皮膚、白眼球和口腔黏膜發黃,有輕有重。一般在臉部和前胸較明顯,但手心和腳心不黃。第4~6天最明顯,足月兒在出生後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持續到第3周。在此期間,小兒一般情況良好,無其他不適表現。新生兒出現生理性黃疸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家長也要注意密切觀察。
  • 新生兒黃疸是黃色食物吃多了?寶寶這幾個「怪現象」,跟寶媽無關
    寶媽們看到寶寶可愛的樣子,更是覺得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但是有時候初為人父、初為人母,很容易對寶寶格外在意,出現一些症狀就會著急地不得了,以為是得了什麼病。其實不然,新生兒從媽媽肚子裡出來後,會表現出很多奇怪的現象,比如皮膚黃黃的,有些還會覆蓋一層白色皮脂,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表現,媽媽們不用過分擔心。
  • 新生兒10天黃疸血測386,寶媽很擔心!結果很暖心!超讚!
    小編:新生兒黃疸引發的悲劇很多,而這些悲劇往往發生在大人們對育兒知識的匱乏和被腐朽思想左右!今天瓶蓋兒跟大家分享一個關於新生兒黃疸的正能量!希望準媽媽們都看看!寶媽:寶寶出生的時候皮膚非常白,很可愛。住院第四天的時候,護士說有點黃疸但是不高180多,超過220就超標了。讓我們多餵奶。
  • 新生兒黃疸:這3類食物是我的「剋星」,孕期多吃能有效預防
    這可能是不少孕媽比較擔憂的事情,整個孕期都比較順風順水,可是孩子一出生之後,一些病症就慢慢浮現了出來,而新生兒黃疸作為常見的新生兒病症之一,被很多孕媽媽重視,雖然一部分黃疸可能短時間內就會消失,但是看見自己的寶寶皮膚發黃,只要是當媽的都會十分擔憂的。
  • 新生兒患上黃疸怎麼辦?
    一、概念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引起鞏膜、皮膚、黏膜、體液和其他組織被染成黃色的現象。引起黃疸的原因多而複雜,病情輕重不一,重者可導致膽紅素腦病,常引起嚴重後遺症。-6-PD缺乏二、觀察和檢測觀察和檢測新生兒黃疸應每天在適當自然光線下觀察裸體的新生兒,在大多數病例可以早期觀察到皮膚和鞏膜的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