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病毒疫情發生以來,國內各地都設置了防控卡點,入內人員都需要登記具體信息以及量取體溫等,包括乘坐公交、地鐵等公共運輸工具。
測量體溫已經是當前必要的防控手段之一,因為都知道,發燒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最主要表現之一。疫情期間有些人出現了持續的發熱的情況,一時間十分焦慮無措。那麼,新冠病毒感染的發燒通常有哪些特點可以辨別?疫情期間發燒了應該怎麼辦?
新冠病毒的發燒與其它發燒沒有太大差異
新冠病毒感染之後,患者並不一定會發燒,他(她)可能會有其它的一些症狀表現。且就目前的了解而言,新冠病毒感染的發燒並沒有什麼很明確和其它疾病的發燒有區別的特點。
無論是患者體溫高低、持續的時間、是不是間斷的發作、能不能自行退燒,都沒有明顯的不同存在,所以很難跟其它的病原體所引起的感染鑑別。
疫情期間發燒了應該怎麼辦?
在特殊時期發燒以後,首先應該監測一下自己的體溫,如果不是太高,可以先適當地通過出汗、喝水、休息來觀察體溫的變化。其次,要觀察是否合併有其它的症狀表現,包括劇烈的頭痛、明顯的咳嗽、氣喘甚至有胸痛等等。如果體溫比較高、持續時間又比較長,又合併有其它的一些症狀時,建議馬上去醫院就診。
總而言之,如果覺得很難受的時候,就應該去醫院了。如果真的出現了發燒的情況,雖然現在新冠病毒感染風險比較低,但還是建議就醫,不要隱瞞病情或者盲目用藥,無論是特殊時期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建議詢問專業人士。
另外,去醫院的過程中儘量乘坐私人的交通工具,或者是打車,同時做好防護措施,包括戴口罩、開窗、手的消毒等。其次到醫院以後要配合醫院的調查和體溫的測量,以及相關後續的安排來就診。