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撰稿顧海波
11月1日,中國發布了迄今為止最嚴厲的電子菸警告,呼籲電子菸行業停止在網上銷售和宣傳電子菸產品。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菸草專賣局以未成年人健康問題為切入點,聯合敦促製造商和銷售商關閉與電子菸銷售相關的網站。
美國《紐約時報》注意到了這一消息。該報報導稱,這或許相當於一項有效的禁令,使得電子菸行業從此和中國市場說再見。
《紐約時報》稱,根據清華大學公共衛生與技術監督研究小組的一項研究,中國有超過740萬名電子菸消費者,是全球最大的電子菸產品製造國。
這個行業在全世界範圍內都面臨著審查。《紐約時報》稱,與美國和其他地方一樣,中國也在考慮如何應對電子菸上癮的問題。去年,北京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菸。
國家菸草專賣局的一名高級官員近日對新華社表示,許多電子菸公司以年輕人為目標,用「年輕」和「時尚」等詞為電子菸做廣告,以吸引未成年人。監管機構表示,許多家長擔心他們的孩子很容易通過網站買到電子菸。
《紐約時報》稱,中國一些公司對官方公告反應迅速。公告發布幾小時後,三家網絡平臺就將電子菸產品全部下架了。
在公告發出當晚,在中國最受歡迎的7個電子菸品牌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聲明,表示支持這一決定。RELX在中國擁有60%的市場份額,該公司表示堅決支持監管機構的決定。RELX在其社交媒體帳號上表示:「我們將全面採取行動,終止所有網絡銷售和廣告。」
「大多數電子菸公司在走網際網路模式。」25歲的張家鋒(音譯)對《紐約時報》說。他是一名電子菸愛好者,住在四川,經營著一家社交媒體營銷公司,主要的目標客戶就是自己的同好,公司帳號擁有1萬名粉絲。
他說:「他們(電子菸廠商)大多是新成立的公司,需要通過網際網路推廣產品,這個通知對他們來說將是巨大的打擊。」他補充說,對消費者而言,這意味著政府將實施更多的監管,這將是一個積極的進展。
《紐約時報》稱,對電子菸行業來說,中國提供了誘人的市場。
在11月初於上海舉行的電子菸博覽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250家公司四處奔走,為保加利亞玫瑰、泡沫茶和茅臺等口味的電子菸做廣告。模特們穿著鉛筆裙和高跟鞋走來走去,分發免費的電子菸樣品。Twist等美國品牌和中國許多本土品牌參加了展會。
「我們想在中國立足。」Twist的銷售經理邁克·哈卡裡克對《紐約時報》說,「看看這裡,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最知名的電子菸公司之一的Juul在美國面臨著多個州政府和聯邦政府的調查,但它已經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其新任執行長K.C.克羅斯韋特在9月的一次會議上向員工強調了這一戰略。但隨著中國和印度對電子菸加強監管,這一計劃在亞洲遭遇了障礙。
《紐約時報》稱,這一行業在世界各地都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人們擔心青少年接觸電子菸,也擔心使用它會造成一系列嚴重的肺部疾病。美國的一些州已經對電子菸實施了禁令,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一直在考慮,是否將帶有特殊口味的電子菸產品逐出市場。
哈卡裡克說,今年10月,Twist在美國的銷售額下降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