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深化改革激發辦學新動能

2020-12-12 西部網

6月27日,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發布了中國大學的「造就學術人才排名」,統計了過去30年各高校培養的學生中,有多少當選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國字號人才,地處陝西的省屬高校西北大學位列第34位。

「十三五」以來,西北大學承擔自然科學國家級項目622項,立項經費5億餘元,在《細胞》《自然》和《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3篇,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

2019年,西北大學24個本科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獲批數量在全國高校列前20名,在全國省屬高校中名列首位……

近年來,西北大學在辦學各個層面持續取得超常規進展,顯示了超常的「硬核」實力。這些進展的背後,是西北大學將深化綜合改革作為事業發展的「頭號工程」,不斷提升高等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推行「統籌管理、分類指導、一院一策」的管理模式的不懈努力。

頂層設計 打通深化改革「最後一公裡」

西北大學黨委書記王亞傑將學校綜合改革的思路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假如學校是一輛列車,那麼僅僅把校級層面作為車頭、作為動力源,是不夠的。我們的綜合改革就是要改變學校發展的動力結構,讓原來牽引式的列車,變成動車組,讓每節車廂,也就是每個學院都成為動力源,節節發力。」

西北大學認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了重大部署。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的「放管服」改革,構建活力、高效、順暢的體制機制,則是推動實現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突破口。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基於學校面臨的形勢和工作重心,西北大學確立了「回歸常識、抓住本質、尊重規律、注重長遠」的治校理念,明確了學院的辦學主體地位。改革的核心是深化學校、學院兩級體制改革,激發院系與人才活力。

西北大學首先實行「一院一策」,放權給院系,強化推動管理重心下移,賦予院系在人員聘用管理、資金使用分配、職稱評審、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大自主權,激發院系的辦學活力。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說:「我們實行『一院一策』的方式,實質就是徹底打通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最後一公裡』。」

從政策突破、機制創新、投入增加著手,給院系「放權」不「放水」,「鬆綁」不「鬆勁」。經過近四年的推進,西北大學「一院一策」改革的整體框架已經基本建立,全校24個院系都在按照「量身打造」的方案穩步推進綜合改革,生命科學學院、地質學系等先行改革院系已推出改革升級2.0版。

在激發人才方面,西北大學集聚各方力量,持續實施「一人一策」,創造了西部高校的「人才井噴現象」。「獎勵高端、調動中堅、扶持青年」的人才政策,「尊嚴工作、體面生活」的校園氛圍,被教職工津津樂道。

「傑青」、城市與環境學院王寧練研究員用20個小時辦完來西大工作手續的故事,被多家媒體報導。當他跟同學吐露想到高校工作的意願後,引進他的議題,被第一時間放到學校校長辦公會上。20小時後,來自西北大學人才引進的誠摯邀請,便穩穩地送到了王寧練面前。「母校用20小時接納我,我要用20年回饋母校。」王寧練說。

一院一策 讓每個院系像動車組節節發力

設立於1924年的生命學科是西北大學最早的學科之一。在9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曾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近些年來的發展遇到了瓶頸。

2016年,生命科學學院率先制定了涉及管理體制、運行機制、人事制度、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一攬子改革方案,按下了西北大學全面深化改革的啟動鍵。

在經費預算方面,試行學院年度綜合預算,在預算框架內由學院自主支配,讓有限的經費產出最大的辦學效益。

取消講師晉升副教授對本科教學工作量的要求、取消學校文件中有關引進人才必須具有海外經歷或海外學位的規定、首次在全校引入師資博士後制度……

一系列改革制度的實行,有效推進了生命科學學院在引育高端人才、鼓勵青年學者、發掘潛力團隊、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方面工作。

學院主體地位的確立極大激發了師生的活力和創新力。各院繫結合自己的實際,出臺了各自的改革方案。

2017年,以國家認定方式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的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在全校唯一實施業績+崗位薪酬制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地質學系教職工薪酬按該系基數130%核算,研究生獎助學金按核算標準的120%發放。學校法學院、化材學院、經管學院、信息學院、城環學院、歷史學院等各自結合院系和學科特點,出了很多實招硬招,在政策、機制、投入等方面有了更加確定的指向,改革成效陸續顯現。

目前,西北大學本科生培養質量全面提升,連續三年升學率均超60%,獲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金獎;國字號人才實現零的突破,引進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8人,獲批國家百千萬人才、優青、青長4人;國科金申報數和獲批數較改革前實現翻番;共發表SCI論文529篇,影響因子5分以上文章41篇;獲省科技獎6項,其中一等獎3項;新增授權專利20餘項,1項轉讓金額900餘萬元;以最少的人財物投入,完成了學校復辦醫學學科的任務。2019年,西北大學迎來了「臨床醫學」專業的首屆學生。

改革紅利 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2020年春季學期,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地質學系對研究生教學改革的思考和實踐加快了速度。

一門名為《高級門類古生物學+古生物學原理》的專業平臺課誕生。這門課程主要針對的是地質系古生物專業的11名研究生,但授課老師卻是以舒德幹院士,張興亮、張志飛、劉建妮等長江學者領銜的地質學系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教研室的18位教師。

老師們用中英雙語在線上為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碩博士生串講這門專業平臺課。學生們評價:「這陣容,太豪華!」

正在瑞典接受聯合培養的博士生梁悅、劉璠表達了她們的激動之情:「線上教學讓我們有機會聽到教研室老師們精彩的教學內容,真是幸運!」

這是地質學系綜合改革2.0版探索中關於研究生教學改革的一次特殊嘗試。雖然該門課程主要針對的是11名研究生,但吸引了大量「編外學生」,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高校或科研院所中從事地質或古生物研究的教師。

在「一院一策」改革順暢實施的基礎上,2018年以來,西北大學精準實施完全學分制。上什麼課、什麼時候上課、上誰的課交由學生自己選擇,學校各個部門迅速建立起了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服務機制。目前2018級、2019級本科生已經開始實施完全學分制。

與此同時,學校逐步打破行政邊界、打破學科邊界,充分將資源優化整合,目前已經在行政方面成立人力資源部、國際合作部,學科交叉融合方面成立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史學部,即將成立地學部。

「學校辦事效率特別高。比如今年跟宜昌市的對接,從我們提出需求,到籤署全面的校地合作協議,這麼大的工程量,居然不到一個月就完成了。」這樣的「西大速度」,讓80後教授傅東靜很感慨,這也是西北大學教師們的普遍感受。

2019年3月,傅東靜作為第一作者,在《科學》雜誌發表論文,在湖北宜昌長陽地區,發現了「清江生物群」,被國際學術界譽為「進化古生物學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發現」。這也是她所在的西北大學早期生命與環境創新研究團隊在《自然》《科學》雜誌以第一作者發表的第14篇論文。「這次校地合作達成以後,我和團隊的老師們就可以在自己命名的『清江生物群』研究中得到更多外部支持,從而產出更多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成果,在國際學術界發出更多『中國聲音』。」傅東靜滿懷信心。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西北大學2020年十大新聞揭曉!
    04、17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一流本科課程人才培養質量實現新提升完全學分制改革與研究生分類培養模式改革深入推進,思政課程、課程思政改革創新全面開展。「大學語文」等17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1門課程入選陝西省一流本科課程,7門課程入選陝西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全英文課程入選首批國際在線平臺慕課課程。
  • 西北大學2020年十大新聞
    拓展閱讀:西北大學13項教學項目獲教育部 「一流本科課程」和「新工科」項目立項新年重磅喜訊!西北大學24個專業獲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西北大學新增俄語、藥學2個本科專業我校多名教師在2020年陝西高校思政課教師「大練兵」省級展示活動中獲獎零突破 | 西北大學「蜂之蜜」項目團隊獲國賽金獎!
  • 深化改革激發活力 努力蹚出轉型發展新路
    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指出以深化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感染著、鼓舞著、激勵著我省經濟領域工作者,大家表示,要深入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以改革促轉型,向改革要動力,堅定不移將轉型綜改進行到底,為山西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貢獻力量。
  • 西北頭號政法院校或將易主,貧困的西北政法大學是時候考慮異地辦學了
    可以肯定的是,西北政法大學的財政撥款收入減少了,而且還少得有點多。就陝西省範圍內來看,西北政法大學2.7億的預算也是相當低的。教育部直屬高校中,2020年西安交通大學預算101.16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預算47.95億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預算41.61億,長安大學預算37.77億,陝西師範大學預算29.04億。
  • 激發以工代訓新動能
    無論是支持企業面向新吸納勞動者開展以工代訓,還是支持困難企業開展以工代訓,都是用真金白銀為企業加油的具體行動。於企業而言,可以減負擔、擴崗位、促發展;對職工來說,能夠穩就業、長技能、保生活。  推行以工代訓,讓職工一邊工作一邊學技能,是對培訓模式的拓展和豐富。
  • 西北工業大學獲批中外合作辦學雙學位碩士研究生項目
    2020年1月8日,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下發《關於西北工業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變更辦學事項的批覆》(教外司辦學〔2020〕84號),同意西北工業大學開展實施中外合作辦學雙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項目。
  • 以自貿區建設激發全面深化改革整體效應 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暨自貿區金義片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召開|陳龍主持並講話 邢志宏出席 以自貿區建設激發全面深化改革整體效應 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提供強大動力
  • 太倉:集聚發展新動能
    以一個個具體的重大項目為參照物,可以一窺太倉在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上的具體思路和前進方向:聚焦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構築現代產業體系,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在改革創新的浪潮中集聚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 向松祚:全面深化改革是構建「雙循環」的破題之道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長向松祚在論壇上發表題為「中國經濟的新時代和新動能」的主旨演講時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激發企業活力,是我國實現「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破題之道。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長向松祚在論壇上發表題為「中國經濟的新時代和新動能」的主旨演講時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激發企業活力,是我國實現「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破題之道。 向松祚認為,我國提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基於三方面考量:一為世界經濟短期陷入衰退、中長期不可能回到中高速增長格局的大趨勢;二為應對美國針對中國採取的全方位戰略;三為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 改革攻堅進行時 |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深化改革破除制約發展「短板」以體制機制創新激發辦學活力
    明確改革路徑激發科教融合活力省委書記劉家義同志在全省高等學校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出路在改革開放,成敗也在改革開放」。改革創新仍然是高校發展的強大動力,只有深化改革、不斷創新,破除制約發展的障礙,才能構建形成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發展的體制機制。
  • 西北大學2018年十大新聞
    拓展閱讀:數據參考|泰晤士高等教育2019世界大學排行榜發布,西北大學位列內地高校43位西北大學附屬醫院·西安市第三醫院今日揭牌,正式全面開診!國家「雙一流」名單發布|西北大學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西北大學正以怎樣的姿態打造「世界一流學科」?
  • 西北師大首屆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開學啦
    新甘肅客戶端9月15日訊(新甘肅客戶端記者鄒明敏 實習生 李依奇)今天上午,西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舉行中外合作辦學開學典禮,首次和波蘭波茲南藝術大學展開合作。這也是甘肅省首個藝術類專業的中外合作辦學本科教育項目,首批招收48人,均為環境設計專業。
  • 西北師大中外合作辦學本科項目迎來首批新生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今天下午,西北師範大學2020級化學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舉行新生開學典禮,首批42名新生入校。他們也成為西北師範大學與英國南威爾斯大學合作舉辦化學專業本科教育項目的首屆學生。
  • 多維創新激發石英砂行業新動能禕禾科技實現逆勢高速增長
    原標題:多維創新激發石英砂行業新動能禕禾科技實現逆勢高速增長「成立三年來,公司資產已經增加了三倍,年銷售收入增加了幾十倍。」作為一家專注於新型矽基材料研發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禕禾科技的高速增長業績格外引人矚目。
  • 西北聯大與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聯大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曾經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她在抗戰時期所孕育的辦學理念和文化傳統,對我國高等教育當時的走向和布局,以及今天我國高等教育取得的輝煌業績,都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作為與西北聯大以及從西北聯大分立出來的西北工學院有著直接源流的西北工業大學,如今已是「211」、「985」高校,從國內這所名校身上,還印證著西北聯大的這種影響力。
  •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激發青海稅務新動能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激發青海稅務新動能 2020-09-11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新大學辦學績效全國第12名
    《Cheers》雜誌持續舉辦最權威的『大學辦學績效成長』校長互評,今年(2019年)持續邀請148所大專院校(不含專科學校)校長,推薦各自心目中『辦學績效明顯進步或成長的大學(不含自身任職大學)』。其中世新大學獲得第12名的佳績,也是私立學校中前6名。
  • 山西打造14個標誌性引領性產業集群 激發轉型新動能
    構建創新生態 厚植髮展新動能創新創造是最大的新動能,培育新動能要依靠創新創造。3月27日,全省科學技術大會隆重召開,「創新為上」再次為山西省轉型發展奠定「科技硬核」基調。這是山西省全面構建有利於創新活力充分湧流、有利於創新潛力有效激發、有利於創造動力競相迸發的創新生態路線圖,更是全省培育發展新動能的時間表。創新的力量無處不在。6月4日上午,清華潞城精密智能高端裝備製造項目與長治市潞城區正式籤約,打破國際壟斷、填補國內空白的關鍵技術為該區高質量轉型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再添新動能。
  • 為什麼選擇西北政法大學?這10大理由絕對吸引你!
    她就是西北政法大學!如今高考志願填報進行中,聽完這十大理由,你一定會愛上這所高校!理由一:風華古都,巍巍名校如今,西安正以它特有的風華,將「古」與「新」結合,煥發出別樣的風採。2019年,西安市全力以赴穩增長,經濟實現企穩回升。
  • 山東壯大產業集群 激發醫養健康產業新動能
    山東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把培育壯大「十強」產業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著力點,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5大新興產業和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服務5大優勢產業,著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