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症狀 這些方法可以護理黃疸寶寶

2020-12-18 三九養生堂

新生兒大多數都很嬌貴,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在這個時候,父母就會變得不知所措,在對於新生兒的問題上,大家又了解多少呢?新生兒黃疸症狀是什麼?哪些方法可以護理黃疸寶寶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

新生兒黃疸症狀

生理性新生兒黃疸症狀

新生兒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皮膚、白眼球和口腔黏膜發黃,有輕有重。一般在臉部和前胸較明顯,但手心和腳心不黃。第4~6天最明顯,足月兒在出生後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持續到第3周。在此期間,小兒一般情況良好,無其他不適表現。

新生兒出現生理性黃疸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家長也要注意密切觀察。一般來說,生理性黃疸黃疸比較輕,血中膽紅素濃度較低,不會影響小兒智力。

病理性黃疸症狀

小兒黃疸可能發生在生後24小時以內,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後又出現黃疸,或黃疸進行性加重。

病理性新生兒黃疸還會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現,比如核黃疸。發生時,小兒黃疸明顯加重,開始表現為嗜睡,吸奶無力或嗆奶,肌張力減退。如治療不及時隨後可出現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嚴重症狀。部分患兒死於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兒常有智力障礙、腦性癱瘓等後遺症。

新生兒黃疸該如何護理

1、嬰兒全身症狀的觀察

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症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對重症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2、懷孕期間飲食要注意

孕婦在懷孕期間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不要吃一些生冷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辣椒等,這些會容易導致胎兒出現胎黃。

3、觀察嬰兒的變化

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4、保護嬰兒

一定要多注意寶寶的皮膚的變化,要保持皮膚的清潔,當出現一些破損感染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要耽誤時機。

5、留意嬰兒黃疸情況

嬰兒出生後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發現黃疸應儘早治療,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了解黃疸的進退。

6、及早做好準備

需進行換血療法時,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嚴格操作規程。

7、如有再懷孕,應做好預防準備

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

新生兒黃疸護理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黃疸自己會消退

剛出生的寶寶無法排出過剩的膽紅素,進而引發黃疸。只有當1周大的時候,寶寶的肝臟比較穩定了,黃疸才會得到控制。大多數寶寶的黃疸不需要治療,在1周左右即可消退。

但如果寶寶患有的是病理性黃疸,會引起其他疾病,比如核黃疸發生時,小兒黃疸會明顯加重,開始表現為嗜睡,吸奶無力或嗆奶,肌張力減退。如果治療不及時隨後可出現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嚴重症狀。部分患兒死於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兒常有智力障礙、腦性癱瘓等後遺症。

二、都是母乳惹的禍

許多人會認為餵母乳與黃疸有關,其實並不盡然,專家認為要把其他造成黃疸原因都排除,才能說是因為母奶造成黃疸。由於前一周的黃疸,有可能是因為餵食不足所導致脫水,這時如果指數小於20mg/dL就沒有問題,因為至今還沒有因母乳性黃疸產生腦病變報告的文獻,所以一般不用終止母乳餵食。

三、曬太陽可以退黃

太陽光直接照射能夠幫助退黃,但是效果並不理想,因為日光中藍色波長光量有限,而且在家中很難做到裸露大面積皮膚接受日光的地方,就算能做到也容易造成紫外線灼傷和受涼感冒。所以我們不建議依靠曬太陽來退黃。

總結:以上就是關於新生兒黃疸的情況,在對新生兒護理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些事項,寶寶很嬌貴,很容易受到傷害,對新生兒一定要有耐心和愛心,這樣寶寶才能夠感受到濃濃的哎愛。

相關焦點

  •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 黃疸寶寶怎樣護理
    新生兒經常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有的是很好解決的,有的讓廣大的家長朋友很煩心,那麼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是什麼呢?黃疸寶寶怎樣護理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新生兒黃疸該如何護理1、嬰兒全身症狀的觀察要經常觀察嬰兒的情況,當嬰兒出現精神不振、昏昏欲睡的時候,就要注意,要及時的和醫生溝通,及時處理寶寶的異常情況。2、懷孕期間飲食要注意孕婦在懷孕期間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情況,那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就不要吃了,例如辣椒等,會導致胎兒出現胎黃的現象。
  • 寶寶黃疸的症狀及護理
    病理性黃疸如果是病理因素造成的黃疸稱為「病理性黃疸」,這些病理因素包括:1.新生兒血液方面的疾病,如ABO血型不合(注1)、Rh血型不合、先天性溶血疾病等導致紅血球破壞,使膽紅素代謝增加。2.肝臟疾病如先天性膽道閉鎖、先天性肝炎等,導致膽紅素無法排出。3.新生兒感染,導致紅血球破壞、肝功能降低。
  • 新生兒黃疸護理
    具體方法是讓寶寶脫光衣服躺在嬰兒床裡(眼睛和會陰需要遮蔽),然後在藍色的螢光燈下照射。患兒入箱前須進行皮膚清潔,禁忌在皮膚上塗粉或油類;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膚;雙眼佩戴遮光眼罩,避免光線損傷視網膜;男寶寶還要注意保護陰囊。若使用單面光療箱一般每2小時更換體位1次,可以仰臥、側臥、俯臥交替更換。俯臥照射時要有專人巡視,以免口鼻受壓而影響呼吸。
  • 新生兒黃疸的症狀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於皮膚
  • 新生兒黃疸的觀察和護理
    這個時期的紅細胞壽命比較短,寶寶出生後開始用肺呼吸,獲得了外界大量的氧氣,身體不再需要那麼多的紅細胞來攜氧,因此寶寶出生後,其體內的紅細胞會有一個短期內大量破壞的過程,這個過程會產生大量的膽紅素,而此時新生兒自身的肝功能還不成熟,沒有能力處理那麼多膽紅素,致使這些大量產生的膽紅素蓄積在寶寶體內,無法在短時間內排出寶寶體外,最終導致寶寶皮膚、黏膜或鞏膜黃染。
  • 新生兒黃疸症狀和檢測方法
    新生兒黃疸症狀寶寶出生後,你也許會注意到他皮膚發黃,別擔心,新生兒皮膚發黃是正常現象。大約50%~60%足月出生的寶寶在頭一兩個星期皮膚會發黃,醫學上稱為「新生兒黃疸」。事實上,所有新生兒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只是有些寶寶的黃疸不是很明顯。大多數情況下,新生兒黃疸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無關大礙,它會自己消退或經過簡單治療即可。
  • 新生兒寶寶的「護理」和「黃疸」的主要注意事項
    新生兒如果在出生後幾天睡眠時間超過3小時,甚至小於4小時就要寶寶吃奶,以免寶寶低血糖。新生兒黃疸要重要注意&34;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或由於血型和由於嬰兒自身的身體狀況,使黏膜、皮膚、鞏膜出現黃疸症狀,該病分為生理性黃疸、乳汁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 新生兒黃疸護理注意事項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是指單純因膽紅素代謝特點引起的暫時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超過5mg/dl或每小時>0.5mg/dl;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
  •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與護理知識
    寶寶出生後通常2-3天會出現全身皮膚、鞏膜、小便發黃的現象,這便是新生兒黃疸。醫學上定義:新生兒血中膽紅素超過5mg/dl時就會出現肉眼可見的黃疸。黃疸是新生兒期常見的一種現象,如果新生兒情況良好,不伴有其他症狀一般會在10~14天內消退如果黃疸能在預期時間內消退,則屬於生理性黃疸;否則可能是病理性黃疸,需進一步治療1.生理性黃疸的特徵為:
  • 新生兒有黃疸曬太陽就能解決?關於黃疸的護理方式,當媽的要知道
    寶寶的健康是爸爸媽媽時刻關心的事。但從出生開始,家長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小寶寶可能會面臨小小的困難:黃疸。新生兒黃疸是很常見的,很多家長聽說曬太陽可以去黃,所以就將孩子放置在太陽下面直接照射,但這種去黃疸的方式真的有效嗎?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了解黃疸的基礎知識。1.什麼是黃疸?
  • 新生兒黃疸、溼疹很常見,你真的會護理嗎?
    黃疸和溼疹都是寶寶的常見病,你知道應該怎麼護理嗎? 今天我給大家整理了寶寶黃疸和溼疹的護理方法,一起來學習吧!
  • 新生兒常見病:新生兒黃疸,新媽媽該如何護理?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寶寶剛出生,還沒等著看夠,一下子就變成了「小黃人」,不了解情況的新手媽媽可能覺得寶寶得了什麼大病。
  • 新生兒黃疸如何護理,為什麼新生兒大部分都會得黃疸
    小橘子剛剛出生1天,皮膚就有點發黃了,尤其是眼白,看著挺嚇人的,兒科醫生來查房,二話不說就給抱走了,說小橘子黃疸發生的有點早,最好住院觀察一下。這就是大部分父母都會經歷的新生兒黃疸問題。
  • 新生兒黃疸怎麼退得更快 試下這些方法
    2.藍光照射是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一種簡便、有效、快速的方法。它可以通過輻射將膽紅素轉化為其他物質,減少體內的膽紅素這樣,黃疸症狀可以逐漸改善並最終消失。  3.在醫生的指導下,用一些藥治療黃疸,但吃了以後,有些孩子會腹瀉。如果黃疸始終不好,且兒童有嚴重腹瀉,要及時停藥。
  • 新生兒黃疸護理有方法,做好了解不焦慮
    新生兒黃疸護理有方法,做好了解不焦慮2017-06-27 11:22:14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有統計顯示,80%的早產兒、60%的足月兒都會出現黃疸現象,黃色人種又是新生兒黃疸的高危人群。一般情況下,新生兒黃疸多發於出生後的一周內,所以在很多家長還沉浸在新生命降臨的喜悅中時便要開始為此而擔心焦慮。  新生兒黃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病理性的黃疸需要及時就醫治療,但生理性的黃疸只需要護理得當,會自行康復。如果黃疸情況在一天內加深很多,或是寶寶四肢和手足心也有出現,就要警惕是否病理性黃疸,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和治療。
  • 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多少?新生兒黃疸怎麼辦呢?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大部分寶寶必須經歷的過程,父母也不用過分擔心,聽醫生的建議,按時給寶寶吃藥和護理,很快就會好的。下面貓爸就對新生兒出現黃疸的進行詳細的說明:一、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多少?
  • 了解新生兒低血糖和黃疸,呵護健康寶寶
    新出生的寶寶,除了先天性疾病外,寶寶本身是沒有疾病的。新生兒出現頭疼發熱、拉肚子等大多是照顧不周或方法不正確引起的。 然而經過細心照顧,這些小病也是很快就能康復的。儘管父母不是大夫,不會給小寶寶診斷治療,但父母可以了解疾病的症狀,做到心中有數。那我們如何在家中護理生病的小寶寶呢?
  • 媽媽不得不知道的新生兒黃疸症狀!
    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2~3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類型不同,新生兒黃疸的症狀也有所不同。
  • 寶寶黃疸遲遲不退,病理性黃疸概率最大,護理需從這幾點抓起
    王女士的寶寶剛滿一個月大,當王女士去醫院給寶寶接種的時候,醫生表示寶寶的黃疸指數有點高,會給正常的接種帶來影響,因此就推遲接種。可是王女士感覺寶寶平時也沒有什麼不良的症狀,吃奶也很及時,卻為何黃疸指數就高了?
  •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區別,看懂這張圖就夠了
    新生兒黃疸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在臨床上約有85%的足月兒及絕大多數的早產兒在出生後一周內出現黃疸。黃疸又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那麼這兩種黃疸症狀有什麼差別?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去醫院就診?1、什麼是新生兒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